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99|回复: 51

古风学院绝句六期晨风组第一讲作业帖

  [复制链接]

392

主题

846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69
贡献
838
金钱
24842
发表于 2019-12-12 18: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业: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并回答问题: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2、“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人?
3唐初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4、请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二、自选题:有基础的以“赠新同桌”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0

主题

93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八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89
贡献
2426
金钱
4248
发表于 2019-12-13 08: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纳兰沐馨 于 2019-12-14 21:55 编辑

古风学院绝句六期第一讲

作业:

晨风组长-纳兰沐馨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并回答问题: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答: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最早的诗歌或者说韵语,产生于劳动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文学艺术。祖先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发出有节奏的呼声,加上一些语言,就产生最简单的劳动歌。后来歌离开了劳动,离开了音乐、舞蹈,在人们口头创作、口耳流传,并向叙事方面发展,就产生了最初的诗。所以说诗歌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歌舞有着一定的关系。

2、“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人?

  答:①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② “七子”中最有成就的作家是王粲,他的《七哀诗》、〈登楼赋〉等篇章,是建安文学中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杰作。

3、唐初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答:①“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②绝句:

       山中
        [ 唐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夜送赵纵
        [ 唐 ]·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唐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于易水送别
       [ 唐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请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答: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大意是说,诗文创作要贴近实际,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现实。

  ②“文章合为时而著”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富于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为时而著”的“时”,即时代之意也。“为时而著”,对于读书人而言,它意味着自己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

二、自选题:有基础的以“赠新同桌”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点评

另外,也可尝试写一下诗嘛,总得有第一次,要敢于下笔哦。  发表于 2019-12-13 16:56
问好沐馨。真不愧是组长第一个贴出了作业。4个题目答的都很好很完整,赞一个。唐初四杰卢照邻的七言绝句不是典型的绝句,首句失替孤平。  发表于 2019-12-13 16: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6

帖子

18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4
贡献
470
金钱
705
发表于 2019-12-13 16: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叶翩飞 于 2019-12-14 21:28 编辑

古风学院绝句六期第一讲作业:
晨风18~一叶翩飞
作业: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并回答问题: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答:诗歌是一种韵文,韵文产生于“韵语”,韵语的产生远在文字产生之前,这是毫无疑问的。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而最早的诗歌或者说韵语,产生于劳动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文学艺术。祖先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发出有节奏的呼声,加上一些语言,就产生最简单的劳动歌。

2、“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人?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3唐初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答:“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代诗人: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夜送赵纵
[唐] 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曲池荷》
唐朝·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请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答:白居易


二、自选题:有基础的以“赠新同桌”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七绝·赠归航
网络初闻翰墨香,骚坛有幸识归航。
一阙清词才艺露,珠玑字字吐芬芳。

点评

自选作业也完成的很好,可见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和创作水平,小诗表达了有幸初识同桌和对同桌才华的赞美。非常棒。这首绝句属于折腰体。  发表于 2019-12-14 19:01
问好一叶翩飞,作业完成的很好,很认真。《于易水送人》严格的说属于古绝,因为初唐时格律还不规范。  发表于 2019-12-14 18: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0

帖子

20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3
贡献
533
金钱
769
发表于 2019-12-13 20: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扫地清风 于 2019-12-15 10:46 编辑

古风学院绝句六期第一讲

作业:

晨风副组长-扫地清风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并回答问题: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答:诗歌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最早的诗歌或者说韵语,产生于劳动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文学艺术。祖先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发出有节奏的呼声,加上一些语言,就产生最简单的劳动歌。后来歌离开了劳动,离开了音乐、舞蹈,在人们口头创作、口耳流传,并向叙事方面发展,就产生了最初的诗。所以说诗歌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歌舞有着一定的关系。

2、“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人?

  答:1.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曹操的诗歌,沉雄悲凉,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表露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人称“建安之杰”。他的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白马篇》、《赠白马王彪》分别是他前期和后期诗歌的代表作。 “七子”中最有成就的作家是王粲,他的《七哀诗》、〈登楼赋〉等篇章,是建安文学中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杰作。

3、唐初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答:1)“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2)绝句:

       山中
        唐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夜送赵纵
        唐 ·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于易水送别
        唐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请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答: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大意是说,诗文创作要贴近实际,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现实。

  ②“文章合为时而著”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富于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为时而著”的“时”,即时代之意也。“为时而著”,对于读书人而言,它意味着自己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

二、自选题:有基础的以“赠新同桌”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点评

也建议勇敢尝试去写。加油啊  发表于 2019-12-16 14:26
问好扫地清风。作业答的很完整,看你们前三位的诗歌喜好有些相像哈。骆宾王的《于易水送别》注意看首承两句失对,属古绝。  发表于 2019-12-16 14: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1

帖子

41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11
贡献
982
金钱
1602
发表于 2019-12-13 20:22: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纷飞@ 于 2019-12-15 05:28 编辑

古风学院绝句六期第一讲  作业:

晨风13-雨纷飞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并回答问题: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答: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最早的诗歌或者说韵语,产生于劳动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文学艺术。祖先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发出有节奏的呼声,加上一些语言,就产生最简单的劳动歌。后来歌离开了劳动,离开了音乐、舞蹈,在人们口头创作、口耳流传,并向叙事方面发展,就产生了最初的诗。所以说诗歌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歌舞有着一定的关系。

  2、“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人?  

  答: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3、唐初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答:“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②绝句:         

        《春庄》  
      唐代: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从军行            
   [ 唐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曲池荷  
唐代: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送别  
[唐] 骆宾王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4、请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答:中唐时期,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提倡采用新题材、写作新乐府,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形成了中唐新乐府运动。

二、自选题:有基础的以“赠新同桌”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点评

自选题可以试着写,别怕错,我们都咋学习的路上行走。  发表于 2019-12-17 03:58
第四题只答人名就行。  发表于 2019-12-17 03:56
第二题稍显啰嗦,只答建安七子就行,不用提曹操他们。  发表于 2019-12-17 03:55
第二题稍显啰嗦,只答建安七子就行,不用提曹操他们。  发表于 2019-12-17 03:55
第一题结合讲义,按自己理解答的,不错。  发表于 2019-12-17 03: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348

帖子

7488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校十八期版主兼词校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89
贡献
2035
金钱
2727
发表于 2019-12-13 22: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晨风12-云湄
本讲课后作业: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

西汉时期开始出现原始的诗歌,它和音乐,舞蹈结合不独立存在。在后来歌脱离了劳动,音乐舞蹈,在人们口头创作,口耳相并向叙事方面发展,从而产生了最初的诗。春秋末期诗歌进一步发展,从《诗经》的四言,改为了句子长,音节多,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形式。到了魏晋南北朝诗歌则出现了整齐的五言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

二、回答问题: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诗歌的产生与劳动有关,在劳动中人们有节奏的号子,就是原始的诗歌。
2“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人?
建安七子是曹操,曹丕,曹植,孔融,王璨,刘桢,陈琳。

3唐初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临,骆宾王。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夜送赵纵》  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曲池荷   卢照临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请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答,白居易

三、自选题:有基础的以“赠新同桌”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赠新同桌
文/云湄
人生处处有惊喜,最是今朝幸遇君。
但有馨香能醉我,且将高咏伴晨昏。

点评

看得出来,你是有基础的,结句没检验吧,出韵了  发表于 2019-12-17 04:15
我喜欢你第二题的答题风格,直切主题,不拖泥带水。只是建安七子答案错了,建安七子没曹操爷仨啥事。  发表于 2019-12-17 04:04
怎怎么把作业改了,即便如此改了,第一题的答案也不全面,建议看看讲义。  发表于 2019-12-17 04:01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9

帖子

8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0
贡献
199
金钱
309
发表于 2019-12-14 06: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茶叶 于 2019-12-15 16:53 编辑

古风学院绝句六期第一讲

作业:

晨风09-小茶叶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并回答问题: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答:
中国的诗歌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祖先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发出有节奏的呼声,加上一些语言,就产生最简单的劳动歌。
比如最早的民谣: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òu)。它大意说:把竹子砍下来做成弹弓,用它把泥制的弹丸发射出去猎获禽兽。两句八个字,已经具备了后世诗歌的特征。
后来歌离开了劳动,离开了音乐、舞蹈,在人们口头创作、口耳流传,并向叙事方面发展,就产生了最初的诗。所以说诗歌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歌舞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2、“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人?

  答:
   建安七子指的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七人。
      
3、唐初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答:
(1)“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2)绝句: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其一
唐 •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夜送赵纵   
 唐•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于易水送别
 唐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请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答: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大意是说,诗文创作要贴近实际,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现实。

二、自选题:有基础的以“赠新同桌”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点评

可以尝试练笔写诗  发表于 2019-12-17 13:20
作业认真完成,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19-12-17 13: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0

帖子

29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60
贡献
750
金钱
1117
发表于 2019-12-14 09: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丝韵别梦 于 2019-12-14 21:30 编辑

绝六第一讲作业
晨风-丝韵别梦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并回答问题: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答:诗歌的产生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最初的劳动,场景肢体语言到叙事情感,一步步发展下来。

2、“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人?

答: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3、唐初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答: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秋江送别二首》之一
【唐】王勃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夜送赵纵》
【唐】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4、请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答: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二、自选题:有基础的以“赠新同桌”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赠新同桌》
文/丝韵别梦

汝居地北我天南,共为吟哦晓暮贪。
谋面何曾却并坐?古今也可做奇谈。




点评

小诗写出了虽是同桌学习,却不曾谋面,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聚在一起。但转句三仄尾,建议再斟酌。  发表于 2019-12-17 13:28
作业认真完成,继续努力!  发表于 2019-12-17 13: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1109

帖子

2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楹联四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092
贡献
1927
金钱
17045
发表于 2019-12-14 11: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绝句六期第一讲 作业
晨风07-惜缘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并回答问题:
答:格律诗一般又称近体诗(相对于古体诗而言),产生于南齐的永明时期,成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成熟于初唐时期。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答:诗歌产生于劳动过程中,和劳动生活中的劳动号子有关系。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文学艺术。
诗歌的产生还与古代部落的宗教及娱乐活动有关系。内容大约是有关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和农业生产的。
实际上《诗经》才是比较规范的中国诗歌的源头。

2、“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人?
答:建安七子是汉末建安时期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

3、唐初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答:“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五绝·山中  / 初唐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五绝·夜送赵纵  / 初唐  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五绝·曲池荷 / 初唐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七绝·忆蜀地佳人 / 初唐  骆宾王 
东西吴蜀关山远,鱼来雁去两难闻。
莫怪常有千行泪,只为阳台一片云。

4、请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答:中唐时期,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提倡采用新题材、写作新乐府,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形成了中唐新乐府运动。

二、自选题:有基础的以“赠新同桌”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七绝·赠新同桌
文 / 惜缘
传承古韵谱新歌,绝六晨风妙笔多。
唯恐孤舟难破浪,与卿携手意如何?

点评

作业很认真,完成得很好! 小诗不错,有一定功底,表达出在诗词路上与同桌携手共进之意。赞!  发表于 2019-12-15 15: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5

帖子

26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64
贡献
639
金钱
1006
发表于 2019-12-14 17: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木秀玉林 于 2019-12-14 19:55 编辑

绝六第一讲作业:
晨风02-木秀玉林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并回答问题: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答:诗歌的产生于劳动有密切的关系,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文学艺术。
2、“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人?
答:建安七子有:曹操,曹丕,曹植,孔融,王粲,刘桢,陈琳。

3唐初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答:初唐四杰有:王勃,杨迥,骆宾王,卢照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从军行
唐 ·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曲池荷
唐 ·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咏蝉 / 在狱咏蝉
唐 ·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4、请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答:白居易。

二、自选题:有基础的以“赠新同桌”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赠同桌琥珀
文/木秀

识得芳颜自古风,吟哦联对赛书虫;
幸投绝六师门里,暮暮朝朝我与同。

点评

小诗格律无误,起承转合衔接自然,整体不错。承句后三有歧义,合句也可再提炼一下。  发表于 2019-12-15 21:04
第三题题目是让找出初唐四杰的绝句,你找的王勃杨炯骆宾王的是绝句吗 第四题回答的过于简洁了  发表于 2019-12-15 2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7

帖子

38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37
贡献
924
金钱
1469
发表于 2019-12-14 19: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泪的鱼 于 2019-12-15 10:30 编辑

绝句班六期
古风学院绝句六期晨风组第一讲作业
晨风11-流泪的鱼

作业: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并回答问题: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答:诗歌是一种韵文,韵文产生于“韵语”,韵语的产生远在文字产生之前,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而最早的诗歌或者说韵语,产生于劳动过程中。祖先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发出有节奏的呼声,加上一些语言,就产生最简单的劳动歌。

2、“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人?
答: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3唐初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答:①.唐初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②.
《蜀中九日 》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夜送赵纵》
唐·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于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请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答:白居易

二、自选题:有基础的以“赠新同桌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七绝·赠同桌
文/流泪的鱼
我们本是陌生人,
因好诗词进六群。
一路相携勤互勉,
盼承师传两三分。

点评

问好流泪的鱼同学,作业完成认真、及时、准确!自选题也认真完成了,赞!只是需要注意一下诗的格式,两句一列 ,就更好了!加油!  发表于 2019-12-15 2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3

帖子

12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1
贡献
322
金钱
447
发表于 2019-12-14 20: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绝句六期第一讲作业:
晨风17~侠客
作业: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并回答问题: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答:诗歌是一种韵文,韵文产生于“韵语”,韵语的产生远在文字产生之前,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而最早的诗歌或者说韵语,产生于劳动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文学艺术。祖先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发出有节奏的呼声,加上一些语言,就产生最简单的劳动歌。后来歌离开了劳动,离开了音乐,舞蹈,在人们口头创作、口耳流传,并向叙事方面发展,就产生了最初诗。

2、“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人?
答:曹操,曹丕、曹植,孔融、王粲、刘桢、陈琳。

3唐初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答:“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春庄》
  唐代: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夜送赵纵
[唐] 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曲池荷》
唐朝·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请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答:白居易


二、自选题:有基础的以“赠新同桌”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七绝·赠同桌
文/侠客
有幸同来绝六班,求知欲望敢登攀。
并肩携手互帮助,学习交流勇闯关。

点评

自选作业也很好,有一定的基础,小诗表达了和同桌携手互助努力学习的决心,赞!  发表于 2019-12-15 07:59
问好侠客,作业完成的很好,非常认真。三曹及建安七子是建安时期的文坛巨匠,七子不包括三曹。  发表于 2019-12-15 07: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6

帖子

728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70
贡献
1706
金钱
2806
发表于 2019-12-14 23: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月天 于 2019-12-15 22:20 编辑

晨风19-四月天作业: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并回答问题: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答:
最早的诗歌或者说韵语,产生于劳动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文学艺术。而且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至今仍保留着音乐性,即有节奏和韵律。后来诗歌离开了劳动,离开了音乐、舞蹈,在人们口头创作、口耳流传,并向叙事方面发展,就产生了最初的诗。


2、“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人?
答:
建安七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七位文学家的合称,他们是:孔融、王粲、刘桢、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和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组成的邺下文人集团,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

3唐初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答: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王勃: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杨炯:
夜送赵纵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卢照邻:
曲池荷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骆宾王:
在军登城楼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4、请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答:
     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提倡采用新题材、写作新乐府,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形成了中唐新乐府运动。

二、自选题:有基础的以“赠新同桌”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赠同桌
文/四月天
与君本是隔天涯,绝六相逢聚一家。
但使并肩常立雪,何愁秃笔不生花。

点评

自选题完成地很好,小诗流畅,并且会用典。  发表于 2019-12-16 15:35
问好四月天同学,作业完成的很好,详细认真。  发表于 2019-12-16 15: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4

帖子

20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483
金钱
776
发表于 2019-12-15 06: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冷月冰魂@ 于 2019-12-15 06:51 编辑

作业:晨风10-冷月冰魂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并回答问题:
答:格律诗一般又称近体诗(相对于古体诗而言),产生于南齐的永明时期,成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成熟于初唐时期。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答:诗歌是一种韵文,韵文产生于“韵语”,韵语的产生远在文字产生之前,这是毫无疑问的。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而最早的诗歌或者说韵语,产生于劳动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文学艺术。祖先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发出有节奏的呼声,加上一些语言,就产生最简单的劳动歌。

2、“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人?

答:建安七子是孔融、王粲、刘桢、陈琳、徐干、阮瑀、应玚。
3唐初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答: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绝句:

       山中
        [ 唐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夜送赵纵
        [ 唐 ]·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卢照邻:曲池荷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于易水送别
       [ 唐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请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答:白居易。中唐时期,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提倡采用新题材、写作新乐府,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形成了中唐新乐府运动。
二、自选题:有基础的以“赠新同桌”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赠新同桌












点评

问好冷月冰魂同学,作业完成认真、及时、准确,赞!自选题已写了题目,可以试着做一首诗,留待回忆,也是美事一桩!加油(ง •̀_•́)ง!  发表于 2019-12-15 21: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8

帖子

2910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七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27
贡献
685
金钱
1113
发表于 2019-12-15 08: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含羞草~ 于 2019-12-15 08:35 编辑

古风绝句六期第一讲作业
晨风15-含羞草

作业: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并回答问题: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答:诗歌起初是人们在劳动中的号子,合辙押韵,慢慢形成了诗歌。

2、“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人?
答: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答:建安文学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很大的名声,他们的 作品一扫汉末以来文人的颓废之势,展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建安文学中,其中的代表当属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子因为住在魏都邺中,又称“邺中七子”。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建安七子与“三曹”往往被视作汉末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
3唐初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答: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山中
唐代: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唐.杨炯
夜送赵纵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卢照邻.曲池荷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骆宾王
于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请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答:白居易。

二、自选题:有基础的以“赠新同桌”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完成的很认真,答题言简意赅,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19-12-17 14: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8

帖子

30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87
贡献
685
金钱
1175
发表于 2019-12-15 10: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绝句六期第一讲作业:
晨风5-常青树
作业: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并回答问题: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答:诗歌是一种韵文,韵文产生于“韵语”,韵语的产生远在文字产生之前,这是毫无疑问的。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而最早的诗歌或者说韵语,产生于劳动过程中。劳动人民在劳动时喊出的号子或者夯歌。格律诗起源于南北朝盛行于唐宋。
2:“建安七子”是指那些人?
答:“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刘桢、陈琳、徐干、阮瑀。
3:初唐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答: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扬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王勃    九日登高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怀。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扬炯    夜送赵纵
赵氏连城壁,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卢照邻  曲池荷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骆宾王 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的观点?
答: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提出来的。
二:有基础的写一首“赠新同桌”的七绝,平水韵。

点评

问好常青树同学!作业写的很认真完成的很好!建安七子少写了一位,(应玚)!另外可以试着写一首诗,要敢与尝试总得有第一次的!咱们一起学习  发表于 2019-12-15 15: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3

帖子

11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8
贡献
291
金钱
430
发表于 2019-12-15 14: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绝句六期第一讲
作业:
晨风01-琥珀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并回答问题: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答: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最早的诗歌或者说韵语,产生于劳动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文学艺术。祖先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发出有节奏的呼声,加上一些语言,就产生最简单的劳动歌。后来歌离开了劳动,离开了音乐、舞蹈,在人们口头创作、口耳流传,并向叙事方面发展,就产生了最初的诗。所以说诗歌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歌舞有着一定的关系。

2、“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人?

  答:①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② “七子”中最有成就的作家是王粲,他的《七哀诗》、〈登楼赋〉等篇章,是建安文学中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杰作。

3、唐初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答:①“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②绝句:
《江亭夜月送别》其二
唐.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夜送赵纵
   [ 唐 ]·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曲池荷
[ 唐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咏镜
  [ 唐 ]·骆宾王
写月无芳桂,照日有花菱。
不持光谢水,翻将影学冰。

4、请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答: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大意是说,诗文创作要贴近实际,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现实。

  ②“文章合为时而著”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富于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为时而著”的“时”,即时代之意也。“为时而著”,对于读书人而言,它意味着自己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

二、自选题:有基础的以“赠新同桌”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七绝·赠新同桌木秀玉林
作者/琥珀
联班原本最相知,今又重逢共赋诗。
渴饮烟霞同煮字,早成秀木慰良师。

点评

小诗格律无误,立意清晰,诗脉贯通,有功底 渴饮两字可再炼。  发表于 2019-12-16 09:03
问好同学,1、2、4题回答详尽,不错。第三题骆宾王这首算古诗吧,不是绝句。  发表于 2019-12-16 09: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5

帖子

27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40
贡献
675
金钱
1020
发表于 2019-12-15 14: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百合花瓣 于 2019-12-15 17:23 编辑

本讲课后作业: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
二、回答问题: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答:诗歌的产生与劳动有关系。
2、“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人?
答:“建安七子”指的是应玚、徐干、阮瑀、孔融、王粲、刘桢、陈琳等七人。
3、唐初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答:“唐初四杰”指的是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夜送赵纵
      【唐】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请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答: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的是白居易。

三、自选题:有基础的以“赠新同桌”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赠新同桌
          文/百合花瓣
有幸前朝入古风,与君相遇乐无穷。
从今携手寻佳句,日后齐为一杜翁。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完成的很认真,小诗写的有一定的基础,格律无误,不过有点老干体,结句拗口再打磨一下。个见,以复评老师的为准  发表于 2019-12-17 14: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6

帖子

22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9
贡献
555
金钱
851
发表于 2019-12-15 16: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六第一讲作业
晨风20~雪莲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并回答问题: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答:诗歌的产生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答:从最初的劳动,场景肢体语言到叙事情感,一步步发展下来。
2、“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人?
答:“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3、唐初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答:初唐四杰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山中 唐代: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夜送赵纵》
【唐】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4、请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答: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二、自选题:有基础的以“赠新同桌”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

点评

问好雪莲同学,作业按时完成,赞一个,第一题稍微简单一些了。  发表于 2019-12-16 15: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7

帖子

21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3
贡献
520
金钱
806
发表于 2019-12-15 19: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怡 于 2019-12-15 22:03 编辑

古风绝六第一讲作业:

晨风03-心怡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并回答问题: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答:诗歌产生于劳动过程中,与音乐,舞蹈有关系。

2、“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人?                                      
        答:建安七子有: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3、唐初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答:初唐四杰有:王勃,杨迥,骆宾王,卢照邻。

       于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夜送赵纵  
             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曲池荷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4、请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答:白居易。

二、自选题:有基础的以“赠新同桌”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七绝•赠新同桌
      文/心怡
晨风一缕好怡心,寻取墨香见玉林。
小坐恰逢常翠树,愿于此处得知音。



点评

问好心怡,作业写的很认真!完成的很好!赞!小诗写的也挺好的,有功底!加油  发表于 2019-12-16 23: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4

帖子

8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0
贡献
224
金钱
335
发表于 2019-12-16 16: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羽山 于 2019-12-16 16:36 编辑

古风学院绝句六期第一讲

作业:

晨风06-羽山

一、复习本节课讲义,梳理一下格律诗的形成过程,并回答问题:

1、诗歌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系?

  答:产生于劳动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文学艺术。祖先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发出有节奏的呼声,加上一些语言,就产生最简单的劳动歌。

2、“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人?

  答: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3、唐初四杰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

  答: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蜀中九日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曲池荷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送别
骆宾王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4、请回答是谁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答: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提倡采用新题材、写作新乐府,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形成了中唐新乐府运动。
  
二、自选题:有基础的以“赠新同桌”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点评

作业完成很认真,四道题都正确无误,点赞! 如能尝试一下题同桌就更好了,加油!  发表于 2019-12-16 22: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4

帖子

32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20
贡献
814
金钱
1242
发表于 2019-12-19 12:3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六晨风组第一讲作业小结: 共20个学生,交作业20份,点评20份,圆满! 同学作业写的认真交作业积极。 评阅老师评阅多数仔细认真。 初学初评难免有误,因此共同在此学习。 提出表扬惜缘同学,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这种为学院为同学着想的认真负责态度点一百个赞!

点评

清风细致认真,辛苦了!  发表于 2019-12-19 15: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5 14: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