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精华10
注册时间2017-12-1
威望1859
金钱9014
贡献6163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威望- 1859 点
贡献- 6163 次
金钱- 9014 枚
|
发表于 2020-2-27 01: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20-2-27 09:11 编辑
以前不明万载先生底细,以为真有点学问,如今看了万载先生的评诗,也就是一个尽唱高调,华而不实,喜欢拿大话吓人的半罐水而已,对你的很多说法实在懒得一一驳斥,只挑几点说说吧:
1)瘟鬼将擒殒白衣,江城又走夏思思。——出句是概述,长镜头,白衣泛指很多牺牲的医生,岂是专指夏思思?对句是特指,近镜头。点明要悼念的目标——夏思思。出句是面,对句是点,点面结合,形成完整的画面,何来重复一说?
2)芬芳岁月已终止,冷暖阴阳长隔离。——这一联是承(起承转合的承),进一步拓展第一联,对夏思思的情况进一步说明:芬芳岁月,点明夏思思死得很年轻。冷暖阴阳,强调阴间的冰冷和阳间的温暖,以此烘托现实的残酷,调动读者的情绪。第二联是对第一联的拓展,是一种递进关系,何来重复一说?至于所谓双音节词(如你指出的“终止”)显得啰嗦不够精简,也是胡说八道,且看看东坡先生大作:
山村五绝( 苏轼)
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
不须更待飞鸢堕,方念平生马少游。
诗中“忧愁”一词就是双音节词,难道只能用一个字“忧”或“愁”?
顺便再来几例,请问你能把句中的双音节词(标红色)改单音节词吗?
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
B)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
C)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
D)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
E) 山河破碎风飘絮,生世沉浮雨打萍。(文天祥)
F)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毛泽东)
G) 此去泉台邀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
3)报国唯忠堪赞叹,舍身每忆总歔欷。——此联是升华,对夏思思的死进行评价和歌颂:忠心报国令人赞叹,舍命献身令人歔欷。你说的改“舍家”显然不如舍命献身更令人歔欷。至于双音节词一说,上面已有答复,不再重复回答。
4)青山今日埋君骨,一代英魂万载知。——此联是对未来的展望,断言夏思思的英魂必将被后人铭记。“今日”一词把读者从前面的语境中拉回,看似平淡,却起到了很好的语境过渡作用,使全诗更加自然流畅和浑然一体,谅你这半罐水也懂不起,慢慢去悟吧。至于你建议的青山销忠骨,青山吹浩荡,你不觉得太别扭了吗?青山销毁忠骨?青山和忠骨有仇乎?青山吹什么浩荡?吹牛乎?
至于你搬来的什么悼金庸,与悼夏思思主题无关,懒得置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