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坊公园历史悠久,从形成至今已有110多年历史。它原来是中东铁路局局长霍尔瓦特的私人园林,地处横道街、公滨路、司徒街、香坊大街合围区域,占地面积7.2公顷。1958年改建为香坊人民公园,修建了石砌河堤的人工河、造型各异的小桥、水泥路面环形路、多功能娱乐厅等设施。1997年,赵尚志烈士塑像在此落成,遂改称尚志公园。 香坊公园,承载着几代老香坊人难忘的记忆。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香坊公园,空气清新,里面有许多百年老榆树,因此香坊公园又被称为“榆园”。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老榆树少了很多。现在在公园的中心位置,还有一棵百年老树,直径有一米多,已经倾倒,卧在那里,向游人讲述着历史的沧桑。那时的公园很肃静,年青人搞对象约会,也常到公园里来,坐在僻静的长椅上羞涩地聊天。公园里有游乐设施,那是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能在家长的带领下,坐坐旋转木马,玩玩滑梯,那便是他们童年全部的快乐。 香坊公园曾以举办多届彩灯会和菊花展而闻名。香坊彩灯最早在1981年出现,并以其规模大、灯种全、造型大、声光电结合等特点在全国独树一帜,并在哈尔滨市形成了“北有冰灯、南有彩灯”的灯展格局。1989年,香坊彩灯被列为哈尔滨冰雪节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香坊彩灯停办,曾经形成的每年正月到香坊公园看彩灯的民俗和风光不再。 香坊公园举办的菊花展始于2004年,首届菊花展的菊花品种多达200多种,菊花20万盆,并在公园南侧建设了一处全国独一无二的大型石刻作品“中国菊花历史文化墙”。建成后的菊花历史文化墙,全长388延长米,共172幅雕刻作品,主体选用山东产优质天青石,局部点缀中国古典式亭、廊、架等。文化墙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菊花的起源发展、进化的历史变迁,以及深刻的文化内涵。 2004年至2015年,香坊公园共举办十二届菊花展,每届均有不同的主题。连年举办的菊花展丰富了哈尔滨秋季的旅游资源,也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那些年,每到秋高气爽的季节,五颜六色的菊花聚集成群,营造出各种造型,姹紫嫣红,沁人心脾。各地游客纷纷涌入香坊公园,赏花留影,放逐心情。从2016年开始,菊花展也和香坊彩灯的命运一样,走出香坊公园,在中国亭园等地方举办。菊花品种和数量也减少了许多,展览的规模和影响力也大不如前,让人略感遗憾。 香坊公园是香坊人的后花园。虽然后来改成了尚志公园,但是香坊的人们仍固执地称这里为香坊公园。它是闹市里的一份安宁,城市喧嚣中最后的静土,也是香坊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2019.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