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1
注册时间2013-11-28
威望2850
金钱10038
贡献5504
金牌会员
 
威望- 2850 点
贡献- 5504 次
金钱- 10038 枚

|
诗学漫谈:七绝章法之转折
1585 次点击
12 个回复
gzyz 于 2019/11/1 15:01:30 发布
[size=1.35em] 所谓章法,本为书法术语,诗与文借之以言谋篇布局。
近体诗尤讲章法,无章法之诗,如乌合之众,散兵游勇,形似不散而神尽散,不过是每句字数一样的梨花体。
七绝属于近体诗,自有章法。
其章法之一,名曰“转折”:一、二句正说,三、四句转折,因为仅有四句廿八字,所以不必如七律或五律有明显的起、承、转、合。
短短四句要做到婉曲回环,须在第三句转折,而以结句承接之。结句大都宕开一笔,仅就情景加以渲染,将联想空间留给读者,此所谓“神韵”之法,诗绝而意不绝。
兹举几首唐人七绝以证,转折皆在第三句,多有“不”、“未”、“但”、“莫”等字为标志,结句则承接第三句宕开: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再举两首明人王世禛的七绝:
《高邮雨泊》
寒雨高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此诗首句原为“寒雨秦邮夜泊船”,与第三句“秦”字两出,不妙,我改首句“秦邮”为“高邮”,语义和平仄皆不变。)
《秦淮杂诗十四首之六》
青溪水木最清华,王谢乌衣六代夸。
不奈更寻江总宅,寒烟已失段侯家。
再以本人《七绝·中国十大名花吟》三首为例:
《杜鹃》
世人皆爱红踯躅,我自犹怜望帝难。
不见此花花艳处,子规啼血血成丹?
《海棠》
幽妍不惧春风老,梦醒伊人问卷帘。
但得芳心无垢染,绿肥红瘦亦清恬。
《丁香》
娉婷小立东风里,紫蕊柔枝艳似羞。
未解千般心上结,平添一段雨中愁。
独孤九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所谓“无招胜有招”,此乃大侠化境,不世之出,如诗仙李白,我辈岂敢攀比?宁效诗奴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勤学苦练一招一式,或许何日臻于化境,运用自如,天衣无缝,有章似无章,也未可知。
当然,诗贵创意,又不可死抠章法,死抠章法者,有章无意,以法害意,沦为八股,味同嚼蜡,则又死在章法之下。不以创意为借口不讲章法,不以章法为鹄的损害创意,这就是度。
七绝章法讲究转折,同理,五绝亦然,无需赘叙。
转折又不仅用转折连词或否定副词,尚有多法,此是后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