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8|回复: 24

中国诗坛 三足鼎立

[复制链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发表于 2020-1-22 08: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韵使者 于 2020-1-22 09:09 编辑

中国诗坛   三足鼎立



重阳JM/文



    中国当代诗坛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并且越来越分明。旧体诗与新诗“双轨平行”论,可以休矣!
    三足鼎立的中国当代诗坛,意指以“韵”为根,“三分天下”。即当今的中国诗坛明显的分为旧韵诗,新韵诗,无韵诗三大派系。这三大派系占据着中国整个诗坛。尽管它们的势力相差很大,特别是无韵诗占有绝大强势,但它们毕竟各占一部而不是全部。
   无韵诗,虽然数量多,势力大 ,占中国现代诗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但因在中国“无韵不成诗”,所以说它不是中国诗。正因为它不具有中华民族的诗风格而大煞风景。它将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清它“不是诗”的真面目。“散文分行写”的所谓“诗”不被中华民族的绝大多数民众所赏识,所以说它不得民心。人们的漠视,便注定了它的消亡(或另立名目而被排除中华民族诗歌之外),所以说它“混充诗”的好景不会太长。
    旧韵诗太固守,不适应中国的现时代,所以说它必须改革创新,才有发展。历史上一切复古的活动或运动,都是只能延续而不能发展,或者说只能是至善至美而不能发展与创新。因此,中华诗词如果固守旧格律而不改革创新,是不会有新发展的。
    新韵诗,普通话 ,既摆脱了格律的束缚,又继承了民族诗传统,弘扬了民族诗精神,顺应民心,与时俱进,适应时代;虽刚刚起步,但是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前途无量!
    目前,“新韵唱词”是新韵诗最活跃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新韵唱词已成为新韵诗的代表和象征。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歌曲,听歌是绝大多数人们的喜好。而且,唱歌也不再是唯歌星的专业。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早已加入了唱歌的行列。群众性的歌咏活动,亦必将形成浩浩荡荡的歌咏大军,将活跃在祖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各个方面。新韵唱词融会于乐曲之中,飞扬到天涯海角四面八方,飞进了人们的心里,反映了社会面貌,弘扬了时代精神,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充实了人们的生活。可以说,中华新韵的兴起,“歌舞升平”,是中国跨入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标志。   
    一般认为,中华诗词经唐诗、宋词、元曲之后,再没有新的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的新诗体出现。然而,“新诗体”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地下冒出来的,更不是某个人“想”出来的。它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在民族文化中孕育滋生演化而来的。它是时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时代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的。其实,那个新诗体形式早已出现或业已成熟,那就是“新韵歌词”。中华民族的“诗”文化,实质上就是“歌”文化。从远古到现今,诗歌是“唱”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更不是“写”出来就完事儿。把诗歌写出来,印出来,压在箱底就完事儿了,其实是诗歌的一大悲哀!能被传唱(传播)出去的诗歌,才是成功的(至少是幸运的)。传唱(传播)得越广,越久,越好。说明它选择了一个理想的存活方式,它是活的,是有生命力的,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享用品;是社会的容纳品,是历史的垂青品,不单是个人的集存品。
    明、清时代,“曲”的成熟期后,中华诗词被格律化了。这不是发展了,而是固化了。因此,“固化”便成了中华诗词发展的障碍。但是,中华民族诗歌的发展是不会停止前进的,诗史的长河是不会断流的。它将“绕开”格律的“固化”而以自己特有的鲜活的规律继续前进。于是,继“曲”之后,在“曲”的基础上,歌曲,曲艺,戏曲或歌剧等等“说唱文化”很快发展起来,并逐渐成熟和壮大起来。其中的“唱词”由“曲”到“歌”亦渐次形成与发展。全国各地区各民族都有民歌、曲艺,戏剧产生和流行,特别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地方戏曲,歌剧等说唱文化迅猛发展。而渐次出现的校园歌曲,儿童歌曲,青少年歌曲,革命歌曲,战斗歌曲,通俗歌曲,流行歌曲,影视歌曲等等,象大潮一样汹涌澎湃。新中国成立后,特别重要的是法定使用普通话后,能用普通话演唱的歌曲,戏剧或影视歌曲,在全国各地各个角落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能听、能懂、能唱。全国各地各个角落,影视普及,“歌厅”林立,网络遍地,新韵唱词得到了最广泛最迅速地传播,歌者象大潮一般涌现。因此说,“歌”(新韵唱词)是中华诗词继“曲”之后发展壮大起来的新韵诗体的最现实最丰厚的基础,具有鲜明的方向性和代表性,是一条主线,是新韵诗体最典型的模拟形式。这是一个勿庸置疑的事实!
    新韵唱词,以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融会贯通于传统诗词、民歌和现代诗语之中,以精炼的结构形式适时适度地深入广泛地反映了现代社会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新韵诗在目前最活跃最典型的代表模式和象征。是建立新韵新诗体的主体基础,是新韵诗发展壮大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中国当代诗坛,以韵为根,三足鼎立。无韵不成诗;旧韵需改革;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2002613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09: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韵唱词,以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融会贯通于传统诗词、民歌和现代诗语之中,以精炼的结构形式适时适度地深入广泛地反映了现代社会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新韵诗在目前最活跃最典型的代表模式和象征。是建立新韵新诗体的主体基础,是新韵诗发展壮大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点评

有韵歌词是诗  发表于 2020-1-22 14:49
就词曲来说,它作为广义的诗,虽然具有与诗相同的抒情性质和表现规律,但与诗还有存有一定差异的。诗在中国封建社会是一种受人尊敬的文体,《诗三百》曾被抬到儒家经典的地位。“诗言志”与“文载道”,二者始终并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 10:03
未免太乐观些了吧,旧体诗五四之后实际上已被打倒,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却又出现旧体诗创作热潮,这说明什么了呢?说明绵延三千多年的中国古典诗歌是打不倒的。而现代新诗迄今还没有一个成熟的体式又说明了什么?说明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 09: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 09: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韵使者 发表于 2020-1-22 09:07
新韵唱词,以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融会贯通于传统诗词、民歌和现代诗语之中,以精炼的结构形式适时适度地深入广 ...

未免太乐观些了吧,旧体诗五四之后实际上已被打倒,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却又出现旧体诗创作热潮,这说明什么了呢?说明绵延三千多年的中国古典诗歌是打不倒的。而现代新诗迄今还没有一个成熟的体式又说明了什么?说明现代新诗诞生的时间太短。

点评

擎大旗之胡适,在旧体词中星宿排名还居前哩,谈何实际上已被打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6 18:33
现代新诗无韵,不是诗!  发表于 2020-1-22 14:46
诗词改革创新,并非把诗词打倒!  发表于 2020-1-22 14: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22 10: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金建 于 2020-1-22 10:05 编辑
新韵使者 发表于 2020-1-22 09:07
新韵唱词,以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融会贯通于传统诗词、民歌和现代诗语之中,以精炼的结构形式适时适度地深入广 ...

就词曲来说,它作为广义的诗,虽然具有与诗相同的抒情性质和表现规律,但与诗还是存有一定差异的。诗在中国封建社会是一种受人尊敬的文体,《诗三百》曾被抬到儒家经典的地位。“诗言志”与“文载道”,二者始终并驾齐驱。而词曲则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清代四库馆臣在撰写总目提要时仍说:“词曲二体,在文章技艺之间,厥品颇卑,作者弗贵。”,当代人偏爱词曲,只能说明我们所处的时代诗正走向没落,一个被称为诗的国度的民族于今不懂得爱诗,作为一个古典诗歌爱好者不为之欷歔也就罢了,怎好为之欢呼呢?

点评

诗词改革创新,用新韵,走新势,是诗词繁荣的新时代,为之欢呼不可吗?!  发表于 2020-1-22 14: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64

帖子

44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11
贡献
947
金钱
1813
发表于 2020-1-22 13: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in,ing,ue,un,等等都不知道合并到哪里去了?说了半天,根本就不是各韵独立,就是个十六韵新韵。冒充什么新货

立四声,也不知怎么个诗谱?是押韵不分平仄还是分平仄还是分四声?是二四错律还是二五不重音?也不知道。

就是一个人在自唱自演,去看了所指示的网页。从13年到现在,没人用它作过哪怕一首诗。跟山羊有一比。

点评

你看过《新韵谱》吗 ?!  发表于 2020-1-22 14: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14: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1-22 09:33
未免太乐观些了吧,旧体诗五四之后实际上已被打倒,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却又出现旧体诗创作热潮,这说明什么 ...

诗词改革创新,并非把诗词打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14: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改革创新,用新韵,走新势,是诗词繁荣的新时代,为之欢呼不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14: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1-22 10:03
就词曲来说,它作为广义的诗,虽然具有与诗相同的抒情性质和表现规律,但与诗还是存有一定差异的。诗在中 ...

诗词改革创新,用新韵,走新势,是诗词繁荣的新时代,为之欢呼不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14: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20-1-22 13:47
in,ing,ue,un,等等都不知道合并到哪里去了?说了半天,根本就不是各韵独立,就是个十六韵新韵 ...


in,ing,ue,un,等等都不知道合并到哪里去了?


你看过《新韵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8 14: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重阳《新韵谱》好 !


文/李万修


    中国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无韵不成诗。中国诗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史,自古以来都是有韵律的,所以,“韵”是中国诗的重要标准,也是中国诗的独特标志。为了规范诗韵,历史上出现了多种韵书,如古韵书《平水韵》和后来的《词韵》及现代的《诗韵新编》《十三辙》《现代诗韵》《中华新韵府》等。古韵书早已不适应现代的需要,应当被淘汰。而现代出现的几种韵书却体例不一致,显得繁琐,混乱,多有不当之处。如其一,《诗韵新编》中二波韵含o,uo,三歌韵含e;《十三辙》中梭坡辙含e,o,uo;《现代诗韵》中的歌部又分歌韵含e,波韵含uo;《中华新韵府》中的波韵含o,uo,e 。显得繁杂,混乱。其二,它们的韵部名称(切韵)留有旧韵书的陈迹,选取同韵中的两个字为韵部,将同韵部中的各个不同声母的字混编在一起,且不分四声,没有统一的名目,显得繁杂,混乱。其三,有的韵书按声母表顺序排列,有的按拼音字母的顺序排列,有的尚不知是按什么顺序排列,显得繁琐,混乱。其四,有些韵书把近韵字合在一起,形成音韵含混,有失韵母的独立性。等等弊端,有待修正。另,中国现代汉语普通话及简化汉字已推广使用半个世纪了,普通话及简化汉字的普及,使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也影响深远。鉴于此,于1997年5月,重阳编著的以《新华字典》为准的《中国现代汉语普通话韵谱》,简称新韵谱,应运而生。
    重阳《新韵谱》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重阳《新韵谱》是根据中国现代汉语拼音普通话韵母,确定为16韵部,它一反以韵部内的一两个字来标示韵部名称(切韵)的旧风,而是以韵母为韵部名称,做到了韵部名称的直接、简明、统一、联贯。
二.重阳《新韵谱》是以汉语拼音韵母的顺序,声母与韵母拼成字例,以《新华字典》为准,按四声选取常用简化汉字编排的,简便、清晰、实用。
三.重阳《新韵谱》近韵适当合并,保持了韵母的独立性和联贯性。
四.重阳《新韵谱》严格分韵,分四声,保持了声韵的清晰度和准确性,避免含混不清。
五.五.重阳《新韵谱》整体统编,分音清编,有条有理有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看就懂。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具有其它韵书尚不具备的诸多优点。所以说,还是重阳《新韵谱》好!  

  (欲知详情,网络搜索重阳〈新韵谱〉全文〉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678

帖子

22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1
贡献
701
金钱
767
发表于 2020-1-28 15: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味不成诗,无情不成诗,无声不成诗,无韵亦不成诗。
救诗必先救韵;救韵必先救心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15: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谈“无韵非诗”
   
重阳jm/文



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诗是用韵律表达情意的文字。这就是诗的“定义”。因此说,“韵律”是中国诗的本性,是决定“诗”与“非诗”的本质条件或标志。这是历史定论,也是学术定论。目前,弄不清“诗”与“非诗”的区别,是个有代表性的普遍现象。
    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说法是:“诗确实有有韵和无韵两种,这在学术界早有定论。外国诗有押韵的,有不押韵的。中国汉代前也有无韵诗,五•四后就不待说了。说无韵诗不是诗,不符合古今中外的文学史。构成诗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在有韵诗中,韵也只不过是一个方面。……”
    说“诗有有韵和无韵两种”,这话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诗是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怎能又说无节奏无韵律的文体也是诗呢?难道这就是学术界“早有”的定论吗?!这个“早有”早到什么时侯?能早过五•四运动以前吗?在中国“新诗”出现以前,有谁听说过“无节奏无韵律的文字”就是诗呢?况且还是“学术界”的“定论”!那么,这种所谓的“定论”除了给诗界造成混乱,还会有一丝一毫的学术价值吗?“诗有有韵和无韵两种”的谬论,正是中国当代诗界混乱局面的根源,也是无韵非诗泛滥的依据。至于说外国诗有押韵的和不押韵的,那是外国人的事,也是十九世纪“惠特曼现象”之后的事。可以说,如果不是“早有”外国诗的不押韵,也不会有中国崇洋的无韵诗的泛滥!
    说到惠特曼,有人说:“我们不要贬低惠特曼……”其实,我们并不想贬低惠特曼。惠特曼提出“冲破诗与散文的形式壁垒”,是说散文也可以用诗的分行的形式写,说明散文与诗没有了形式的区别。但并不能说明分行的散文就是诗,并不能说明分行的文字就是诗的一“种”。 实际上,分行的散文还是散文。视无韵的分行文字为诗的是引进无韵诗的中国人。因此,中国也就有了“诗有有韵的和无韵的两种”的“定论”。这与惠特曼根本是两回事。正如《三国演义》里“草船借箭”的故事,“虚拟”草船为战船的是诸葛亮,“实视”草船为战船的是曹操,两者的“心境”天壤之别,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说“诗有有韵和无韵两种”。那么,“种”是什么意思?“种”与“种”是有区别的,但不是“质”(指形式的“质”,不是内容的“质”。)的区别。如果是“质”的区别,就不单是“种”的区别了。比如说“树”,有各种树,但它们都必须是“树”!如果不是“树”,它便不是树中之一“种”,它便是“树”之外的其它什么了。就是说,“树”的一种,决不会是“石头”;“铁”的一种,决不会是“面包”;“人”的一种,决不会是“稻草” ……。那么,“稻草人”会是人的一“种”吗?同理,诗有各“种”,但都必须是“诗”,不是诗,便不是诗中之一“种”。“无韵诗”本质就不是诗,也不会成为诗的一种。所以,说“诗有有韵和无韵两种”,根本就是“诗圈子”里的无稽之谈,决不是“学术界”的定论!“诗圈子”代替不了“学术界”。若真有了那个荒谬的“定论”,“学术”也就不成其为学术了,其“定论”也必成为历史的笑谈!
    至于说“中国汉代以前也有无韵诗”,其实那是一个误解(其实在古代是押韵的,古韵与今韵不同罢了)。中国自古以来对诗的界定都是有韵律的,历史事实也是如此。中国自古以来就从来没把无韵文字当作诗。“无韵不成诗”是中国诗界的古训之一,坚定不移,始终不逾。特别是“格律”时代,更不容许“无韵”之诗。“无韵非诗”是“无韵不成诗”的缩写或简写。中国汉代以前或许有无韵诗并不奇怪。但在“无韵不成诗”的古训中,无韵诗总是在不断地被淘汰。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中,留有几粒“沙子”,有什么奇怪呢?除了无韵诗追崇者,又有谁会视它为中国诗的一“种”呢?!事实上,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无韵诗,历来就没被视为中国诗的一“种”。正如当今无韵诗的泛滥,必定会在未来的历史上遗留下大量的“泥沙”。但“淘尽泥沙始见金”,这就是历史的必然!难道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不正是如此吗!至于说无韵诗已被编入什么“全书”或什么“大典”,那是编书人的事。“上帝”不是也被编入“大典”和“经书”吗?更何况当今的种种“大典”多如乱石,各取所需而已。
    至于说“构成诗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在有韵诗中,韵也只不过是一个方面”。这话说得对。但构成诗的“要素”的诸多“方面”中,必有一个“方面”是起主导作用的。“韵”当然是诗的一个“方面”,但它是起主导作用的一个方面。有了这个“方面”才成诗,没了这个“方面”,其它的“方面”再多再好也不是诗!如果说“诗意、诗情”是构成诗的主导要素,那么,许许多多的散文既有“诗意”又有“诗情”,难道它们都是诗吗?!如果是这样,文学史上又何以有散文与诗的区别呢?如果说“分行、断句”是构成诗的主导要素,那么,把所有的小说,文章都分行、断句,不都成诗了吗?!如果稻草人,木头人都是“人”的一种,那么,世界上一切具有人型的东西不都成“人”了吗?特别是当代高科技的机器人,拟或未来的高智能的电脑人,不但会是“人”的一种,而且还会是超高级的“人类”了?!
    说“无韵诗不会消亡,也不应该消亡。”这话,真是太高明了。“稻草人”“木头人”不但没消亡,而且还演变成“机器人”了,谁说它会消亡呢!“真与假”是相互依存的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未来的世界如果没有“假”,“真”也就不存在了。诗也如是!
    2003.7.10
首发2003年8月《新韵》总38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2-6 18: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1-22 09:33
未免太乐观些了吧,旧体诗五四之后实际上已被打倒,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却又出现旧体诗创作热潮,这说明什么 ...

擎大旗之胡适,在旧体词中星宿排名还居前哩,谈何实际上已被打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2-10 15: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改革创新,并非把诗词打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3-4 09: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无韵诗不会消亡,也不应该消亡。”这话,真是太高明了。“稻草人”“木头人”不但没消亡,而且还演变成“机器人”了,谁说它会消亡呢!“真与假”是相互依存的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未来的世界如果没有“假”,“真”也就不存在了。诗也如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19 23: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