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宇龙 于 2019-12-2 15:33 编辑
读李白之二
思想基础 入仕离尘两不同,平生无奈贯诗中。 也归山水豪侠客,也是朝堂一醉翁。 三教正盛大唐时 大唐三教盛当时,入脑归心闹市知。 不舍佛神寻幻境,根深蒂固忘曲直。
李白一生正处在这个由进入全盛到急剧衰落的历史时期。在唐代,儒、释(佛)、道三教在社会上都很盛行其中尤其突出的是道教。由于被道教奉为祖师的老子(李耳)也姓李,唐朝皇帝认老子为始祖,追尊为玄元皇帝,立庙享祀,把《道德经》(即《老子》)和《庄子》等道家著作奉为经典,同儒家的经典一起列为士子必读之书。当时的一些著名道士,如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等都受到皇帝的礼遇。当时上层统治集团中的人很多崇奉道教或与道教徒有密切联系。玄宗本人也迷信道教,在宫中设坛炼丹,追求长生不死。玄宗的两个妹妹—西宁公主和玉真公主,宰相李林甫的女儿李腾空,都以贵族身分出家做道士。道教的盛行,使道家思想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在时代思潮的影响下,李白除接受传统的儒家思想外,又深受道家思想和道教的影响,形成了他复杂而矛盾的思想性格。他积极要求从政,又热烈向往山林隐逸生活;他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拯物济世,又蔑视富贵利禄,不肯“摧眉折腰事杈贵”,不愿受封建秩序的束缚。这一切,都可以从当时儒道两家同时盛行找到其时代的和思想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