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9-2-15
威望349
金钱2332
贡献1903
金牌会员
 
威望- 349 点
贡献- 1903 次
金钱- 2332 枚
|
本帖最后由 山雨 于 2019-11-15 15:27 编辑
据说,“绿肥红瘦”也是上了词典的:
《汉语大词典》:绿肥红瘦 拼音:lǜ féi hóng shòu
谓绿叶繁茂,红花凋谢。 宋 李清照 《如梦令》词:“试问捲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緑肥红瘦。” 元 赵善庆 《落梅风·暮春》曲:“叫春山杜鹃何太愁。直啼得緑肥红瘦。”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惊譌》:“人归后,记当初緑肥红瘦。到如今十月寒花霜缕透。” 丁以布 《亚子招饮湖楼即席分得虞韵》:“湖上春回风景殊,緑肥红瘦到蘼芜。”
看来没有问题,也不该出什么问题,尤其所引元、明诗例,妥妥的暮春伤怀情节。但是,细心去读易安《如梦令》词,果如(汉典)所注吗?恐怕也未必完全准确。
我们注意到“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而“应是绿肥红瘦”正是反驳“海棠依旧”的。“我”是慵而未起,尚未见海棠,故而探问;卷帘人,小丫头也好,赵明诚也好,是见了此际海棠花样的,“依旧”,如昨,是她(他)的观察结果。“绿叶繁茂”,前后或许不好觉察,但“红花凋谢”还说“依旧”,那是睁眼的瞎话了——我看反映卷帘人睁眼瞎不是这首词的表达目的,之一都不是。所以,词中“绿肥红瘦”,只能是“依旧”的前提下非常细微的变化。“绿肥”,绿叶繁茂,问题不大,雨洗过后,愈发鲜亮,是可以的; “红瘦”,讲作凋落、凋谢、减少等等能明显观察得到的状态,大抵就不那么确切了,只能是因风而略略瘦削、皱缩,非细心不能感知的状态,才是正解。
爱花心切、心细,是这个词的主旨。如果是试问小丫头,那么还见出回复时的一些些责备;如果是试问赵明诚,那么还见出活泼调皮,活脱脱是在秀恩爱撒狗粮了。
伤春,不是这首词的主旨。
有的赏析家,为了迎合词典注解,拼命去强化“雨疏风骤”为“狂风暴雨”,也是有的。但古人也讲飘风不终朝,而二十四诗品将“花覆茅檐,疏雨相过”归在“旷达”一品下,看来,雨疏风骤还可以讲作一霎霎风、稀稀落落雨。
以上仅讲《如梦令》词中“绿肥红瘦”,不关其他篇目,毕竟后头吃螃蟹的酱油味总要重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