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精华1
注册时间2019-5-1
威望1361
金钱23420
贡献20280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威望- 1361 点
贡献- 20280 次
金钱- 23420 枚
 
|
本帖最后由 叶绿素 于 2020-2-23 17:04 编辑
我曾学过国音字母。当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我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完全掌握了。因为除了入派三声外,它们的实质是基本相同的。只是换了个书写形式。所以我认为十八韵的划分比较实事求是。
新韵的十四韵,十五韵,十六韵,或者将e ,ê混在一起,或者将u, ü混同,或者将 i,-i 等同。都有顾此失彼,不足之处。而且都存在立断旧韵的态势,造成依旧韵作的较好诗篇大部都成了不合格的诗,其间势不两立。
所以我个人认为,如能将新韵(十八韵按韵腹韵尾相同的划分比较合理)借鉴旧韵邻韵互通的规则(如e,o,uo ; ê,ai, ei; i,-i er; u,ü ; ong,和以b/p/m/f/w为声母的eng等)作为通韵,则可以大致涵盖旧韵的 歌; 东、冬; 佳、灰; 支、齐、儿; 鱼、虞;等本来就有些说不明白的分韵道理。得到合理的兼容。这样旧韵过渡到新韵之间,不会形成明显的断层。也可能易于被接受。我不是诗人,但是个爱好者,多年来对于新旧诗韵的莫衷一是也有过困惑,后来想,我既不想参加评比,又不想出人头地,何不自行其是,择善而从呢?适用就好。所以就依照以上想法,拟了个《留馨室韵解》,有时用平水,有时用词韵,有时用新编(十八韵),有时用自己的留馨韵,虽不要求别人认同,但自己觉得并不太离谱。自得其乐。
综上所述。概括一下。
1、旧韵作为一种时代文化形式,不可能断绝。但不改革就会缺少生命力。
2、新韵从理论和实际角度讲应以十八韵为最合理。
3、我设想的兼容模式只是个人认识。不一定正确,有兴趣的可以一试。不求讨论认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