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48|回复: 9

古风楹联十六期松关组毕业论文贴

[复制链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发表于 2019-12-15 09: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风楹联十六期松关组毕业论文贴


关于毕业论文简单提几点要求:
1、字数不得少于1200字。要求语意流畅,尽可能有深度。
2、可以围绕自身学习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来写作,也可以讲述学习过程中难忘的事等;
3、需在毕业论文中出现自己的作品;
4、不得抄袭,一经发现后果自负;
5、不得代笔写作,需是自己原创。
大家的毕业论文将在十八期分享。
毕业论文完成后交给各组审核老师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了再发论坛;

不能通过的论文需要重新修改,直到通过为止。
毕业论文截止时间:2020年1月10日审核结束时间:春节前。


本组负责审核老师:三脚猫 微笑。



0

主题

101

帖子

10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1
贡献
242
金钱
383
发表于 2020-1-6 10: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毕业论文   

    松关12冷雨

      时光如梭转瞬即逝,一年的联班学习结束了。期盼的同时,更多的却是留恋,留恋大家一起学习的快乐时光。在此特别感恩古风,感谢东风校长,杨柳老师,三脚猫老师,凌泽老师,洛神老师,写意老师,冷燕老师,梅落凡尘老师,相望老师等所有为古风的教学管理默默付出的老师们。感谢一路有你们!

       很多人都是为古风的流水对慕名而来学习,那么就来谈谈什么是流水对?有一说它脱胎于律诗的联句。不同于一般对仗中出句与对句相互映衬的原则;流水对中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特意讲求相对,而是上下相承,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流水对如同一副完美的画。

      流水对 给人感觉就是一幅画,上句是这幅画的骨架,下句沿着上句所给出的物象来拓展延伸,把画面补充完善。看到出句,首先要判断句子的冷暖色调。然后析联 ,析联是为对句服务的,析联是一切对联的开始,包括平仄 、断句、词性,节奏点以及语境。析联断句,把握节奏点,把握词性,把握语境,这三样把握住了才能正确的解析联意。

        再讨论一下流水对的对法。流水对有其特殊性,它的意境连贯直下,就需要有关联词,下联意上有回扣和联系,充分丰富上联的意境或者拓展上联的联意。就是体现东风校长的六字真言,“为什么,以后呢?”对于每一个出句都要仔细琢磨它的含义和字面后面透漏的信息,下联才可以紧扣上联的意境,顺流而下。应该说解析句意和对出好对联有很大的关系,只有把上联的句意把握好,才能对出意境相符的下联来。

比如  宁在寒门书傲骨=联友
  不于俗世逐虚名(素简)

就是运用了转折关系的流水对法,关联词,宁在,不于,这样和上联形成在相反的反面形成反差,效果强烈。

    再如 收来山水容心静=联友
            抛却俗尘任我闲(素简)
       运用了顺承关系的流水对法,在上联的前提下,我怎么样?就能抛却俗世的纷扰让身心闲适。      
       流水对的对法都是在上联的前提下下联又发生或补充了什么,和上联的意境相融合,共同表达一个相同的主题。同时要注意用词的优美,音律的和谐,表达的通畅,意境的切合。汉语有许多的表现手法,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也能为对联的意境添色增光。相同的意用不同的说法给人的感觉就会不同,所以要注意用词的优美。

  怎样学习流水对呢?在“工稳贴切新奇”之外,校长还有秘诀,那就是:  四心、三多跟六字口诀。
 
四心:  静心,细心,信心,恒心。
 
三多:  多看,多练,多想。
 
看到出句问两个问题,1.为什么?2.然后呢?
例如:久闻车马已生厌=联友。
      看到这个句子的时候,我理解的是长久听见车马之声,好生厌倦,离开这些恼人的吵杂声,过几天清闲的生活。或吟诗作画,或种梅牧鹤,岂不快哉。那么这个时候,你
就会想到什么呢?

久闻车马已生厌=联友

长伴诗词才是真=冷雨

这也是多问个为什么,就有不一样感想,不一样的收获。

例子:问雁何时归故里=联友

       首先想到的是在外漂泊的游子,看见南飞的大雁,轻声的问:你何时归家乡,这时心里满满的乡愁,会怎样?

   问雁何时归故里=联友

   同卿一起看家人=冷雨

       这个就很明白的说我想家了,同你一起回家。这就是析联的好处。

五:再就是成联与出句:

         在出句的时候要先立意。符合常规情理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想像丰富而不捏造,要合理。记得老师还以竹成联,我看到竹就想它一身绿,四季常青。老师也说过竹子的特点:嘴尖皮厚。这就有了素材。

成联就难了,要一幅画面用联去表达,语言,意境要求非常高,它不是为成而成,是有感而发。联也有起承转合。首先要谋篇布局,借景抒情,必须围绕一个中心点,上下联要搭,一个写柳,一个写水,那就离题了。一个好的联,必须紧扣主题,上下联从不同的角度来取景,从而达到一个突出核心思想,彰显特色的一面。

下面我的成联
学联有感
文/冷雨
坚守初心,笔墨写风流,八方学子古风聚;
弘扬国粹,诗联呈秀逸,十六恩师授业来。

自题
文/冷雨
冷雨惊客梦;
秋风瘦花容。

依窗小坐听燕语【冷雨】
兰亭几处凝烟细【冷雨】
幸有诗心仍如昨【冷雨】
此生偏爱桃花酒【冷雨】
归鸿阵阵云中去【冷雨】
花间漫步归来晚【冷雨】
曲径藏春香泄密【冷雨】

这些是我练习的句子
闹中且觅一分静【联友】
孚日平添几许闲【冷雨】

春晴诗晾花篱外[联友]
客至酒斟茅舍前【冷雨】

掬水成池为养月【东风】
拈花入墨好题诗【冷雨】

只许梅枝侵小舍【积木】
不教俗语染红笺【冷雨】

        总之在学联的路上,我收获了知识与友谊,感觉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在这将毕业的时候,我由衷的感谢东风老师与众位老师的不离不弃,让我从新拿起笔来,从新去体会古人留下的精美文章,同时祝老师永远快乐。

审核老师:微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70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九期版主兼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57
贡献
3550
金钱
4493
发表于 2020-1-17 21: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联十六期毕业论文
/夜雨叮咚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微信群看见古风楹联网校的招生链接,那个时候我正在学习格律诗,对诗中联句的对仗一筹莫展,于是毫不犹豫的进入了古风学院十六期。经过一年多来的学习,收获满满,在这里给老师们,也给我自己交一份答卷。

一,对句

对句先析联。
拿到一个出句,不要急于去应对,要先把出句分析清楚,在准确、深入地分析出句的基础上去寻找对句的方向。
例句1,相盟鸥鹭居邻水【联友】
看到这个句子,我第一感觉就是这个“相盟鸥鹭”应该有故事,于是翻阅词典。赵孟頫的《渔父词》中写到: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落木五湖秋。盟鸥鹭,候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无拘无束的人,在一个烟波浩渺的江面,与鸥鹭结盟,隐退世俗的故事。
人曰: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既然要归隐了,必定要舍弃一些东西,比如地位,金钱…那么我想到的对句便是:
相盟鸥鹭居邻水【联友】
尽弃功名做散人【叮咚】
古风的学习,以意境联流水对为主。所谓意境联流水对,就是句子以意境为重,以流水为贵。如何流水呢?就需要对句对出句做补充或延伸,要能跟出句联系起来,不能断裂。如:
例句2,避俗恨无千日酒【联友】
析联:逃避俗累,恨不得饮酒终日。
这是出句的基本意思,那么对句如何来流转呢?那么还要回到出句上来寻找方向。酒,对很多人来说是个好东西。高兴喝,难过喝,入市喝,避俗也喝。人有七情六欲烦恼万千,正所谓一醉解千愁。但是解愁的方法不仅有酒,还有很多。比如吟诗做画,抚琴听曲都可以,因此我便对句:
避俗恨无千日酒【联友】
清心赖有一张琴【叮咚】

下面是几个不成熟的作品,请老师指点:

绕阶草色笼烟淡【联友】
到枕溪声送梦长【叮咚】

情到深时难落笔【联友】
人逢佳节倍思亲【叮咚】

任由青蔓横门路【联友】
引来春色到我家【叮咚】

云阻青芒山半隐【联友】
松生石涧鹤为邻【叮咚】

若无肩上千斤担【联友】
可做桃源闲散人【叮咚】

杖倚云庐外(微笑)
心游画卷中(叮咚)

呵梅香染袖(微笑)
踏雪夜归人(叮咚)

泥炉温老酒(微笑)
闲话忆乡情(叮咚)

二,出句

老师们常说,好的出句犹如好的食物,让人看一眼就能食欲大发。出句的关键在立意,要立得准,立得稳,要有内涵,有意境,格调要高雅。句子贵在出新出奇,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也不能口水了,落入俗套。下面是我一些不成熟的作品,请老师们指点:

扶篱小朵探春信【叮咚】

桃园十里香铺路【叮咚】

半亩花田偿我愿【叮咚】

快意人生诗佐酒【叮咚】

一纸相思无处寄【叮咚】

犬吠柴门迎远客【叮咚】

夏木阴阴赊一梦【叮咚】

久居山水得诗味【叮咚】

小院花深春寂寂【叮咚】

三,成联
成联不同于对句,对句是在出句的基础上对一个下联,不管怎么流转,都不能脱离出句。成联则是紧紧围绕题目展开,上下联从不同的角度共同阐述一个主题。
成联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咏物联、名胜联、人物联、历史事件联等,不同种类的联写作方法也不尽相同。拿咏物联来说,重点在“咏”,要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不能停留在对物象的表面描写之上。对物象的描写只是联的“形”,对人的描写才是联的“神”,一副合格的咏物联,要做到形神兼备,缺一不可。如无穷江月老师的咏瀑布联:

未沸腾时原腆静;
大跌落后转从容。

沸腾、腆静、跌落、从容,描写的是瀑布的不同形态,作者借对瀑布不同形态的描写隐喻人生的几个不同阶段,形象鲜明,形神具备。下面是我的几个不成熟的练习,请老师们指点:

甘蔗      叮咚
此身何惜千番碎;
浊世平添一味甘。

梅花    叮咚
不慕虚名开帝所;
要留清气在人间。

书房联   叮咚
几支画笔春常在;
一架藏书人不贫。

灶王爷     叮咚
几粒糖瓜,便贿我上天能闭口?
一些小事,也需汝处世莫欺心。

马上就要毕业了,感觉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老师们常说:“毕业才是学习真正的开始”,我会继续努力。感谢古风,感谢十六期全体老师的辛勤付出,你们辛苦了,在新年来临之际,祝大家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70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九期版主兼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57
贡献
3550
金钱
4493
发表于 2020-1-17 22: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十六期论文

松关组南城

                      我的学联心得

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文字的人,闲时看看书,偶尔也来几首打油,但是真正的格律,平仄并不懂,一次偶然机会,在一个群里看到了对联,字数不错,却能表达一个完成的故事,通过朋友的介绍,我来到了古风,从此踏上了学联之路。下面就说说我的学联心得。先了解下什么是对联。什么是流水对。

一.基础篇:
浅谈流水

流水对是对联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以意境为上,但也要符合对联的六要素,是在六要素的基础上进行流转,上下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是一句话当成两句话来说,下联是上联的补充,谁离了谁都不能表达一个圆满的意思。
    流水对对的就是时间差,要么事件发生在出句的时间前,要么是在后,形成一个自然流动的趋势。
    流水对既可以顺成,也可以转折,还可以形成条件,假设,目的、因果、递进、选择、设问、反问多种形式的流水关系,句子很 有灵动性。判断这些关系最明显的就是有关联词,掌握好这些关联词的运用对我们学流水对有很大的作用。
比如:
1.出句.偶翻小字心犹痛(微笑)
看到这个出句,大家不难发现冷色调,首先读懂出句背后的意思,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呢?为什么心痛,然后呢,心痛了会怎么样,不是有句话叫借酒浇愁吗,一个人借酒浇愁,谁会怜惜呢?那么对句就出来了。
对句.频举酒杯谁个怜【南城】

2.出句.青山望断斜阳远=z,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思乡,思念远方的亲人朋友,也可以理解为相思,主人公从早到晚的在等待 ,盼望远隔千里的爱人, 如望夫石一般。
其实解析出句,弄明白主题,就是在思考对句方向,很多时候析联完成,对句自然就出来了。
在看一句:一任秋风删往事 【听琴】
    我们简单的用白话说一下出句的意思:任凭那秋风把往事删除 (这就是把出句翻译成白话,字面意思)为什么要把往事删除呢?(这就是在解析内在的主题了)我们可以大胆的想象,主人公有着不堪回首是感情经历或者人生经历。要让秋风把往事删了嘛,往事不堪回首。
3.出句.秋风一笔芳菲瘦(微笑】
    对句.客路十年感慨多【南城】
赏析:
秋风萧瑟百花黄,
久倚栏杆暗暗伤。
客路十年漂泊久,
人情冷暖独自偿。

二.对句篇
通过学习,个人感觉,在流水对方面,运用关联词的比较多,是流水对中比较常用的方式,操作难度也比较简单,只须运用关联词,使上下句形成承接,递进,条件,因果,假设,选择,目的,转折….等关系即可。由关联词连接的流水对比较有规律,只要熟练掌握一些关联词,运用起来还是有迹可循的。譬如“可怜”一词,如果和“偏是”组合,即可构成转折关系;和“何况”组合,即可构成递进关系;和“遂使”组合,即可构成因果关系。这些关联词的运用,需要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掌握。
我每天练习
出句.堂前又见旧时燕【南城
出句.自古青山无俗客【南城】
出句.一地残红春落幕【南城】
出句.老酒一壶闲对月【南城】
出句.一棹随波行渐远【南城】
出句.邀来小月诗窗坐【南城】

出句.偶翻小字心犹痛(微笑)
对句.频举酒杯谁个怜【南城】
出句.一枕秋风凉透梦(微笑)
对句.诸多心事叠成秋【南城】
出句.那曲离歌听不得(微笑)
对句.一些往事总囚心【南城】
出句.秋风一笔芳菲瘦(微笑】
对句.客路十年感慨多【南城】
出句.那树桃花频入梦【南城】
对句.诸多俗事每缠身(微笑)
出句.流年尽在杯中度(微笑)
对句.愁绪每从醉后生【南城】
三.成联篇
成联与对句的主要区别在于成联的上下句是围绕着一个主题的两个方面进行展开,而并非流水对两句共同说一件事。它更适合工对思维,但是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和思想。
谈谈成联的三种写法
一:写人文为主,风景为辅:这就需要很多纵向的思维,要多在前人的诗文作品,逸闻雅事上面下功夫。
二:写风景为主,人文为辅:这是最常见的作法,很轻松,对人文典故这些,要求不多,也最容易切题。
三:性情联:这是最难的一种写法。对文采才思,胸襟境界要求都很高。而且需要适度的铺排才可以转结到自身感悟,文字会比较多,而且往往写不好,就会偏离主题,失去了悬挂的功用。是最难掌握的。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感慨很多,看看我的学联有感

    学联有感  南城

     巧借东风吟好句;
     勤专流水慰初心。

四、毕业感言
    毕业的钟声即将敲响,毕业只是一段时间学习的结束,学联的道路其实还只是开始。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打起精神,鼓足干劲,在学联的道理上不懈地努力!同时祝福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找到快乐!再次谢谢东风校长和各位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050

帖子

7218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词十八期管理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15
贡献
1859
金钱
2679
发表于 2020-1-18 00: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十六期论文
松关21~花儿花开

         学联感怀
文/花儿花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我们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想想在古风学习的这段日子,心中有太多的感慨。我从一个看到对联,不知道上下联,不知道平仄,不知道意境!不论意境和语素拿过来就对,就凑的初学者,成长到了现在!           这一路上,老师们兢兢业业,时时的激励,耐心的辅导!同学们热情洋溢,互相鼓励互相提点,这点点滴滴成长了我,我即将毕业了!!!
   我感觉好的对联,有时候就像一对跳舞的舞伴,配合是那么的默契;有时候又像一对恋人!是那么的多情,缠绵!有时,又是一个故事,让人联想!我是越学习越觉得自己的不足。对联虽说只是短短的两行字,却融入了诗词的柔美,婉转,豪放等众多情愫。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几个字里,彰显的淋漓尽致。在慢慢的领悟中,修炼了自己。在学习楹联的过程中,我慢慢的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在此由衷感谢那些,无私奉献,授业解惑,默默付出的恩师们!!是你们的辛苦成就了今天的我!
     学习了这么多天,我来说说我的一些体会吧!

一、学习出句
我们主要是学习流水对的,想要得到很好的流水对句子,在出句时就要注意几点,一是联意不能过满,得给对句留点余地;二是联意可以设伏设问,让人来解答。这样的对子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一唱一和,句子自然就好看了,这就是流水对的魅力!!!

说起我的出句,不得不让人难过,平时看老师们出句那么美,为啥我出句就那么直白生涩,味同嚼蜡呢?还是发些不成熟的句子吧,希望诗友们多多指点哈!

出句:不离枝杪抱香死【花儿花开】
出句:西风冽冽奈何菊【花儿花开】
出句:独喜冰蟾终日洁【花儿花开】
出句:铺水晚霞金万点【花儿花开】
出句:雪落枝肥新萼绿【花儿花开】
二,对句
古风教学以流水对为主。流水对的特点就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说。流水对的对句一是对出句的解释,二是接出句的怎么样。上承下接,关系流畅如同行云流水!!!

拿到句子,首先要做的:
第一步:析联。
   析联,这是初级就学过的,是对句的重要环节。析联包括断句,分析平仄,分析词性词意,分析词组结构等等。最最重要的,就是在分析了词性,了解了词意之后,我们还要结合全句之意来看,看出句者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理解词意,还需要透过字面看本质。听话听音,要明白出句真实的含义,你就必须用心去领悟。
析联完成后组织对句时要认真造景,造意,造句,布局,谋篇,立意,修辞。用合适的字,来表达你合适的意,并且,把文字的张力发挥到极致。
在立意的时候,必须要注意与出句意境相谐。
造景造句选择物像的时候必须要注意语境相谐。
一个物像本没有情感,但通过修饰,物化到我们个体的情愫里面,加点自己的感情在里面,为我们的心情找个出口,就成了一个带有主观意识的词,我们应对的时候,也必须找到相应的词意来回扣出句的意。
应对的时候要注意上下联的关联,必须做到内容相关。对联对联既对又联,如果不关联(就是隔了),就不能叫对联。  析联的目的是为精准地解读句意,从而应对出与上联契合的下联。当然,这个时候就要判断句子的语境、色调,从而避免出现景隔,时隔,意隔,情隔的状况。老师经常对我们说:无析联不对句。
举个例子:
出句01:小筑摩云临古寨【再嫁东风】

析:出句从字面的意思看,就是一景联,放眼看去,接天临寨的小房子,给人以世外神仙居住的感觉,那么接下来,想到如此美景,会不会让我流连忘返了呢?于是得句:

出句01:小筑摩云临古寨【再嫁东风】
对句01:清风迎面欲修行【花儿花开】

           对句除了要认真析联以外,还要认真的炼字。这个对句没有回扣好,清风怎么去修行,
出句那么好的地方,我就想假如有个人出现,会怎么样,我就对了下面这个句子。
出句01:小筑摩云临古寨【再嫁东风】
对句01:闲翁倚杖立柴门【花儿花开】
这次是不是有画面感,有房子,有闲翁,一派和谐的景象,是不是。对句就这样去回扣,才会引起
读者的共鸣。

第二步:找准切入点和关联点。

     切入点是在上联中找到一个适合主题的一个点,来拓展上联现有的情,景,人,物。这个点必须能够使上下句衔接起来,可以是互相映衬,补充说明,承接流转,对比选择等衔接方式。
     找到切入点以后,就可以从切入点切入,选择合适的物像、运用合适的字词、以及合适的修辞等来组织语言成句。而关联点的选择取决于句子的立意,对句所选择的物像和关联方式都是为了表达句意而精心挑选的。而写联重要的一步,是我们要确定整体的立意方向。如果是一副名胜联,我们要确定是要写景还是要抒怀。如果是一个人物联,我们要从 他的感情和生平所好等等来入手,也可以上联写景,下联言情。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关联点是上下联有联系的地方。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上下片应该是围绕一个主题来描写的。
请老师和同学看看我的不成熟的几个对句:
1:只许梅枝侵小舍【积木】
   不教俗累乱初心【花儿花开】

2: 依窗读月千般寂【梦曦】
       伏案吟秋几度愁【花儿花开】

3: 剪径花香迟我步【东风】
       迎风柳色醉芳心【花儿花开】
       开尊美酒诱人心【花儿花开】

4: 一笠青蓑江渚上【兰心】
      几双白鹿薄烟中【花儿花开】

5:此地唯余联与我【三脚猫】
      一时忘却痛和伤【花儿花开】

6:积暑顿消疏雨后【三脚猫】
      彩虹偶挂半空中【花儿花开】

7:雾锁南山扶杖缓【三脚猫】
      云缠衣袖叩门迟【花儿花开】

8:嗟我此生多懒散【三脚猫】
      羡君一意著文章【花儿花开】
      向谁举目话凄凉【花儿花开】

   再来看看听琴老师的对句:
出句:独立寒江思旧友=联友
对句:望穿双眼到何时=听琴
句子自然流畅,就像一对配合默契的舞者。每次读来,都让人心动不已。

三,成联
成联,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对联作品。在具备对句的一切特点之外,还带有作者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对句是要在出句的范围内进行创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出句的影响以及约束,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
      成联则是有着明确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指向。在能够充分表达主题的前提下,作者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进行完整的艺术创作。
      相对于对句而言,成联并不是更有难度,而是写作的空间更加开阔,创作的技法更加自由。
      成联大致分为:
1.实用联——春联。2.专用联——挽联,寿联,婚联,喜联,行业联,座右铭联等3.交际联——赠联,题答联。还有一大部分用于道观,庙宇,风景,名胜,学堂,官署等等的题署联。
那么当你面对一个对联题目的时候,究竟应该如何下笔呢?
首先,我们要查资料,比如,题西湖。我们就要查一下,西湖有什么风景,有什么故事!有什么建筑物,始于什么年代等等。

第二呢,  根据我们所得到的资料,经过仔细的思考,你要决定你到底想写什么,向哪个方向写。也就是立意。
第三呢,我们根据自己的立意,有一个初步的框架,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修改,打磨,直到自己满意。
虽说知道怎么去一步一步写,可还是写不好!请老师和同学看一下我的几个不成熟的成联

学联有感      花儿花开、
步入古风,常思一字于深夜;
今吟流水,巧对千言只三分。
这个是围绕着古风学习联句来描写
的。
主题立意的关联在于古风学习。

陕西大香山   花儿花开
奇峰洞内,妙善修行成正果;
笔架山端,九龙斜插入云霄。

山居     花儿花开

提壶陌上轻呼月
醉酒花前乐赋诗

花前月下,约清风同把盏
陌上桥边,牵挚爱共吟诗

开一方净土,种几颗幽兰,唤东坡同品酒,
引九月清泉,修三千翠竹,邀李白共吟诗。

西湖     花儿花开

金沙堤畔,柳绕朱兰迷墨客
宝石山前,凤提玉盏醉诗人

题西湖柳岸闻莺    花儿花开

万缕柔丝,欲钓清波沽美酒
一湖春色,忙邀紫燕舞霓裳

题江南     花儿花开

一帘幽梦江南雨
半世情怀水坞舟

小桥流水,隐藏多少痴人梦
古巷桃花,寄托三千儿女情

对联,就是一首浓缩的小诗,一个感人的故事!一首优美的旋律。不要限制自己的思维,只有思维灵动起来,你的句子才会灵动。这个跟平时的积累和练习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可以放开,但是,作为对联基本的平仄交替是必须要掌握的,出对句的立意炼字也是很关键的。死板的句子,就像人没有灵魂。

几个练笔,对于初学者的我来说,毛病还不少,我会在以后得日子里多多练习,争取跟上同学们的脚步,时刻记着老师们的教导。

老师们说过,没有笨学生,只有懒学生,在这几点上,我还有很多不足,在学联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我会谨记老师们的教导,争取更深一层的走进楹联这个奇妙世界!

再次感谢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用心去学,去揣摩老师们的句子,从我的内心来讲,我觉得再美丽的语言也表达不出我对老师们的感恩,老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学习,也是我以后人生的指路灯,谢谢古风!谢谢古风的老师们!!!


祝古风越办越好,祝各位师友联句越写越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1

帖子

13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02
贡献
324
金钱
533
发表于 2020-1-18 09: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天纷飞 于 2020-1-18 09:41 编辑

古风楹联十六期松关组毕业论文
松关30―蓝天纷飞
   
      转瞬间,进入古风学联已经一年多了,但对对联的学习还是粗浅的,下面就学联心得和感受谈一下我粗浅的认知:
     一、对句
   古风学院提倡意境联流水对,所谓流水对就是指对联在意义上要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在形式上上下两句话紧密结合、互为关联而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者下句意义就不完整。
   
     当我们看到一个出句时,首先要读懂、分析出句,也就是所谓的析联。一方面我们要判断出这个出句的节奏、平仄以及词性、结构等基本的格律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分析出句的感情基调、字面意思和言外之音,顺着出句的意境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画面或设定一个场景,由出句给出的关联点切入,顺势而下,沿着出句的方向和思维给予回扣,对出对句。下面我简要举例说明一下:
    
      出句:又见桃花开小院【诗心】
    对句:不知旧燕去谁家【蓝天纷飞】
   
     看到这个出句时,我先认真的读了一遍,知道出句是2212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诗律,字面意思是:我看见了灿烂的桃花又盛开在那小院中。那么言外之意,我可以理解为物是人非,有诗为证:“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因出句中桃花这一物象想到燕子,又因出句中的“又见”,用旧燕做出回扣,这就有了对句的产生。
 
   再如:
 出句:几许痴狂终自误【西江月】
 对句:一壶寂寞有谁知【蓝天纷飞】
  
     当我看到这个出句时,不由得让人回首往事,对曾经的痴迷、任性追悔莫及,却又无法向他人提及,唯有用一壶残酒烧浇内心那份孤寂和悔恨,有了这个画面,对句也就油然而生。
  
     通过以上例子,不难体会出,对句就是对出句内容的补充和完善或者说是拓展,把出句没有讲完的故事接着讲下去,让出句和对句自然天成的形成一个和谐的画面,不会让人觉得突兀和莫名其妙。下面分享几个对句,由于水平有限,显得晦涩稚嫩,还请包涵和理解!


出句:淡月微云天欲晓【剑冷天河】
对句:兰亭水榭燕时鸣【蓝天纷飞】


出句:余生不问繁华事【西江月】
对句:此后甘为淡泊人【蓝天纷飞】


出句:一丈烟霞撑陋室【再嫁东风】
对句:几分淡泊度流年【蓝天纷飞】


出句:放下千般终自在【西江月】
对句:斟空一味任逍遥【蓝天纷飞】
  
     二、出句
  进入中级,就开始学习出句。出句需要选择一个物象或者一个主题来表达、抒发我们的思想情感。出句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想要表达、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可由着自己谋划,但必须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好让对句来锦上添花,如同画画一样,需要留白,这样才能给人一种和谐之美。当我们在出句时,首先是选择一个能表达自己情感的意象来立意,稳、准,鲜明有力,也就是言之有物、自然合理,然后去组织语言形成联句,选词造句流畅而有深意,不能泛泛只停留在面上。
 
     例如:我想表达一种不畏强势的品质,选取了野山菊
 
          出句:经霜野菊香犹远【蓝天纷飞】


    我想表达一种淡泊,不关世事


     出句:愿效陶翁时种菊【蓝天纷飞】


     出句:一篱霜菊闲中品【蓝天纷飞】


     我想表达一种疲于为生计打拼后返璞归真的平淡生活
 
      出句:菊酒时斟消永夜【蓝天纷飞】


      出句:细数篱前花几朵【蓝天纷飞】
 
      出句:闲看天边云似我【蓝天纷飞】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体会到出句其实就是在我们平常生活中,目之所及、心之所感的一花一木、一喜一悲都能成为我们组装联句抒发情感的东西,而一个联句往往又根据我们所选取物象的某一特性去挖掘,再组织文字造句,用前四做铺垫、后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换句话说也就是前四的景是为后三的意服务的。
  
     三、成联
     成联,和对联是两回事,对联是基于出句给出的已知条件下进行的一种关联性对句,是在他人立意的基础上,补充的更为充盈和完整,而成联的创作,需要摈弃流水思路,从两个不同方面去说同一事物。创作一副成联一般分两个步骤,一是琢磨立意,二是润饰行文。需要我们自己来立意谋篇和组织构架,再对遣词造句以及深意方面进行精心打磨,力求达到格局高、品味足的一副好作品。下面分享我的几个成联练习:


题菊
傲立枝头,芳心偏许秋霜色;
幽居篱下,瘦骨不沾俗世尘。


题书房
一盏茶,一张桌;
满窗竹,满室诗。


题长亭
淡看四季风和雨;
惯听千年痛与伤。
  
     我的成联,很多时候都是立意不准,似是而非;下比托不起上比,上比定了调子,而下比却不知道该要说些什么,在细节构思、精细打磨上比较粗糙,特别是词性结构上容易宽,不注重细节。这也是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笔,逐渐摸索、掌握。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国学的路上,我永远都是一个咿呀学语的蒙童。回首这一年多,兴奋过、彷徨过、坚守过,如果没有古风老师们的兢兢业业;如果没有全体学友(包括离开的)一路相携,也就没有这么多学联的收获,感恩大家!
     指导老师:猫师、微笑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70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九期版主兼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57
贡献
3550
金钱
4493
发表于 2020-1-19 20: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十六期毕业论文
松关组青苹果
               学联感想与心得

久驻松山心性淡
常吟句子齿唇香。在这个寒梅报春的时刻,让我们一起走进我的学联生涯,共同感受我一年里学习的快乐与收获的喜悦吧。

一,偶遇古风
      当初一个偶然的机遇听闻意境联流水,慕名而来,从此便爱上了古风古意的文字,开始还不懂什么啥都敢写,什么词性结构一概不论,通过几讲的学习,才发现对联竟然有这么多的秘诀。
古风有严格的制度,对于一个有拖延症的人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要做到校长说的空杯心法与四心三多,细心,恒心,信心,静心;多看,多想,多练。进入古风,开始了系统的对联学习。初级班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基础课。包括对联的起源、分类、平仄规律、入声字,音节的划分、词性、析联、禁忌、六要素、对句、以及对联的六要素,对流水对的初识,什么是流水对等等。

二,初识对联。

       对联是什么?有人把对联叫做动人两行字,说的很形象。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文字的艺术,对联虽然多是短句,但却有着深刻的内涵,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东西。
对联不仅上下句要对仗,而且还要关联。对联其实就是既对又联的上下两句话。在我们的对联过程中,应尽量的去符合对联的平仄交替的规则。要让对联读起来朗朗上口,要使汉字的平仄和谐交替产生乐感效果。
例如;
出句1:一砚乡愁萦笔底【再嫁东风】
对句1:经年别绪在心头【梦曦】

出句2:抓缕梅香腴瘦句【再嫁东风】
对句2:匀楼月色覆瑶琴【鸳鸯道人] 】

出句3:春江水暖鱼啄日【再嫁东风】
对句3:稚子心奇笑问妈【清茗】
当这两行字进入我视线中时,我由衷的感叹它的美轮美奂,如一幅幅画卷,让我想入非非。这个就是对联。动人的两行字。

三,初识流水

一.什么是流水对
     流水对就是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出句人的意境中,使得上下句融为一体,对句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之后呢八种逻辑关系来说明流水对是怎么融为一体后  使上下句离开谁都不会成为完整的一副联
例如;论坛里这些对句;

出句1:约住春风来我院 【再嫁东风】
对句1:商谈吉日娶桃花【克蕾雅】

初看此对句,不觉让我一愣,这个流水思路,是我怎么也没想到的,约住春风来我院里干嘛?哦,原来跟她商量娶桃花的事!
别开生面,跌宕起伏,给了我惊喜,我想,同样能给读者惊喜
出句2:怕惊蕊落轻吟句[再嫁东风]
对句2:苦等香来半掩门【丽江】
生怕情多累美人,又待美人不掩门
看那花儿,颤颤微微,弱不禁风的样子,好像说话声音大一点,都会把那花儿震落下来,没办法了,那就不吟句,待香来吧
一个怜香惜玉之人,定是多愁善感之人
那花香,定不负卿意

这些优美的对句,一问一答,出句问,对句答,自然流畅,这个就是流水。

下面是我的练习;
1;
绾起青丝题冷字(联友)
呼来鸿雁寄相思(青苹果)
2;
绾起青丝题冷字(联友)
吟来寂寞断愁肠(青苹果)

在清冷的房中孤独寂寞,想起远方的亲人,一缕相思,几分惆怅,绾起青丝,一笺小字,万种柔情题于纸上。

有谁怜、
3
渐可从容说往事(联友)
应能谈笑过余生(青苹果)
4
渐可从容说旧事(联友)
应能潇洒过余生(青苹果)
往事不堪回首,每每想起便会心痛,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已坚强,渐渐的便可从容的说起往事,不在心痛,不在沉迷.

四,浅谈出句

    关于出句:出句,是基于对句而言的,一个出句的完成,以浅显易懂为好;前四与后三或者三后四必须有衔接有关联,必须是有递进,或者转折,

前四与后三必须紧凑,是一种自然的衔接与过渡。

前四的景一定要为后三的意来服务。可以先把后三的意立好,再来造前面的景,看如何来铺垫才合适

出句一定要给对句留下空间;一个好的出句没有给下句留下对句的空间,也不是好的出句。

出句首先要立意,立意要高一点,格调也要高一点,要言之有物。

下面是我凑的出句,请老师指点

独坐空庭遥对月(青苹果)
秋冷菊残人渐瘦(青苹果)
一轮玄月杯中落【苹果
鱼吻荷腮娃嫉妒(青苹果)
一缕梅香萦小字(青苹果)
书窗半掩留春驻(青苹果)
珠帘半卷放春入(青苹果)
帘卷西风欺瘦骨(青苹果)
曲径寻芳莺带路(青苹果)

五,成联
    成联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一副对联作品

既要求上下联,立意契合,也要结构相称、节奏相同,还要轻重均衡等等
下面是我凑的不成熟的成联,请老师指点

题长亭(青苹果)
十里长亭,曾经多少别离客
一围芳草,谁记留连来往人
题春风     (青苹果)
巧施号令,命桃红柳绿,莺啼燕啭;
妙绘彩笺,描碧水青山,麦秀花香。
题西江   青苹果

云天渺渺,蒲翻鱼跃开诗境;
芦苇青青,棹缓翁歌入画屏。

自题(青苹果)

牧雨犁云闲钓月,山水一壶,逍遥自在;
敲词弄墨醉吟诗,书笺几卷,怡静神清。
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在这里感谢校长,感谢古风所有的老师辛勤付出,不不辞劳苦的临屏指导,感谢同学们的帮助,在这里祝福所有的老师和同学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01

帖子

4986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八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03
贡献
1202
金钱
1977
发表于 2020-2-12 20: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沙场点兵 于 2020-7-8 20:27 编辑

古风第十六期毕业论文:
                                    学无止境  不抛弃不放弃
   

       说来惭愧,本就是一丑小鸭,偏就不服输,非要做白天鹅。一九八一年的夏日,初中稀里糊涂的就毕业了,十六岁(虚岁)的我,一门心思就想当兵,结果,梦想成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在部队,当了一名坦克驾驶员,不服输的我,冒着一股子傻劲,就着一股子拼劲,就想“攻坚破难”。本来上学时,学习就不行,偏又不自量力。当兵第一年,死记硬背考取坦克三级驾驶员,第二年,考取二级驾驶员,再想攻坚考一级驾驶员,理论水平就不够用了。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多问题,必须用到高中的知识。
       怎么办?一冒傻气:学!于是,我便从头开始,先把初中的语数物化复习一遍,然后,就直接把高中课本借来自学,两个字:硬啃。在此过程中,不懂就学,不会就问。晚上熄灯后,钻到被窝里,打着手电学。边学文化课程,边学坦克理论课程,于是,第三年顺利考取一级驾驶员,就着这股拼劲,这股子傻气,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兵第四年,又向特技驾驶员迈进了一步。成为全团为数不多的佼佼者。


一、 初识对联。
      喜欢读书的我,早些年,由于生活所迫,渐渐把文学书本丢到了一边,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升级,人人有了手机,短信、QQ、各种文字的东西,又逐步进入我的生活。动情的现代诗歌,委婉的一首首小诗,直挠的我心痒痒。于是便在网上学习格律诗、填词。而对于对联的热爱,还是我去一客户家,一位原村支书,他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在他家的正堂挂着一幅自写的对联:
    笋因落箨方成竹,
    鱼为奔波始化龙。

       读到这副对联,让我心境一亮,这不就是告诉我,要想成功,就得拼搏吗!我深深地被它的魅力所感染,也为此着迷。于是,我又开始冒傻气,发奋想学对联。虽也在某些楹联群待过,但始终没能正确、系统的学习,终究是对的不伦不类,2018年的初冬,有幸在串朋友的空间时,发现了古风十六期楹联招生广告,于是就欣然来到这里。   
       初到招生群,由于没有好友,我也落得清闲,也不用多说话,后来,又分到松关组。一切都从基础开始,我也默默地在夯实基础知识。由于略有诗词基础,但联律和诗律毕竟还有着不同之处。我就从最基础的词性,结构、断句开始,循序渐进。从此也懂得了诗词格律和联律的相同与不同。相同之处不用说了,但不同之处呢?
例如: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在格律诗中,就是正格。但在联律中,它就是变格。        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受文化水平的限制,从前仅有的一点飘飘然,也荡然无存。其实我对词性很是模糊,属于小半瓶子醋。至此,深深认识到了自己文化水平的严重不足。俗话说,知耻而后勇,经过初级班的学习和巩固。对词性、对联律也慢慢懂得了很多,对以前模糊的知识,也逐步有了明确的认知。
      

  二、 初学流水对。
       对于流水对,很早就喜欢上了她的流畅和动感,
从律诗中的对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到洛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等。感受到她的行云流水,活灵活现。
而对联的精彩之处,还就得说是流水对最出彩。王力先生认为:所谓流水对,是说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也就是说,出句与对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分两下说。
      
我对流水对的认识, 根据不同的上联,有着不同的思路。我总结的有以下几点:

1、在上联的情形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递进思路;
2、为什么会有上联的情形呢?
因果思路;

3、这种情形下,会有不同结果或动作产生么?
转折思路;

4、如果发生这种情形,会引起什么事情发生?
假设思路;

5、出现这种情形,是想做啥?
目的思路;

6、上联的情形是最终目的或结果么?选择思路;

7、上联的动作产生,接下来会是啥动作?顺承思路;
8、达成上联的情形,需要做什么样的行动?条件思路。


       有些流水对上下联的位置是可以互换的,比如因果关系、目的关系、条件关系;有些是不可互换位置的,比如顺承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选择关系、假设关系。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的多了,懂得也就多了,顺着这个思路,就不会多走弯路。懂了流水对的内涵,让句子变得有了动感、灵感。使事物有了因果、传承;假设关系,让事件有了选择的空间;条件关系,让事情有了更深的意境,等等。从学习简单的对句,到能自如的出句;从粗糙的半成品,到打磨像样的流水对,也更深刻的记住了东风校长所说的“功夫在联外”。

      三、我学流水对的过程。

        对联对联,既相对又有关联。刚开始对对联时,总是生搬硬套的对字,虽然对老师讲得也很明白。例如:要上下贯通、要有前因后果、要行云流水。可我一看到出句,就不知从哪里下手,上联是绿,我就想办法对红,上联是里,我就想办法对中,或边。以致有一段时间。就是盲目的对字、对词。后来,在老师耐心的讲解和教导下,再加上不断的练习,以及模仿同学们的精彩作业。逐渐理顺思路,先怎么样,后怎么样。因为什么,所以什么。假如什么,就会什么,等等。思路也一步步宕开。
         老师在给我们上课时,列举了很多这样的例子:
幽径闻香随路转==     这里
有什么吸引人的?
山家酿酒让人馋


小巷闻香忙勒马==

为啥要勒马呢?是有好玩的,还是有好吃的?因为不知道:
谁家酿酒好馋人


      对联,要把出句转化为对句的铺垫,而对句就是出句思维的流转,要顺势而为。流水对流水对,对出来的句意,既在情理之中,又是在意料之外。流转,在一字一意中体现。其实,最主要的还是首先弄懂出句的意思,弄不懂出句说的什么?那么对出来的句子就是瞎对、盲目地对。只有用心去读出句的意思,把自己融入句中,站在出巨人的角度,去思维。只有弄懂了出句的意思,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想象,拓展思路。例如:
出句:今生许我成梅仆===东风

看到这个出句,你就得想想:我为什么要成为梅仆?成为梅仆,我我能怎么样?能干点啥?
对句:来世甘心做雪儿===东风

     看到老师这样轻而易举的对句,我由衷的佩服,佩服的五体投地。而老师教导我们说:在应对之时,要用情去对,而不是为对而对,那只是对字而已,这样的文字,是最没有生命力最没有存在感的。
出句:看花已带三分醉【听琴】
对句:想你平添一段愁【兵哥】

出句:旧忆如今都是幻【梦曦】

对句:誓言转瞬又成空【兵哥】

出句:若是春花能解语【梦曦】

对句:奈何今日总揪心【兵哥】

出句:犹念雨中曾共伞【听琴】
对句:悔教此后错无缘【兵哥】


出句:宁作青山媚骨【扫冢人】
对句:懒于尘世虚名【兵哥】

       四、学做成联

成联,首先是立意,上下联的立意统一,就是上下联对主题事物所颂扬或抨击的情感是一致的。围绕着一个主题, 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一个物或一件事。但不能跑了主题。最早接触的成联是
咏碳:一味黑时犹有骨,
           十分红处便成灰。


题大明湖小沧浪亭  刘凤诰
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竹:
   未出土时先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从单句,到分句,再到成联,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艰难,例如,在高级班的第一讲中,作业是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为题,成联一副,单边不得少于七字。要求:融情入句。我苦思冥想,既怕上下句意思重复,又怕上下不沾边。最后交作业:

孤灯夜下,手把儿衣,走线飞针悲白发;
村口桥头,眼含热泪,离乡背井牵母心。
      当时,自己感觉这就很不错了,可随着学习的推进,转过头来才发现,上下联都偏离了主题。而且,整个联句就是两句大白话,
      后来,我认真剖析主题,在用词上再近一步锤炼和打磨,更改为:
孤灯夜下,青丝化作手中线;
三九严寒,母爱恰如身上衣。
        这样一改,感觉就流畅多了,把孟郊的《游子吟》也明显的刻画出来。
高级班第三讲,就学到了成联的技巧,如作业:
以“月”为题成联一副,要求:上联示拙,下联藏巧。
于是,我真的把上联做的拙到家了:
每逢十五,如饼东悬圆又大,
可叹初三,似眉西挂淡还无。
当时,只是想围着月转悠,恨不得把所有写“月”的古诗句都翻出来,甚至想到了白居易的“可怜九月初三日,如似真珠月似弓”,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批评与辅导,确实感觉到这个作业做的烂七八糟。上联拙就拙吧!确实也是描写了事物的表象,下比,应该突出事物的实质意义。可对出来的句子也
烂到家了没治了,砸到手里了。大家可以帮我想想下句哈!
每逢十五,如镜东悬圆又大,
若遇相思,两情共寄苦还甜。

   
这个,到现在我也没想好,声明一下,我先欠着      吟安两个字,拈断数茎须。   业精于勤荒于嬉,联,精于情而废于戏。我已年过半百,我的一生几乎都是与拼搏为伴,靠的是一副真诚,凭的是一股闯劲,冒着一股子傻劲。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取,不断努力,不戏对、不盲对,认认真真。
         学习是一方面,练习更是为了巩固。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多阅读古诗词,多阅读好联句,多学多练,学无止境,这个世界上没有知识顶点,只有更进一步。不抛弃、不放弃。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学,就要学会,学精,不能存在似懂非懂、模棱两可的概念。更
不可不懂装懂,愚弄别人,欺骗自己。活到老学到老,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自己,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古风学院第十六期松关组     沙场点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0

帖子

10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234
金钱
412
发表于 2020-2-14 07:58: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珠翠烟霞 于 2020-2-20 16:17 编辑

我在古风学对联
松关11-珠翠烟霞
    多年前,通过便利的网络,我常与各地的同行在一个群里飚文作对。那时大家都不懂对联,只要开心就好。直到一个叫“白衣胜雪”的师傅发出严厉的呵责“有辱对联”。之后大家再不玩文字,闷头做事不敢闲聊。
    后来,慢慢和“白衣胜雪”处熟了,大家都叫他“屈部长”。再后来“白衣胜雪”更名“再嫁东风”,由“部长”转任“校长”。于是,自然而然地我就成了楹联班的学员。
    在古风楹联班十六期学习,让我度过了一段愉快又充实的时光。在这里不仅学习到丰富有趣的楹联知识,还结交了众多志趣高雅的老师和朋友。 在楹联班十六期系统学习了楹联知识,目睹老师和同学们都出口成章精彩纷呈,心中十分羡慕,幻想不久的将来的,我也能和尊敬的前辈一样才思敏捷成联俊秀。
    看老师成联易,想自己出彩难。所以,积极参加早读、晚读、以及各种专题训练。以下是我在学联过程中,做的一些练习,它们显得十分拙笨,甚至有误。   

早起莺儿啼暖树【再嫁东风】
新妆翠柳舞东风【珠翠烟霞】

    初得下联,心底还有几分得意,自我感觉良好。“翠柳”对“莺儿”,一静一动,莺飞柳舞,挺美的意境。再看老师批阅:两句没有宕开,“翠柳”对“莺儿”太宽,“舞”字用这儿不好,现在细品确实不好,于是我试着重作一对:

早起莺儿啼暖树【再嫁东风】
新融小河润春田【珠翠烟霞】

    以下是我试对的老师的联,当然我清楚知道自己的下联根本不配老师的上联。东风校长的联婉约、飘逸、狡黠、深邃,而我的是“太白”。正因如此我来到楹联班,来系统学习楹联,来对老师的联做练习。

诗罢始知天欲晓【再嫁东风】
茶凉犹有味微熏【珠翠烟霞】   

那点相思深入骨【再嫁东风】
诸多落寞侵满心【珠翠烟霞】   

渐近掌声惊宿鸟【听琴】
初开昙花迎归人【珠翠烟霞】   

空嗟一诺随流水【听琴】
唯剩千笺付落花【珠翠烟霞】


绝顶孤松擎落日【再嫁东风】
苍山野寺挽流云【珠翠烟霞】
  
    除了试对老师的联,按照课程做练习,我还尝试做过一些命题对。我知道它们是不成熟的,不出彩的,但至少我在努力,它们证明,我曾尽脑汁挖空心思地拼凑对联。


游子
手抚衣衫针密密;
心思慈母意绵绵。   

少年
赏春天,菜花黄,梨花白,知来年又盛;
观学子,张少戏,孟少勤,度去日谁伤?  

隆中
躬耕处,翠竹轻摇花径窄;
诫子书,儿郎细品眼光宽。

在古风
喜禅联,寻古风,爱听说典;
研绝对,得新意,常习作联。   

    在古风十六期楹联班一年的学习中,有幸遇到杨柳老师、凌泽老师、三脚猫老师、蓝朵朵老师等优秀的师资,古风的老师对人热情,育人无私,且个性鲜明风趣幽默。最主要的是老师们在诗词联对方面有着深厚的知识积累,丰富的创作经验。即便课余闲聊也都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就像一本本活的故事会,让人心生艳慕,愿意亲近。


    在课外,我关注最多的是蓝朵朵老师。老师讲汉朝典故如探囊取物信手拈来,并且采用我们常用的话语与现代的角度,去剖析当初事,当事人,给人耳目一新的体验,带来醍醐灌顶的认知。每每听蓝朵朵老师讲典故,就有一种小时候守着收音机听评书的感觉(呵呵,不小心暴露了年龄)。行文至此我突然明白,自己做不好对联的原因,就是因为积累不够,底子太薄,心中有意境,笔下无墨彩,往往作文词不达意。如果能在古风跟着大家继续学习,我定会更加努力,更有方向地学习,以追随前辈,提高自我。


松关11-珠翠烟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9: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