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0-2-12 09:59 编辑
新韵平仄诗在语音诵读上的优点微乎其微
现在有人极力提倡用普通话音韵论平仄写格律诗,认为这可以在诵读上比用旧平仄写的格律诗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我则认为新韵平仄诗在语音诵读上的优点微乎其微。我们先来作一个实验:用一首旧韵平仄诗和一首新韵平仄诗诵读给只会说普通话而不会写格律诗的人听,他必然听不出两首诗的平仄优劣来。为什么?因为平仄要求对于不懂平仄的人是没有用的,对懂平仄的人也只能是在纸面上用视觉分辨出它的优点,也就是说它只存在于形式上的优点,靠听觉往往是模糊的,无所谓的。对于不会写平仄格律诗的人在听觉上则是完全分辨不出平仄要求的。 不妨用汇江自己举例的两首诗作比较: 感 怀
楼下垂杨枯复荫,楼中紧闭各家门。 蜗居已过元宵日,行路依然寂寞津。
电视关心驱病毒,手机总看健生民。 白衣战士多辛苦,危难之时情更真。 记事
登山树自未成荫,几户农家各闭门。 往岁喧嚣热正月,今年寂寞冷荒津。
蜗居总欲听官讯,抗疫还须警庶民。 莫道遥遥离武汉,查究便可再失真。 汇江先生自己就可以一试:将这两首用普通话诵读给不会写平仄诗但会普通话的人听,问他们听得出哪首诗的平仄更谐调吗? 又,还是汇江举的两首诗: 幽居如软禁,下笔自难文。 祸患围千屋,忧愁近十分。 瘟情群庶恐,芳信几时闻? 丽日毋迟出,尧天盼彩云。 (学堂旧韵) 足声虽似禁,梦影自成文。 冷暖何曾变,晨昏不好分。
荧屏无故事,武汉有新闻。 旭日凝眸处,窗帘泛彩云。 (沦江新韵) 汇江自已能用普通话读出两诗在平仄上的差别吗?读不出,你的新韵优点又在哪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