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柱鼎足对 刚刚 曲中有鼎足对,如果鼎足对中用短柱体,那就是短柱鼎足对,例子还不少。 【双调·折桂令】拜和靖祠双声叠韵 元/乔吉 至当时处士山祠,渐次南枝,春事些儿。枫渍殷脂,蕉撕故纸,柳死荒丝。目寒涩雄雌鹭鸶,翅参差母子鸬鹚。再四嗟咨,捻此吟髭,弹指歌诗。 句中的“渍、撕、死”等字为句中韵(按:乔吉曲之双声叠韵之谓与今之双声叠韵不同,谓短柱为双声叠韵,而元/张可久只谓之叠韵。)。 【双调·折桂令】高邮即事叠韵 元/张可久 客多才无奈愁怀,春隔蓬莱,冻解秦淮。眼擘金钗,情裁柳带,粉改桃腮。待月来云埋凤台,爱花开人在天台。香霭书斋,绿界苍苔;半折罗鞋,懒蓦瑶阶。 【双调·折桂令】湖上即事叠韵 元/张可久 锦江头一掬清愁,回首盟鸥,杨柳汀洲。俊友吴钩,晴秋楚岫,退叟齐丘。赋远游黄州竹楼,泛中流翠袖兰舟。檀口歌讴,玉手藏阄。诗酒觥筹,邂逅绸缪,醉后相留。 【双调·折桂令】隐居 元/刘庭信 护吾庐绿树扶疏,竹坞独居,举目须臾,鹭宿芙渠,乌居古木,凫浴枯蒲。夫与妇壶沽绿醑,主呼奴釜煮鲈鱼。俗物俱无,蔬圃锄蔬,书屋读书。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越调·斗鹌鹑]: 【幺篇】我忽听一声猛惊。原来是扑剌刺宿鸟飞腾,颤巍巍花梢弄影,乱纷纷落红满径。 其中“忽听一声猛惊”一句,六字三韵。惊为正韵;听、声二字为藏韵,为《中原音韵》中“十五庚青”韵部。 【北双调·折桂令】 清/厉鹗 溯空行小艇风轻,万顷潮平,清兴堪乘。山迥云生,林青雨映,一帧金陵。景阳井苔崩旧京,石头城烟冷新亭。茶鼎禅灯,竹径江声,酒圣诗盟,少摒尘缨。(按:《全清散曲》帧字作 ,依意和《康熙字典》简化为帧) (双调)折桂令•评说台独派(短柱体) 姚抡元 言巧脸笑心刁,狐狡人妖。牙獠身臊,骨槁毛飘。唠叨滥调,要捣徒劳。惊鸟火烧翅爪,慌魈刀削肝脑。路涝途糟,信燥音焦。明了根苗,欢闹旌旄。 越调·天净沙·短柱体三国人物 朱笔青衫 周郎俊赏宫商,陈王雅量文章,汉相无双伎俩。杀场浩荡,关黄虎将刀光。 【双调】折桂令·咏苏秦(效短柱体) 云斋 此身岂肯沉沦。原本鹏鲲,暂困鹌鹑。敝袗还村,罗裙失分,苍鬓无亲。一瞬位尊佩印,尽人蛇蚓伏尘。笑尽清贫,志懔豪门,何论苏秦,一哂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