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90|回复: 7

古风楹联十六期枫桥组毕业论文贴

[复制链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发表于 2019-12-15 09: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清荷凝露 于 2019-12-15 09:30 编辑

古风楹联十六期枫桥组毕业论文贴


关于毕业论文简单提几点要求:
1、字数不得少于1200字。要求语意流畅,尽可能有深度。
2、可以围绕自身学习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来写作,也可以讲述学习过程中难忘的事等;
3、需在毕业论文中出现自己的作品;
4、不得抄袭,一经发现后果自负;
5、不得代笔写作,需是自己原创。
大家的毕业论文将在十八期分享。
毕业论文完成后交给各组审核老师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了再发论坛;
不能通过的论文需要重新修改,直到通过为止。
毕业论文截止时间:2020年1月10日审核结束时间:春节前。


本组负责审核老师: 芊芊如玉 云湄。


0

主题

268

帖子

28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01
贡献
669
金钱
1079
发表于 2019-12-27 17: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减·简 于 2020-1-13 11:18 编辑

减简
一、写在前面的话

       迎来毕业季,就要写毕业论文了,回看一年来歪歪斜斜的联路,心中自有感慨万千。就让我这些真实的学联历程权当作为毕业论文吧!

      老实说我都没想到我有一天会来学联,可以说我是误打误撞,抱着一个试试看的态度来古风的。 初来古风,我连平仄都不知道,更甭说什么是入声字了,开始我也不知道用搜韵作为学习工具,每个字都要去百度,真是比一般人学得辛苦。所以初级班我除了交练习外根本上就是潜水,因为我不敢开口说话,怕说错,但我没错过每一条群信息,也没漏过一次上课与练习。

         这里特别感谢古风十六所有的老师的无偿付出,感谢东风校长为古风制订的严谨的教学制度与秩序,感谢古风以零基础为标准的教学,使我能从零开始,慢慢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

二、初级班基础篇

        还是分几个学习阶段说说初级班吧。

        1,初级班的学习是从入声字开始进入的,这使我了解到除了我们平常的1234声以外,还存在着一个入声,也就是古仄,1234声里都包含着有入声字。老师讲了入声字存在的规律,叫我们平常自己注意收集积累,特别是常见入声字,要记住。

       2,学习了解什么是对联,有人把对联叫做动人的两行字,说得很形象,对联是文学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文字的艺术,对联虽然多是短句,但却有这深刻的内涵,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东西。对联不光上下要对仗,而且还要关联。

        3,学习对联的六要素:
①字数相等
②平仄相谐
③词性相当
④结构相称
⑤节奏相应
⑥内容相关
       字数相等很好理解,就是上下联字数一样。
      平仄相谐,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单句节奏点发音要平仄交替,上下句节奏点对应的平仄相对。平仄句脚安排,一般都是仄起平收,也就是说上联仄声收尾,下联平声收尾。
       词性相当是指上下联对应位置的词性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
       结构相称是指上下联词组组成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偏正对偏正,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等等。
       节奏相应是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要保持一致。
       内容相关是指在内容上,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要起到相辅相成,承接流转的效果。

       4,学习对联的词性,要遵守实对实,虚对虚,数量词对数量词的原则。学习哪些属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及其活用,同时还学习了解介词,连词,助词。

       5,学习析联,析联就是将出句按表面意思将它解析出来,同时要知道它的延伸意思,为怎样对句做好切实准备。

         6,学习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八大关系:
①顺承关系
②递进关系
③因果关系
④假设关系
⑤转折关系
⑥条件关系
⑦选择关系
⑧并列关系
        这些关系我至今有时候判断有些模糊,因为有的句子可能同时存在两种关系,所以要认真分辨分出主次。

三、中级班流水对

       初级班主要是掌握以上几点基础内容,到了中级班后才是对句的开始,才开始知道对联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
       古风对句主要是学习流水对,所谓流水对,就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流下接不能分割,下联是对上联的补充,互相关联,缺一就不完整。老师们还传授了东风校长关于流水对的六字秘笈“为什么,然后呢……”。对句一直都是我的弱项,可能也是和自己的阅读量有关吧,过去的我很少接触古典作品,所以我的语言缺少联味,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居然偶尔也会有比较顺的对句。
       我5月份丢了手机,所以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资料练习也都丢失了,但是我们总辅导蓝朵朵老师第一次表扬我的一个临屏对句,我却不曾忘记:

出句:难寻半亩无尘地【联友】
对句:安放一颗虔敬心【减简】

       就这个句子,我们朵师夸我“真的很不错,不是凑字,是对句,我五期毕业也没到你这个句子的水准”,还叫我“收起来,留着以后写论文用”,虽然我知道朵师是在谦虚,但是这些话语却一直鼓舞着我。
       中级班对句练习慢慢多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有了一定的质与量提升,这里我举例说说我自己的对句:

翻不过多情那页【清音】
无非如空梦一场【减简】

宁可席中无酒肉【相忘】
莫教居室少兰梅【减简】

诗怀淡处临春水【清 高凤翰】
野趣浓时钓白鱼【减简】

我是烟花开一霎【再嫁东风】
谁能精彩到终身【减简】

揉碎相思无一字【东风】
喝干浊酒始空心【减简】

悔棋老叟争红脸【风过无痕】
嬉戏顽童撞散盘【减简】

溪上浮花香引鹿【联友】
筏中游客笑惊鱼【减简】

似有钟于天外响【听琴】
每疑仙在日边来【减简】

临溪呼钓客【听琴】
上岸卖鲜鱼【减简】

如此多情终误己【听琴】
不如一笑释开怀【减简】

犹念雨中曾共伞【听琴】
可知今日已成殇【减简】

本是闲云难入世【扫冢人】
何妨陋室悄埋名【减简】

岂无憾事催白发【积木】
唯有梅花晓素心【减简】

偶来花雨敲茶鼎【忘舒】
时约知交满酒樽【减简】

登高处家山万里【相忘】
回首时浊泪两行【减简】

倚楼不忍闻长笛【子夫】
闭户黯然思故人【减简】

放下顿出新境界【机会主义】
转来或是另重天【减简】
…………

这样的对句练习得很多很多,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通常为一个字抓破脑壳,但是对出来后的喜悦及成就感也只有自知。

      接下来大家慢慢开始接触赏析,赏析也是我的弱项,因为我不懂诗词,平仄方面安排得不好,幸亏朵师说只要意通顺,顺口溜也行,当然同学们大都是严格要求自己,能够用诗词形式赏析的尽量用诗词形式赏析,老实说,试写长短句还真的有一定的乐趣。用长短句赏析,我举两个例:

寂寂秋千曾荡起【飞翔】
些些往事已封存【东风】
减简赏析:
心事向谁说,林间笑声多,默默秋千陪我荡,过往成蹉跎。
人生混沌活,欢乐易成昨,些许往事不堪忆,难把锦书托。

忽将愁绪诗于雁【飞翔】
又把相思捻入弦【东风】
减简赏析:
秋天风渐凉,北雁向南方,一抔愁绪心中起,只宜寄诗行。
夜深难成眠,柔情萦故乡,且把相思捻进弦,含泪低低唱。

        我的长短句赏析,老师说我物像不缺,但是假如能够将平仄调一下就好了。我自己知道自己没有学过诗词,写起来比较随意,就像我们朵朵师说的写顺口溜读顺口就行,我写的就是顺口溜。

       这里我要感谢老师们对我的鼓励,特别是朵朵老师温馨老师还有我家云湄师芊芊师豆豆师对我的肯定与鼓励,使我的学习路上更加有了前进的动力。中级班就在反反复复的练习出句对句赏析以及填空题图找错中结束了,这期间断断续续走了很多同学,甚是遗憾。

四、高级班学成联

        我们初级学的对联基础知识,中级班所学的填空题图出句对句等,其实都是为了写成联而做准备的。

       来到高级班初学成联,感觉自己从对句的深坑又掉入了另一个坑。最初自认为成联就是自己出句对句,再也不用看别人出句的脸色办事了,自己出自己对,应该不难。其实我的理解大错特错,成联要摈弃我们中级班学习的流水句思路,要先立意,立意要高,上下联要围绕题目写,但又不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般的交叉混淆不清,不能写成流水对,这给初学成联的我增添了很大的难度。这段学成联的时间我坚持练笔,虽然说我的成联自己都不满意,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自己终究能够提起笔凑了,下面看看我凑的成联

题敬亭山     减简
       至宣城之北,看双塔如翁,一峰若剑,六十山峦围翠坐;
       承李谢之馀,引谪仙泼墨,陈毅吟诗,数千图画为斯留。

题北固山多景楼    减简
       多景挂牖前,看千峰青嶂,数顷碧波,万里长江开画卷;
      众游来寺内,宜怅望危楼,坐弹神曲,八方才子写风流。

题夫妻     减简
日常中锅碗瓢盆,油盐油米,总觉初心不再;
迟归处担惊受怕,挂肚牵肠,原来痴爱已深。

广场红叶    减简
昔山野展姿,经霜不露半分怯;
今公园亮相,擢秀时邀数里邻。

自题     减简
终身围爱转,因父母丈夫孩子;
至老为花狂,恋兰梅秋菊夏荷。
…………

       成联练笔一个多月,我觉得自己收获了很多。感谢十六的老师们,每天成联练笔都有老师负责点评,点评其实就是拼命地砸砖。经过一段时间的砸砖拍打,才使我们慢慢的对成联有了感觉。这于我来说是一个辛苦的历程,练习每个风景联人物联,我得先去百度,然后做笔记,再结合内容给上下片规划分两条平行线,最后再绞尽脑汁的组织语言,调整平仄。说实话,有时候为一个成联都会蓬头垢面一上午,结果还是写不出自己满意的联来,交上去后晚上又被老师拍个稀巴烂。但是为了成长,我们必须跌倒了再爬起,一步一步的砥砺前行……
        虽然我至今仍然没有写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成联,但是我已能分辨得出成联的好坏,别人有毛病的联也敢偷偷的去拍拍了,这权当算是自己在学成联后的一点进步吧。

五,尾声即心声

        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严格来说我这不是毕业论文,只是学联的真实历程。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年时间就这么飞逝而过,临毕业了我还恍若梦中,很是舍不得我的十六,舍不得我的老师同学们!再次感谢十六所有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所有同学的友情相伴相陪!
              谢谢大家!
                        减简2019.12.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0

帖子

15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2
贡献
392
金钱
577
发表于 2020-1-6 22: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纵然联短,奈何情长

       一切遇见,皆因美好。偶遇古风,便一下子爱上她。爱上她待人接物的热情,爱上她治学施教的严谨,爱上她引人入胜,循序渐进的节奏感。于是便一见钟情,乃至相见恨晚。
      
      一年的时光,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一天一个练习的走过来,经过老师们的耐心点拨,从一个平仄不分的门外汉,到现在自我感觉的微小收获,其中的点滴感悟与大家分享。
  
         首先,学习对联,必须先了解对联的六要素:

1、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基础要素)

3、词性相当
4、结构相称(语法要素)

5、节奏相应
6、平仄相谐(声律要素)

1)字数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特例:绝情对
袁世凯 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上联‘袁世凯'三个字,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寓意: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此联被称为“绝情对”。类似这种字数不相等的对联十分罕见,只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运用,初为联者不必刻意模仿。

2)内容相关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幅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比如:

一劳永逸长生乐;
万象回春大地新。

此联在平仄、词性方面基本对称,但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

另外,上下联内容之间还存在各种逻辑关系,常见的有并列、连贯、递进、假设、条件、转折、选择、因果、目的等。

3)、词性相当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实词:意义比较具体的词。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要实对实,虚对虚。

4)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如:

一心常忍辱
万事且随缘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其中,“一心”对“万事”皆为偏正结构,“忍辱”对“随缘”皆为动宾结构。

5)节奏相应
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密不可分,所以节奏相应主要从平仄相谐规则的角度进行说明,平仄相谐规则中即包含了节奏相应的概念。

6)平仄相谐
在现代对联写作、评选中,以普通话四声为平仄归类标准。
普通话平仄归类,阴、阳为平,上、去为仄。(古四声:上、去、入为仄。)
允许用古四声创作对联,但应加以注明;如果出句注明“使用古韵”,对句也应遵循古韵,不应在一副对联中古今声韵混用。

      懂得了对联六要素,接下来呢,就可以对句了。

      拿到一个橘子,首先要洗脸。噢,对了,这也是我们平时顽皮的小暗语,譬如:虫子=重字、洗脸=析联、橘子=句子、惆怅=酬唱等,就这些约定成俗的小暗语,充满了师生同学间的亲密、和谐、顽皮、温暖。哈,好像跑偏了。言归正传,我们继续洗脸。

       析联,顾名思义,就是读懂联的意思,以及潜在要表达的感情。如:

窗前独看花飞雨【角楼】

表面看,一个很美的画面。细品,一个独字又让人感觉有种淡淡的忧伤。所以,在析联的时候,不仅要读懂联的字面意思,还要解读联潜在的内涵感情。

       说到析联,我特别欣赏校长及老师们的赏析,当时真是羡慕的不要不要的。后来,我也试着赏析了几首。

几点闲鸥追落日【联友】
一桡晚唱伴疏钟【东风】
角楼赏析:
落霞溪满照,闲鸥逐日飞。
一桡青翰至,晚唱伴钟归。

门外市声三日雨;
帘前风色一床书。
角楼赏析:
连雨已三日,天晴市若初
卷帘风暗度,欣看一床书

难寻半亩无尘地【听琴】
空有一颗牧鹤心【梦曦】
角楼赏析:
欲觅无尘地,除非仙岛滨。
空怀牧鹤志,不是餐霞人。

因为本人没啥诗词基础,所以也弄不出好看的,真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析完联,开始找切入点了,怎么找切入点呢?其实,切入点可以有很多个,看你想朝哪个方向对。
例如:
溪云渐起淹归路【三脚猫】
山雨欲来添客愁【角楼】

我就是从归路切入,引出客愁。

      说起对句,其实这也是我迈不过去坎,古风提倡流水对,我却总是搁浅,流不动,这需要下狠功夫。面临毕业,我的学业才刚启程,惭愧!

       学会了对句,就应该学习出句了。 说起出句,我应该感谢同学秋天的风。学校有要求,学完课程需要酬唱,是风风选了我,特别荣幸哟,好多帅哥都想跟她酬唱呢,容我得意会。

       中级时我们曾有过看图出句,根据一首诗出句,不过那时候我们还是以对句为主。酬唱呢,就是一个出句一个对句,突然要每天出几个句子,还有点小难度。下面我把我们的句子贴上几个来,尚未成熟,莫笑。

月满扁舟归钓客【角楼】
秋高万里醉行人【秋风】

花落琴台香染指【角楼】
竹围书社翠盈心【秋风】

塞外悲笳寒素月【角楼】
城头短笛怨孤衾【秋风】

芦花深处叹秋暮【角楼】
雁影尽头忆故乡【秋风】

系马登临惆怅处【角楼】
赋诗感慨别离情【秋风】

步月怜孤影【角楼】
伤心过半生【秋风】

戍楼人不寐【角楼】
军帐月初生【秋风】

残旗飘故垒【角楼】
断雁落孤城【秋风】
              
晚归鱼篓满【角楼】
秋老蛩声浓【秋风】

隔岸询鱼子【角楼】
临轩看燕支【秋风】

        一个好的出句,意境最重要,我们先要立个意,然后前四实施铺垫,后三继而生发,把这个意表达饱满就ok了。

        学会了出句,就该接触成联了,成联是联的灵魂部分,我们前面所学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后的成联。成联完全有着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指向,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去进行艺术创作,书我之想,抒我之情。

       成联首先需要整合资料,再基本立意,构建框架,形成文字,然后精打细磨。说着容易,做起来确实不易。平时也跟着做过练习,只不过皮毛而已。

菊  角楼
三径吐幽,香冷蕊寒蝶不至;
东篱含露,肌清骨弱自陶然。

题幽州台  角楼
往事皆成空,两千年悲歌犹入耳;
荒台安可在,八百里苍凉已如烟。

题江心屿  角楼
江心寺,澄鲜阁,谢公亭,浩然楼,历经沧海桑田,任时光流转千年屹立;
文天祥,陆放翁,杜子美,李太白,留迹蓬莱孤屿,引骚客登临几度咏吟。

自题  角楼
慕仙风道骨,却误入尘寰,为生计奔波劳累;
虽俗子凡夫,犹难穷其志,幸诗书壮我胸怀。

    以上是我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感悟,从一个平仄不分的门外汉,到能有今天小小收获,首先感谢东风校长给爱联者搭建的这个平台,还要感谢十六期所有老师们兢兢业业为我们评阅加餐,谢谢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4

帖子

7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8
贡献
182
金钱
280
发表于 2020-1-18 12: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文:
与对联的美好遇见
——感谢古风师友
枫桥09-芳菲
与同学们相处已经两个多月了,发现这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是一个热情洋溢,学习氛围浓郁的大集体!古风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一扇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美的窗!那短短的两行字,有时令我苦思冥想,有时令我惊喜非常。学联的日子美丽而充实,在此,回顾一下自己学联的经过,总结一下自己的得失,以期日后能有所突破。
一、        幸遇古风,感受美好。
出句1:抓缕梅香腴瘦句【再嫁东风】
对句1:匀楼月色覆瑶琴【鸳鸯道人】
再嫁东风赏析:
一缕梅香月一楼,瑶琴一曲任淹留。
春风消块磊,诗意酒中逑。
楼月,梅香,相得益彰,清诗,瑶琴,相辅相成。
此情此景,不做道人也罢,再嫁东风如何?
芳菲浅悟:梅香月色淡淡风,清诗瑶琴雅雅心。动人两行字,令人向往之。

出句2:许是疏狂曾误我【再嫁东风】
对句2:依然不悔未封侯【清音】
再嫁东风赏析:
封侯又怎样?本性是疏狂!只许松山埋我骨,不教花圃偎寒阳。
湖山任脚量!不羁本性,无拘个性,不为名利而屈身,敢让王侯自汗颜。
芳菲浅悟:疏狂本性未曾改,无缘封侯又如何?许我文中觅深意,忘却名利自在身。

出句3:广拓诗田勤种句【再嫁东风】
对句3:何愁玉案不生香【相忘】
再嫁东风赏析:
一砚诗田堪种云,铺霞沃雪伺殷勤。纷纷,清气满蓬门。
诗窗纳进千般景,何愁玉案不生香?
芳菲浅悟:诗田种句,吟风诵雨,玉案生香,美景如此夫如何?

出句4:入句桃花香押韵【再嫁东风】
对句4:临风墨客巧成诗【相忘】
再嫁东风赏析:
一朵桃花砚底开,临风墨客入诗来。
休疑秀色无人识,此地偏多咏絮才。
借诗友一绝相赠:
我有相思题不得,与花种在书窗侧。
只道深心人不知,春来开着胭脂色。
芳菲浅悟:诗成缘墨客,味香有桃花,与君共赏阅。

出句5:淡到无声偏刻骨【再嫁东风】
对句5:缘于一字久囚心【心瞳】
再嫁东风赏析:
爱过知情重,醉过知酒浓。经年无信也无踪,梦里一相逢。
我如漆如潭的明眸里,永远的倒着一个你的影!
芳菲浅悟:情到深处已刻骨,融于心底无须言。

读着老师们的对联和东风校长的赏析文字,我分明感受到了文字的美,文字背后的力量与厚重。这韵味丰润的两行字,令我欢喜,令我向往,深深地吸引了我。

二、        阅读修身,涵养性情。
古风学联群里有很丰富的学习资料,东风校长的对联集、赏联集,听琴老师的出对句集,朵师辅导专集,那年老师专集,佳联佳词集,老师临屏专集,初、中、高级讲义集……
阅读学习这些对联知识,每天积累一点,进步一点,感觉内心丰盈,精神愉悦。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很喜欢这幅对联,与书为伴的日子感觉是清净的,纯粹的,悠然的。
“开怀一笑天下事;闭口不论世上人。”俗话说:“人无十全,瓜无滚圆。”的确,不必苛责别人,多点反省自我,乃修身之道。正如宋代高僧慈受禅师所说“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遭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安身第一方。”所以我们要“不见他人过”,对天下事一笑了之,“是非以不辨为解脱”。
“柳絮体媚无骨;梅花影瘦有神。”人媚而无骨,如墙头草,左右摇摆,成不了大事。此联告诉我们,做人要有点风骨,脊梁才挺直。
品读这类联语、诗家语,我感受到温婉文字背后的力量与魅力,并以此修身养性。
三、        感恩良师,坚持练习。
在古风,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每周三聆听老师们的对联讲解,成了一周最期待的日子。每天的练习,也努力抽空参与,虽然悟性不高,但每次得到老师的小花肯定,往往会欢欣雀跃,更有动力学习。
感谢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精彩的点评,耐心的指导,温暖的鼓励。特别感谢朵师、芊芊如玉师、豆师、云湄师……师友们大力相助,促使我不断学习,慢慢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
四、        用心揣摩,渐悟联意。
从最初的词性、平仄、结构,到填词、析联、长短句赏析,我渐悟对联特点;从对句、出句到读图、成联,我渐谙对联的手法。
1.初识对联:懂得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如杨应琚的《罗浮山酥醪观楼》“小楼容我静;大地任人忙。”上下联都是五个字,上联平仄是“仄平平仄仄”,下联平仄是“仄仄仄平平”;上下联的节奏都是“212”; “小”与“大”都是形容词,“楼”与“地”是名词,“容、任”是动词,“我”是代词,“人”是名词,“静、忙”是形容词。“小楼、大地”是偏正结构,“容我静、任人忙”是动宾结构+补语。联语寥寥十个字,表明弃嚣尘而潜心读书远名利的旨趣,洒脱中自见高情远致。又如傅山的《晋祠云陶洞》“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联语用名词短语互对,道尽隐居生活恬静幽雅,悠闲自得的情致。
2.析联悟境:如王士祯的《卞园》“梅花岭畔三山月;宵市楼头一草堂。” 联语未写卞园诱人的景致,而落笔于草堂、月夜,用闹市反衬园内清幽的环境,表现了园主人的淡泊情趣。郑燮的《偶题》“竹疏烟补密;梅瘦雪添肥。”联语用一个“补”字和一个“添”字,使烟中竹、雪里梅的疏密、肥瘦相映成趣。用语淡雅,清新自然。这样写,何尝不是暗示一种画法呢?
再如我在练习中的赏析题1:
出句:梅开不与争春色【相忘】
对句:香冷犹能报好音【再嫁东风】
芳菲赏析: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飞雪香难消。梅开不与争春色,只把春来报。赏析题2:
相逢不必问来处【联友】
一醉何须是故人【听琴】
芳菲赏析:相逢何必曾相识,以酒会友。同是天涯沦落人,一醉方休。
3.对句可成:
例如:出句:许我家贫书裏腹【再嫁东风】
对句:教吾年少志凌云【芳菲】
4.出句有方:比如练习“结合本讲内容,以“水”为物像出两个七字联,要求一冷一暖,意境饱满,语言精炼,仄收。”
出句1:暖色调:春水绕田来送绿【芳菲】
出句2:冷色调:江水悠悠帆影远【芳菲】
5.独立成联:
如:以“雨伞”为题成联一副,单边不少于七字。
我根据“雨伞”的特点展开联想,成联如下:
平常日躬身俯首;有事时冒雨顶风。

总之,在每天的学习中,我用心揣摩,渐悟联意,深感快乐。
五、        学无止境,砥砺前行。
    爱上了对联,爱上了古风,让我的生活又多了几分生机,让我的人生多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只是我悟性不够,勤奋不足,学艺不精,到学业将要结束了,感觉自己还是学艺不精。但无论如何,我还将努力,在联路上继续前行。
    感谢各位师友,是你们给我和古风架了一道美丽的桥。我将继续努力书写彩桥与对联的美丽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2

帖子

7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9
贡献
181
金钱
291
发表于 2020-2-11 12: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夏雨初晴学联心得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古风十六期一年的学习时间弹指而过。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和帮助!即将毕业之际,回过头来梳理一下自己对正对、反对及流水对的认识和理解。

对联按上下联句意关系分为正对、反对和流水对。

首先来看什么是正对。正对就是上下联从不同的侧面表达同一主题。
例1:
出句:绝顶孤松擎落日【再嫁东风】
对句:遥天一鹤上青云【夏雨初晴】
这个上联让我联想到黄山的迎客松,下联的“一鹤上青云”应该能托住“孤松擎落日”,很美的意境。
例2:
题西湖  夏雨初晴
春步苏堤,六桥烟柳景如画;
夏游曲苑,十里风荷香沁人。
上下联选取春夏两个季节,苏堤和曲苑两个地点,分别描绘西湖美景。
例3:
望江楼 笪重光
压江流以扶地脉,远瞩高瞻,则见玉垒云开,峨眉月朗,夔门日射,剑阁烟消,郁郁葱葱,助全蜀山川,钟灵毓秀;
凌井络而焕人文,闳中肆外,当如长卿赋丽,太白诗豪,坡老词雄,南轩学正,麟麟炳炳,为西川俊杰,播美扬修。
上联写四川风物景观,突出气象美;下联写四川人文历史,突出其文风盛况。概括为八个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再来看反对。反对是上下联从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照,表示相对相反的意思,在内容上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例1:
出句:滴水难起三尺浪【举子】
对句:星火能烧万重山【蒲松龄】
下联反上联语意,另见高格。足见蒲松龄怀抱奇才,胸有大志。
例2:
出句: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
对句: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两面对照,是非分明,一目了然。
例3:
戏台  王应遇
昔日未登台,世上几人曾识我;
今朝初报鼓,场中哪个不抬头?
清代王应遇中进士后,衣锦还乡。乡间为之唱戏庆贺。他联想到未中举之时无人相问,有感而发。以“今朝”反衬“昔日”,一语双关,对那些势利小人作了绝妙的讽刺。

《清联三百副》里的部分成联是正对或反对,也有一部分是流水对。

我们来看流水对。流水对也叫串对,上下联都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或是一句话分作两句说,或是依循一定的逻辑关系,两句组合才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就像流水淙淙,顺势而下。我们古风学习的重点正是流水对。

流水对又分为有关联词连接的流水对和无关联词连接的流水对。

有关联词的流水对是运用关联词形成对仗,是流水对中比较常用的方式,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只须运用关联词,使上下句形成连贯、递进、条件、假设、转折、选择、因果、目的等关系即可。
例1:
出句:欲把桃花栽舍外【联友】
对句:好将燕子困春中【夏雨初晴】
把桃花栽舍外的目的是为了将燕子困春中,欲把-好将是关联词,目的关系的流水对。
例2:
出句:直疑松小难留鹤【古】
对句:却见山幽可驻云【夏雨初晴】
上联直疑松小难留鹤,下联却见山幽可驻云,直疑-却见是关联词,转折关系的流水对。
例3:
出句:试尝小缶烹莼玉【古】
对句:还作新诗效古人【夏雨初晴】
上联小缶煮莼玉,很美的田园生活,下联作新诗效古人,脱俗避世,试尝-还作是关联词,连贯关系的流水对。

还有一些流水对采取了省略关联词的办法,仅仅通过句意将上下句连接起来。
例1:
出句:寻方净土埋名姓【再嫁东风】
对句:做个山翁向水云【夏雨初晴】
例2:
出句:一笺细写相思意【夏雨初晴】
对句:何日同看故里春【夏雨初晴】
例3:
出句:此生愿是窗前月【夏雨初晴】
对句:余日长陪心上人【夏雨初晴】
这些联都没有关联词,是从意上流转。无关联词的流水对比有关联词的流水对操作起来难些,读起来也更凝练些。

正对反对流水对三种手法各具特色,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流水对,只因她令人无法抗拒的灵动和美丽。我学联时间短,悟性又低,对流水对的认识只能流于肤浅,但路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这里再次感谢老师们,感谢校委各位老师和班委各位老师给我们提供学习对联的机会和平台,感谢各位辅导评阅老师们每天兢兢业业的辅导点评,感谢冷燕老师云湄老师每周总结作业,特别感谢芊芊如玉老师每天辛苦分享资料,指导我们练习,感谢厚积薄发老师认真仔细点评论坛作业,最后也感谢自己的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0

帖子

5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8
贡献
138
金钱
226
发表于 2020-2-12 14: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湄 于 2020-2-12 18:43 编辑


                                          
                                           学联有感    退休以后,总想着有时间了,该学点什么东西,一来打发时间,二来充实自己。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朋友向我推荐了古风。
       时光匆匆,一年过去了,转眼到了毕业季。回想古风一年,感触多多,收获满满,现在就简单的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联心得。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不仅是文人墨客,也是普通群众喜闻乐见、常相吟对、雅俗共赏、诗意盎然的艺术形式。
        写好对联有“规矩”吗?有!一副标准的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对仗就是写好对联的“规矩”。对仗是什么?对仗就是要求对联必须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也有说对联的要求还应该语义相关,语势相当。字数相等自不必说,如果上下联字数不等,那就不能称其为对联了。  词性相对,就是要求上下联中位置相对应的词必须词性一样,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如峨眉山万年寺联:
           海到天边云是岸
           山登绝顶雪为峰
       除了词性,词义也有“规矩”,如海对山、云对雪、岸对峰、南北西东对上下左右。具体有什么要求呢?一般可参考李渔《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笠翁对韵》里,包罗万象,是不可多得的吟诗作对的参考资料。
    这就是古风的对联六要素
①字数相等
②平仄相谐
③词性相当
④结构相称
⑤节奏相应
⑥内容相关

       平仄在对联里非常重要,一般都会遵守平仄相对。平仄是指古汉字中的平、上、去、入四声,后来将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入声逐渐消失,平声对应阴平、阳平,仄声对应上声、去声。今天的平仄,平声对应阴平(一声)和阳平(二声),仄声对应上声(三声)和去声(四声)。下面来看看对联的平仄相对。如长沙爱晚亭联:
西南云气来衡岳
平平仄仄平平仄
日夜江声下洞庭
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联的平仄格律主要有马蹄律,诗律,再一个就是对这两种格律的补充的意节律。马蹄律,诗律又分正格和变格。
马蹄律的表现形式以七言为例:
自题联   黄景仁
文章草草皆千古;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仕宦匆匆只十年。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他的平仄就如奔跑的马,前面的刚刚落下,后面的紧紧跟随,平仄两两相对,称为马蹄律。这是正格。
再有一种就是诗律,顾名思义,遵循的律诗的格律。表现形式仍旧以七言为例:
自题   杨芳
忌我何尝非赏识;
仄仄平平平仄仄
欺人毕竟不英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种为诗律正格。
变格就是诗律马蹄律在遵循不犯忌的情况下135(以七言为例,第135位置上字的平仄)不论,246(七言句的第246位置上的字的平仄)分明的情况下,衍生出来的句子表现形式,是为变格。
意节律,是对诗律马蹄的补充。
平仄交替是按照词组,意节点来说的。如:
抓一把春风入句【秋雨】
平仄仄平平仄仄
留几分遐意于胸【东风】
平仄平仄仄平平
       对联还要做到句法相同。也就是说,上联开头是动宾结构,下联对应也得是动宾结构;上联是主谓结构,下联也得主谓结构;上联是并列关系,下联也得并列……等等。另外,对联要避免“三同调落脚”,即上联用三仄声收尾,下联三平声收尾。初学者应该尽量避之。
用一段“顺口溜”简单总结如何写好对联:
名对名,动对动, ­
实对实来虚对虚, ­
数字上下两相呼, ­
词类相当结构同。 ­
上下两句字数等, ­
之间莫有重字出。 ­
一声二声我说平, ­
三声四声他言仄。­
上句我用仄作尾, ­
下联他以平来结。 ­
三平尾,三仄尾,
对联忌讳不可要。 ­
一三五位可不论,
二四六字须分明。
一三五, ­天下汉字任我用; ­
二四六, ­他说平来我说仄, ­他说仄来我说平。
  对联 上下联尾字,多为上仄、下平,视为正格。因仄声字短促有力,平声字舒缓悠扬,仄声收上联,声调抑而顿,给人以言犹未尽之意;平声收下联,声调扬而舒,令人有余味无穷之感。但也有个别楹联不是上仄下平,而是上平下平,或上平下仄或上仄下仄,视为变格。这往往是由于内容所限或是某种需要,多不采用。
      下面是我学习中的几个练习,虽然稚嫩,但是也记录了我学习中的点点滴滴。
             自题          水常东
        长恨人生如逝水
        那知岁月似浮云

        分明是月来看我(联友)
        仿佛风声自打窗(水常东)

              初恋          水常东
         月上柳梢,春心萌动初牵手;
         天涯海角,不忍相思永隔离。

             题古北水镇      水常东
    小桥拱月青灰瓦,疑是江南水镇;
     长堑横盘司马台,分明塞北边关。

  以上是我对于学联的一点浅显的认识。
       今天我们就要毕业了,毕业不是学业的结束而是学联真正的开始,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依然会秉持初心,认真学习。
细敲平仄心机费, ­
朗朗上口好联成。

       最后,我要衷心的感谢古风学院提供了雄厚的师资力量,感谢十六期所有的老师,感谢你们日夜陪伴和教导,感谢你们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也感谢十六期的兄弟姐妹们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感谢枫桥组宝宝们的帮助和包容。
      结缘古风,不虚此行。

                                                    水常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6

帖子

10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0
贡献
256
金钱
387
发表于 2020-2-13 22: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枫联缘》
毕业论文/枫桥17  千山慕雪
初学联是因为母亲的缘故,母亲退休后还发挥着余热到老年大学诗词班学诗,每次看到她拿回来的汇刊里有好多的联句,感觉好美,那个时候哪里懂得平仄之分,看着句子自己胡乱的对来对去,母亲看我有兴趣一直想着让我同她一起,由于时间的冲突只能作罢,刚好在网络上知道了古风这个学校,然后就毫不犹豫的加了进来,这里的老师负责,学习氛围好,每天都练习对句,有老师适当地评阅,还有一个特点,能学习漂亮的流水对。
   时间过得真快,到古风学习,转眼一年多。这一年里,认识了很多博学多才的师友。在这,首先对老师们辛苦无私的教诲和付出,表示万分感谢!
   由于本人基础差,加上天姿愚笨,对联知识只学会了点皮毛,在此,回顾一下自己学联的经过,总结一下自己的得失,以期日后能有所突破。下面谈下我浅薄的,对对联对句的财富积累。
一、【基础的重要】
首先,我们学联的人,应该掌握对对联的认知,那就是“对联六要素”。
①字数相等②词性相当
③结构相称④节奏相应
⑤平仄相谐⑥内容相关
对联,有形对和意境联两种方法。
形对是指: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相称、节律对拍、平仄对应。
意境联是指:立意合拍、取景
相容、手法相类、情愫协调、用典互称。
初学者一定得牢记这六要素,日后对句时,才不至于有牛头不对马嘴的现象。
然后,我们得熟悉词性,和词性结构的划分,对起对句时,方可信手拈来,才能把句子对得完美。这些知识很枯燥,却是对联大厦的基础,如同盖房子,基脚不牢固扎实,万丈高楼也形同虚设,一击即蹋,因此,开始就必须熟记词性和结构,日后受用无穷。
我起初,并没有好好掌握住这些根本的基础,以至后来对句时,万千词汇到脑中,就是不确定能否匹配给对上,以至于对的句子,很难通顺流畅,现在我每每对句时,仍觉词性结构,是我的硬伤、我的痛!唯有在往后岁月中,边行也学,不断巩固才能慢慢进步。

二、【什么是流水对】
古风提倡流水对,即意境联。
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

在面对一个出句时,我们首先得学会析联,析联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完全弄明白出句的意思,你才能对出上下紧密关联的对句,才有可能,成为上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的佳句。因此,析联贯穿整个初中高期,说明析联对于对句来说,是个多么重要的前奏。下面我来分享下,我的析联
出句:梅开不与争春色【相忘】
对句:香冷犹能报好音【再嫁东风】
赏析:初春乍暖时节早,唯有梅花开正好。
         不与百花争俏丽,只唤冷香来报晓
四、【成联感悟】
在古风学了一年多对联,最后让我沉迷其中的,就是成联。成联写好不易,但它比对联更多了种灵活性,从二分句到多分句不等,任你自由发挥,刚开始入门,不得要领,也每天坚持百度,斟酌字句,写得不亦乐乎。下面分享下我的几个成联:
:以“云”为物像出句,要求一冷一暖七字仄收,流畅有意境。
冷色:风寒夜冷流云散【千山慕雪】
暖色:暮色云霞妆楚岳【千山慕雪】
以你熟悉的景点成联一副,要求:不少于两个分句
居河九曲,清波碧浪环庄绕;【千山慕雪】
驾浪三弯,短棹轻舟向日开。【千山慕雪】
咏月   
飞来玉镜天边挂;【千山慕雪】
化作明珠水底藏。【千山慕雪】

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为意成联一副,单边不少于七字。

万绪难平,寂寞千重沉梦里;【千山慕雪】
三更不寐,相思一寸在心间。【千山慕雪】
以“雨伞”为题成联一幅,要求单边不少于七字。

铁骨铮铮风雨里;【千山慕雪】
彩衣翩翩巷街中。【千山慕雪】

我的成联,多数后比拓开不理想,但现在也小有窍门,写成联,上比得实写,下比就得拓开,抒写自己的感怀,最重要的一点,仍是要有相当的对句基础,它不同于对联,也不一定非用流水,写得好,比诗词更有趣味性,更耐人寻味。这就是成联的魅力,多练多看多查,这就是我今后勉励自己,和后期同学们的感怀。

五、【感谢篇】
最后,我要感谢古风学院提供了雄厚的师资力量,感谢十六期所有的老师,感谢你们日夜陪伴和教导,感谢你们无私而辛苦的传教着国学,感谢一路付出的校长和老师们,无以为报,只有以后尽自己所学,辅导古风的后期学弟妹们
      结缘古风,不虚此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5

帖子

23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49
贡献
554
金钱
916
发表于 2020-2-15 03: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水年华 于 2020-2-15 03:42 编辑

    《 结缘楹联,感恩古风 》
                         枫桥组  03—如水年华
       时光如水,转眼到了毕业季。有幸遇到古风这么多的好老师,对老师的无私奉献,辛勤工作,诲人不倦的精神无比感动!一年多,知识长进了,精神收获亦丰,但这确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联海扬帆,更美的风景还在远方,任重道远!
一  结缘对联,贵在坚持。
      1.坚持,感恩古风的优秀氛围和老师同学的帮助。
     结缘古风,源于一名已在古风毕业的同学介绍,一开始对网校还真没当回事,可一入招生群,便被学校严格的管理吸引,老师们居然半夜还在辅导,而且是没有酬劳的!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他们?校长还常常半夜查岗,我好奇心大增!我可不想被踢出去,要坚持!愿望虽好,但真正进入学习,对我这零基础又有家庭负担的花甲之人,困难不会少。感恩老师同学的帮助,才能走到今天。
        印象最深的俩件事,一次是中升高考试时我在外地,到考试时间都赶不回宾馆,那里信号也不好,我进不了论坛,越急越出错,真的想放弃了!结果不仅是老师急着帮我交卷,还有好几个同学他们还考试呢,还发消息提醒我,怕我没有备份,而且平时我都没和人家交流问候过。
        还有几次轮到我早晚读,我又有事,一次家人手术,另一次那时段我正在火车上,都是副组长口心雨和后来的副组简减帮助我的,她们说,没事我替你!可是遗憾的是经常替我换我的心雨却因事离开古风了!学到中途,甚至学得挺好的一些同学不得不离开,彼此都恋恋不舍,舍不得古风这样好的教风学风,舍不得老师和同学!在古风很温暖!我也舍不得离开,所以要坚持!
     2.坚持,源于热爱,不能怕挫折。
     进入正式学习,老师问谁是零基础?居然有那么多说是零基础的同学开口成联,我连入声字都没听说过,我知道我才是真正的零基础。在群里我不敢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老师说长期潜水要送机票的,慢慢才敢把作业交上了。有俩次对自己的作品还洋洋得意,可是一交,就被当时正值班老师打回来了,“现在还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以后看好了再交”  吓得我赶快缩回去了,又不敢交作业了,这可怎么办?我只好小窗老师了,有时交朵朵师,豆豆师,还有如玉师,或者先交到组群,她们在大群辅导已经很累了,可是还是循循善诱的一点点的给我指正,有一次我都困不行了,发了个问题便睡着了,可是醒来一看,老师半夜还再给我上小课呢,看着老师发来的大段的信息,感动之情无以言表。关心自己孩子学习也不过如此吧,我怎么能不坚持!
      3  坚持,学而用之, 才有信心。
        通过一阶段的学习,遇事心血来潮也能瞎拽几句了,旅游遇联也多能看懂了,给生活平添了乐趣。
      到了成都,想起老师讲女诗人薛涛薛涛签的事,我便直奔望江楼了,看到那么熟悉的 老师讲过的联,太亲切了,进去就是一天,见联看了就拍照,漏了几个,第二天又去补,不亦乐乎。以前遇到长联看不懂,现在能看懂了,也有些成就感喜不自禁。如  
少陵茅屋诸葛祠堂并此鼎足而三饰崇丽荡绮澜众客垂杨归小雅
元相诗篇韦公奏牍总是关心则一思贤才哀窈窕美人香竹续离骚
      以前可能看不懂就离开了,现在是满怀兴趣的琢磨: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他们的相互关系,词性,结构,节奏等等,进而获得美的享受和陶冶情操。

少陵茅屋 诸葛祠堂   
元相诗篇 韦公奏牍 ;
并此鼎足而三饰   
总是关心则一思 ;
崇丽荡绮澜     
贤才哀窈窕;
众客垂杨归小雅   
美人香竹续离骚

       生活中自添乐趣,学习兴趣盎然,信心有了,坚持便不是问题了。
       经过这一年的学习,不止是学到了楹联的知识,而且通过学习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质,开阔了视野和襟怀。老师们除了课上内容,早晚读内容,还给我们大量加餐,诗词歌赋,名著讲解,尤其朵师几乎天天给讲故事,这些内容涉及如文天祥,屈原等民族英雄,讲到李白 杜甫辛弃疾等诗人的爱国情怀,无不是潜移默化的教导,天天都是正能量的传播,我们也天天都在接受这些正能量!让自己做人正直诚实讲真话。为人不卑不亢,自尊自爱自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陶冶情操开阔胸怀。

二  联海扬帆,任重道远。
      回顾一年多的学习,从初级班到高级班,从基础知识标平仄,记入声字,学词性结构,对联六要素,流水对的八种关系到析联出句成联。一步步走来,学得并不扎实。还有待继续复习多练,尤其在修辞,练字方面还差得太远。水平有限,不过学习还是努力的,能做到再忙也保证上课,保证完成规定的作业,尽可能完成每天的练习。尽可能多读多练,坚持早晚读。
     从学习方法上我的体会
     1.有时间多看别人的习作,看老师给别人评阅,对比自己的习作,找自己的毛病,也能学到很多知识。
     2.要提高水平,必须多读书,读各种书,除笠翁对韵,联律通则,天河联想,校长楹联赏析等优秀对子和知识外,唐诗宋词,文学典故,名著赏析,还有修辞,逻辑知识等等,甚至百科知识都对琢磨出一份好联有关系,要写出不止不犯联病,还要有意境有新意的诗家联,不是一年学习就能奏效的!一句话,学习没有捷径!万里长征第一步,任重道远!
      3  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自己的问题,不断改进,才会有进步。

月明南浦梦初断  【古句】                 
客枕潮声难入眠  【如水年华】

       初还觉得情景挺美的,仔细看问题来了,潮声对南浦词性宽了,后三说的是一回事,这叫合掌了,情景也没拓开,后来改为:

月明南浦梦初断  【古句】                 
风静东湖舟自横【如水年华】
又如
又见杨花飞似雪【联友】
对句1 才看柳絮扬如烟【如水年华】
对句2  哪堪离绪缠如丝【如水年华】  
             显然,对句1 和上面一题犯了同样错误  

惯向湖山邀好句【柒米】
再招挚友会诗坛 【如水年华】

欲借青山埋旧事【冰水】
才将过往下眉头  【如水年华】

我若为梅独眷雪【联友】
心如止水只思君【如水年华】

月瘦成钩应有恨【清音】
星廖怀照是别情【如水年华】

犹念雨中曾共伞【听琴】
相随江畔浅吟诗【如水年华】

成联练习:
黄山奇景   文/如水年华
云海出奇峰,梦笔生花插深谷;
崖高横古树,翠松迎客对青天。

      通过学习一步步提高,不敢比别人,只看自己是不是进步了,似乎还是在一步步长进的,笨鸟先飞,相信只要别停顿,就会慢慢进步。
      除了学校要求的内容,有幸老师又加餐诗钟内容,诗钟格式,可分:合咏格、分咏格、笼纱格、嵌字格四类。而嵌字格又分:凤顶、燕颔、鸢肩、蜂腰、鹤膝、凫胫、雁足、还有很多
      联海无边,努力奋进。百尺竿头,再进一步,还需继续努力。感谢古风,感谢老师们!在十六期的学习,是我终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2: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