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7|回复: 5

《诗.大雅.大明》——文王、武王履历书

[复制链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9-11-9 15: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解读

帝乙二年周人伐商,为帝乙所败,周人缴械投降。帝乙顺势扶持姬昌为新西伯,作为殷商利益的代言人。“在洽之阳,在渭之涘”,就是帝乙扶持姬昌的战事过程和地点。后来,又将女儿嫁与文王为妻,以示笼络,实为控制。《诗.大雅.大明》就是这次重大历史事变的叙事诗。
接着,叙述周武王的事迹。因此,《大明》,相当于文王、武王的履历书。

二、原文与总译文
【原文】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丕)易为王。天位适殷,使不(丕)挟有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涼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译文】
天降玄鸟,眷顾殷商。大殷之盛,国土茫茫,挟有四方。天下诸侯,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朝王。帝乙之明,犹如太阳。光照天下,赫然在上。姬周蕞尔,诚恐诚惶。
任家二妹,来自殷商。嫁与王季,贤淑善良。二妹怀孕,生下文王。先仅嫔妃,升格后皇。
文王严谨,小心翼翼。自求多福,伺候帝乙。矢志不渝,至有契机。帝授文王以国,在岐升格为辟。
帝乙明鉴文王优秀。命以大任,扶持为侯。起兵洽阳,渭水成就。大国作成,而启宏猷
天朝有女,伣天之妹。来嫁文王,文王嘉美。造舟为桥,迎亲于渭。天王佳婿,光耀西陲。
维此武王,镐京称王。尊崇父亲,谥为文王。又谥母亲,以继“天妹”,而为后皇。莘母生子,长子为行。再生二弟,其为武王。天保武王,剪灭大商。
伐商之旅,旌旗如林。誓师牧野,丰镐兵。各尽尔力,莫怀二心。昊天明鉴,赏罚维刑。
牧野洋洋战车煌煌骏马奔驰蹄声磅磅。尚父雍容,如鹰翱翔。辅佐武王,终极殷商。砥定王朝,以开周疆。

三、几个重要名词的训释
有几个名词是正确解读本篇的关键传统《诗经》翻译家正是由于对这几个名词的训释有误,才得出错误的翻译来。这几个名词是:

1、难,繁写为難
诗里的“難”字,是“堇鸟”的或体。“堇鸟”,《说文》曰:“鸟也。从鸟,堇声。堇鸟,或从隹”;《汉语大字典》的第一义:“鸟名。也作‘堇鸟’”;《段注》:“堇鸟,今为难易(的‘难’)字,而本义隐矣”。
说明诗里的“難”,当作鸟讲。联系《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鸟,是殷商的图腾。这样,“天难”就是天鸟,也就是殷商的吉祥鸟——玄鸟。
天難忱斯,天鸟眷顾斯、天鸟眷顾殷商。

2、不易、不挟
易,甲骨文作“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6832\wps1.jp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6832\wps2.jpg”,金文作“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6832\wps3.jp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6832\wps4.jpg”,《甲金字典》(P707)引卜骨前六.四二.八的甲骨文,为双手举酒器向另一酒器倾倒液体之象,解释为:“……象两酒器相倾注承受之形,故会赐予之义……”;
“不”,读丕,大也。“不易”,也就是丕赐。“不易为王”,就是“大赐为王、天赐为王”。
“挟”,《汉语大字典》曰:“要挟,挟制。《战国策.秦策一》:‘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不挟”当读为“丕挟”。“不挟四方”,广泛挟制四方、天下莫敢不从之意。

“不易”读为“丕易”、“不挟”读为“丕挟”,诗经用例虽少,还是有那么几例。
《诗经》用了850多个“不”字,97%以上读“bù”,但也有读如“pī”的,“不(丕)显”就有10余处。其中有《生民》“上帝不宁,不康禋祀”的不(丕)宁、不(丕)康;《卷阿》“矢诗不多,维以遂歌”的“不(丕)多”;《云汉》“旱既大盛,蕴隆虫虫。不殄禋祀,自郊徂宫”的“不(丕)殄”;《召旻》“浦斯害矣,职兄斯弘,不灾我躬”的“不(丕)灾”;《清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的“不(丕)显不(丕)承”等七八处,比起八百五十多处的“非是”之“不”,显得少了些,但也能证明“丕挟”的读法并不孤立。“不”之为“丕”,都集中在《大雅》,可能是官方之雅语吧?
《大豐簋》铭文有:“不(丕)克天衣王祀”,也能证明这样的读法不孤。
或将“不(丕)易”读作“不易”——不容易,不改易;“不(丕)挟”读为“不挟”,于是得到殷商将失去天下的结论来。但这样的解读,与前面关于殷商赫赫威势的描绘,就不协调了。

3、天、上帝
多数情况是殷商或商王的指代词
上帝,是殷王的尊称。不定指某位殷王。根据与《大明》诗文相关的历史,可以是武乙、文丁、帝乙、帝辛。以往诗家将“上帝”训释为“道德、正义”的虚拟神,这是不对的。

四、分章注释与翻译
第一章
【原文】
明明在下1,赫赫在上2。天難3忱斯4,不(丕)易为王5。天位适殷6,使不(丕)挟有四方7
【解读】
第一章是写帝乙的威势:玄鸟(天堇鸟)眷顾殷商(忱斯),天赐王统(不易
为王),大位归殷(天位殷适)。它像太阳一样,赫赫在上,普照天下(明明在下),挟制四方(丕挟四方),天下诸侯“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这是帝乙扶持文王为岐下首领的法权依据。也是岐周选择忠于殷商的形势条件。   
【注释】
1〕明明,第一个明为名动词。“明明在下”,犹如红太阳光照天下。
2〕赫赫在上,殷商帝乙的赫赫威势。
3〕天難,天鸟,殷商的吉祥鸟、守护神。
4〕忱,《说文》说:“诚信”。斯,指代词,殷商也。“天難忱斯”,天鸟对殷商有诚信,天鸟眷顾殷商之意。
5〕不易,丕赐。大赐,天赐。“不易为王”,丕赐为王。是说殷商的王位,是上天赐予的,代表上天的旨意。
6〕适,《说文》曰:“之也”。就是“往”。“天位适殷”,上天把大位派给了殷商。
7〕不挟,丕挟。“不挟有四方”——广有国土。《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商颂.殷武》:“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都能证明,殷商国土广大,天下诸侯,“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我姬周算什么?
【译文】
天降玄鸟,眷顾殷商。大殷之盛,国土茫茫,挟有四方。天下诸侯,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朝王。帝乙之明,犹如太阳。光照天下,赫然在上。姬周蕞尔,诚恐诚惶。
【评论】
本段是写殷商的赫赫威势,也即帝乙的赫赫威势,而我们的《诗》家,说是写文王的赫赫威势。“天位殷适”(天位适殷),是本段的关键句,是确定本段诗文姓张姓李、姓商姓周的基因识别码——“DNA”,则干脆视而不见,不予翻译。其实,文王时代的殷商,才是具有赫赫威势的“美国霸王”呢!而文王,还是没有半分家底的流浪汉,哪里来的赫赫威势?
历代《诗》家,将“難”训释为难易之难,“丕赐”解读为“不易(不容易)”,于是对
“天難忱斯,不易为王”一句,翻译为“天意难测,为王不易”,必须谨慎为政。这样的理解,大约与《周书.君奭》的一段文章有关。原文是:
呜呼!君已曰“时我,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网尤违,惟人。在我后嗣子孙,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天难谌,乃坠其命,弗克经历。嗣前人,恭明德,在今。
    历代《诗》家翻译之错误,主要在第一章和第四章。

第二章
【原文】
挚仲氏任8,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9。乃及王季10,维德之行11。大任有身12,生此文王。
【解读】
本章写文王母亲的出身。她来自天朝,嫁给王季。先仅仅是嫔妃,后来成为国母,这是挚仲氏的德行决定的。挚仲氏有高贵出生,文王也就具有成为岐下首领的高贵血统。所以要特别述说他母亲的出身。
【注释】
8挚(zhí)仲氏任,挚,侯国之名;任,姓氏;仲,中女,犹如二妹。挚国任家二妹,是周文王的生母。
9〕这一段是说,挚仲氏来自殷商的属下诸侯,有天朝血统。先仅仅是嫔妃,后来成为国母,这是挚仲氏的德行所致。其实,是周文王成为岐下首领之后,挚仲氏也跟着由嫔妃升格为国母了。这也是“母以子贵”的出处。
10〕及,跟也。“乃及王季”,嫁给王季。
11维德之行,德行优秀,贤淑善良。
12〕有身,怀孕。“大任有身,生此文王”,挚仲氏怀孕,后来生下文王。
【译文】
任家二妹,来自殷商。嫁与王季,贤淑善良。二妹怀孕,生下文王。先仅嫔妃,升格后皇。

第三章
【原文】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13,聿怀多福。厥德不回14,以受方国15
【解读】
文王在没有成为岐下首领之前,小心翼翼的伺候帝乙(上帝),得到帝乙的青睐,所以帝乙选择他为岐下首领。这是文王未发迹之前的情况。
【注释】
13〕上帝,殷帝帝乙。不是耶稣阿门那个上帝,也不是中国的土产神玉皇大帝。这四句是说,周文王在还没有成为岐下首领的时候,就能小心翼翼的伺候商帝帝乙,得到帝乙许多关照。
14〕厥,其。“厥德不回”,矢志不移。
15〕受,授予。“以受方国”,周文王的这些美德,是得以领受方国的政治基础。
【译文】
文王严谨,小心翼翼。自求多福,伺候帝乙。矢志不渝,至有契机。帝乙授国,岐下为辟。


第四章
【原文】
天监在下16,有命既集17。文王初载18,天作之合19。在洽之阳20,在渭之涘21
【解读】
帝乙扶持周文王挺进岐下。在合阳起兵?在渭水打败原岐下之兵?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是文王岐周的两个重要的政治军事地标,犹如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地标一样,被诗词记录下来。但具体发生了什么政治事变,诗文在此作了省略。
【注释】
16〕天,帝乙也。帝乙在天上监视着地下。天监在上,帝乙注视着岐下的一切,也就注意到了姬昌的一切优秀品格。
17〕有命,天命,帝乙之命。集,就也。“有命既集”,帝乙任命文王。
18〕载,祭祀,国家祭祀权。“文王初载”,文王得任岐下首领。
19〕天,天邑商、天邑商的拥有者帝乙。“天作之合”,帝乙作成这件事。作成文王为岐下首领这件事。在封建礼教全盛时代,“天作之合”是夫妇合卺的祝福语。因此,传统《诗》家将“天作之合”,理解为帝乙嫁妹与文王这件事和嫁妹的地点——合阳(在洽之阳)以及渭水(在渭之涘),这是错误的解读“天作之合”。
20〕洽(hé),地名。今合阳,在黄河边上,是殷商从山西到陕西的重要渡口。“在洽之阳”,在合阳起兵,护送文王西进岐山。
21),水厓。“在渭之涘”,在渭水边上。在渭水边上做了什么?或许是打败了原来岐下的军队。或许就是帝乙二年,“周人伐商败绩”的地点。
【译文】
帝乙明鉴文王优秀。命以大任,扶持为侯。起兵洽阳,渭水成就。大国作成,而启宏猷
【评论】
历代《诗》家将“天作之合”理解为帝乙嫁妹与文王这件事,这是最重要的误解之一。

第五章
【原文】
文王嘉止22,大邦有子23。大邦有子,伣天之妹24。文定厥祥25,亲迎于渭26。造舟为梁26,不显其光。
【解读】
周文王的政权稳定后,到渭水去迎娶“天妹”为妻。这才是娶“天妹”为妻的时间、地点、过程、仪式。
【注释】
22〕嘉,美。止,语词,犹如“啊!”。“文王嘉止”,文王优秀美好啊!
23〕大邦,大国,指殷商。子,女子。“大邦有子”,大邦之女。
24伣(qián),《说文》曰:“譬也”,宛若。“伣天之妹”,宛若天妹。是帝乙的女儿还是妹妹?或者宗族?就不必细细考究了,反正她是帝乙的化身或代表。
25〕文定厥祥,以一定的仪式,结两国婚姻之好。
26〕亲迎,迎亲的倒装句。“亲迎于渭”,迎亲于渭水之滨。
26〕梁,《说文》说:“跨水的桥梁”。“造舟为梁”,搭设浮桥。
【译文】
天朝有女,伣天之妹。来嫁文王,文王嘉美。造舟为桥,迎亲于渭。天王佳婿,光耀西陲。

第六章
【原文】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27。于周于京28,缵女维莘29。长子维行30,笃生武王31。保右命尔,燮伐大商32
【解读】
周武王在镐京(丰)称王后,谥父亲西伯为文王,并将自己的母亲莘女升格为太后。曾经的“天妹”就不知下场了。封母亲为太后,相当于对殷商动武的宣言书。
【注释】
27〕天,天命。“有命自天,命此文王”,文王承嗣天命称王。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文王在世时为西伯,没有王号。文王死后,武王称王,谥其父为文王。“命此文王”,当在西伯逝世以后、武王称王之时。第六章是叙述武王之事。
28〕周,国号;京,镐京。改国号、称王的地点是镐京。《史记.周本纪》记载,文王逝世前一年,将国都由岐下迁移至丰,也就是镐京。一年后,“西伯奔,太子发立,是为武王”。“于周于京”,周武王改国号为周,建都镐京。
29缵(zuǎn),《说文》曰:“继也”。女,王后。“缵女”,继承为王后。“缵女维莘”,文王娶了“天妹”为妻,为维持与天朝——殷商的政治关系,文王肯定以“天妹”为正夫人。武王上台后,武王的母亲又继“天妹”之后为文王王后。文王的这个王后是莘国女子,嫁与文王比“天妹”更早。她是武王和哥哥“行”的母亲。
30〕长子维行,武王的哥哥名“行”,或者“这个哥哥走了”。总之,武王排行第二。按周初“长子继承”原则,这个名叫“行”的哥哥、或“出走了的哥哥”,当时到底在姬周内部产生了些什么事变?是否就是逃到吴国的“吴太伯”被司马迁误为文王的大伯的那个人?无从查考,因与诗文无关紧要,不述。
31〕笃,《说文》曰:“马行顿迟”;笃,《尔雅.训诂上》:“笃,固也”。“笃生武王”,固生武王、缓生武王。
32〕燮,徐灏《段注笺》:“……灏按:戴说是也。盖燮为烹饪熟物之称,从又持二火。会意,ren……”(见《说文解字今释》p413)。按:燮,火烧也。大,甲骨文与天字同构。大商,天商,天邑商。“燮伐大商”,火烧天邑商。
【译文】
维此姬发,镐京称王。尊崇西伯,谥为文王。又谥母亲,以继“天妹”,而为为后皇。莘母生子,长子为行。再生二弟,其为武王。天保武王,剪灭大商。

第七章
【原文】
殷商之旅33,其会如林34。矢于牧野35,维予侯兴36。上帝临女37,无贰尔心38
【解读】
第七章写周武王在牧野与商纣王决战战势。
【注释】
33〕旅,《甲金字典》:“甲骨文象人持旗以致众之形”。举旗而行之军队。“殷商之旅”,涌向殷商的军旅——讨伐殷商的军队。
34〕会,旝(kuài)。《说文》说:“旝,竖建大木,把石头放在它的上面,用机关发射,用以打击敌人。从㫃,会声。《春秋左传》说:‘旝旗以动,就击鼓进军’。《诗经》说:‘他们的旌旗像树林一样竖立’”。根据《说文》,旝,应该是旌旗。“其会如林”,旌旗如林。
35〕矢,誓的同音假借字。“矢于牧野”,誓师牧野。《周书.牧誓》记录誓师的过程。
36〕予,我。予侯,本侯。兴,举兵。“维予侯兴”,本侯兴师伐纣。
37〕上帝,皇天。臨,林义光《文源》:“品,众物也。[,象人俯视众物之形”。“上帝临女”,皇天在俯视着大家。
38〕“无贰尔心”,不要有二心。
【译文】
伐商之旅,旌旗如林。誓师牧野,丰镐兵。各尽尔力,莫怀二心。昊天明鉴,赏罚维刑。

第八章
【原文】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39,驷騵彭彭40。维师尚父41,时维鹰扬42。涼彼武王43,肆伐大商44,会朝清明45
【解读】
本章写姜子牙辅助周武王,取得讨伐商纣王的胜利。
【注释】
39〕牧野,姬周与商纣王决战的地点,在今孟津境内。檀,《尔雅.释用器》:“檀,坦也。摩之使坦然平也”。檀车,经过刨光之车。犹如今日说“豪车”。“檀车煌煌”,豪车煌煌、战车煌煌。
40〕驷,《说文》说:“一辆车所驾的四匹马”。騵(yuán),赤毛白腹的马。彭彭,马蹄声。“驷騵彭彭”,漂亮的战马,彭彭有声。
41〕尚父,吕尚,武王遵称为父,故曰尚父。师,师父,军师。
42〕鹰扬,吕尚掌控战争全局,如雄鹰在天空盘旋翱翔。
43涼(liàng),辅佐。《小尔雅.广诂一》:“涼,佐也”。“涼彼武王”,辅佐武王。
44〕肆,《说文》说:“肆,穷极;陈列”。徐灏《段注笺》:“[髟(biāo],其本义为发长,故从髟……引申之义为极。极者,引而长之,至于无穷也”。“肆伐大商”,终极殷商。
45〕会,合也。会朝,不终朝。“会朝清明”,不终朝战斗结束,硝烟散尽。引申为新朝砥定。
【译文】
牧野洋洋战车煌煌骏马奔驰蹄声磅磅。尚父雍容,如鹰翱翔。辅佐武王,终极殷商。砥定王朝,以开周疆。

、传统翻译举例
【译文】
文王明德天下扬赫赫神灵在天上天意难测莫轻言君王着实不易当天意曾授殷为王却又叫他失四方
【评论】首章翻译全错。应该是殷商帝乙的赫赫威势,帝乙是周文王得任岐周首脑的政治基础——后台。所以要大肆宣扬帝乙。
挚国任氏二姑娘,来自迢迢那殷商。出嫁进入西周城,做了新都的新娘。她与王季来相配,为善积德两相当。太任不久怀身孕,于是生下周文王。
正是这位周文王,小心谨慎又善良。知道如何敬上苍,受得福禄无限量。行事从不把德违,四方诸侯皆归降。
上苍监察临凡尘,天命属意周文王。文王继承王位时,上天作合赐新娘。新娘家住洽水北,即是清清渭河旁。文王即刻行婚礼,大邦出位好嫁娘。
大邦出位好嫁娘,好似天上仙女样。选定结婚吉祥日,文王迎亲渭河旁。木船相接当桥梁,典礼先要真辉煌。
上天之命由天降,命令赐予周文王。定号为周在京都,莘女继室配文王。身为长女至周邦,婚后生下周武王。上帝保佑并令他,会合诸侯伐殷商。
【评论】根据《史记.周本纪》,文王迁都镐京,但没有称王。一年后姬昌逝世,姬发嗣位,并称王。周文王之号是武王所谥;武王的母亲与“天妹”的关系,也没有说清楚。为何武王的母亲是“缵女”,就是继别人之后为太后?这里有废“天妹”而立母亲为后的过程。

殷商军队多强盛,旌旗茂密如森林。武王列阵在牧野,如今伐商誓兴师。上帝已至你身边,你等不要怀二心。
【评论】不是殷商的军队旌旗如林,而是涌向殷商的军旅旌旗如林。

牧野宽阔作战场,檀木兵车亮堂堂。四马威武多雄壮,三军统帅尚父当。犹如苍鹰双翅膀,一心协助周武王。三军出兵击殷商,战至天明定新邦。
【评论】首先,《大雅.大明》是史诗。翻译时,须结合《史记.周本纪》、《周书.牧誓》等史书解读并翻译,不然,既与史实不和,逻辑自然混乱。

六、《毛诗正义》的解读
1、对《大明》的总体解读
正义曰:
作《大明》诗者,言文王有明德,由其德当上天,故天复命武王焉。言复更命武王,以对前命文王,言文王有明德,则武王亦有明德,互相见也。
【评论】
将《大明》解释为赞歌,显然偏颇。《大明》是叙事诗,是历史记述,不是空泛的赞美。

2、对首章的解读
2.1对“明明在下,赫赫在上,解读为“文王之德,明明于下,故赫赫然见著于天”。
【评论】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是对商王帝乙威势的定语,不是文王之德“赫赫然见著于天”。

2.2对“天难忱斯,解读为“(上)天之意(难有诚)信”;对“不易维王”解读为“天子不可改易”;对“使不挟四方”,解读为“(殷)之教令不行于四方”。而今归周,这是周之德美,是“天命无常,维德是予”也。
【评论】
“天难忱斯”,当为“天鸟眷顾”,《正义》解读为“天意难信”,错误极了。

3、对第四章的解读
“天作之合”,将“合”解读为“配、妃”,说是文王在合阳、渭水发现了武王的母亲太姒,《正义》还考证,当时太姒不过两三岁,小文王“一、二岁耳”;
【评论】
五六岁的文王看上了两三岁的太姒,还在渭水结成百年之好,是神话故事?

总之,《正义》没有读懂《大明》,又以权威误导后世,成后世治《诗》家错误的总源头。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9 15: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治《诗》家对《大明》翻译的错误不可原谅。本文是在太长,但不如此,不能纠正错误。不能反正历史冤案。
本文只给对《诗经》比较关注者,如星空老之流观看,一般的读者不进入也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9 15: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九门提督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3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51
贡献
3387
金钱
4696
发表于 2019-11-11 21: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地方不太清楚,请说明一下,文中:
“二、原文与总译文
【原文】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丕)易为王。天位适殷,使不(丕)挟有四方。
----
【译文】
天降玄鸟,眷顾殷商。大殷之盛,国土茫茫,挟有四方。
---。 ”


其中【译文】是对应于【原文】而译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0 18: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老好。我这里,只有你老能光顾了。感谢!南哥说我“根本没有研究诗经的能力”的人,也不来了。
首章的译文是意译,并不一一对应。参照《商颂.玄鸟》翻译。

关键在“天难忱斯”该如何解释?历代《诗》家,将“難”训释为难易之难,“丕赐”解读为“不易(不容易)”,于是对
“天難忱斯,不易为王”一句,翻译为“天意难测,为王不易”,必须谨慎为政。
我认为这样翻译是错误的。

我的观点,“难”是鸟,是殷商的吉祥鸟——玄鸟,“天难忱斯”,是天鸟眷顾他们(殷商)。

“不赐”应为丕赐,天赐殷商以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0 18: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长一段时间,我这里进不了“大中华诗词论坛”,总进不来,迟复为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3 19: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