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旧时月色 于 2020-2-12 00:20 编辑
钟仪:春秋 楚 人。曾为 郑 获,被献于 晋。晋侯 见 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縶者谁也?”有司对曰:“郑 人所献 楚 囚也。”释而慰问之,问其族。对曰:“伶人也。”晋侯 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也,敢有二事?”与之琴,操 楚 音。晋侯 语于 范文子。文子 曰:“楚 囚,君子也。言称其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见《左传·成公九年》。后多以“钟仪”为拘囚异乡或怀土思归者的典型。
庄舄:庄舄家境贫困,自幼苦读诗书,颇有一番用世之志,但他在越国怀才不遇,后来投奔楚国,楚王封他为“执圭”的最高爵位的大官,他富贵不忘本。不久庄舄生了一场大病。楚王得知后,就问身边的臣子:“庄舄生病了,他原来在越国穷困潦倒,现在我让他做了大官,享不尽荣华富贵,不知道他是否还想念他的越国?”一个侍御官说:“一个人思念祖国故乡的情结,在病中表现得尤为强烈。他如果想念越国,便会发出越国方言的呻吟声;如果他不思念祖国,就会发出楚国的呻吟声。”楚王为了验证庄舄的思想,就派人暗中到庄舄家里去听了一阵子动静,果然听见庄舄在病中呻吟,断断续续发出的都是越国的声音……
扎窝:1.谓飞鸟归巢。2.比喻躲在家里,不思有所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