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8-11-16
威望34
金钱113
贡献79
中级会员
 
威望- 34 点
贡献- 79 次
金钱- 113 枚
|
发表于 2020-1-28 21: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默儿学联心得
转眼间,进入古风学联,已有了近一年的时间。
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诸多流水对的知识,接触到了成联,还遇见了诸多亦师亦友的人儿,也正是他们的鼓励、陪伴和帮助,使我坚持走到了现在。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再嫁东风校长为我们创建的这个学习交流平台,感谢十六期各位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以及桃源组的家人们的相伴(此处三鞠躬90°)。
一、基础
基础,就像盖房子打地基,基础打的越牢固,房子才能盖的愈高,后面的联路才会走的顺畅。
像对联六要素、对联九忌等,我们这些初学者更应该反复记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石。
在众多基础知识中,最初,我最难以区分的就是字词的结构和词性,尤其是动宾结构、偏正结构的划分。
由于句子的不同,语境的不同,字词的词性和结构也会有诸多的变化。
举个例子:“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在李煜的这句词中:“落花”是什么结构呢?正常来说,“落”为动词,“花”是名词,那动词+名词应当为动宾结构呀!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结合语境和词组的意义,此处的落花,意思为“落下的花”,
“落”不再是动词,而是具有了形容词的词性,以此来修饰中心字“花”,所以,“落花”一词,在这里就成了偏正结构。
同样的例子,“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句话的意思大致为“在落下花瓣的时节,我又与你重逢”。
所以根据意思,可以分析出:“落花的落”在这里就是动词的词性,是一个动作,
而“花”呢,则是“落”的承受对象,是“花”这种实物,是一个名词,所以这时候的“落花”为动宾结构。
再者,譬如“归鸟”“离人”等,这里的“归”和“离”的词性皆从“动词”暂时具有了“形容词”的词性,
意为“归来的,离去的”,所以整体的结构,也变成了“偏正结构”。
然而,像“开车”“打伞”这些例子,它们也同样是由“动词+名词”组成的,它们又是什么结构呢?
对了,这样的是标准的动宾结构。
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如果单纯的根据词性去定义,是很容易出错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准确地判断一个词组的结构呢?
在我个人看来,一个比较好用的方法,就是结合语境,
在具体的语境中,去判断所选之词在此句中是何种意义,然后,根据意义,讲该意义分配到词组中的各个字中,最后得出词性和结构。
说的有些抽象,举个例子:夕照
单纯来看,“夕”名词,“照”动词,名词+动词,这不是主谓结构吗?No !先不要着急下定义!
按照我前面所说的,根据意思来定义。“夕照”一词,说直白些,是“傍晚的太阳光”。
根据这个意思,我们比照“夕照”这个词,很容易会发现,在这里“夕”=“傍晚的”的意义,具有了形容词的性质,是修饰成分;
“照”=“太阳光”的意义,具有了名词的性质,是词组的中心字。
所以,“夕照”我们可以理解为名词性偏正结构。
当然,在部分语境下,“夕照”也可以理解为主谓结构,
这时候,“夕”就是“傍晚上的太阳”的意思,“照”就是动词,承担的是“夕”的动作。
综上所述,词组词性结构的划分,需要我们结和语境和具体的意义,不能抛开这个词本身的意义,去单独分析每个字。
关于流水
关于流水对的概念,我以前是并不知道的,直至来了古风以后,才对它有了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我们都知道,古风是主教流水对的,那么什么是流水对呢?
教学中,老师跟我们说,流水对就是上下句结合起来,如同流水一般的对子。
我个人的理解是,流水对更加强调的是意的流转和无痕的衔接,即上下句之间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
而对一副优秀的流水对的评判,更多关注的是联意的新和奇,意的深度和高度。
即对出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我们在对流水对的时候,要多花费一些时间在自己的立意上,意好,才是真的好
二、对句
当我们开始对句时,就意味着我们已经上了战场,开始了实战的演练。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好一个句子呢?
首先,要学会析联,学会准确地解读出句的联意。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析联就是对句这把锁的钥匙。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准确地析联,解读出联意呢?
我个人看来,可以抓住以下几点:
1、提取句子的意象
2、确定句子的感情基调
3、注意句子动词的运用
举个例子:
问雁何时归故里【联友】
在拿到这个句子时,我们可以明了的提取出“雁”这个意象。
数千年来,“雁”这个动物在诗词中已经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
它已经成了远方游子、思乡、怀亲的代名词。
所以透过这里,再结合句子后三中的“故里”我们很容易就能确定这个句子是讲述游子,表达“乡愁”的,
由此可以确定,句子的感情基调是悲的,色彩是偏冷的。
而动词“问”和“归”,更是加强游子难以归乡的惆怅。
其次,需要我们开始立意和表达了。
落叶老师以前经常告诫我们说:“意是句子的灵魂”,
,意的高低决定了句子的优劣。
所以,在我们动笔以前,要多花费些心思和时间去为自己的句子立意。那么,我们该如何立意呢?
结合东风校长的流水对秘籍,我们可以牢记这六个字:
“为什么,然后呢?”
这是东风校长成功的不二法门。
举例:门外若无南北路【古】
出句说“门外若无南北路”,是说门口若无通往南方北方之路口。在此我的切入点是门外。那么羁旅中怎么会有那么多来来往往的人呢?
立意出来后,就轮到了组句表达。
门外若无南北路【古】
客中怎有往来人【默儿】
当然,句子对出来后,我们还需要多读几遍,试试语感,看看通顺与否,如果自己都感觉别扭,那就更不必说得到别人的认可了。
以下是我对的一些句子
1,
门外若无南北路【古】
客中怎有往来人【默儿】
2,
读透春秋方入世【联友】
看穿人事不多情【默儿】
3,
古木尚知争雨发【联友】
少年当为读书勤【默儿】
4,
旧年契约今方践【联友】
此刻情怀杯莫停【默儿】
5,
莫问旧人长与短【联友】
少听俗世是和非【默儿】
6,
懒作逢迎群不合【联友】
自甘淡泊岁无求【默儿】
7,
举世尽从忙里老【联友】
几人能作隐中闲【默儿】
三、出句
关于出句,我实在是知之甚少,不过老师们的细致讲解,使我对出句有了点滴的理解:
不管是出句还是对句,首先是立意。立意的高低,决定了句子的优劣。
另外,以我个人的理解,出句要有留白,给对句留下空间,使人有对的欲望,即不能把意写的太满,这样的出句才是好的;
当然,立意必须合情合理才好。由于我的出句学的不是很好,练习的作品也很少,接下来就凑几个出来,希望大家斧正、见谅:
1.
犹记那年花正好【默儿】
02.
一叶知秋分季节【默儿】
03.
一诺囚心久【默儿】
04.
春溪唱晚翁垂钓【默儿】
05.
泠落琼花铺素锦【默儿】
06.
一盏青茶烹世味【默儿】
四、成联
成联是我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最难的一部分。
每每用心对待,却不成好联,以后要多多努力学习。在此自勉一联
自勉 默儿
一入古风求学识
为成好句赋文章
五、结束语
入学近一年来,对于我来说,最让我感到欢喜的,不是我对联能力的提高了多少,
而是我有幸来到了古风、来到了十六、来到了桃源,结识了许许多多的师友和伙伴。
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磨炼了性子,感受到了网络的温度,师友们的爱意和关怀。
因为喜欢文字而接触了诗词,从而学习了对联。它们点缀了我的人生,也提高了我的修养。
所以,在这里,我要再次真诚的说一句:感谢!谢谢你们!
感恩古风,感恩十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