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89|回复: 46

新韵兴起是历史必然

[复制链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发表于 2020-1-21 14: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韵使者 于 2020-3-5 09:26 编辑

新韵兴起是历史必然


重阳/Jm



    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诗是韵文,无韵非诗.
“新韵”,就是采用中国现代汉语普通话韵母四声韵的中华传统诗词和民歌与自由新诗相结合而产生的新诗体,简称“新韵”。
    “新韵”诗体是当代中国多功能的新诗体,它采用了普通话韵母四声的标准语音并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它综合了中华传统诗词和民歌与自由新诗等多种诗体艺术的精华于一身,以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需要。
    诗词,是社会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当今的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诗词(文学艺术)也必然地发生了相应的划时代的变化:其一是法定使用普通话;其二是推广使用汉语拼音并标定四声;其三是有韵新诗与古体新诗的形成。这就确立了中华诗词划时代变化的基础,即传统诗词以普通话的韵母为韵并与自由新诗相结合,实现“平仄开放,韵律改革,自然四声,形随意合”,由此而产生新诗体——新韵。
声韵,本是汉语文字的根本属性,独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和声对韵,自然巧成,本应如此的。声韵自身的规律性是永久的鲜活的,它必将突破僵式而作新的变化与发展。
    和声对韵,是诗歌所特有的独特标志。声韵是新体诗与旧体诗相结合的内在基础和先决条件。普通话韵母四声是中华民族法定的标准语音,不管是旧体还是新体,都应该在它的统一之下,求生存,求发展。
    韵,是中华诗词的根。有了韵,也就有了根,也就有了传统,也就有了民族。“新韵”,既是相对于“诗韵”而言的“韵”,又是相对于“诗体”而言的“体”。所以,“新韵”既是“韵”又是“体”。“新韵”是中华民族先进诗文化的先进代表,“新韵”代表着中国先进诗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世事万物都是变化的,世事万物又是永恒的,物质不灭。变与不变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变是对不变而言,不变是对变而言。说变时,其中必有不变之因素在;说不变时,其中必有变之因素在。变是进化,不变是永恒。诗歌也一样。诗歌是与人类语言俱生共存的,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共同发展变化至今的。但诗歌也有不变之因素在,那就是节奏和韵律,那就是诗歌的永恒。
   诗歌进化的基础是什么呢?有内部的基础和外部的基础。也就是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构成诗歌进化的基础。内因是诗歌自身形态的演变,外因是社会的需求和选择,这就是诗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谓诗歌的进化,主要是指诗歌形体的变化。中国诗史上已有的诗经,楚辞,汉赋,乐府,诗,词,曲等就是诗歌不同时期进化的不同结果。就是诗歌内因和外因的矛盾统一的斗争在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表现。它既有永恒的本质特征的遗传或继承,又有外部因素造成的形体变态。
    诗歌也是呈三极进化式的,这是自身的而不是外加的。正如格律诗是固化守旧的一极,自由新诗是自由无度的另一极,新韵自由诗则是两极相互斗争或相互结合而产生的新生极。这就是新韵诗歌的突现,这就是中国诗歌进化的未来。所以,新韵自由诗才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方向。而无韵自由诗没有中国诗歌永恒的传承基础,没有中国诗歌独特的本质特征,所以它不是诗,也就不可能成为中国诗歌的发展方向,更不可能成为中国诗歌的未来。
    中国诗歌有其独具的定义、诗性、结构和章法,它是国语大法的一部分。新韵,是广纳博采诸诗体精华的新型诗体,它是对旧格律的突破,是对自由新诗的改造,是真正新诗体的创建与发展。当今中国所出现的任何新诗体都脱离不开与“新韵”的关联,都必定要囊括在“新韵”的范畴之内,因为它脱离不开普通话或国语大法的约束。
    纵观中国诗歌的进化史,可以发现它有一条恒定的本质特征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节奏和韵律,那就是中国诗歌不变的永恒的本质所在。这就是中国诗歌之所以称为诗歌的根本,离开了这个根本就不会是中国诗歌。直言之,中国诗歌进化的未来必定是有韵之诗,新韵之诗。
   无韵诗,虽然数量多,势力大 ,占中国现代诗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但因在中国“无韵不成诗”,所以说它不是诗。它“混充诗”的好景不会太长。
    旧韵诗太固守,不适应中国的现时代,所以说它必须改革创新,才有发展。因此,中华诗词如果固守旧格律而不改革创新,是不会有新发展的。
    新韵诗,普通话 ,既摆脱了格律的束缚,又继承了民族诗传统,弘扬了民族诗精神,顺应民心,与时俱进,适应时代;虽刚刚起步,但是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前途无量!
    新韵唱词,以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融汇贯通于传统诗词、民歌和现代诗语之中,以精炼的结构形式适时适度地深入广泛地反映了现代社会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中华新韵在目前最活跃最典型的代表模式和象征。是建立中华新韵新诗体的主体基础,是中华新韵发展壮大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中国当代诗坛,以韵为根,三足鼎立:无韵不成诗,旧韵需改革,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为了新韵的顺利发展,当务之急,一是要加强传统诗词的改革创新;二是要加速“现代诗”即无韵诗的传统化或民族化的改造。倡导新韵,宣传新韵,为普及新韵而奋斗!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 14: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当代诗坛,以韵为根,三足鼎立:无韵不成诗,旧韵需改革,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点评

新韵时代旭光红(新韵) 国普教育矇少童,中华通韵施行中。 格侓平仄承传统,新诗无韵妄逞雄。 东方狮吼新韵好,诗国岂容糊涂翁! 自然四声普通话,新韵时代旭光红。 (重阳JM)   发表于 2020-1-27 11:15
新韵时代旭光红(新韵) 国普教育矇少童,中华通韵施行中。 格侓平仄承传统,新诗无韵妄逞雄。 东方狮吼新韵好,诗国岂容糊涂翁! 自然四声普通话,新韵时代旭光红。 (重阳JM)   发表于 2020-1-27 11:15
"旧韵需改革,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我赞同你的这个观点. 但新韵韵书没有一个弄好的.中华通韵没有弄好,我看你的韵书,似乎也没有弄好. 如果尚未出书,还是改改吧, 改成十九韵或十八韵,或许真能取中华通韵而代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1 17: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1-21 17: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韵使者 发表于 2020-1-21 14:25
中国当代诗坛,以韵为根,三足鼎立:无韵不成诗,旧韵需改革,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

"旧韵需改革,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我赞同你的这个观点.
但新韵韵书没有一个弄好的.中华通韵没有弄好,我看你的韵书,似乎也没有弄好.
如果尚未出书,还是改改吧,
改成十九韵或十八韵,或许真能取中华通韵而代之.

点评

新韵时代旭光红(新韵) 国普教育矇少童,中华通韵施行中。 格侓平仄承传统,新诗无韵妄逞雄。 东方狮吼新韵好,诗国岂容糊涂翁! 自然四声普通话,新韵时代旭光红。 (重阳JM) 新韵时代普光照(新韵) 中华通   发表于 2020-1-27 11:13
新韵时代旭光红(新韵) 国普教育矇少童,中华通韵施行中。 格侓平仄承传统,新诗无韵妄逞雄。 东方狮吼新韵好,诗国岂容糊涂翁! 自然四声普通话,新韵时代旭光红。 (重阳JM) 新韵时代普光照(新韵) 中华通   发表于 2020-1-27 1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20-1-21 19:4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告诉我,新韵有诗吗?我断定中国诗词就是被新韵毁灭的,当全中国都讲普通话时,中国就不知什么是诗,什么是词了,完完全全西化了。

点评

新韵时代普光照(新韵) 中华通韵施行了,又啊又啊又啊找。 同声混编不同音,诗国童子矇瞪了。 清楚明白新韵谱,三同清编就是好。 自然四声享自由,新韵时代普光照。 (重阳JM)   发表于 2020-1-27 1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08: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韵有诗:《新韵》、《新韵集.2》
网上也有很多新韵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08: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皆大欢喜 发表于 2020-1-21 20:09
这点不能苟同,讲普通话和西化有必定的关系?

新韵有诗:《新韵》、《新韵集.2》
网上也有很多新韵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15: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说新韵


诗是用韵律表达情意的文字。
诗是韵文,无韵非诗。
新韵,就是普通话韵。
用普通话韵写的诗词,就是新韵诗词。
新韵诗词自然四声,不拘平仄。
新韵自由诗就是新韵新体诗。
新韵新体诗是中国新诗的发展方向。
新韵兴起是历史必然。
为普及新韵而奋斗。
欢呼新韵时代到来!
(重阳J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16: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韵谱是重视方言的!例16韵中

  er Er 2儿而鸸 3尔迩耳饵洱珥铒 4二贰佴 (另含方言及各种儿化字,如:1花儿,2匙儿,3嘴儿,4棍儿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1-23 07: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汇江还是汇江 于 2020-1-23 12:06 编辑
皆大欢喜 发表于 2020-1-21 20:09
这点不能苟同,讲普通话和西化有必定的关系?

     普通话是什么?就是以汉语(方块字)为基础的,以北方口音为主要特征的中国话。普通话不是西化的结果,是白话文发展的结果。白话文也不是西化的结果,而是文言文改革的结果。
     文言文为什么要改革?因为它脱离了民众。文言文是士文化和文章文化。白话文是民众文化和日常文化?白话文为什么能打倒文言文?因为白话文也能写文章,因为士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说白话的。如果文化脱离了民众,脱离了现实,文化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没有生命力的文化是很容易被打倒的。新文化运动,并不是全民运动,而是少数知识分子(士)的反戈一击。如果还以那个一击即倒的文言文支撑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也会一击即倒。是少数(士)知识分子挽救了中国文化,是白话文挽救了中国文化。
      白话文其实还是汉语和汉字,根子未变,灵魂未变。白话文是土生土长、从民间生长起来并在中国广泛流行的中国语言。这个语言支撑着中国基本生活,只是没有支撑文章罢了。那时只有文章用的是文言。文言文是建立在中国字独立成义的基础上的。独立成义的汉字,具有奇妙的联通能力,这是白话文得以存在并得以发展的基础。白话文不是新文化。新文化运动,其实只是白话文占领文章这个领域的一次战役。白话文,文字依旧。在语法上有没有吸收西方的东西?我的看法,白话文语法也主要是在中国语言、中国文字自己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
      当时也有提出用拼音取代汉字的。如果实施了,那才是全盘西化。但这仅仅是当时一种说法。中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表现在在一切外来思潮面前坚如磐石。白话文不是西化的结果,那普通话是不是西化的结果呢?更不是。普通话就是在众多的北方口(语)音中选取一个更优雅的口(语)音作为国音罢了。
      十里不同音,是语言、语音存在的基本特点。文字统一是国家统一的基础,语音繁杂是国家不统一的表征。秦以后,中国以统为主,以分为辅是不争的事实。历朝历代无法统一口音,是因为没有条件。新中国成立后,马上着手统一口(语)音,不仅是因为政权的威力,主要是因为政权的实力。全国统一教育是实现口音统一的基本条件。统一口音与统一文字的丰功伟绩是一样的。
      十里不同音,怎么统一?中国有八大语系。在八大语系中,北方方言占多半个中国,不以它为基础行吗?在北方方言中,北京一带的语音更优雅,当然就有了作为国音的条件。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当时的选择或决策是正确的。毛泽东不仅在政治、经济、社会上统一了中国,还在文化上统一了中国。毛功天大。
      中国文字是在实践中形成并统一的,中国语言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并最后走向统一的。这是基本逻辑。所谓西化的说法是没有根据也没有道理的。中国文字、中国语言、中国语音,在生长、成熟的过程中或者也吸取了一些外来营养,这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中国文化的根在中国文字,只要这个根不动摇,中国文化就不会动摇,一切变化就只是成长、完善、发展、进步。如果说真的有中国特色,那统一的文字、统一的语言、统一的语音,才是中国最重大、最基本的特色。在统一的文字、语言、语音这个基本环境中,中国再也不可能分裂。
      普通话是国家交流体系。国家交流体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地方交流体系。不可能消除那就让它继续存在,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你是中国人,姓张姓李无所谓。
      然而,诗歌是国家文化。韵书出了一代又一代,出了一个又一个。为什么?就是为了统一诗歌。为什么要统一诗歌?因为它是国家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没有一本通行的韵书,是一个大缺陷。虽然也出了几本韵书,但都是学者的韵书,不是国家韵书。没有国家韵书,说明国家对诗理解不够,认识不够、重视不够。难道这不是一个缺陷吗?一件很好办的事,迟迟没有办,而且在办的时候又没有办好,实在不应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92
贡献
13737
金钱
18893
发表于 2020-1-23 10: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1-21 19:07
新韵是否应该取代旧韵,曾经有过一些理论性的探讨,还引发网络激烈争论,但至今未能取得一致的意见。这虽是 ...

附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92
贡献
13737
金钱
18893
发表于 2020-1-23 10: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1-21 19:07
新韵是否应该取代旧韵,曾经有过一些理论性的探讨,还引发网络激烈争论,但至今未能取得一致的意见。这虽是 ...

附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92
贡献
13737
金钱
18893
发表于 2020-1-23 10: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1-21 19:07
新韵是否应该取代旧韵,曾经有过一些理论性的探讨,还引发网络激烈争论,但至今未能取得一致的意见。这虽是 ...

附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1-24 06: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1-21 19:07
新韵是否应该取代旧韵,曾经有过一些理论性的探讨,还引发网络激烈争论,但至今未能取得一致的意见。这虽是 ...

取得共识是不可能的,因此强推是可行的办法..
国家通用语言权,用于国家文化和国家文化活动;方言于用于地方文化和地方文化活动;双轨制不是很好吗?
诗是全国性文化和全国性文化活动,应用普通话音韵.
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合适的普通话韵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1-24 07: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1-23 12:13
当代诗与过往朝代最大的不同是分有新诗与旧诗两种体式,用普通话韵写新诗并不存在问题,但用普通话韵写旧 ...

关于入声。想问一个问题,入声在八大语系中的表现是不是一样的?北方方言中大部分地方没有入声,那保留入声对他们公平吗?还有就是如果没有入声真的不能写诗吗?
我是北方人,但我们县是有入声的。我们的入声,就是某些字的发声变得极短促。实际就是把声母和韵母合为一个音发出。我不知道南方入声是否也如此?
若另七个语系中的入声各有不同表现,那还是取消的好。不通用嘛。把一个不通用的东西保留在通用的东西中是不合适的。若南方入声也和我们县的入声差不多,那取消不取消无所谓。因为保留也无非碍大局,取消也不影响写诗。
入声是语言的地方特色。地方特色不宜混入公共语言。
原来我也是主张保留入声的,因为我觉得写诗时可以多一种选择。现在我觉得还是取消为宜。
不取消,反而限制了公共语言的公共性、通行性。至于地方性交流,保留也无不可。
诗是全国性文化和文化活动,没有入声制约,交流更无障碍。
我不知道南方入声,但从平水看,入声字的范围,与我们县入声的字范围几乎没有差别。不保留,我觉得对写诗几乎没有影响。
个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1-24 07: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1-23 12:13
当代诗与过往朝代最大的不同是分有新诗与旧诗两种体式,用普通话韵写新诗并不存在问题,但用普通话韵写旧 ...

“写新诗用新韵,写旧诗可用旧韵”的观点我是不赞同的。没有必要制造人为分裂。
我同音编撰新韵书的观点,但不同意“它既有别于旧韵又不全是普通话韵”的观点。
你说的韵书,现行就有,诗韵新编是也。许多人对此也是砂认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0-1-24 07: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1-23 12:13
当代诗与过往朝代最大的不同是分有新诗与旧诗两种体式,用普通话韵写新诗并不存在问题,但用普通话韵写旧 ...

“写新诗用新韵,写旧诗可用旧韵”的观点我是不赞同的。没有必要制造人为分裂。
我同音编撰新韵书的观点,但不同意“它既有别于旧韵又不全是普通话韵”的观点。
你说的韵书,现行就有,诗韵新编是也。许多人对此也是砂认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80
贡献
13807
金钱
16816
发表于 2020-1-24 07:42: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去百度文库找《3500个常用汉字(韵母排序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7 11: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皆大欢喜 发表于 2020-1-21 20:09
这点不能苟同,讲普通话和西化有必定的关系?

新韵时代普光照(新韵)

中华通韵施行了,又啊又啊又啊找。
同声混编不同音,诗国童子矇瞪了。
清楚明白新韵谱,三同清编就是好。
自然四声享自由,新韵时代普光照。
(重阳J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2-13 15: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当代诗坛,以韵为根,三足鼎立:无韵不成诗,旧韵需改革,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为了新韵的顺利发展,当务之急,一是要加强传统诗词的改革创新;二是要加速“现代诗”即无韵诗的传统化或民族化的改造。倡导新韵,宣传新韵,为普及新韵而奋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3-5 09: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是社会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当今的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诗词(文学艺术)也必然地发生了相应的划时代的变化:其一是法定使用普通话;其二是推广使用汉语拼音并标定四声;其三是有韵新诗与古体新诗的形成。这就确立了中华诗词划时代变化的基础,即传统诗词以普通话的韵母为韵并与自由新诗相结合,实现“平仄开放,韵律改革,自由四声,形随意合”,由此而产生新诗体——新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3-5 15: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韵”诗体是当代中国多功能的新诗体,它采用了普通话韵母四声的标准语音并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它综合了中华传统诗词和民歌与自由新诗等多种诗体艺术的精华于一身,以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09: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新韵时代普光照(新韵)

中华通韵施行了,又啊又啊又啊找。
同声混编不同音,诗国童子矇瞪了。
三同清编新韵谱,清楚明白就是好。
改革创新普通话,新韵时代普光照。
(可网络搜索重阳《新韵谱》全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15: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律检测辩(新韵)

格律检测诗吾爱,古韵新韵强分开。
古韵时为不押韵,新韵正好押韵来。
七虞押韵枯儒随,六鱼不押庐疏外,
庐枯儒疏本可押,格律检测古痴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3-12 09: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律叹(新韵)

1
三寸金莲何其美,千百年来一枝花。
裹脚布子臭又长,而今不知落谁家。

2
学古仿古格律通,可惜今诗不相融。
倡导新韵不泥古,莫作平仄朽老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3-15 10: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韵当崛起 (新韵)

新韵当崛起,理论已成文。
千秋大业立,成功靠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3-15 11: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韵使者 于 2020-3-15 11:01 编辑

真诗真知真交流 (新韵)

春花秋月无了时,韵定是非看真诗。
一家之言一家理,千家万户出真知。
无韵非诗当休矣,真诗真知传万世。
诚心诚意真交流,真心真意是知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主题

3878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37
贡献
3385
金钱
4742
 楼主| 发表于 2020-3-16 17: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雨同舟 (新韵)

遥望川东乌篷船,驶入龙江觅诗源。
前辈掷笔化棹楫,晚生展笺鼓作帆。
黄河黄浪黄滩险,长江长城长相伴。
无悔青春承大任,风雨同舟闯雄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3 00: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