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4|回复: 4

欧阳修,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复制链接]

589

主题

411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640
贡献
5237
金钱
935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11-8 17: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5162 次点击
7 个回复





孙继胜 于 2019/11/8 8:05:04 发布

[size=1.35em]    公元1045年,也就是北宋庆历五年,京城发生了一起通奸案:人妻张氏与府中的仆人偷情,被老公抓了个现行,丈夫一怒之下,将这一对奸夫淫妇告上了法庭。

    这本是一桩平常的民事案件,但当事双方的身份却颇为引人关注。

    被戴了绿帽子的老公叫欧阳晟,是当朝官员、文坛领袖欧阳修的侄子。

    而偷情的张氏,是欧阳修妹妹的前夫的前妻的女儿,也就是欧阳修的外甥女。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张氏自幼丧父,欧阳修一手将其抚养长大,成年后,又做主将她许配给了自己的侄子,这种近亲联姻在过去并不少见。

    亲戚家里出了这种丑事,对欧阳修自然会有些影响,如何处理?吃瓜群众早早搬出小板凳坐好,拭目以待。

    那个时候,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更大的瓜还在后面。

    开封府负责审理此案,随着庭审的逐步深入,张氏不但承认与家中仆人有奸情,还供述出,婚前曾与舅舅欧阳修有染。

    我的天呐!社会舆论一下子就炸了,舅舅跟外甥女,这叫乱伦啊。没想到啊没想到,我以为只有欧阳克这样的淫贼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没想到你欧阳修浓眉大眼的也如此下流,我们上学时候的《醉翁亭记》和《卖油翁》都白背了吗?!

    欧阳修是谁?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苏轼、苏辙、苏洵、曾巩、王安石、司马光、包拯等北宋名家均出自其门下,可谓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

    所以,欧阳老师乱伦?不可能的,一定是诬陷,我就问你,有证据吗?

    法庭上,张氏出示了欧阳修早年写给自己的一首词《望江南》: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啥意思?多读几遍,自己慢慢体会。总之,这首艳词就是欧阳修勾搭未成年少女的罪证。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件事立刻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连续数周占据热搜榜榜首,各大媒体连篇累牍报道,《大宋日报》更是在头版头条发出一连串的诘问:文坛巨匠身陷“盗甥门”,是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背后的真相究竟如何?

    1.   当时意气尤骄矜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四川绵阳人,父亲是当地一名小官吏,56岁老来得子,生下欧阳修。

    欧阳修3岁那年,父亲病故,孤儿寡母投奔叔叔生活。母亲郑氏,出身书香门第,亲自辅导欧阳修学习,买不起笔墨,就用芦苇杆当笔,在地上教他写字,史称“画荻教子”。

    据《欧阳修年谱》中说,欧阳修少年时期“家益贫,借书抄诵。”后来得到韩愈的《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爱不释手,“为诗赋,下笔如成人。”当地人都说:“奇童也,他日必有重名。”

    欧阳修自己也是信心十足,踌躇满志,16岁参加科举考试,意外落榜,复读三年后再考,再次落榜。

    什么情况?当地学霸啊,为什么屡战屡败?欧阳修想不通。

    在当地做小官吏的叔叔毕竟见多识广,说:“瓜娃子,你在绵阳这个小地方学习成绩好算个锤子,全县每年才有几个考上211、985的?要想出人头地,你必须到大城市去。

    首都的师资力量果然不一样,欧阳修告别家乡,到东京汴梁仅仅补习了一年,参加开封府国子监考试,便获得广文馆试第一名,称“监元”;接着参加国学解试,依旧是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年参加礼部省试,再次蝉联第一名,称“省元”。

    连中三元之后,欧阳修一时意气风发,颇有傲视天下举子之意。

    公元1030年,23岁的欧阳修参加由当今皇帝宋仁宗亲自主持的殿试,发挥依然出色。

    据当时担任主考官的晏殊后来回忆,欧阳修交卷出考场时,洋洋自得,颇为自负,晏老师担心他再次夺魁会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本着对年轻人的警示和爱护,有意给他打了低分,以挫其锐气,但欧阳修仍以第14名的成绩,位列二甲进士及第。

    榜下择婿是宋代高层的传统,尚未婚配的新科进士在京城婚恋市场历来十分抢手,年轻有为的欧阳修被朝廷官员胥偃选为女婿,婚礼之后,很快被授予官职,出任将仕郎、秘书省校书郎。

    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步入仕途,欧阳修三喜临门,妥妥的人生赢家。

    2.  曾是洛阳花下客

    公元1031年3月,欧阳修调任西京推官。

    北宋时期,西京洛阳是仅次于东京汴梁的全国第二大城市,热闹繁华。新工作很清闲,欧阳修在洛阳结交了不少新朋友,比如后来被称为宋诗开山鼻祖的诗人梅尧臣等,每天饮酒赋诗,红尘作伴,日子过得潇潇洒洒,就像这首诗里写的那样:

    我昔初官便伊洛,当时意气尤骄矜。

    主人乐士喜文学,幕府最盛多交朋。

    顶头上司钱惟演是重度文学爱好者,也是北宋“西昆体”骨干诗人,对欧阳修的文才十分欣赏,虽然两人的年龄相差了30岁,但志趣相投,都喜欢玩,下班没事儿,钱惟演就叫上欧阳修等一帮年轻人一起聚会,喝个酒K个歌捏个脚洗个澡耍个大宝剑啥的,其乐融融。

    这种上下级关系到底有多融洽?说两件小事。

    有一次,钱惟演设家宴请欧阳修等属下喝酒,说好7点,所有人都到了,只有欧阳修不见人影,这当然是很不礼貌的,但钱领导并不生气,知道那段时间,“欧与一官妓荏苒。”正在热恋阶段。

    7点半,欧阳修带着一名青楼女子,衣衫不整气喘吁吁地到了。大家都埋怨他不守时,问俩人干啥了这么晚才过来?欧阳修说临出门发现姑娘的金钗找不到了,翻遍了角角落落也没有,所以来晚了,没啥说的,自罚三杯。

    大概是名牌吧,席间,歌妓一直长吁短叹,惋惜不已。钱惟演也是有点喝高了,借着酒劲儿说:“你让欧阳修以金钗为题,现场作首词,若是写得好,我赔你个金钗。”

    歌妓一听,喜出望外,马上央求欧阳修,欧阳修放下酒杯,思忖片刻,一首《临江仙》便脱口而出: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一时满堂喝彩。

    此事载于《尧山堂外纪》,当时,钱领导说到做到,“遂命妓满酌赏欧,而令公库偿钗。”真用公款赔人家了一个金钗。

    还有一次,欧阳修在上班时间跟朋友一起游嵩山,返回途中,经过龙门香山,天降大雪,一时饥寒交迫,忽然见远处有车马赶到,原来是钱惟演专门派厨师送来热乎乎的饭菜,这还不算,居然还有热乎乎的歌妓!

    此事载于《东山说苑》,原文如下:

    钱文僖惟演守西都,谢绛欧阳修俱在幕下。一日游嵩山,自颖阳归。将暮,抵龙门香山,雪作,登石楼望都城。忽于烟霭中有车马渡伊水来者,则文僖遣厨传歌妓至。吏传语曰:“山行有劳,少留龙门赏雪,府事简,无急归也。”

    你们爬山辛苦了,在龙门歇歇脚,顺便欣赏下雪景,单位没啥事儿,不用着急赶回来。

    苍天啊大地啊,这是哪个单位的领导这么关心体贴下属啊?你们还招人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也就是在那段时间里,年少轻狂的欧阳修纵情声色,创作了大量写给青楼女子的艳词,也为后来被政敌用生活作风问题做文章留下了口实。

    比如这首《少年游》:

    绿云双亸插金翘。年纪正妖饶。汉妃束素,小蛮垂柳,都占洛城腰。

    锦屏春过衣初减,香雪暖凝消。试问当筵眼波恨,滴滴为谁娇。

    还有这首《系裙腰》:

    水轩檐幕透薰风,银塘外、柳烟浓。方床遍展鱼鳞簟,碧纱笼。小墀面,对芙蓉。

    玉人共处双鸳枕,和娇困、睡朦胧。起来意懒含羞态,汗香融。素裙腰,映酥胸。

    那是一段多么令人难忘的岁月啊,晚年欧阳修曾作诗感叹: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3.   醉翁之意不在酒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这种声色犬马的日子终于走到了尽头,钱惟演被降职调离,河南府来了新领导,名叫王曙,是前宰相寇准的女婿,年近七旬,对属下管理十分严格。

    老干部特别看不惯欧阳修等人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工工作时间喝酒,这还像个政府部门吗?

    据《宋史》记载,有一天,欧阳修等人中午在外面吃饭又喝了不少酒,下午开中层干部会,满屋子酒气,把老王给气坏了:“诸君纵酒过度,独不知寇莱公晚年之祸邪!”你们这样喝酒,知不知道我岳父寇准,晚年就是因为纵酒享乐被贬官的,你们还不吸取教训吗?”

    欧阳修到底是年轻气盛啊,加上喝了点酒,一句话就给怼回去了:“以修闻之,莱公正坐老而不知止尔!”我听说,寇丞相是因为一把年纪还赖着不退休才倒霉的。

    把老王给噎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公元1034年,欧阳修被调回京城任职,逐渐走入政治中心。不久,因为支持范仲淹革新遭到牵连,被贬为夷陵县令。

    这是欧阳修第一次被贬,让他初步尝到了政治斗争的严酷无情。

    公元1040年,欧阳修又被调回京城,因为性格直率,敢于谏言,被朝廷任命为谏院主管,专门负责收集官员和民间的各种意见建议,并评价百官施政得失,供皇帝决策参考。谏官的行政级别虽然不高,但直属皇帝领导,手眼通天,权限极大。

    当时,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再次推行变革,史称“庆历新政”,欧阳修坚决站在范仲淹一边,积极参与改革,支持整顿吏治,被守旧派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加上担任谏官期间,得罪了不少人,所以,许多人都想干掉欧阳修。

    公元1045年,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等人被贬出京,欧阳修也随之失势。

    恰在此时,发生了那起震惊朝野的乱伦“盗甥案”,守旧派趁机落井下石,要求欧阳修辞职谢罪。

    事情真假难辩,男女关系这种事,历来是越描越黑,当时,欧阳修被搞得焦头烂额,几乎身败名裂。

    为此,朝廷成立了专案组调查此事,经过认真细致的走访调查,最后宣布:欧阳修与外甥女张氏乱伦一案,证据不足,罪名不成立。

    但是,事情并没完,在调查中,专案组意外发现,欧阳修存在侵吞他人财产的经济问题:“乃坐用张氏奁中物买田立欧阳氏券”,也就是说,欧阳修曾经用外甥女张氏的私房钱购买地产,但地契上填的却是他自己的名字。

    欧阳修因此二次被贬出京,任滁州太守。

    虽然名义上是因为经济问题,但大家都觉得,是因为生活作风问题,只有欧阳修自己心里清楚,政治问题才是被贬的真正原因。

    这件事对欧阳修打击很大,在滁州,他终日借酒浇愁,并在酒后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此文长期入选初中语文课本,且要求背诵。说实话,不太好背,不明白欧阳修为啥要写那么长,比欧阳锋背《九阴真经》还难,至今只记得这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也。”

   4.   楼高莫近危栏倚

    时间可以医治一切创伤,几年后,这桩丑闻终于被人们淡忘,欧阳修又被调回京城,先后出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官越做越大。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公元1065年,58岁的欧阳修又遭遇人生一道坎坷,依然是生活作风问题,这回的更加劲爆,有人举报,欧阳修与大儿媳吴春燕有一腿,民间俗称“扒灰”。

    不会吧?!大家都被惊呆了,但举报人是欧阳修老婆的堂弟蒋宗孺,自己家亲戚说的还能有假?所谓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蛋,为啥每次都是欧阳修?为啥每次都是男女关系不伦之恋?欧阳修的私生活会不会就是这么混乱?

    一时满城风雨,众说纷纭。

    政敌纷纷以此弹劾欧阳修,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说:“士大夫以濮议不正,咸疾欧阳修,有谤其私从子妇者。”说的就是这件事。

    尽管“扒灰门”跟多年前的“盗甥门”一样,最后也是因为证据不足不了了之,但不管真的假的,因为这种事闹得满城风雨,谁受得了?

    有些事情,你永远无法解释。

    欧阳修自此无心朝政,多次提出辞职,但均未获批准。

    毕竟欧阳修如今已是位高权重,社会影响力巨大,出这种事情,朝廷的面子上也不好看。

    所以,朝廷专门发文辟谣,以正视听,宋神宗还亲自安抚欧阳修:“身正不怕影子斜,不要理会社会上那些流言蜚语,也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组织上还是相信你的。”

    欧阳修长叹一声,默然不语。

    公元1072年,65岁的欧阳修背负着这两件说不清道不明的绯闻病逝,死后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葬于河南新郑。

   5.  此恨不关风与月

    仅就文学成就而言,三百年大宋王朝,无人能出欧阳修其右。

    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开创了一代文风,他参加修定《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撰写的《集古录跋尾》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

    欧阳修涉猎广泛,在洛阳工作期间,甚至将洛阳牡丹的栽培历史、种植技术、品种花期等作了详尽的考察和总结,撰写了《洛阳牡丹记》一书,这是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其中那句“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至今为人传颂。

    尽管欧阳修只在洛阳生活过三年,但那却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日子,青春的岁月,放浪的生涯,就任这时光,奔腾如流水,体会这狂野,体会孤独,体会这欢乐,爱恨离别。

    多年以后,欧阳修与当年的好友梅尧臣在洛阳重逢,曾作《浪淘沙》一词,追忆已经逝去和正在逝去的青春岁月: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为啥政敌总爱拿生活作风问题说事儿?应该说,与自己年轻时私生活有失检点不无关系。

    欧阳修在晚年曾自我反省说:“三十年前,尚好文化,嗜酒歌呼,知以乐而不知其非也。”那时候就知道玩得高兴,哪里知道什么是非呢。

    是啊,谁还没年轻过,风流倜傥,纵情酒色,放荡不羁,无所顾忌,尽情挥洒青春的热血和激情,这些或许都是文人品格,才子本色,可一旦处于庙堂之上,权力的中心,个人生活作风问题就很容易授人以柄,成为自己政治上的软肋。

    比如年轻时所写的那些所谓艳词,有些不过是随手应景之作,后来竟成为政敌用来攻击欧阳修的借口。

    后世评价:“欧阳公一代儒宗,风流自命。词章窈眇,世所矜式。”

    近代学者王国维更是一语中的:“永叔(欧阳修)、少游(秦观)虽作艳语,终有品格。”

    离开洛阳的那一年,欧阳修曾作《玉楼春》一首抒怀: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文章首发:大圣的小宇宙(SJSHPL001)


589

主题

411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640
贡献
5237
金钱
935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1 09: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形象思维的四大优势和七大劣势   

    (经《思维方法高级教程》原著者朱奇先生授权,本人将陆续把自己研习《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的所感所悟、所摘所编在猫眼不定期刊发,

   

    ---------------------------------------------------

    本期要点:

    与概念性思维相比,形象思维具有四点优势:学习成本低、快速灵活、易触发情感、具体真实。与概念性思维相比,形象思维具有七个劣势:形象思维不易表达、形象思维常常失真和不准确、形象思维无法考察感官不能直接触及的现象、形象思维很难区分微观和宏观、形象思维很难具有预测性、形象思维很难总结通用知识、形象思维难以量化。这些优势和劣势都是相对而言的,形象思维在某些领域、某种条件下的优势,在另一些领域、另一种条件下则可能变成了劣势,反之亦然。

    ---------------------------------------------------

    一、形象思维的四大优势

    (一)学习成本低

    如上面所说,天然性是形象思维的一大特征,任何人每天都在毫不费力地进行着形象思维。虽然我们也掌握了形象思维的少量知识,虽然形象思维也有一些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方面,但是,形象思维的更加深刻的机理人们至今知之甚少。仅仅就人们已经发现并能主动掌握的思维程序和思维规则而言,形象思维比起第三章以后要讲的抽象思维等概念性思维方法,在复杂程度和掌握的难度方面,完全是小巫见大巫。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想学习那少得可怜的关于形象思维方法的知识,学习的成本会很低,几乎不用花费多少我们有限的时间和金钱。

    当然,不要把学习形象思维方法与运用形象思维方法去掌握具体知识混为一谈,更不要把学习形象思维方法与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形象思维过程和形象思维结果混为一谈。后者经常是代价高昂的。

    目前人们所总结出来的提高形象思维能力的方法还只是有限的几条简单规则,即前面已经讲过的多观察、多体验、梦幻沉思、形象比较、模仿训练。这些规则几乎都在强调进行形象思维时的认真态度,而不是什么涉及精细操作过程的复杂知识。至于更精确的关于形象思维过程的机理,我们目前还拿不出更多的有说服力的通用知识,我们只好把它归于本能。

    (二)快速灵活

    首先,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还真的会出现一些突发的、不给我们留任何思考时间的事件。此时,一切需要进行概念推理的思维方法都要让位于具有闪电般速度的形象思维方法。例如,面对迎面扑来的猛兽,我们没有任何计算距离和设计逃跑方案的时间。我们唯一的生还希望只能寄于形象思维。只要我们的感官足够灵敏,只要我们记忆的形象足够多,形象思维就能在瞬间完成对行为的指引。

    其次,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也真的会出现一些极端复杂的事件,复杂到如同需要解一个百元方程组、千元方程组,而我们手头又没有用概念推理方法解决这些极端复杂问题的工作条件。此时,问题的解决只能求助于形象思维方法的整体形象比较。例如,你往水塘的一边扔一块多大的石头,就刚好能把漂在水塘另一边的精心折叠的小纸船掀翻?这个看似简单的小问题,在概念性思维的流体力学看来却是一个天大的问题。精确地计算出结果可能要涉及到一个极端复杂的多元方程组的求解,并且有可能还要借助巨型计算机。你不要以为这是一个无事生非的问题,它在造船等领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如果我们只把这个问题看作一个个案,不打算找出隐藏在个案中的通用知识,我们就用不着大量的推理和计算。我们就从小块到大块往水塘里扔石头,直到石头激起的水波将小纸船掀翻为止,这时我们记住了那个石头的样子和大小。“曹冲称象”所描述的古时的神童如何解决称出大象重量的难题,也不用预先理解浮力的概念和浮力的计算公式。现实中的确有许多需要这样用快速灵活的形象比较方法来解决的个案问题。

    再次,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还真的会出现一些更加复杂的事件,复杂到我们现有的概念性思维方法对发现可能存在于其中的知识或规律性完全无能为力。例如,美国射击运动员埃蒙斯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一场射击比赛中,前九枪以高达3环的优势领先于第二名,但最后一枪却因脱靶而无缘金牌;还是这个埃蒙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场射击决赛上,前九枪以高达3.3环的优势领先于第二名,但最后一枪却只打出不可思议的4.4环,又一次无缘金牌。为什么会这样?概念性思维试图用心理障碍等概念加以解释,但这种解释的全面性、精确性、可应用性一点也无法令人信服,一点也不能有助于埃蒙斯摆脱不幸和重新建立自信。于是,我们用形象思维来解释:微笑的上帝想给埃蒙斯开玩笑,也许下一次这个玩笑就会停止。这样的解释可能会被讥讽为不科学或儿戏化,但它的确更有助于埃蒙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

    现实中的确有许多问题无法用理性知识解释和解决,至少无法用当前已经掌握的理性知识来解释和解决。但记忆中的图画比较却能帮我们把它作为个案来解决,虽然无法做因果解释。这在涉及人类行为规律的领域尤其突出。

    (三)易触发情感

    一个完整的和感觉幸福的人一定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他有爱恨情仇,他有喜怒哀乐。我们目前还真的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时更能让人自我感觉生活得更加美好,但无法解释一点也不妨碍这个事实本身的存在。

    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坚持压抑情感,时时刻刻都冷眼看世界,那他就和一台精密的机器人相差无几了。所幸的是,我们从未发现绝对如此的真实个案。但是,因为较长时期的“薄情”和专注于概念性思维而导致精神抑郁、精神分裂等精神异常的真实个案,我们却是屡见不鲜。当然,因为较长时期的“多情”和专注于形象思维而导致精神狂燥等精神异常的真实个案,我们也屡见不鲜。

    为什么有些人情感丰富而另一些人则感情枯竭?

    人们的精神状态通常也是他长期所看、所听、所思、所行的副产品。也就是说除了个别案例属基因作用以外,多数人的情感多寡应该和他长期习惯使用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尽管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人们接着又进一步发现,极端偏好概念性思维的人群比其他人群情感缺乏的概率和情感缺乏的程度要大;极端偏好形象思维的人群比其他人群情感过盛的概率和情感过盛的程度要大。通常人们送给前一种人的是一个好听的词—理性,而送给后一种人的则是一个略带贬义的词—情绪化。

    我们目前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形象思维更容易触发人们的情感,但无法解释同样也不妨碍这个事实的存在。例如,你对一群人讲述国家和民族的概念时,他们做得最好的情况顶多是静静地听着。但你升起国旗、奏起国歌时常常能让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就幸福的人生而言,极端理性和极端情绪化都是我们竭力想避免的。为了情感和理性的协调,我们的建议是:当你情感匮乏时,就多做容易唤起形象思维的事情,如游历名山大川、劲歌劲舞、陶醉于音乐等,让自己的感官直接面对图画、声音;当你情感过盛时,就多做需要概念性思维的事情,如数据推演、侦探推理、文章推敲,让自己的感官远离具体的形象。

    (四)具体真实

    形象思维的思维元素就是一幅幅现场观察到的或者记忆中的事物的完整图画、完整形象。除了人头马身之类的故意错位想象的图画以外,形象思维的图画总是当前正在显现的或过去曾经显现的具体事物的真实映射。一个图画直接对应一个真实事物。换句话说,形象思维过程的每一步都是由我们的感官可感知的一个图画构成,形象思维的过程就是这一幅幅图画在人脑中先后登场的过程。只要看得清、记得准,那一幅幅图画就是具体真实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形象思维具有真实性。再换句话说,形象思维的误差仅仅是感官感知的误差和头脑记忆的误差,而不是形象思维方法本身的误差。“眼见为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各种概念性思维则不同,严格意义上的概念在现实中找不到直接一一对应的物,或者说概念性思维的概念无法直接在现实世界找到准确的映射对象。

    例如,“红”这个概念,你在现实世界就找不到一个完整的可以被称作“红”的具体事物,“红”只是一大群事物的颜色特征。

    再如,“马”这个概念,现实中与其相对应的是一大群事物,而不仅仅是一个具体事物。马的概念在张三头脑中唤起的可能是一匹他见过的白马;马的概念在李四头脑中唤起的可能是一匹他见过的黑马。同一个马的概念却可以代表不同的事物。

    的确,与形象思维相比,概念性思维天然的就有一种远离现实场景的倾向。第三章以后我们就要讲到,概念性思维的这种缺陷需要一套严密的规则或者需要一种全新的进化才能有所弥补。

    在人类社会早期,形象思维几乎是唯一的思维方法。遗憾的是,我们从少得可怜的历史遗迹中,无法找到更多的能描述当时的那种形象具体的思维方式的例证。到了产生语言的时代,历史的记录多了起来,但这时人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形象思维,而是形象思维与概念性思维相互交织、混合使用,并且发展变化的趋势是形象思维的分量逐步减少和概念性思维的分量逐步增加。在进入近代以前,人们的思维仍是多形象思维而少概念性思维。同样遗憾的是,从丰富的历史记录中,也同样难以找到更多的能直接描述当时的那种形象具体的思维方式的例证,因为那时的历史记录多是用语言概念完成的记录,而语言概念本身大都是概念性思维的结果。

    为了寻找例证,聊胜于无的办法是将人类社会早期的语言概念与现代语言概念做比较,比一比语言概念的抽象程度或者说远离具体事物的程度。结果发现,早期的语言概念比现代语言概念的抽象程度或者说远离具体事物的程度要低许多,思维的具体化特征仍处处可见。

    例如,早先人们没有抽象的时空概念,谈时间、空间都要联系到具体事物。有一句话现在被人们当作戏谑用语: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这句话实际上是祖先们比较年龄的正规用语,那时真的没有40岁、60岁这样的概念。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浩研究员收集的资料,直到50年代初期,在云南怒族地区,询问一些老人哪年生的,他往往回答说:“我是茶花开花时生的”,等等。傈僳族老人回答自己的岁数时都说:“像门前那棵树一样大”。因为他们的习俗是生孩子时就在门前种一棵树。如果外来人不知情,想砍掉或毁掉这样的树,他们会跟你拼命,不要以为这仅仅是迷信(树代表他们的生命),主要因为你使他无法再告诉别人自己的年龄了。

    直到现在,文学语言还鼓励这种时空概念具体化的倾向:时间如流水,时间如白驹过隙、寿比南山、弱冠之年、花甲之年,等等。

    还有,概念性思维的语言追求简单化和精确化,形象思维的语言则讲究具体化和形象化。例如:有些民族的语言中没有“受伤”的概念,但有“小刀割伤”或“牙齿咬伤”的概念;没有“战斗”的概念,但有矛战、箭战、拳战、舌战的概念。再看名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浩研究员收集的资料,我国古代汉语经常使用很具体化的名词,2岁的牛被称为“牛市”,慢慢走的牛叫“牛岁”,3岁的牛叫“牛参”,白色的牛叫“牛崔”,生口舌病的牛叫“牛今”等等。《诗经》中有一首诗,其中马的名称达16个之多。古代欧洲北部的萨阿米人有41个词来代表不同样的雪,却没有“雪”这个抽象名词。

    我们知道形容词比较抽象,红、高、热、凶,等等,都用来表达事物某一方面的属性。文学语言表达这些抽象属性都有一种具体化倾向,比如“凶”,要写成豺狼般凶狠。如果再能具体些,写成如何咬牙切齿,如何横眉立目,就更具有“文学性”了。学生学作文,必须会一种叫比喻的修辞手法,否则一定不会得高分。姑娘美,要写成美如水;小伙壮,要写成壮如山。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正是由形象思维的具体真实性所决定,当人们出于特定目的而试图编织虚假规律时,形象思维的图画作假成本一般都高于抽象思维的概念作假成本。

    例如,魔术师的大变活人让我们目瞪口呆,因为即使它是假的,也假得“具体真实”。但魔术师作假的道具成本、获得技巧的成本都高得惊人。再如,古代的巫师要让人们相信他的权威来源于他与神的对话,不是简单说说就能奏效的。他要用隆重的仪式来形象具体地表现他与神的对话过程,有时还得借助他秘密掌握的化学技巧在恰当的时机造出神秘的烟雾等。巫师作假的成本也是高昂的!

    学习完第三章以后的内容我们就更能明白,概念性思维的概念作假,其成本就要低得多了,随便什么人只要会利用人们常常忽略逻辑规则的弱点,不花一分钱就能轻而易举地从真实的现象推出令人迷惑的虚假结论。

    形象思维的具体真实性还使它所传达的信息更容易被牢牢记忆。

    例如,我们讲述抽象的国家概念,费尽口舌也不如国旗、国徽、国歌这些简单的具体形象更能唤起一大群人对国家的归属感。

    再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在作制度设计时的聪明之处在于,不管多么复杂的制度规则,都用具体形象的礼节和仪式来诠释。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该如何交谈,该如何举手投足,都要遵循礼仪;你要想区分一品大员和七品芝麻官,你只需看他们的轿輦、服饰、宅邸的区别便可一清二楚。将人际规则形象化是儒家文化传播广泛和久远的原因之一。

    再如,有些部落没有东南西北这样的表明方向的空间概念,但他们对空间有自己的理解方式,那就是比对具体的参照物。他们对具体空间参照物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他们只要走过一次不管多么幽深广袤的森林,以后随时都能穿行其间而不会迷路。他不会用概念告诉你路该怎么走,但即使在迷宫里你也可以放心地让他带路。相反,人们对自己记忆抽象概念的能力就没有那么自信了。如果引导你寻找目的地的方式是向东300米,再向北400米,再向西100米等等概念指标,你敢相信大脑的记忆力而不把这些数据预先写在纸上吗?

    二、形象思维的七大劣势

    我们每天都在毫不费力的进行着形象思维,但不夸张地说,如果我们只会形象思维,我们就没有全面完成从动物向人类的进化。如果人们的决策、人们的行为仅仅任由形象思维来指引,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就真的离天下大乱不远了。形象思维起码有七个明显的缺陷。

    (一)形象思维不易表达

    我们早就说过,形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表达绝不是一回事。本能使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进行形象思维,本能却没有告诉我们该如何表达形象思维的过程和结果。现代艺术家们殚精竭虑地调动各种“艺术语言”,所能表达的也只是有限的和简单的信息。例如舞剧,艺术家们用舞蹈表达内心世界可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可多数人还是看不懂。在实际生活中,虽然人们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甚至心跳脉搏、汗腺分泌也能传达一些形象思维的信号,但那是多么难以掌握和多么不准确呀!这就是为什么直到今天测谎类仪器也不能作为法院判决的直接证据的原因。

    形象思维不易表达,并且随着由概念性思维的进化而导致的形象思维的钝化,人们那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形象思维的表达技巧也日渐荒疏。古人相互之间,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面部表情,立刻就心领神会,而我们现代人对此则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想一想现代社会需要传播的海量信息,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形象思维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在分工细化、合作紧密的时代,别人不知道你的形象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他就无法理解你、帮助你、配合你。我们经常见到一些人干着急说不出来,就属于这种情况。这就为集体的协调一致的行为带来阻碍。别人不知道你的形象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你也无从得知别人的形象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如果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内只会形象思维的人占很大比例,就容易产生更多的冲突,因为大家都不会“讲理”,就会产生更多的误解,暴力往往成为最终的解决手段。动物群中反复发生血腥的争霸殴斗,可能也与此有关。

    (二)形象思维常常失真和不准确

    尽管我们以前说具体真实是形象思维的一大优势,但这种优势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实际的形象思维却常常失真和不准确,包括感官感知的不准确和头脑记忆的失真。我们人类感官的感知能力和头脑的记忆能力的确与我们期望的相差甚远。正是这种感知不准和记忆失真条件下的形象思维,往往导致了我们许多行为的脱离实际和怪诞。

    我们有限的感知能力面对速变、微小、远距离的事物,经常不能提供准确的形象和图画。例如,我们看月球像月饼;我们看上去很干净的手上可能布满细菌;我们看一颗颗流星像合成整体的扫帚,我们看太阳像围绕地球而转……

    我们有限的记忆能力使得先前映射到脑中的形象和图画越来越模糊。例如,王伟向你借iPAD时已经打招呼了,但很快这个听觉形象就被你忘记了。几天以后你在王伟的宿舍看见你的iPAD了,你心里开始嘀咕:王伟怎么偷东西?人与人之间像这样因为听觉形象被遗忘而发生误解的情况简直是不胜枚举。

    我们感知的形象和感知形象唤起的记忆中的形象不一定有必然因果联系,这也常常导致形象思维依靠脑中那种神秘的形象变换来做出的判断远远偏离现实。我们现场感知的那一幅图画有可能唤起的脑中记忆的图画也许有很多幅,我们目前还搞不明白大脑是如何选中其中一幅作为感知图画的后续图画。但我们很清楚的是,大脑选择的图画经常与事实不符。例如,你看见了李老汉进了王寡妇家,后面将被唤起的记忆中的形象有多种可能:李老汉向王寡妇借斧头、王寡妇的儿子托李老汉捎个东西、王寡妇求李老汉帮忙安电灯,等等。但不知为什么,你头脑中被唤起的却是男欢女爱的图画,于是流言蜚语就开始从你这里传播。

    笔者提醒朋友们,如果你不幸遇到一位多疑的上司,他想象力丰富而逻辑推演能力不足,那么你的小心谨慎不仅仅是要避免被上司看见你正在做他讨厌的事情,你还要谨慎到这种程度,即所有的坏事情可能在他脑中唤起的众多后续图画中也没有你的形象,否则,即使你没干坏事也可能被莫名其妙地穿上了小鞋。例如,与你的上级势不两立的一个对手有一天碰巧搭上了你的顺风车,他下车时恰巧被你的上司看见,尽管你不作贼心不虚,尽管大家都不露声色,但这个图画已经印在你的上司的脑海里了。假如你再有一次与那个人过从甚密的情形被上司看见,你的厄运可能就要开始了,因为你那偏好形象思维的上司,脑中不仅会经常出现那个对手反对他的图画,还总会出现一系列后续图画,而在这些后续图画中不知为什么你被想象成了他对手的同盟者。工作单位里城府很深的好心人提醒你平时“多注意形象”,并不仅仅指穿戴得体、言行得当,其中更深层的含义就是让你明白一条规律:单位里的人事关系图经常就是像这样用形象思维进行分类鉴别的结果。现在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被我们想象得有些神秘、深奥的处理人事关系的技巧,其实从某种角度看也是在考验你会不会灵活应用原始的形象思维方法。包括领导者在内的多数人,对其他人的了解往往停留在“像什么”,而不是“是什么”。构陷者都熟稔这个形象思维的规律,不懂这个规律的人则经常为“被误解”而烦恼。

    再如,形象思维的不准确还表现为把判断好或坏的标准也形象化和榜样化了。好榜样做的一切都是好的,坏榜样做的一切都是坏的!人们这种形象思维的弱点经常被一些人利用,当他想让大家都排斥你的观点或行为时,他不直接针对你的观点或行为,而是先想办法抓你的把柄,丑化你的形象。这个目的一旦达成,你就是一个坏榜样了,你的所有观点或行为就不会被人们赞同或模仿了。人们这种形象思维的弱点也经常被一些人反过来利用,他们将真理也榜样化或领袖化了,具体做法就是,利用大家最初对某些人的好感,顺势把这些人渲染成榜样,或者神话成领袖,然后鼓励大家按照榜样或领袖所说的、所示范的去做就行了,不用再对行为本身是否恰当做理性判断了。

    (三)形象思维无法考察感官不能直接触及的现象

    在感官无法触及的领域,形象思维被描述成胡思乱想一点也不过分。遗憾的是,我们的世界还真有许多感官无法触及的领域,除非你借助科技手段来扩展你的感官的感知能力。例如,不借助显微镜你就看不见手上的细菌。在你的形象思维里,不洗手就抓馒头吃的图画,后面紧跟的绝不会是拉肚子的图画。

    如果没有概念性思维以及概念性思维下的科技的发展,如果形象思维是人类唯一的思维方法,那么面对自然界,我们的思维能力就连许多动物都不如。我们的嗅觉不如狗,我们的视觉不如鹰,我们的听觉不如猫,怎么能指望我们的形象思维比它们更准确,从而我们的行为比它们更灵敏呢?

    在人类社会关系领域,形象思维能派的用场也因为感官可触及的现象不断减少而日益萎缩。在过去,人们的相互关系都被礼仪化了。你想知道两个人的关系,只需看他们衣着的款式和色彩、宅门的大小和标记等,就可以准确地分辨他们的长幼尊卑。那时,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逾制”是要被治罪的。而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则不再“一望而知”,要准确界定就必须借助收入、职位、职业、教育程度、政治派别、家庭背景、国籍等复杂的抽象概念。骗子们早已经教会大家不能以貌取人。

    (四)形象思维经常误把微观规律直接当作宏观规律

    形象思维经常误把微观规律直接当作宏观规律。这是因为微观现象容易被感官所感知,而宏观现象则不容易甚至不能被感官所直接感知。形象思维甚至无法真正意识到还有微观现象和宏观现象这样的区分,久而久之就天然地用微观规律取代宏观规律。例如,我们都知道看球时站起来能看得更清楚这一条微观规律,但我们经常忽视一条宏观规律:当所有人都站起来时谁也无法看得更清楚,并且还要付出更多体力成本。再例如,“当一个老板尽量压低员工的工资时,这个老板的利润就增加”,这是一条微观规律;但是,“所有老板都压低员工工资时,所有老板的利润都增加”,就不是一条宏观规律。因为这会导致市场缺乏需求,商品无法售出。再例如,当一个人具有奸诈谋略时,他就堪比诸葛亮;当大家都具有奸诈谋略时,谁也做不成诸葛亮。

    微观规律不等于宏观规律,但是在特定环境中,微观规律也能成为少数人支配条件下的宏观规律。例如,在上面关于球场看球的例子中,如果想站起来看球的少数人能够说服或强迫其他人都不站起来,那么对这少数人而言,站起来能够看得更清楚就也是一条宏观规律。大家现在可能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许多政治家都千方百计引导大家习惯于形象思维而排斥后面将介绍的严谨的概念性思维,都千方百计地“愚民”而不是“智民”,都千方百计地让“信息不充分”而不是让“信息充分公开”。如果他想到的大家也都能想到,如果他知道的大家也都能知道,他的计谋也就只能是千千万万个微观计谋中的一个,就不可能发挥他想要的宏观作用了。只是到了现代,才有一个叫卢卡斯的经济学家用他的合理预期理论在规范的意义上告诉政治家,千千万万人的“预期”也是“合理”的。更需要下功夫研究的是千千万万人合理预期条件下的宏观规律,而不是制造出千千万万人不能预期这样的条件下的“宏观规律”。

    (五)形象思维很难具有预测性

    思维是为了增加人们行为时的预见性。如果我们想达到一个预期目标,思维的预见性提前帮助我们判断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才最有可能达成目标;如果我们想避免灾难或者减少灾难来临时的损失,思维的预见性提前告诉我们应该先准备什么、后准备什么,才不至于在灾难突发时仓促应对,慌不择路。

    问题是思维凭什么就能提前告诉我们未来才会发生的事?这种预见性可靠吗?不管是我们现在正在描述的形象思维方法,还是后面将要详论的概念性思维方法,预测的基本原理都是:首先观察和记忆过去已经发生的各种现象的先后顺序的历史规律,即一些现象出现以后紧接着会出现哪些现象的历史规律;然后密切观察现在正在发生的现象与历史规律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对历史规律的修正来形成关于未来现象的预测性规律;最后判断正在发生的现象中哪些类似于预测性规律中先出现的现象,那么预测性规律中紧接着会出现的现象就是我们预测未来会发生的现象(参阅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第七章中关于预测的部分)。

    我们用形象思维方法进行预测时有两个典型缺陷:

    一是形象思维无法通过修正关于过去的历史规律来得出关于未来的预测性规律,它只能无条件的把未来看作历史的复印件。形象思维就是依靠感知和记忆一幅幅完整形象以及这一幅幅完整形象的先后顺序来发现事物规律性的,感官和记忆都无法对一幅完整形象的内部结构进行有意识地修正,感官和记忆也都无法对一幅幅完整形象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有意识地修正,形象思维只有可能因为感知不准和记忆模糊而扭曲曾经出现过的历史规律。因此,在变化多端的领域,例如人类社会关系领域,无条件的把未来看作历史的复印件的预测方法,即形象思维的预测方法,就经常失效,在这些领域未来经常不同于历史。

    二是我们的感官觉不出渐变。例如,我们嗅不到、看不见空气中日益增多的二氧化碳。形象思维无法告诉我们温室效应的灾难正在临近。再如,我们在日常里往往感觉不到企业、城市、人生的种种错误决策,只有当企业要破产了,城市落后了,人生失败了,感官才能通过尖锐对比看出错误,看出糟糕的结局。我们就像试验室的青蛙一样,掉进一锅开水会立刻跳出来,但放在微温的水中再漫漫烧热,就会呆在那里直到有人把它救出来。渐变往往蒙骗了人的感觉,使头脑中“危险感”的图画变得模糊,而尖锐的对比则使人保持警惕。问题是,如果人们只靠感官或形象思维来判断事物,而不是依靠能极大地弥补感官能力不足的概念性思维来判断事物,灾难性后果还不能立刻形成某种尖锐的对比,等到这种“尖锐的对比”形成时,恐怕许多“灾难性后果”已无可挽回了。

    (六)形象思维很难总结通用知识

    作为形象思维基本单元的图画、形象都是具体的事物和场景。多数情况下,现实中感知的事物和场景与记忆中的过去出现过的事物和场景不可能完全相同,但形象思维的图画类比完全忽略了这些差别。例如,我们过去遇见过一次老虎,那一次老虎只是好奇地看着我们,并没有发生任何攻击行为。今天我们又遇见老虎了,感知的现场图画唤起了记忆中的后续图画:一只好奇地打量着我们的老虎。经过这样的脑中图画的变幻,形象思维告诉我们没有危险,于是我们依旧泰然自若。但这次我们被老虎吃掉了。因为我们没有感知到上一次吃饱的老虎与这一次饥饿的老虎的区别。看来个案知识并不能直接上升为通用知识。中国典故中的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指的就是这种错误。

    我们后面要讲的概念性思维,特别是其中的抽象思维,在总结通用知识时也会忽略众多个案知识的差别,但是与形象思维相比,概念性思维的那种忽略是有规则的忽略,它会清楚地告诉我们该如何忽略众多个案知识的差别以总结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通用知识,它也会清楚地告诉我们在运用这样的通用知识返回到处理现实个案问题时该怎样对以前的忽略做后续弥补。形象思维则没有明确和清晰的方法来应对个案知识与个案知识的差别,也没有明确和清晰的方法通过忽略这种差别来总结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通用知识,更没有运用这样的通用知识返回到处理现实个案问题时对以前的忽略做后续弥补的清晰规则。形象思维对众多个案知识的差别的忽略仅仅是感知不准确和记忆模糊所导致的。

    随着人类拓展的领域越来越广,形象思维因无规则、无规律地忽略图画差别而导致的错误越来越多。随着人类行为对现实世界的改造强度越来越大,形象思维因无规则地忽略图画差别而导致的错误越来越难以弥补。一个又一个的教训终于让我们明白:形象思维总结的知识,通用性很差!

    (七)形象思维难以量化

    人类社会正在朝着行为精确化的方向发展。行为精确化要求思维精确化,而思维精确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思维定量化。形象思维方法的又一个重大缺陷恰恰是难以定量化。

    例如,擅长形象思惟的原始人掌握的数量概念极为贫乏,他们不能像现代人那样自由地运用抽象的数字来表达数目的多少,在计数时总是不能脱离具体事物。早期的爱斯基摩人要是家里来了四个人,他不会像我们这样说“四个人”,而只会说:“来了老人、妇女、歪眼的男人、带枪的人”,等等,他们要用具体的事物来代替抽象的数字,还不能将数字从具体事物中抽出来(运用概念性思维)。另外,在相当多的原始语言中(其中多数我们至今仍在沿用),数字常常和手指头联系在一起。比如大家很熟悉的罗马数字,Ⅰ的原意是指一个手指头,Ⅱ的原意是指两个手指头,Ⅴ的原意是指一只手,Ⅹ的原意是指两只交叉的手。只是到了后来,Ⅰ、Ⅱ、Ⅴ、Ⅹ等符号才不再和手指头联系在一起,而是抽象地代表一、二、五、十等数字。在张浩的《思维发生学》[1]、列维的《野性的思维》[2]、佛罗伊德的《图腾与禁忌》[3]中有许多这样有趣的例子。

    我们的先人不但把数字从具体事物中分析和归纳出来的概念性思维能力较差,反过来,如果他了解了几个简单的抽象数字(如“一”等),他把抽象数字综合和演绎到具体事物的概念性思维能力也很差。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浩研究员介绍[4],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人员曾了解到这样一件事,傈僳族人曾以一头牛从怒族人手中换回一块地,而那块地大得足够全村人耕种和收获,这是因为“一”和“一”都是一样的,就使他们产生了一头牛和一块地也是一样的错觉。

    即使到现代,在形象思维和概念性思维已经广泛交叉使用的时代,表达形象思维的文学语言也不提倡多用抽象数字。文学课上把“一首诗背了三遍”这个事实描述出来,如果一个学生很简单地写“背了三遍”,而另一个学生写成“背了一遍、一遍、又一遍”,那么能从文学老师那里拿到高分的肯定是后一个学生;听见88声枪响,文学语言主张写成听见“一阵密集的枪声”;火车时速120公里,文学语言主张写成“风驰电掣般前行”;美丽的姑娘看了小伙子三眼,文学语言主张写成“美丽姑娘羞涩地看了小伙一眼”。

    另外我们知道,有些人喜欢极端思维,认为现实事物不是左就是右,不是好就是坏,不是公有就是私有,其实这些人的思维从思维机理的角度看,也是在混合使用概念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时,其中的形象思维的难以定量化在作怪。无法定量就难以对极端与极端之间的状态做精细地考察和描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9

主题

411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640
贡献
5237
金钱
935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2 08: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说李白是个老不正经?

直击苍井空 于 2019/11/11 18:48:02 发布
    为什么说李白是个老不正经?因为李白在打油诗《将进酒》中写道: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千斤球,那是半公吨的一个球,是极大的一条求,被拿去换酒喝了。200斤不算什么!一个小儿童是怎么扛动500公斤的一条求的呢?是走十里山路去换酒的吗?有没有换肩?

    老不正经李白在山歌《长干行》中写道:

    八月蝴蝶黄,双方西院草。

    双飞也好,3P也好,不是来自西方,我们古已有之,那就是“双飞西院操”,操与草是谐音字。

    李白还羞羞答答的,施耐庵直接耍流氓,你看看他取的那些名字:

    鲁智深、林冲、宋江、阮小二...

    双乳峰上摸爬滚打,夹皮沟里刺刀见红。送浆之后就变成了软小二,难怪在艰辛探索的那时候要批《水浒》!虽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可是流氓写出来的书,不管怎么读,不管什么人读,终归是黄色小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9

主题

411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640
贡献
5237
金钱
935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4 08: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戴河 于 2019-11-14 08:46 编辑

[转帖]如不是因为一场意外,大唐诗坛一哥或许不是李白
3292 次点击
10 个回复
铁骑银瓶 于 2019/11/13 16:53:57 发布
   

    唐高宗年间,午夜时分,长安城大雨倾盆。

    醉仙楼内,王勃为好友阿杜举行的送别宴已近尾声,桌子上残羹剩菜一片狼藉。

    服务员第四次进来倒茶:“您看还需要点什么吗?不要的话,我们厨师就下班了。”

    早已酩酊大醉的两个年轻人根本不理会服务员的暗示,觥筹交错,仍在依依惜别,互诉衷肠。

    王勃说:“朋友你今天就要远走,干了这杯酒,忘掉那天涯孤旅的愁,一醉到天尽头。”

    阿杜说:“大雨下疯了的长夜,沉睡的人们毫无知觉,突然恨透这个世界,因为要离别。”

    王勃说:“没必要,您这样真没必要,不就去个四川嘛,你就是到天涯海角,我们的感情,还是跟邻居一样亲密无间。”

    王勃与阿杜是从小玩到大的好同学好邻居,平时形影不离。

    这次阿杜被分配到四川成都蜀州任县尉,也就是县公安局局长,本来是件好事,可是,蜀州与长安远隔千里,交通极为不便,听人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再加上喝了点酒,午夜凄风冷雨的气氛一烘托,阿杜不由平添了几分感伤,几欲落泪。

    王勃说:“哭啥嘛?咋跟个娘们儿一样,来,服务员,拿笔墨来。”当场为阿杜写下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送别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因为有宵禁制度,再加上酒后不能开车,当晚,二人开房夜宿醉仙楼。

    不知道因为啥,俩人直到很晚才睡,临睡前,各自发了一条朋友圈,两人碰杯的自拍,精心修图后,配的文字就是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一直到第二天中午,王杜二人才从极度疲惫中醒来,一看那条朋友圈:不但收获了巨量的点赞和评论,而且被大家疯狂转发,几乎刷屏。

    特别是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深受好评,成为毕业季同学分别时引用频率最高的金句。

    原本就在大唐文坛颇有名气的王勃,因为这首诗,成为当时最热门的网红。

    1

    未冠而仕

    王勃,字子安,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官宦世家,自幼聪敏好学。

    现在6岁的孩子如果能熟练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再会背几首唐诗啥的,那你就得夸他聪明。王勃就厉害了,据《旧唐书》记载,王勃6岁就能写文章,9岁读颜师古注解的《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10岁就已饱览六经,是远近闻名的神童。

    李白在这个年纪,还蹲在河边看老奶奶磨绣花针呢。

    可以说,在人生的起跑线上,王勃已经将同龄人远远地落在了身后。

   

    16岁时,王勃应幽素科试及第,也就是考上了国家公务员。

    “幽素科试”是什么?简单说明一下。

    一说科举考试,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考进士,其实,唐代科举最初设立的科目特别多,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包括幽素等,差不多有50多种。

    许多科目属于不被重视的偏门,后来逐渐都废止了,只留下明经、进士两科。

    这其中,进士侧重诗赋,需要较高的文学才能,考试难度特别大,好多人一考就考一辈子;明经基本上考死记硬背的东西,相对容易些,是年轻人快速获得文凭的捷径,所以,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我们熟知的那些文坛巨匠,大多是进士出身,比如:王维、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杜牧、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司马光……

    以王勃之才,当然想报考进士,但在朝中为官的父亲说:“别傻了孩子,还是去考个简单的吧,趁着你爸还在台上,早点给你安排一下。反正北大清华跟成人高教学历都是一样的,填表时候都填本科对不对。”

    公元666年,年仅16岁的王勃轻轻松松考中了幽素,立刻被组织部任命为朝散郎,从七品上,成为大唐朝最年轻的副县级干部。

    在当时,即便是考中了进士,也不意味着马上就能安排职位,还要参加吏部的考试,还要等岗位空缺,许多人一等就是几年,比如韩愈,考中进士10年后才得到组织部的安排。

    王勃幽素及第,未冠而仕,成为官场热议的话题,面对种种非议,王勃坦然地说:“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我能有今天的成绩,跟我的家庭没有任何关系,靠的全是我个人的努力。”

    2

    自毁前程

    王勃担任朝散郎后,被安排在唐高宗之子李贤的沛王府中做文秘工作。

    这期间,恰逢国家重点工程乾元殿竣工,王勃熬了几个晚上,赶写了一篇《乾元殿颂》,通过沛王李贤送到了唐高宗的手上。

    群臣列陛,奏萧相之遗模;天子临轩,采荀卿之故事。

    功推三祖,银绳勒东岱之威;业峻一人,金口奉南山之寿……

    文章洋洋洒洒4000余字,气韵曼妙,词藻华美,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

    高宗皇帝看完,龙颜大悦,一打听,作者是未及弱冠的16岁少年王勃,不由惊叹:“奇才!真乃我大唐奇才!”

    当即作出批示,要求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

    文章得到最高领导的肯定,王勃声名大振,至此,人们开始将王勃与当时的文坛名家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相提并论,合称“初唐四杰”。

   

    才华横溢,领导器重,再加上年龄上的优势,王勃的仕途看起来一片光明。

    然而,就在他事业的上升期,因为一件微不足道小事,王勃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当时上层社会流行玩斗鸡,沛王李贤年仅13岁,正是贪玩的年纪,沉迷于此不能自拔,府里养了一大群斗鸡,没事儿就组队跟外面的鸡打比赛。

    有一次,沛王李贤跟自己的兄弟英王李显,也就是后来的唐中宗较上劲儿了,都说对方的鸡是垃圾,自己的鸡才是斗鸡中的战斗鸡,互相不服气,相约要恶斗一场。

    为了鼓舞士气,为即将到来的二王斗鸡大赛加油助威,喜欢卖弄才学的王勃写了一篇战书《檄英王鸡文》。

    全文572字,骈四俪六,对仗工整,遣词华丽,虽是一篇戏谑之作,却写得文采飞扬:

    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

    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

    朋友圈里许多人转发这篇文章,不巧被唐高宗看到,看完很生气:

    二王斗鸡,玩物丧志,影响团结,身为下属,不但不好生规劝,还卖弄学问,写这种挑拨离间的扯淡文章推波助澜,分明是个不务正业的歪才!

    一怒之下,将王勃免职,逐出王府,并限期离开京城。

    3

    从头再来

    官场凶险,世事难料,谁又能想到,一个年轻干部的大好前程,竟因为一篇文章毁于一旦。

    公元669年,王勃黯然离开长安,远赴四川成都蜀州,投奔好基友阿杜。

    他乡遇故知,二人久别重逢,阿杜惊喜万分,操着浓重的巴蜀口音说:“你小子你咋过来喽?听说你娃在长安过得很安逸嘛。”

    王勃长叹一声道:“哎,别提了,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进风雨。”

    把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告诉了阿杜,期间不住长吁短叹,意志十分消沉。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这首《江亭夜月送别》,是王勃旅居四川期间所作,诗中凄凉寂寞、孤苦感伤的情怀,正是当时灰暗心境的体现。

    难道就这样沉沦下去吗?当然不行!

    阿杜语重心长地开导王勃:

    “你不能随波浮沉,为了你至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伤心总是难免的,你又何必一往情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王勃听了连连点头:“哥你说的太好了!”

    王勃旅居四川三年,在好友阿杜的鼓励下,逐渐走出了阴霾。

   

    公元671年,21岁的王勃重返京城,再次参加科举考试。毕竟好几年没复习功课了,王勃此次应试名落孙山。

    尽管如此,父亲还是出面托关系,给他在河南虢州谋了个参军的职位,总算是又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父亲说:“吸取教训,好好工作,千万别再给我惹麻烦了。”

    王勃满口答应。

    然而,平静的日子过了没多久,王勃就卷进了一桩骇人听闻的恶性杀人案件,不但连累了父亲,还差一点要了自己的性命。

    4

    杀身之祸

    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天,家里来了个陌生人,自称叫曹达,是京城名医曹元的亲戚,也是王勃的崇拜者,因为得罪了黑社会,被仇家追杀,走投无路,想在王勃家躲上几天,等过了这阵风头就走。

    王勃在长安的时候,曾经跟曹元学过几年医术,一听是恩师的亲戚,又是自己的粉丝,觉得这个忙得帮,就留他住在了自己家里。

    过了几天才知道,这个曹达竟是官府在全国通缉的重大刑事要犯。

    王勃当时就懵了,现在再去报官显然已经晚了,自己窝藏嫌犯,已经犯下了大罪,若放他离开,一旦被官府抓获,一定会供出自己。

    怎么办?到底是年轻啊,王勃脑子一热,一不做二不休,抄起一把尖刀,直接杀人灭口了。

    自以为在家里动手,人不知鬼不觉,没想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有关部门对此案极为重视,新上任主抓公检法的领导叫狄仁杰,要求命案必破,当地公安部门迅速成立了专案组,全力以赴,经过连续几个昼夜的缜密侦查,虢州参军王勃落入到了警方的视线。

    王勃起初还想抵赖,但在大量证据和强大政策攻心下,不得不交代了自己先窝藏嫌犯,后杀人灭口的犯罪经过,结果,王勃以包庇罪、故意杀人罪被一审判处死刑。

   

    当时,案件在全国引起极大轰动,《今日说法》《道德观察》等主流媒体纷纷把镜头对准王勃杀人案,深入剖析:昔日青年才俊为何沦为残忍的杀人凶犯?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系列报道《走向深渊》敬请收看。

    此时,狱中的王勃万念俱灰,只等秋后问斩。

    就在死期临近之时,恰逢唐高宗改元,也就是更换年号,大赦天下,王勃因为属于激情杀人,无犯罪前科,认罪态度良好,由死刑改为三年有期徒刑。

    苍天啊大地啊,是哪个神仙姐姐帮我出的力啊!王勃死里逃生,喜极而泣。

    在过去,每逢改朝换代、新皇登基、册封太子等重大事件,都有大赦天下的传统,更改年号在唐朝本来算不上什么大事,因为特别频繁,唐高宗在位34年,先后换了14个年号,他老婆武则天在位21年,用了17个年号,俩人用过的年号加起来比明清两朝的总和还多。

    但是,为了彰显皇恩浩荡,盛世和谐,有时候皇帝一高兴,改元纪年也会大赦天下,王勃运气不错,居然赶上了。

    5

    洪州盛会

    公元674年,王勃刑满出狱,朝廷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宣布他官复原职,但三年的牢狱生活,让王勃早已视官场为畏途,婉言拒绝了。

    出狱后才知道,因为他的案子,父亲被降职,由雍州司功参军贬到千里之外的交趾做了一个小小的县令。

    交趾在哪儿?就是现在的越南河内。

    连累父亲背井离乡,远谪贫穷落后的蛮荒之地,王勃心中十分愧疚,写信给父亲深深自责道。

    如勃尚何言哉!辱亲可谓深矣,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

    今大人上延国谴,远宰边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东瓯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矣。

    都怪我都怪我,都是我的罪过。

   

    经过近一年的休养调理,公元675年,王勃决定去交趾探望父亲。他由洛阳出发,沿大运河南下,经淮阴、楚州、江宁一路向南。在九九重阳之日,到达了江西洪州,也就是现在的南昌。

    正赶上当地的一件盛事,洪州地标性建筑滕王阁重修竣工剪彩仪式暨675中国洪州首届滕王阁诗词大会,洪州都督阎伯屿邀请了江南文化界的名流以及各大新闻媒体参加,滕王阁一时群贤毕至,蓬荜生辉。

    这样的热闹场面王勃当然不会错过,凭借自己在文坛的名气,他顺利拿到了入场券。

    按照预定流程,开场舞之后,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阎都督代表当地政府讲话、滕王阁施工方领导讲话、施工监理代表讲话、洪州旅发委领导讲话、洪州文联主席讲话、主要领导上台剪彩(音乐起),阎都督宣布滕王阁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掌声响起,鞭炮齐鸣,鼓乐喧天,主持人请所有来宾入席。

    宴会开始前,再进入第二个程序,文联主席宣布675中国洪州首届滕王阁诗词大会开幕,工作人员请与会嘉宾以滕王阁为题现场吟诗做赋。

    这时,大家纷纷推辞:“岂敢岂敢,鄙人才疏学浅,怎敢班门弄斧。”

    推来让去,居然没一个人肯站出来。

    为啥?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此次诗词大会除了彰显政绩之外,主要是想借机推出阎都督的女婿孟学士。

    早在几天前,孟学士就已经写好了一篇滕王阁的辞赋,等大家都不出场,他再勉为其难地站出来,假装现场即兴创作,然后大家负责夸赞,媒体负责集中报道,文坛新秀一举成名,大家吃好喝好,最后领红包领纪念品走人。

    这是昨晚筹备会上设定好的程序。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万万没想到,角落里忽然传出一个声音:“小生不才,愿斗胆一试。”

    6

    千古华章

    这个不懂事的年轻人正是王勃。

    在全场目光注视下,王勃正襟危坐,一面研墨,一面在心里构思。

    据《新唐书》记载: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就是说,王勃平时写作,喜欢先磨墨数升,然后喝酒,喝完往床上一躺,蒙住脸假装睡觉,其实是在心里构思,想好之后提笔一蹴而就,不改一字。现在我们说的打腹稿,就来源于此。

    这次是个考验,因为没喝酒,也没蒙脸睡觉,所以只能慢慢研墨。

    一个外乡人,节外生枝,阎都督本来就有点生气,见王勃磨磨蹭蹭半天不动笔,更加不耐烦,拂袖而去,吩咐手下随时传送内容。

    不一会儿,手下报告,开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哼了一声:“不过是老生常谈而已。”

    又传:“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沉吟不语。

    再往下:“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阎都督坐不住了,再次回到现场,见王勃在众目睽睽之下,凝神静气,笔走龙蛇,如行云流水。

    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写出时,阎都督忍不住同在场众人一起,拍案叫绝,连声赞叹。

    此时,阎都督的女婿孟学士在一旁悄悄把自己写的那篇文章揉成一个纸团,按照垃圾分类,扔进了可回收垃圾箱。

    少顷,一篇文辞华丽,震烁古今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一气呵成: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我知道大家都是快速划过来的,文章确实有点长,但我还是建议,有时间的话,读上几遍,仔细感受一下中国古代的骈文之美。

    王勃的这篇《滕王阁序》连续多年入选高中语文课本,与后来骆宾王的《讨武瞾檄》一起,被后世誉为“骈文双壁”。

    在这篇不足千字的文章中,大量我们至今还在用的成语、名句和典故都出于此。

    比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高朋满座、胜友如云、钟鸣鼎食、渔舟唱晚、雁阵惊寒、水天一色、萍水相逢、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命运多舛、老当益壮、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阮籍猖狂、穷途之哭、无路请缨、潘江陆海等,可谓字字珠玑。

   

    序文之后,是一首《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

    赞叹之余,当时就有人发现,诗的最后一句空了一个字。

    这是给大家出的填空题吗?有人说应该是槛外长江水自流,有人说应该是槛外长江独自流,众说纷纭。

    问王勃,王勃笑而不语。

    阎都督一看,立刻就明白了,为滕王阁写这么大一篇文章,还没给人钱呢,赶紧让人取来纹银千两奉上:“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王勃一面收钱一面说:“哎呀,这多不好意思,都督您太够意思了。空一个字没别的意思,空者,空也,槛外长江空自流嘛。”

    一语点破,众人齐声称妙。此后,江湖上有人传言,王勃稿费惊人,一字千金。

    其实,这1000两纹银,至少有900两,是冲着诗前面的序给的。

    7

    天妒英才

    很快,王勃的《滕王阁序》从江南传遍了全国。

    公元676年冬,长安城皇宫内的唐高宗手捧文章连看了好几遍,忍不住赞叹:“真乃罕世之才!当年因为一篇斗鸡文把他赶出京城,确实责罚太重了,来人,下旨将王勃召回京城,入朝见驾。”

    太监吞吞吐吐地说:“启禀陛下,这个王勃,恐怕,是来不了了。”

    皇帝问:“为啥?”

    太监说:“因为,王勃,已经死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那一年,王勃离开滕王阁,继续南下,一路跋山涉水,终于到了交趾。父子相见,不免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已经淡泊功名的王勃有心留在父亲身边尽孝,老王一听就急了:“糊涂!在这个十八线城市能有什么发展?我老了,无所谓了,你还年轻,来日方长啊,赶紧走,回长安,那里才是你该去的地方。”

    王勃逗留了一段时间,在父亲的再三催促下,乘船返回。不料,途中遭遇海上风暴,王勃失足落水,就此葬身大海,死时年仅26岁,墓地现存于越南北部的义安省宜禄县宜春乡。

    噩耗传来,大唐文坛无不为之惋惜。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多年以后,如日中天的李白读到王勃的诗作,不由暗自感叹:幸亏此人英年早逝,如果再多活几十年,这诗坛第一把交椅,只怕轮不到我老李去坐。

    这正是:

    惜英年早逝,天涯何处觅知己

    叹华章永存,海内无人柱长天

    来源:灼见 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77

主题

8297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588
贡献
9489
金钱
11602
发表于 2019-11-14 19: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4 12: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