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诗词联(雨梦辑)2019.12.05 人物简介 1874.4.22-1939.12.4,字子玉,汉族,山东蓬莱北沟吴家村人,祖籍江苏省江苏常州(延陵郡)。1898年投淮军。1906年任北洋陆军曹锟部管带,颇得器重。后升任旅长。护国讨袁运动兴起,随营入川镇压蔡锷领导的云南护国军。1917年7月,任讨逆军西路先锋,参加讨伐张勋复辟。同年孙中山组成护法军政府。1919年12月冯国璋病死,曹锟、吴佩孚继承了直系军阀首领的地位。1939年吴佩孚患牙病高烧不退。12月4日,日本牙医受命于土肥原谋杀吴佩孚,吴在牙医刀下当场身亡。时年65岁。国民党政府追认为陆军一级上将。 七言律诗 失题
民国军人皆紫袍,为何不与民分劳? 玉杯饮尽千家血,红烛烧残万姓膏。 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 逢人都道民生苦,苦害生灵是尔曹! 【注释】:作于1927年2月吴54岁生日时 感怀
万山拱极一峰高,遁迹何心仗节旄。 望月空馀落花句,题诗寄咏猗兰操。 江湖秋水人何处,霖雨苍生气倍豪。 笑视吴钩自搔首,前途恐有未芟蒿。 按:1927年作于白帝城 失题
竹阳城外有高台,把酒登临曙色开。 蜀陇云山皆北向,巴渝风雨自东来。 锦帆终古天涯去,春色无端地底回。 到此我思廿八将,谁为呼取尽余杯? 【注释】:作于1927年 赠刘存基
方寸纠纷俗累萦,无端怅触笔花生。 人因落魄寻知己,诗写牢愁见性情。 洛水梦回千里曲,蜀山登断一钩轻。 枕边莫恼鹃声恶,催起刘郎趁早行。 【注释】:作于1927年 游绥定凤凰山
英雄处处出人头,又上高峰作壮游。 满眼苍生归掌握,数堆疑冢感荒邱。 萧萧木叶传边警,点点梅花为我愁。 休到昆崙山上望,中原王气不胜秋。 按:作于1929年 七言绝句 黄州早春登城
两字功名百战哀,江山无改此登台。 举杯独酌看周易,樊口江鱼下酒来。 词 满江红 登蓬莱阁 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想当年,吉江辽人民安乐。 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 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江山如故,夷族错落。 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今弥陀。 联 赠杨圻
天下几人学杜甫; 一生知己是梅花。 挽张作霖联
有孙仲谋继起英雄,忧患可兴邦,愿文台无复多恨; 与祖士稚共图恢复,河山今异昔,岂周顗一哭了之? 挽孙中山
天高月黑风沙恶; 志决身歼军务劳。 赠友
花开阳春惟三月; 人在蓬莱第一峰。 赠王某
登楼文士思家国; 誓墓将军惜岁华。 题福州戚公祠
雪国耻在四百年前,公不愧曰武; 绍兵法于十三篇后,吾曹读其书。 挽谭延闿
蜀道艰难,巫峡啼猿数行泪; 长沙痛哭,衡阳归雁几封书。 自题
得意时清白乃心,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 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出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 挽徐霞客(杨圻之妻)
有容有德,人无闲言,愿缀哀辞耒徐淑; 知废知兴,深明大义,可怜患难伴相如。 目前有关吴佩孚的研究,诗书画艺术方面是缺失的。就诗词而言,吴佩孚的诗词特点是以情至上,直抒胸臆,大气磅礴,颇具豪言壮语的风格。吴佩孚的书法以颜体为宗,草书吸取篆隶笔法,楷书更具鲁公方正饱满之态,应为“军人中的文人”或“文人中的军人”,二者结合的气质在吴佩孚的笔墨中显得尤为独特。吴佩孚还善画竹梅,其民国时期作品常见报端,也有相当数量流传于世。 吴佩孚在诗书画方面的造诣使之迥异于一般的军人,又有别于闲适的文人,可以说,“诗词有锐气、书画有骨力”正是吴佩孚诗书画艺术的鲜明特色。 ----摘自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