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3|回复: 3

诗词创作意境

[复制链接]

3967

主题

12万

帖子

4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社区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6345
贡献
122522
金钱
141500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9-12-13 10: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将查阅的诗词意境方面的有关论述(来自网络和其他媒体),整理归纳为下述十八条,便于学习提高。以后将陆续收集相关论述,不断补充于此使之系统完善。  
诗词创作意境
红与黑  
     1:所谓意境,即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是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情境、物境、意境”(王昌龄《诗格》),静安大师将此三境归一,合于“意境”涵义之内。区分为三种形式: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已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人间词》乙稿序)。
     2:“意境”、“意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对象,意境中的形象是诗人情感的化身。“立象以尽意”,借助一定的意象来表达主观情感,因情而选景,依情而写景。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天”(自然界人事景物)和“人”(诗人的主观情感)的合一,即诗歌的灵魂。   
     3:无论诗词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
     4:诗中所有之“象”都要为表“意”而用,因为“意”是其统帅。声韵、物象、技法等等,只能为表情达意服务。“意境”引起人的美感,在于它的生动形象。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它体现了生活中那些最能唤起某种情感的特征。“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
     5:诗词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是在有限的文字中表现无限的情感。诗人的喜怒哀乐,是构成诗的基本因素。无真情实感,为写诗而写诗,没有任何艺术价值可言。意境包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情感是诗的天性中的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别林斯基)。      
     6:古人所谓诗言志,情生文,文生韵:此一定之理。今人好用典,是无志而言诗;好叠韵,是因韵而生文;好和韵,是因文而生情。(清人袁枚引吴西林的话说)。此种流弊,历来为诗家所不齿,是因其违背了创作规律。
     7: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炼意不如炼格。以声律为窍,物象为骨,意格为髓。(宋代魏庆之在《诗人玉屑》)
     8:何故谓之诗?诗者言其志。既用言成章,遂道心中事。不止炼其辞,抑亦炼其意。炼辞得其句,炼意得余味。(宋代易学泰斗邵雍)
     9:意境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亦即“情中景”;无我之境,即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亦即“景中情”。在意境美中主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
    10:无“意”而吟诗填词,是无病呻吟。好诗词必须有好“意”。决定一首诗词高下的最为核心精髓的东西就是“意”。“诗要“言其志”,要“道心中事”,就得“炼意”。“意”炼好了,读起来才有“余味”。”(邵雍《诗论吟》)
    11:“意在象前,象生意后”。好的意境总是离不开好的意象。因为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最小诗意元素。而意象的产生,则是因意而取象。
    12:诗人抒发情感,往往不直说,而选择形象的东西来表达。将情感融入形象的东西之中,便成了意象。若干意象融为一体,便成了意境。
    13:诗之为意也,范围乎一气,出入乎万物,卷舒变化,其体甚大。故夫喜焉如春,悲焉如秋,徘徊如云,峥嵘如山,高乎如日星,远乎如神仙,森乎如武库,锵如乐府。羽翰乎教化之声,献酬乎仁义之醇,上以德于君,下以风于民。不然,何以动天地而感鬼神哉?(范仲淹)
    14:“意”贵新。诗词立意贵新,是对诗词这一“别裁”的严格要求。 “满眼生机转化钓,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时人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人赵翼在《诗论五绝》)
    15:创新是诗词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生生不息的灵魂,也是诗人艺术生命永葆青春的秘诀。任何陈词滥调都是创新的大敌。诗词只有具备了新意,才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才能吸引读者,才能促进艺术的不断进步。
    16:文字莫不贵新,而词为尤甚,不新不可作。意新为上,语新次之,字句之新又次之。所谓意新者,非寻常闻见之外,别有所闻所见而谓之新也,即在饮食居处之内,布帛菽粟之间,尽有事之极奇,情之极艳,询诸耳目则为习见习闻,考诸诗词实为罕见罕睹,以此为新,方是词内之新,非《齐谐志怪》、《南华志诞》之所谓新也。人皆谓眼前事口头语都被前人说尽,焉能复有遗漏者?予独谓:遗漏者多,说过者少。(清人李渔在《窥词管见》)
    17:诗之意贵于人所不经,尝能死中求生,无中生有,则过人远矣。(明人邵经邦《艺苑玄机》)
    18:诗人创作为情所驱,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然而又不得乱发,总要经历一番锤炼,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要因意取象,营造意境。

551

主题

2158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吴越诗林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27
贡献
2184
金钱
388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12-13 19: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意与像的关系,老师帮我理了个清楚。意为主,像为辅。意为君,像为臣。意在笔先,像在下笔之后。好像大抵如此吧。如果我理解的有什么地方不对,请大家多多指点,或直接批评!我当欣然接受,并会真诚致谢!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5

主题

4万

帖子

1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社吴越诗林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994
贡献
48646
金钱
5220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3-7 17: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意新为上,语新次之,字句之新又次之。——确实如此,切实不可反其道而行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8: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