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注释
1、太上:至上、最好,指最好的统治者。
2、不知有之:人民不知有统治者的存在。
3、悠兮:悠闲自在的样子。
4、贵言:指不轻易发号施令。
5、自然:自己本来就如此。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注释
1、大道: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秩序。
2、智慧:聪明、智巧。
3、六亲:父子、兄弟、夫妇。
4、孝慈:一本作孝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