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9-2-15
威望349
金钱2332
贡献1903
金牌会员
 
威望- 349 点
贡献- 1903 次
金钱- 2332 枚
|
本帖最后由 山雨 于 2019-11-3 20:09 编辑
青梧
五七绝
凤噫凤凤凤凤凤,漫籍吾侪飚聒声。
吾叶吾枝三历雪,吾枝吾叶惯寒清。
我喜欢这首《青梧》,首先是喜欢它的变,然后更喜欢它的变中见稳,貌似非正统而实际上十分正经。
形式上的怪异是第一眼就看到了的。六只凤,吾枝吾叶颠来倒去,这些“重复”的字面占了一多半,诗哪能这么写!
然后,才能发现作者这么“乱”写都不违规呢。五“凤”连仄,有“飚(飙)”救拗;吾枝吾叶,颠来倒去,合乎平仄之外,还能从古体诗例中找得出这种回环反复的样子来。
甚至还能想到:正是六只“凤”风头太盛喧宾夺主(题写“青梧”),所以后文非反复“吾枝、吾叶”不可,作者藉此以求得形式上的平衡。
内容与主旨上来看,《青梧》是十二分正儿八经的。前半是写人们对于梧桐的习惯性姿态:惊呼特呼、大赞特赞(栖于其上的)凤凰。后半是代拟梧桐发声的“自述”,“三历雪”“惯寒清”既是现状,也是评价,还可以是自许。
这样的情形,现实中比比皆是。比如前一阵DF41、DF100被铺天盖地“凤凤凤凤凤”了吧,是谁“三历雪”“惯寒清”提升了我们的国防科技?比如年年都有高考状元被各大高校疯抢,托起他们的科任老师不就是三历雪、惯寒清来着?……
读完全篇,觉得此诗实是有感而发,与其说是变中求稳,不如说先有主旨之感慨再求形式之变通,奇而不怪,于无法中见法度,不拘中见沉稳。
个人以为,《青梧》篇是成功的,也是夺目的。
2019.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