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阻行程远六千,抛家舍业去填川。 山高水险悲愁绕,腿软心疲病恙煎。 虎豹狼蛇侵古道,风霜雨雪冷炊烟。 相期乍到疏惶地,佑幸余生泪涕涟。
昔蜀波澜壮阔之移民大潮,乃一幅幅辛酸与悲壮之宏卷也。想那贱卖家业以筹川资,跪别祖茔,甚者负骨(捡金骨或金葬)于身,泣别亲友,噙泪上路之场景,足有揪心剜肺之痛也!古道上,徙民背负肩挑,扶老携幼,行走于寒风烈日之下。数月行程,备受宿檐卧野,忍饥挨渴之苦;历尽山险水恶,蛇毒兽猛之患,无日不似薄履荆丛。焉知几番动魄惊心?侥幸俟达迁居地,已然形神俱疲矣,岂易哉! 《中华周氏联谱》载,《刘斗沟周氏五公来川记录》周氏入川路引诗(2016年版),详录主人公入川之心路历程。全诗300多句,兹录部分于下: 癸未腊三欲往川,失了家业卖了田。丢了亲族难分手,切思坟冢泪涟涟。 若能往蜀难割舍,时年饥荒万难言。甲申二月十七日,搬家上船往西蜀。 亲族血脉临船送,连言数日泪难休。二十三日到黄阳,司脉亲族不拾丢。 思想此情难分手,弃楚投川万难求。二十五日到歧阳,离别故土泪汪汪。 老天若赐年丰顺,谁人心处别人乡。抛弃二女亲族友,不由切凿痛断肠。 二十六夜到和州,想起回头不得回。离别家乡三百里,泪湿罗衣不止流。 …… 犹如万里去封侯,心想要去立大志。谁知落在哪一州,倘若神仙赐蜀攀。 去了家乡丢了忧,二十五日到广安。说起滩高真危险,愚看陡滩最艰难。 软滩硬滩无其数,金花官滩磨人滩。二十六日到石笋,合家老幼放宽心。 离家四千八百里,未有哪日不受惊。托了神天到了岸,百事銮全放宽心。 石笋上岸六月间,人口团圆靠神天。上岸行来三十里,沙溪满坝接家园。 先居家族几十户,人人落业好宽裕。莫有弃业丢亲眷,到后亲族更上前。 行走五九到西蜀,万般由命要遇缘。弃楚离乡立家业,用尽机关费尽钱。 后代儿孙将书看。 路引诗记载了4800里艰险水路历程。我祖从福建龙岩梅村入川,路途更加遥远,几乎横跨半个中国,全程5900里。在那古时崇山峻岭之羊肠小道,如走错路线,不知枉走多少。入川境内,若是从陆路翻越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盆周大山区,更是对体力,智力及毅力之严峻考验。莽莽大山绵延不绝。山高坡陡,上有滚石之险,下有路滑之忧。林密道窄,前伏蛇窜之危,后防兽袭之虞,其艰险难以言状也!遥想当年,先祖入川之难难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