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精华511
注册时间2020-1-3
威望15484
金钱48774
贡献17869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威望- 15484 点
贡献- 17869 次
金钱- 48774 枚
|
本帖最后由 汇江还是汇江 于 2020-2-5 11:36 编辑
论词牌的制约性
词牌原来是有制约性的,其制约性来源于其曲调。如曲调激越,自不适于软绵抒情;如曲调缠绵,自不适于豪放抒情。
后来曲调失传了,只剩下词谱。词谱是什么?一是句式;二是句中字词声调。因此词牌的制约性也就大部分丧失。
也就是说,现在选择词牌,不用过于用心。只要你对字词把握、运用得好,所谓激越的词谱也能写出缠绵的小调,所谓缠绵的词谱也能写出激越的豪气。
有的批评家可能会说你选牌不当。他们的依据是什么?是对照前人词,无非是前人没有这样选过。让他们说说具体如何不当,他们也就哑口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原词牌是如何激越、如何缠绵的;现在又应该如何激越,如何缠绵。
如果是你对字词把握不好,运用不好,写激越不激越,写缠绵不缠绵,那是你用字功夫不行,而不是词牌限制了你。因为词牌已经基本没有了制约功能。
不信吗?那你改改歌词试试。只要没有了曲谱制约,仅句式是没有多大制约作用的。如果深感受制约,那制约你的不是句式,而是你的写作能力。
说选对记牌,词就写成功了一半,其实是个误区,是人云也云的表现。千万不要上当。还是在字词上下功夫吧,还是在功夫上下功夫吧,因为在词牌选取上下功夫已经没有必要。
另外就是句子中的平仄。原来那个平仄是怎么来的?是曲调衍生出来的,是后人模仿形成的。现在依然模仿前人行不行?还行。不模仿行不行?也未必不行。已经不唱了,所以只要念起来语感好就行了。
我想说的是曲谱失传之后,词牌具有了一定弹性。一是选词牌上有了弹性,二是个别句子添字减字上有了弹性(这个弹性原来就有),三是有些字词的平仄也有了一定的弹性(这个弹性原来也有,否则就无法解释一个词牌,诸多模式)。
有弹性,并不是不尊重,不传承。长短句确实有比律诗单一句式更灵活的优势。原来形成的句式确实有自己顺当且美妙的好处,能遵循应尽量遵循。确实不能遵循也必须做到语感好。首先是通,其次是妙。如果不通、不妙,你改它干什么?如果确实又通又妙,为什么不能去尝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