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风皖韵特邀顾问
精华163
注册时间2015-11-21
威望7083
金钱55247
贡献42605
栏目顾问
徽风皖韵特邀顾问
 
威望- 7083 点
贡献- 42605 次
金钱- 55247 枚
|
发表于 2020-2-7 06: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所见略同,我在《中国诗词》发表过类似的文章。我们的观点一样。请看下文。
“韵”是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最近,不少诗友说他们非常迷惑,非常纳闷。国内的一些诗刊,刊登了不少不押韵的东西。问我:“新诗可以不押韵吗”。现在,就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古人云:“诗是韵文”,“有韵为诗,无韵为文”,“无韵不成诗”。几千年来,中国诗词长盛不衰,代代相传,是因为她有丰盈的意象和优美的韵律。所以,“韵”是诗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韵是诗意的翅膀”,是它与其他文体相区分的重要标志。中国几千年来的诗是讲究押韵的,它是中华民族诗词文化的基因,是中华民族诗词文化特色之一,具有深远的文化渊源,是中华民族诗词文化的根。也是中国诗词独特之处,区别于西方国家诗词重要标志。推崇诗不押韵者,是近代一些食洋不化,而迷失自己的诗友。他们不知道英文诗也是有韵的,而且韵也很复杂(像十四行诗),转韵复韵很多。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就是力证。英文没有四声,但是英文诗是通过朗诵者的变调来控制起伏变化。 只是绝大多数中文翻译的英文诗太蹩脚, 把人家本来有韵的英文诗翻成没韵的所谓新诗, 误导了许多人。
可是,中国一些诗友,专门去捡这些垃圾,装潢门面,拿外国人吓人。他们并不知道,中国老百姓根本不认可他们的洋诗。中国老百姓有一句比较粗俗的话,是对无韵诗的最好评判:“诗词无韵,走遍天下无人问”。尽管“押韵的不一定是诗词”,但是,可以说“不押韵的东西一定就不是诗”。近代的毛泽东,陈毅,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贺敬之,艾青,臧克家,余光中,丁芒,卞之琳等著名诗人的新诗都是押韵的。诗不押韵就是在去中国化,去民族化,是诗词的悲哀,是民族文化的悲哀,是诗人缺乏民族自信的表现。诗词押韵,读起来娓娓动听,使人过目不忘,使诗词充满艺术魅力;诗词押韵,不是什么镣铐,而是诗词这个美女颈上的玉佩、金项链,发髻上的玛瑙宝石,手腕上,脚脖上的珍珠串。只会使诗词这个美女更美,更加光彩夺目。尽管新诗押韵不押韵没有人做出什么规定,但是,我觉得新诗应该大致押韵。可以用疏韵、可以换韵,平仄通押等。做到既不为押韵而押韵.,也不为学习洋人而去中国化。
我认为:任何一种文学体裁,都不能离开民族的沃土。否则,会失去读者,失去民众,失去关注,成为孤家寡人,丧失生存的空间,诗词也然。当前一些诗人写的新诗,重意象轻韵律,文字苍白无力,使民众对她失去亲切感,喜爱之情,渐渐被边缘化,走上穷途末路。新诗押不押韵,听听人民的呼声:“中国诗歌千年来先有平水孕(韵),又有新孕(韵):中国的词,先有词林正孕(韵),又有新孕(韵)。都生二胎啦。新诗却在搞独身,搞不孕(韵),这不是自绝其后吗”他们的话尽管上不了书本,可是说的很在本。新诗也是诗,不要少了音韵美。请诗人们不要做盗韵贼,把属于诗词美女的玉佩,金项链,宝石,珍珠串还给她吧。让她重新多彩多姿,光彩照人吧。
(原载2018年5期《中国诗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