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3|回复: 18

使用平水韵的五大难点 作者 卧龙老乐 2019.5.

[复制链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1-26 17: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使用平水韵的五大难点 作者 卧龙老乐 2019.5.

诗人在写诗时都很注意用韵,常写诗的人都有韵书,一般使用三种韵:一是平水韵和由其演变过去词林正韵、佩文诗韵等;二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产生的中华新韵:三是以现代汉语拼音为基础的自然韵,又叫现韵、今韵。不论用哪种韵,其实都可以写出意兴飘逸、清幽宁静的作品,对韵来说并没有孰轻孰重、高低贵贱之分。
现在很多的朋友都喜欢用平水韵写诗。笔者想,既然用古韵写诗,就要做到古韵的韵字、古代读音、古代字义和古代用韵规则的统一。许多有经验的朋友用平水韵写的诗,的确非常优秀。但在使用平水韵时,也有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难点一】平水韵不能通押。
平水韵不能通押这是常识。流传的平水韵共分为一零六个韵部,有些韵部的韵字很少,规定又很苛刻,不准用近韵,不准通押,即便是上平一东、二冬韵部,“冬”与“东”之类的字,我们今天认为是同韵,但在平水韵中被分别列入二个不同的韵部。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中写道“至于东冬 这两个韵(以及其它相近似的韵)我们只须知道:它们在最初的时候可能是有区别的。后来混而为一了,但是古代诗人们依照韵书,在写律诗时还不能把它们混用。起初是限于功利,在科举应试的时候不能不遵守它;后来成为风气,平常写律诗的时候也遵守它了。” 在同一首诗中如果使用不同韵部的韵字,即为出韵。 又如上平三江和下平七阳也不能通押,不能混合使用。当然平水韵中其他的韵部也都不能通押,尽管这些韵部的读音在今天看来非常接近。有的学者如认为一东和二冬,三江和七阳作为特例可以通押,虽说不无道理,但毕竟是个人的观点,同时也违背了当时编制平水韵的初衷。
看来,通押是平水韵推广过程中的障碍。现在讲究改革,有人想把平水韵的种种清规戒律改掉,允许平水韵既可通押,又可以用近韵,那样就方便多了。其实,清朝词人戈载把平水韵的一零六个韵部合并为十九部,按用韵分:平声十四部、仄声十四部、入声五部,共计三十三部,但是,它叫《词林正韵》,已经不是平水韵了。
既然平水韵不准通押,而我们又要标明自己用的是平水韵,当然要遵守它的规则才是。只是不能机械教条地照搬古代用韵规则,而是允许的情况下合理的使用韵书,使它更好的为现代诗人服务。

【难点二】汉字的古今读音差别很大。
由于平水韵产生于宋代,是以唐代诗韵为依据的,当然所有的韵字也都是唐代的读音,和现代差距很大,有些韵字的读音在今天很难接受。如,笔者试着用上平十三元写了一首七绝:丰收
含喜凉风香稻村,秧歌缭绕唱庄园。
丰收年景囤仓满,欢笑老翁扎幼孙。
一看就知道,按现在的读音,“园”字用错了,出韵了。可在韵书上明明“村”、“园”、“孙”等韵字都是平水韵十三元里的字,怎么就不能用呢,我不知道“园”字唐代读什么音,也许《丰收》这首诗让唐代人一读就顺口了,就入韵了。其实这就是因为“园”字的古代读音和现在读音在韵母上的差别太大。清朝的《词林正韵》把十三元分成二个部分,韵母为en的字和十一真、十二文划在第六部,把韵母为an的字和十四寒、十五删、一先划在第七部。现在看来很合理,用起来也很方便。
在使用平水韵时,要掌握平水韵的各个韵字的古代读音和现代读音的差别,必须狠下一番功夫,才能得心应手。按说词林正韵已经按照清朝当时的读音,把平水韵中的平声韵九佳、十灰、十三元,仄声韵十贿、十卦、九泰、十三阮、十四愿、十一队等九个韵部进行了分解,把不同韵母的字分别归入韵母相近的韵部,使用起来就顺手多了。这样,平水韵的106个韵部,实际上就变成了115个韵部,但是它并没有改变平水韵的本质,我们仅仅是在使用平水韵时按115个韵部选择韵字。现在当然也没有必要死抱着唐宋的读音不放,而是在一些具体韵字做了一些技术的处理,既没有违反平水韵规定,又做到大家都能接受。
我们现在写诗是给现代人看的,现代的读者包括我们中的大多数在内,都不十分精通平水韵的古代读音,所以在使用上述九个韵部,选择韵字时,尽量避开韵母差别太大的韵字。只是可供选择的韵字更少了,增加了我们写诗的难度。

【难点三】汉字古今字义不同。
我们还可以经常遇到一些汉字,它的古代常用义和现代的含义不同,在诗里不能随意用。随手举几个常用字作为例子。

斤:《与今不同义》斧头一类的工具。
《古今相同义》重量单位。
衿:《古代常用义》1,矛柄;2,怜悯同情;3,夸耀。
津:《古代常用义》1,渡口;2,津液,口水。
进:《与今不同义》1,超过;2,任用;3,推 荐;4,当官。
《古今相同义》1,前进;2,进献。

可以看出古今字义的差别有多大。笔者想,在用平水韵写诗时,对一个汉字既然要用古代的读音入韵,当然也要用古代的字义入诗。如果是没有古汉语基础的人,要弄清几千个汉字的古今字义的区别,绝非易事。但是笔者想,既然要用平水韵写诗,就要努力学习古汉语知识,没有任何捷径好走。
也许有人想,能否采取简单的办法,用平水韵韵书规定的韵字入韵,用新华字典的汉字读音决定平仄而入律,用汉字的现代字义表达内容,写个七律、七绝什么的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当然,玩玩是可以的,自己的作品自我欣赏谁也不会说些什么,只是已经成了四不像了。写诗就是做学问,就是在闲暇时,写几首诗消遣消遣也要认真,来不得半点的投机取巧。

【难点四】朗诵古韵的诗很困难。
用古韵写诗,对于一般诗友来说并不算是一件难的事,因为他们经常使用古韵,能记住一些常用的韵字属于哪个韵部,这是熟能生巧,也是死记硬背的结果。可是如果要他们朗诵一首用古韵写的诗就不算容易了。我们都是业余的诗词爱好者,没有机会系统地学习古汉语的知识,不知道古代的语言习惯,也不知道每个汉字的古代标准读音。我在入声韵部找了几个字,凑成了二句诗,我们试读一下。
……一群白鸽息湖泽,硖石传来竹笛声。
古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今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
看看下面所标注的古音,倒也平仄相间,符合格律条件,心想,读起来一定可以起伏跌宕,抑扬顿挫,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如果今天在一个什么场合朗诵者这二句诗,我们就很可能按照现代的读音把它们全部读成平声,其结果真是平平淡淡一碗温汤水,一点韵味都没有了。问题是如何把这些平声字如一、白鸽、息、泽、硖石、竹笛等读成仄声(入声),等古代读音,这岂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是上声、去声、入声?还是其他什么读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试。我想,在欣赏古诗词时恐怕也能遇到这种问题。
有些字如:望、不、醒、县、思等很多字,现代字典都注明了单一的读音,可是古代读音却是双音字,至于什么时候读平声,什么读仄声就很难搞清了,给写诗带来了麻烦,又要求我们花很大的精力去学习它,掌握它。

【难点五】古韵今韵不能混用。
一首七绝二十八个字,韵字最多三个。其余的二十五个字的读音也很重要,平仄相间,要对要粘。错了就是出律,成为拗句,读起来不上口,严重一点绝句就不能称为绝句,律诗也不能称为律诗,所以马虎不得,那么如何决定这二十五个字的平仄呢?
前几天,笔者用平水韵上平六鱼韵部写了一首七绝如下:
夜读书
松竹满坡荷满渠,水光潋滟跃游鱼。
若能常对山湖色,昼绘丹青夜读书。
写好后很高兴,古诗韵准确,情趣也很好。可是仔细一想问题就来了,诗中,渠、鱼、书三个押韵的字虽然是在平水韵上平六鱼韵部找的,满足古韵的条件,但是其他所有的字的读音当然也要符合古四声的要求。如果只符合新华字典的四声,也就是说在一首古韵的七言绝句里,有二十五个非韵字是按照现代读音区分平仄的,那就是错误了。按照普通话读音来点评这首诗,肯定不是律绝,因为诗中第一句的“竹”字,和第四句的“读”字,现代读音都是平声字,按诗谱分析不能入律,就是拗句。可是竹字和读字在平水韵中为仄声,正好入律。看来,用古韵写诗词是个值得慎重的事情。同样用古韵谱欣赏古诗词,也不那么简单的仅仅是对韵字而言。
在用韵方面,现在实行的是双轨制,古韵和今韵都可以单独使用,但不能混用。这是一个重要的游戏规则。
笔者手里的这本平水韵韵书,只说明哪个韵部包括哪些汉字,并没有注明这些汉字的具体读音,更没有注明字义。问题是一首寥寥四句的绝句,如果用平水韵入韵,韵字用古代读音,其他的字当然也用古代读音决定平仄,而且所有的字的含义全部按照古代字义入诗,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使用平水韵该多难啊!毕竟很多朋友都已经做到了啊!希望有经验的朋友,用平水韵写出更多的精品;也希望正在学习平水韵的朋友,经过认真的努力,能长足进步。

笔者认为,对于平水韵要么不用,要用就严格遵守有关规则。如果在平水韵中迷茫,不如知难而退,干脆舍去《平水韵》、《中华新韵》等所有的韵书,就按照我们上小学时的汉语拼音方案写诗,依据汉语拼音的韵母来划分韵部,区别韵字。笔者想,也一定会写出很多寄深辞婉、意兴飘逸的格律诗。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6 17: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水韵韵书,只说明哪个韵部包括哪些汉字,并没有注明这些汉字的具体读音,更没有注明字义。问题是一首寥寥四句的绝句,如果用平水韵入韵,韵字用古代读音,其他的字当然也用古代读音决定平仄,而且所有的字的含义全部按照古代字义入诗,这才是正确的做法。”但我们却只能用普通话去读,结果不伦不类,这是最头痛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2

主题

8188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49
贡献
7725
金钱
1599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11-27 10: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人们写诗,顶多默读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7 12: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19-11-27 10:01
现在人们写诗,顶多默读一下。

问题是默读也是“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66

帖子

46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33
贡献
971
金钱
1913
发表于 2019-11-27 20: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森林生态 于 2019-11-27 20:18 编辑

用平水韵明显比用今韵方便的地方,是一些常用的字平仄两读,今韵不能、

看,听,望,叹,思,过,梦。。。。要是用集韵,能有将近一半的汉字平仄两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2

主题

8188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49
贡献
7725
金钱
1599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11-28 07: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9-11-27 12:03
问题是默读也是“读”

默读,别人怎么知道你的音,好听,还是不好听。对,还是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8 09: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19-11-28 07:59
默读,别人怎么知道你的音,好听,还是不好听。对,还是不对。

别人当然是用普通话来衡量的,一读就露馅了-----写与读对不上号。苦哉。平水韵是盘好菜,但今人去炒,吃出来味道全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8 09: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19-11-28 07:59
默读,别人怎么知道你的音,好听,还是不好听。对,还是不对。

只要是读,不管用什么方法读,都是有音的,默读同样有音,不能自欺。
当然平水韵也可以读得正确,那就是你去好好学习唐韵广韵或什么韵,用这些韵书上的音去读。可惜我们芸芸诸子,都不是搞这门的。即使能正确读出音了,听者云里雾里不知你读哪国语言,是不是挺滑稽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8 0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9-11-28 09:53 编辑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19-11-27 20:15
用平水韵明显比用今韵方便的地方,是一些常用的字平仄两读,今韵不能、

看,听,望,叹,思,过,梦。。。 ...


还是一个字,实用。若求音多读,你用《汉典》,比平水韵多多了,平水韵简直是孙子辈。你若手上有本台湾大字典,那《汉典》又是孙子辈了。随着时间、区域的变迁,字的读音实在是太多样化了,因此不如求简,还是普通话好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2

主题

8188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49
贡献
7725
金钱
1599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11-28 10: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9-11-28 09:46
只要是读,不管用什么方法读,都是有音的,默读同样有音,不能自欺。
当然平水韵也可以读得正确,那就 ...

说的也是,谢谢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66

帖子

46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33
贡献
971
金钱
1913
发表于 2019-11-28 10: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 诗词要靠发音来发展。这些刚刚们就不必来这里论坛了。所有论坛,都是文字交流。没有发音设置。诗词在实际中,还是靠默读传播的。

古典诗词不是口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8 12: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19-11-28 10:45
如果 诗词要靠发音来发展。这些刚刚们就不必来这里论坛了。所有论坛,都是文字交流。没有发音设置。诗词在 ...

你好像对古典诗词的概念理解得不大全面。对诗词的功能的理解也不大正确。不是小看你们,没有“刚刚们来这里论坛”,你们永远是浑浑噩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8 13: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19-11-28 10:25
说的也是,谢谢指导。

我不否认平水韵,有时也写写。我给诗词班上课则只讲平水韵,不讲普通话韵的。讲转韵,则更是要把平水韵讲透。但用平水韵写诗,硬是有写与读的矛盾,这是回避不了的。所以如何解决,应该找到一个妥当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8 13: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19-11-28 10:45
如果 诗词要靠发音来发展。这些刚刚们就不必来这里论坛了。所有论坛,都是文字交流。没有发音设置。诗词在 ...

讨论要冷静,多想想对方的合理内核,就容易深入与进步;别与自己观点不一致,就有一股火气上冒,浮躁干不出成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2 17: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