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8-1-31
威望1336
金钱4579
贡献3139
金牌会员
 
威望- 1336 点
贡献- 3139 次
金钱- 4579 枚
|
本帖最后由 许多许多 于 2020-1-14 00:58 编辑
诗词源话(讨论稿)
诗为歌,词为曲,这是中国诗词之源,毋容置疑。中国诗词一开始皆为乐,乐字有两音,两义,一个是音乐,一个是快乐,人可以在音乐中得到快乐,也可以在快乐中产生音乐。中国最初的诗《弹歌》《击壤歌》,此两诗皆称歌,《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竹肉两字于今还同韵音,《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作,息,食三字于今还同韵音。三千多年或更古了,今天的我们还可以清清楚楚明白其意,其音,其韵,并明确知道这是当时的歌,是口头文学,这就是中国诗词的源,历练三四千年能沉下来,我们今人唯有顶膜。他们为什么能流传下来,肯定是给人予快乐了,读此诗,形象鲜明,画境清晰,音律优雅。音律不美,任何诗都不能记得起,让人一世牢记,读好诗如唱歌,给人快乐,如若读诗不顺,则不读,这是必然的,如若诗读不懂,留还诗家,音律是诗的灵魂。一个他的诗获奖,他以为好,他以为第一,那是他的事,他一生写几万首诗,无好诗则实为浪费时间。但他得到快乐了吗?得到了,在诗词创作中得到了快乐,只是没有给予别人快乐,甚至是给了别人痛苦。
《诗三百》是中国第一部诗集,绝对称得上是中国诗词之源,《诗三百》中的风雅是什么?是诗歌,即诗与歌,是弦歌,即合弦而唱的歌,是围着篝火边唱边跳的歌,是宴席上的流行曲,美么,乐么,当然,这就是诗,这就是诗的源。今日还能做到么?还能在《诗三百》中获取快乐么?答案是肯定的,不能获取的,那是你自已的事。《诗三百》中的风雅依然是歌,二千多三千年了,虽不齐全,依然没有改变,连语系语音我都敢说没有改变。《诗三百》所有作品皆为集体创作,用共同能接受的语音。
《离骚》是个人创作,所用语言是局部语系,本人不懂,不说,只能肯定《离骚》亦属于口头文学,《离驿》没有给我快乐。《离骚》是口头文学,是歌,所以《离骚》是中国诗词的源。
秦无诗,汉有乐府。乐府是宫廷大曲,大曲没有给快乐,但乐府还有宫廷外的,《阳关三叠》即民间乐府,玉维的《谓城曲》还在,诗还在,曲在诗在,我喜对几时唱《阳关三叠》就几时唱,可以清唱,也可以合着乐唱,乐吗?乐。这就是诗的源。(未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