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94|回复: 8

长风三期楹联班成联八周集训

[复制链接]

87

主题

869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11
贡献
1106
金钱
7621
发表于 2019-11-1 17: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轻尘 于 2019-11-15 05:36 编辑

长风三期楹联班成联八周集训(一)
题目:重阳
出题、点评——班长东方月初

月初解读成联“重阳”写作过程
【面对题目及思路】
    这联是我重阳参加活动写的一个,当我面对题目时,首先会去找找感觉,自己对于题目的理解,我印象中的重阳好像就是属于老人的节日什么的,这让我很纠结,对题目没有一定的理解性,但我没有明确感觉时会去查查相关的诗词故事之类,看看古人眼下的重阳,形成自己的见解。
    对题目有了一些见解,理解后。那么就需要着笔来写了,抒发自己的的情感,是写哪方面的,不需要完全的,有个大致的写作方向,你想表达些什么,那么根据第一步来说,我去查诗了,有一首重阳节的诗,其中以下面这首诗深受触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对于诗就不多做解读了,而是裁取相关意象形成自己的立意,诗中所表达的是一种独在他乡,思念亲人之情,那么这是我的立意吗?还不是,那是诗中作者的,我不在他乡,无法切身感受。但及于题目上我可以思的更广阔一些,思人思事思天地之悠悠,。到了这里基本知道自己去写什么了。

下面来详细看看每一句:
万里月尤凉,
这是上联起句,联句不是凭空生成的,你放上去就要有他的作用,这句从何而来呢。记得王国维的意境之论,情景结合方为意境。用景去托出情,重阳来说。九月九嘛,秋季,秋季给大家印象当中都有啥?菊花?月亮?等等,万里一轮月么,月是最好的意象体。月尤凉,凉是秋天的一个主题,更一轮凉月不知牵起了多少人的思绪。在这里这句写出了一轮凉月的景象先把人带到场景里来。
值重九以来,
二分句,起到转承的效果,前面景象也有了铺垫也有了,重九直接点名了题目。想表达什么,这句在这里是一接,一转,接呢接的是凉月的时间,转呢,从前面画面上合理过渡一下,由景及情,明了写。自重阳以来又如何呢?引出下句:
赏菊何堪消瘦色
于重阳来说,常见的莫过于赏菊和登高了,消瘦色,是菊是人?大家自己揣摩。前面写的那些,最终是为了归这句上面来,起句的凉月直到消瘦色。情景的统一。
上联起句从空间起,万里么,那么下联就从时间起,
千年谁复似,
这句主要是营造出一种氛围,更为最后一句未归人打下铺垫,
顾一峰而往,
顾一峰干嘛,当然是登高,然后望远,最后及感怀。
登高看取未归人。
登高,赏菊,前面说了,都在重阳的范围之内,既能合题,又不显突兀,登高干嘛,望远,望什么未归人。未归人可以是不在身边亲人,亦是前面千年这个时间,思接千载,又有多少人物。整体的一种清幽之处吧
以上是我自述,只能做到这里,不足之处,限于目前水平,不能一一道来。那么现在再回过头去看看,还能不能看懂。

【前言】
本次练习还算可以,其中也不乏好作品。望以后继续努力。
评联乃交流看法之意,或有疏漏,大家不必在意。另外其中谁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私下问我。

1.重阳
蓝天
赏菊辞青,只盼人人皆健步;
孝亲敬老,当教日日似今朝。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上联写重阳之景,人人健步去赏菊辞青啊。下联从孝亲敬老切入。可以看的出来作者是有情怀的,整体通过文字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风气啊什么的盼望之意。不足在于二分句是熟语。可以看出来用笔还有待加强,有些稚嫩。

2.重阳
在山的那边
五谷丰登天地祭;
一花绽放露霜临。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此联切题还不够紧扣,如果仅看文字,相信这是一副写秋之联。

3.重阳
梦心
值把菊听秋,登高望远,几多离别几多念;
溯一元肇始,九九归真,是处天祥是处恩。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上联从重阳之景切入,下联从节令天文切入。像九九归真啊这些属于道家理念,整体下联起句两个自对似乎不肿么合群。尾结读来也略显乏力。

4.重阳
梅花落尘
金魇扶篱节正浓,遍插茱萸,未闻叹息;
清霜染鬓人初老,尽抒重九,只见从容。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金魇一词出自于南宋.范成大的重阳后菊花三首其一。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金靥:金黄色的面庞,代指菊花;泥沙:比喻卑微的地位。
那么回过头来看联,两个起句与后面似乎不搭,有脱节。气脉不够清晰。后面更像是硬嵌上去的。还不如不要。
清霜染鬓人初老
金魇扶篱节正浓
这样读来更简洁明了。

5.重阳
西风俗客
登高遥寄他乡客;
举酒同簪此日花。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这副短联个人觉得还不错,慢慢品来很有味道。形神具备,上联登高遥寄思念之意,下联举酒簪花别有一番风味在内,不拘于形,读来形象也生动。对于文字的掌控还不错。不足在于此日花如果能更切合点就更好了,或许可以试着在前面加一个一分句。

6.重阳
猫师
节从何日起?费尽骚人吟咏,无非是镜中霜鬓、篱下黄花、岭上征鸿、他乡烈酒,未已皆从愁里过;
云自故乡来,伤残游子登临,孰能敌客路多年、相思两地、家书一纸、归计几更,孤怀每自醉中舒。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猫师这联个人觉得还是过于拖沓了,感觉有些散。写长联很容易出现这些问题。影响整体的凝炼。
除去前面的铺垫和过渡,两结——未已皆从愁里过
——孤怀每自醉中舒
可以看到其表达,但洋洋洒洒一大篇,影响了整体的感觉。可以把前面整合成一句,或者两句相信读起来会更好。

7.重阳
曲水
登高一望,金秋不道茱萸少;
敬老三临,好景长闻寿客香。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首先要记住不要浪费字,诗词联都是简略语言,通过少量的字去表达,呈现出作者的才思、境界。看破不说破。让读者去感受。
这联这么看,如果把前面的一分句去掉,会不会影响整体理解呢?是不是更简洁明了,读来快意了。

8.重阳
百合
约三五友人,携一壶清酒,登高赏万千秋色:
持数枝黄菊,尽无边爱心,过节传重九古风。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这联也和上面几联一样。如果想写长联该如何铺垫呢,约三五友人,携一壶清酒,一笔带过就行了,实在没必要为这些去写出两个分句,十个字。想自对也行,三五友人,一壶清酒,这样就好,也不显拖沓,你前面的约和携已经拖到节奏了,更不要说后面还是一个散句。读起来更缓了,文似看山不喜平。回头去看看此联,是不是有平缓之感。

9.重阳
望望
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步步登高开眼界;
中华犹重孝,欣逢盛世,人人敬老记心中。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气脉气脉,什么是气脉?气者语言的流畅,脉者内在的联系。此联气脉不畅。那么就看看如何不畅的,第一句,佳节倍思亲,思念之语。第二句,遍插茱萸,来自诗句,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其实就含带了第一句的意思,如果你不是完全嵌入,而是消化一下写出来。化成自己的,茱萸在这里已经带了思亲之意。像欢师句子中的无茱萸觅处,就吃的很透。所谓诗句,典故是要消化理解的,然后化为我用,可以更好的表达。再看尾结,步步登高开眼界,前面说了,一二分句是思念之语,那么第三句就要顺着前面生发情感表达什么的了,为什么会突然来一句步步登高开眼界呢?和前面有什么关系?说气脉吧,语言流畅吗?内在表达也是一头东一头西。一边是思念,一边是登高开眼界,氛围也不融洽。

10.重阳
冰嫣
年年重九时,东篱菊艳缤纷日;
步步登高处,南陌枫红烂漫秋。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写景之作,重阳这个传统节日题目,如果光用来写纯景有些浪费了。

11.重阳
松月吟
举头皆是登高客;
屈指谁为采菊人。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此联以登高客和采菊人来呈现出重阳之景,全联用语感觉过于平实了些少了灵动。

12.重阳
玖月
佳节添新愁,对满目秋光,难为客子;
何时归故里,约两三知己,共插茱萸。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上联直接从眼前的佳节新愁写起,最后归于客子,可以传达出一丝淡淡的乡愁之意。下联再把眼光放出去,放到故里,于内心期盼中想到约两三个知己,共插茱萸以慰节令思乡之情。一收一放间情感自然流露而出。
整体构架还可以,表达顺畅。句式也可以。于初学来说写成这样还不错了。期待后续加油。

13.重阳
江中月
重九登高情别样;
他乡作客梦难圆。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此联一看就知道还处于对句到成联的过渡期,也不知道从何来说这联。平仄结构对仗方面都没有问题。有意识的去围绕主题来写了,但还是文字语言方面过于死板。梦难圆三字则过虚

14.重阳   
闹闹
双阳又至,携酒而登高,念一岭红枫,当年好景,不知故友今何在?
旧梦欲圆,采花以寄远,添满头黄菊,无数相思,惟盼孤鸿早日还。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双阳可以理解为重阳吗?这个我还真不知道,重阳又称重九,九月九嘛,两个九。按字面意思来猜,九在易经中定为阳数,所以九月九才称为重阳。双阳这叫法还是第一次见。长联极其考验个人的驾驭能力,句子间的联系,此联个人觉得前面和后面转的有点过急了。一二是起到承,一二这里有点堆砌了,完全可以整合一句,也不至于这么散。二到三这里是转。有些脱节。然后接着是一个自对,读到这里感觉可以收了,以自对结尾还行。或者再添一句调整下。把前面的铺排收一下,总和一下,再去生发。这样或许还不错,上面直接接着做结则有些脱节和乏力了。所以读来感到有些生涩,影响整体流畅。前期不建议写这么长的句子。

15.重阳     
呆瓜
把酒思归,秋浦何时怀客梦;
登高望得,乱山深处插茱萸。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这联的上联还可以,用词用语逻辑什么的都还不错。下联写的有点不尽人意,一二分句间还需紧扣,用词用语还需再练啊。可以看到整体的立意还可以,表达欠缺。

16.重阳     
萍踪侠影
枫叶飘红,千山染色,绝顶登临迷望眼;
金秋孝老,重九思親,迎风把酒醉高怀。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用语上还有所欠缺,这种语言过于熟滑。感觉前面的自对有点站空间了,四七句式就挺好。

17.重阳  
自己的观众
又逢重九,不作登临,欲把悲凉和酒饮;
每忆经年,常怀感慨,且将块垒向风抛。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前面两句缩一下再看看,有啥不同。
重九懒登临,欲把悲凉和酒饮;
经年多感慨,且将块垒向风抛。
整体来说,尾结有些虚。

18.重阳   
闲云
谁言九九,挚友各天涯海角;
又见茱萸,弟兄仍故国家山。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此联通过上下反衬来表达的。尾结挺有意思的,感觉吧缺少了过渡。

19.重阳  
醉梦
几度飘零,非因故土难安,登高长一叹;
徒生寂寞,料是归期无计,重九又如何?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这种语言吧,不像是联语。可以看看小薇这个,感受一下语言之间的差别。

20.重阳
小薇
高台长眺望,俯仰里风扶意气,啸引胸襟,天青喜有排云鹤;
萸酒祝团圆,尘嚣外棠棣相亲,椿萱并茂,月白犹看故里花。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小薇的语言用词一直感觉很不错的,可能有诗词的基础吧。上联写的挺不错的,可以感受到那种语言的活力,分句之间的配合,色彩的统一。下联尘嚣外这三字感觉不太好,另排云鹤对故里花的对仗不够漂亮,气势上下联弱于上联。

87

主题

869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11
贡献
1106
金钱
7621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5 05: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轻尘 于 2019-11-27 20:16 编辑

长风三期楹联班成联八周集训(二)
题目:杜陵书院
截止时间:周一――周日(练笔截止时间周五1523:59
出题、点评总指导尘埃老师

附:杜陵书院
尘埃
化雨总无私,想当年子美来时,曾与蔡伦同一脉;
家山仍有待,自高士罗含去后,至今耒水涌三江。
书院联,主要重文气,贵雅正。用语吐属,贵有经纶之音,贵有劝学之意。需端庄得体,不宜作儿女私语,不宜作市井俚语,不宜作求名逐利之想。
宋代以来的历代书院学堂,大多会有对联悬挂在大门两侧。以及各个校门口的门柱之间。作用在于熏陶教化,体现该校的办学宗旨。宣扬儒家正统思想。弘扬国粹精神。以及展现自家学堂的学术渊源,历届名人,以及自家的显赫传统。
通常而言,书院联会采用庄重典雅的语言,或引经据典,或用语都会出自于经史子集这些比较典雅的书籍。还有一些书院联,也会采用嵌名的写作方式。当然,其目的也无非是凸显书院的名气。
我们看一副嵌名联:
永顺县有一幅名‘雅丽书院’的。它是这么写的:
雅言诗,雅言书,雅言执礼;
丽乎天,丽乎地,丽乎人文。

话题到杜陵书院本身。
杜工祠唐哀帝天佑四年(907年),耒阳知县朱昂立杜陵书院,于墓前建杜公祠,此后经历千百年,一直存立至今。

⒈杜陵书院
蓝天
彰古国文明,从朱昂到马宣,于此都曾竭力;
树学堂典范,虽应天和岳麗,与之不敢争先。
【尘埃老师点评】
上比,从杜陵书院的来历切入。由是当时县令朱昂所创立。马宣,百度了下,不知其何许人。
下比,拉其他几个书院作衬,与之不敢争先,倒是夸大了些。
整联看来,思路可取,布局合理。起句采用散句形式,增加联味虽然下比结句过份夸张了点,还是不错的。

⒉杜陵书院
松月吟
座上非无器,君不见蔡伦之术;
望中别有天,今皆随子美而行。
【尘埃老师点评】
上下比分别用与书院相关的两个人物而围绕,而展开。蔡伦造纸天下皆知。加之又为耒阳本土人士。为书院添加文化底蕴。下比的子美即杜甫本人。
句式采用57句式,前分句起一个统领的作用。后分句补充说明。句式处理上还是可取的。不过结句最后两字对于却宽了。

3.杜陵书院
呆瓜
天下无千间广厦,穷毕生忧国忧民,懒管它老病孤舟,草堂大廨;
此处有一砚幽窗,教后辈立身立德,同领略流光淑气,耒水霍山。
【尘埃老师点评】
上比从杜甫本人切入,前分句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来,足证杜甫之情怀。
下比再言及到书院本身。我们要注意的是此联在句式处理上比较成功。一分句采用散句形式,二分句适当过渡铺排。三四分句以三字领领字领起,四四句式。掷地有声,戛然而止而又有余味。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前分句的句脚问题,虽然我们看到联坛有这样的,但是不建议采用。此外,同领略/懒管他,虽然可以看成领字,但是就对仗本身来说,还是很不够精美的。如果在细节上做到位,这联是一副不错的成联。

4.杜陵书院
冰嫣
经数载春秋,文风鼎盛,独秀耒阳声望远;
承一方水土,国脉绵延,众芳华夏学儒多。
【尘埃老师点评】
句式547,上比从书院的地理切入,下比再生发扩大。思路清晰,对仗也较为精美。下比结句,觉得空乏了些。

5.杜陵书院
西风俗客
未得厦广,子美去时空抱恨;
幸有书香,李桃继世满英才。
【尘埃老师点评】
上比结杜甫作品而生发,下比过于飘忽。如果撇开题目本身,读者或者从你的文字中看不到书院本身的影子。
写联,我们主要讲究的是切,切合题目本身,切题。至于这个切,记得曾在其他班级也讲过,有事切,意切等各种手法。这里不详解。此外,上下两结句最后三字对仗不稳。

6.杜陵书院
在山的那边
历数载春秋,依旧文风鼎盛,子美才情传后代;
承几回岁月,向来礼义长存,九州词赋慰前贤。
【尘埃老师点评】
数载春秋,几回岁月。基本一个意思。何不宕开一点。此外,数载也不准确。包括上面冰嫣的数载。从唐朝到现在,虽然经历各种变迁,但书院一直存在。整联看来,没明白虚实相生的道理。我们写联,这两点需要注意。其他尚好。

7.杜陵书院   
闲云
虽杜工陵地,一抔黄土他乡寄;
今学子书堂,千古文章此处吟。
【尘埃老师点评】
上比言杜甫本身,下比言书院本身。书院,则是因杜甫而来。思路布局可以。意上还是显单薄了些。

8.杜陵书院
萍踪侠影
栖草堂四壁秋风,且敞虚怀,惟求广厦庇寒士;
据书院一方净土,何妨高卧,笑纳名师育栋才。
【尘埃老师点评】
该联,也从杜甫的作品生发展开。以第一人称叙事。好处在于,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容易产生共鸣的效果。这种手法可取。另外开合有度。不错。

9.杜陵书院
江中月
昔日杜陵,沐雨经风,见证兴衰历史;
千年学府,培英育秀,弘扬担荷精神。
【尘埃老师点评】
此联,今昔对比。担荷,也就是一种担当的意思。较为积极的一联。这种写法,如果放在整联活动中,有可能有机会中彩。

10.杜陵书院
望望
野老忧民,嚇嚇诗名传后世;
耒阳重教,莘莘学子仰前贤。
【尘埃老师点评】
此联,语言风格上和楼上一联类似。但是,就我本人来讲,不提倡这样来写,少了点蕴藉,让人心思一眼就望穿的感觉。

11.杜陵书院
小薇
耒水出高山,汇细流润物无声,春风到此开桃李;
诗人当百慰,对千载读书弥盛,广厦于今有栋梁。
【尘埃老师点评】
小薇这联,却是和上两联语言风格上完胜。俗话说看破而不说破。由其他人去想。不失为一种高明的手法。语言文字上也可圈可点。前面讲过。书院联语言,贵端庄雅正有文气。可参照。同样从杜甫的作品生发开去,不咸不淡娓娓道来。高山出栋梁。
耒水出高山,这个‘出’字似可再炼。

【尘埃老师尾结】
这次联题,共收到十一副作品。所谓的点评,无非是一家之言,侧重点不同,自然点评也会有出入。有不同意见的,可共同探讨。总体来说,三期的成联水平还是值得肯定的。当然,这与我们的个人努力分不开,也与所有老师们的言传和身教分不开。就同一个班级来说,水平也参差不齐。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努力了,就会有回报。你付出多少,必然能收获多少。成联无捷径,多看多想多练多领悟。最后,祝大家成联的道路上,收获满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主题

869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11
贡献
1106
金钱
7621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7 20: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轻尘 于 2019-11-27 20:15 编辑

长风三期楹联班成联八周集训(三)

题目:咏物 石磨
出题、点评梦回长安老师


⒈石磨
/梦回长安
握乾坤而守矩规,斗内久周旋,耿耿不离方寸地;
怀黎庶自甘磨砺,腹中多丘壑,营营岂止稻梁谋。
【梦回长安老师自评】
石磨,农村食品加工器具,主件有两石轮同轴相叠,间有凹凸槽,用以研磨食物,主要粉碎米麦,碾压成粉。小时候见过,也用过,家乡的石磨比较小巧,一人足可操作。现在多用电机了。石磨,是记忆,是文化,更是割不断的浓厚乡愁。开始我是这么写的,
声若雷霆,霍霍无非方寸转,
腹多丘壑,营营不过稻粱谋。
贬了它一下,想想过意不去,于是改成了如今的模样。
我这个联很浅显,上比切其:”,下比切其<>,乾坤,周旋,磨砺,丘壑,稻梁,语带双关,即写磨,又写人。也许这是我自己的感觉,别人并看不出,那就说明没有表达出既定的意思。

2.石磨   
/呆瓜
一般大小,偏成压迫,致长年唧唧咕咕,周旋却使驴难缷;
满腹壑沟,欲作装填,充五谷吞吞吐吐,重赏犹教鬼易推。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立意可圈可点,叽叽咕咕,吞吞吐吐等,找到了物与人的共通之处。驴难缷,鬼推磨,也是与磨息息相关的民谚。可以想见,作者思考的时候,灵光一闪,有了上下比的初步切入点,但这灵感没有进一步深挖,怎么来怎么去,怎么连接,怎么结句等,这些最终没有一个很成熟的思路,吞吞吐吐,叽叽咕咕与结句没有很好的连接起来,造成气脉不太流畅。自己再仔细体会体会,如果不能将那些较为散乱的灵感有机结合,就要有所取舍,哪怕是分开写两个都行。根据上面的材料,我估计写两个涵哲理的小联没有多大问题。同时,行文上,口语化比较严重,下联结句口感不顺。整个需要精简打磨。

3.石磨
/松月吟
圆石历经沟壑辱;
一生只恋稻梁谋。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上比说其怎么来,下比说其干什么,调度的选取和架构的安排是不错的。稻粱谋是个中性词,口腹之饱,最基本的生计,可贬可褒,看怎么搭配,你这里可能是想作为民生大计来解,是褒是贬,这里有些模糊。恋字还可再严肃点。沟壑辱有点看不明白,应指雕琢之痛吧,用词不太切。上下比应该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各说一个方面,圆石即石磨,上面说圆石,下面说圆石的一生,这样不对等。圆石二字当换之。

4.石磨
/无名草
【一】
文理坚实,碾米今生无怨悔;
不图回报,茅屋破旧立功劳。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今音,总的来说,有进步。评仄,对仗基本合律,首分结构不对。也切题。就是太平实太直白。缺少生发。
【二】
一世不离方寸地;
几周轮转稻粮香。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比上一个好。联意显单薄。一世,周等字多炼炼。

5.石磨
/百合
致使稻粱,历经沟壑,粉身碎骨浑不怕;
应知绿耳,不缚紫绳,逐堑驰城自忘疲。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下比比之以良马,不知道疲劳奔驰,比较新颖。上比有些偏,不怕的是谁呢,应该是稻梁,为什么石磨能使得稻梁不怕粉骨碎身呢,这里没有做到自圆其说。句式上,前两个分句完全是一句话,没必要分成两句。

6.石磨
/自己的观众
默守陈规,原地绕行磨日月;
长安一事,每天无语出黄粮。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这个联带贬义,或者说上贬下褒扬,只要能自圆其说,是完全可以的。总体还行,主观情感的表达还不够,下比的黄粮,再斟酌下,它加工出来的不只是黄粮。不是做精粮解释吧,如果有出处,另当别论。

7.石磨
/蓝天
吞粗谷,吐珠玑,斗室里消磨日月;
示平庸,藏丘壑,方寸间运转乾坤。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整体还算不错,特别是下比,磨 与人的结合比较好,有气势。上比前面积极向上,结句萎顿了。两个首分句嫌平实了点,另外,何以见得它故意显示了平庸。

8.石磨
/醉梦
二石相为谋,岁岁年年,同心自可立方寸;
众人皆附势,圈圈转转,徒手焉能得斗粮?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整体还不错,上比说他同心同德,互相扶持,同心二字,既指磨的状况,又做了人性化的提升,有情怀。下比说人们围着他打转,是事实,但说趋炎附势,还没有能后自圆其说,有些似是而非。二石当斟酌。众人也当斟酌,不若世人或时人等。

9.石磨
/笑看人生
重任勇挑,不懈磨完千斗米;
初心岂忘,何曾走出那周圆?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立意从责任和初心切入,很好,拟人运用,能自圆其说,且初心很有时代感。不足在于语言的驾驭有待更进一步。磨完,太实,千斗,刻意。下比,前句有岂,后句就不要再反问了,那周圆,不顺溜。结句的说法还要进一步围绕初心来作安排设计。整体需打磨。

10.石磨
/望望
手握乾坤,若成事业不空转;
心怀天下,欲出精华须细磨。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结句漂亮,有哲理,不说精粮,而说精华,犹见思辨。问题也大。两个分句,之间都是阻滞的。握不握乾坤,都应该脚踏实地不空转的,下比也如此。乾坤天下小合。

11.石磨
/小薇
【一】
方寸许容身,无羡昆仑之大,泰岳之高,天生小我亦堪用;
周旋每尽力,非是稻米不坚,莹磨不苦,世有饥声未肯闲。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立意开合有度,行文舒展大方,不局促,有情怀。关于饥馑,我纠结了很久,感觉还是不切。石磨只是加工,并不生产粮食,它只磨出更精细的粮食,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也就是说,只要手中有粮,即使不用石磨加工也是可以通过简单烹煮来充饥的,反之,如果没有粮食,它也是无能为力的。所以不足以提高到为饥声而奔走的高度。另外,稻米不坚,这四字稍弱。

【二】
不息作粗砺形容,日夜到三更,拙犹胜巧;
两心结此生合契,寻常磨一味,久便生香。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有哲理,有生发,深情款款。有点小瑕疵,不息二字有点多余。

12.石磨   
/闹闹
虽砺石出身,几番锻就,于贫穷岁月时,脊梁坚挺;
纵天根含惰,一旦推来,待辗转轮回后,雪乳相酬。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将加工得来的米面粉,比喻成雪乳,很美的食品,让人望而生口水。上比写磨的前世今生,下比写其本领功用。泄露清晰,情怀自现。过分强调脉络的连接,行文不够干脆。脊梁坚挺不够形象,磨不具备这样的形态特征。

13.石磨
/西风俗客
合掌乾坤,辗转回旋方寸地
磨研食禄,吐吞压迫须臾间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立意不错,也很仔细,乾坤,辗转,回旋,吞吐,压迫等双关性的词语都找的比较多。不足在于,只把这些碎片化的东西进行了简单拼接,没有深入挖掘,梳理,解说,使之成为完整的表达,让人觉得突兀,不能服人。比如吞吐什么,谁压迫谁,都应该有理有据,让人会心的理解。另外,多锤炼语言。

14.石磨
/冰嫣
双盘磨道威风转;
一轴同心米面香。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从两个工作方面的形态切题,不错的思路,上比,隆隆作响,自是威风,下比,同心办事,自有功劳。句子还可以更凝练些,上比前面四字可以更主观些,下比前两个字可以节省出来,与研磨工作紧密挂起钩来。

15.石磨
/江中月
同心相契,吞糟粕吐精华,不辞辛苦安黎庶;
方寸为营,远喧嚣甘寂寞,唯愿平生足稻粮。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切题,气脉基本通畅,赋予了人性,总体值得肯定。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上比结句太夸张,糟粕形容粮食不妥。下比远喧嚣与甘寂寞意重,结句足稻梁模糊,整句有待提振。

16.石磨
/萍踪侠影
匠气渡人,用尽凿錾,六道轮回成石磨;
虚怀济世,安身辗转,平生吐纳为精粮。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作者写联,从思路到句式,往往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这其实是个优点,特别是初学时候。这个联倒比较中规中矩,上比说,历经磨难,终成大器。下比说,为民磨粮,无怨无悔,立意很好,语言比较流畅,整体不错。需要注意的是,大开大放之后,一定要进行收束,要收拢回来,梳理,分析,取舍,用一根线有机的串联起来,。今天这联,气脉上基本是流畅的。上比的述说角度不太适宜,从人去雕琢的调度去描写,不如以石磨本身的角度去描写其经历。而且首分有些模糊,是渡人还是渡磨,与后面不太协调。结句的石磨与精粮,着相太实,特别是石磨,以题目入句,随便改个什么名词都好过那两个字。

17.石磨
/闲云
上下合围,轻纳腹中,悠悠细品稻花味;
古今饥苦,浮名身外,寂寂前行执念心。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上比刻形,下比抒情,思路很好,比较细致的描绘了其相貌特征,有生发。下比虚了,流于口号化了。上比稻花味不切。

同学们,这次练习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有几个同学已经渐入佳境,只是我点评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很多该表扬该肯定的地方,我都没有一一点出来。希望大家明白,树立信心,再接再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主题

869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11
贡献
1106
金钱
7621
 楼主| 发表于 2019-12-5 14: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轻尘 于 2019-12-5 14:03 编辑

长风三期楹联班成联八周集训(四)

题目:初恋
出题、点评副总辅导三脚猫

1.初恋/三脚猫
居然暗地里相许终身,最难忘粉黛香留,红鸾心动;
未必有情人皆成眷属,不堪忆当年明月,那树青梅。
2.初恋/无名草
苦忆当年,眉目传情暗恋,小路偷寻,偶逢羞涩无缘续;
笑谈往事,心潮澎湃思君,此生若见,握手大方不忍离。
【三脚猫师点评】
句式安排太乱了亲,用语也不符合诗家语要求。成联不是讲故事,要围绕题目展开生发,你对“初恋”有什么认识,有什么感想,把它写出来。要符合大众的认知和审美,而不是“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

3.初恋/在山的那边
忆当初,终身暗许常携手,心如小鹿怦怦撞;
从此后,一念难消怎忘他,发似灰霜日日添。
【三脚猫师点评】
在山的那边,作品的意还是有的,问题在377句式,读起来太拗口了。这个句式的安排很重要,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脉络,气势,美感,尤其是开篇三字句的运用,很无力。句式的安排,可以参考一下清联,或者用一些常见的句式,如47,447,457,744等等,作品顺不顺畅,一读便知。
再就是组织语言,不要太直白,口语化,要尽量含蓄一些,优美一些,凝练一些。

4.初恋/江中月
一诺囚心,错非错,满目光环浑忘我;
相思度日,痴更痴,置身春色不知年。
【三脚猫师点评】
江中月这个联,我来回读了好几遍,也没看出个头绪来。立意太散了,用语也是,散乱不堪,溃不成句。我们写作,尤其是初学,首先要保证一个通顺,在通顺的基础上去追求其他的。说到通顺,首先,你要有一个清晰、稳妥的立意,如果立意不清或者不准,后面的写作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就是勉强拼凑出来,也是空洞无物。所以说,立意是关键,小到一副联,一首诗,一阙词,大到一部小说,都一样。

5.初恋/听荷
人事了无痕,难抹心头这颗朱砂痣;
青春疑似梦,时浮月下那双秋水眸。
【三脚猫师点评】
听荷这个联,同样也是句式的安排,不怎么好,59句式,读起来很别扭。立意不准,角度的选择没把握好,语言组织需要加强。
成联的写作,跟大家说过很多次了,要扣住题目,紧紧围绕题目展开。要抓住题目的不同角度,有针对性地去写作。写出来的文字要有力度,要有厚度,要言之有物,不能太空泛、空虚、空白了。

6.初恋/蓝天
情愫朦胧,误将一笑囚心久;
时光青涩,辗转经年张口难。
【三脚猫师点评】
蓝天这写的不是初恋,是单恋啊!立意偏了。初恋,是花前月下你侬我侬,是红鸾心动,终身暗许,不是单相思哈,把意立准了。

7.恋联/松月吟
四季访书山,守三更灯火,积成君影似云轻,空负春花秋月;
瞬间平意气,为半个知音,痴得芳心如玉洁,闲徉丽日光天。
【三脚猫师点评】
松月吟这个联,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堆砌。“四季访书山,守三更灯火,”这些跟题目有什么关系?“痴得芳心如玉洁,闲徉丽日光天,”用语太散乱了。把意立准,立稳,扣住题目,删繁就简,有针对性地去写,不要写一堆不痛不痒的,可有可无的,甚至毫不相干的东西。

8.初恋/望望
故地重游,小桥流水还依旧;
韶华已逝,形瘦衣宽却为谁。
【三脚猫师点评】
望望这个句式安排的可以,问题是立意不准。上联跟题目脱节了,“故地重游,小桥流水”是初恋的地方,不是初恋,这是两个概念。下联多少扣住了题目,但是扣的也不紧,描写的过于简单了。
看了几位同学的作品,都很悲观。初恋,不应该是甜蜜的吗?就算两个人没能在一起,那也是人生最美好的回忆啊?我们常说,“初恋是人生最宝贵的,”之所以宝贵,就在于它的缺憾,它的可梦不可求,它的无果而终,毕竟“有情人终成眷属”者少之又少。

9.初恋/百合
每至月圆,魂灵寻向长江尾;
常于漏尽,小字乱从南国春。
【三脚猫师点评】
百合,你这初恋死得够惨的啊!
立意不准,切题不够。太散了,看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你想表达什么。你的语言组织需要加强锻炼。
其实这个写作,就跟我们平时说话一样,要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只不过是让你用艺术的语言去说。
还有个问题,你的下联用了个物象:漏。漏这个东西,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是古人用来计时的工具。这个物象有很强的时代性,也就是说以前有,现在没有了,早已经在我们生活中绝迹了,你再拿来用就显得不伦不类。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在立意之初,物象的选择一定要准确,你选择的物象不但要能跟主题相契合,还要能跟上我们这个时代,不然,你的作品就会有违和感。

10.初恋/侠影
只道是竹马青梅,形伴影随,三生命定神仙侣;
却原来东君月老,阴差阳错,半世缘悭劳燕飞。
【三脚猫师点评】
侠女这个联还是不错的。立意很好,布局也合理,美中不足的是末尾两个长句的对仗,有点问题。神仙侣偏正,劳燕飞主谓,这里是个败笔。再就是语言组织上还有待提升,个别的字词需要锤炼。决定一幅作品品质的,往往都是一些小的细节,所以说,锤炼必不可少。写好以后,多检查一下,逐字逐句地敲一下,好句多磨嘛!

11.初恋/笑看人生
遥想当年,转角初逢梅一朵;
难忘此世,至今频入梦千回。
【三脚猫师点评】
笑看人生这个联,立意不稳,意浅而散了。语言组织的不到位,遥想当年,难忘此世,句子无力。两个长句也是,转角初逢,转角用得刻意了,梅一朵是形容人吗?这个比喻不够生动贴切。总体来说,意还是有的,就是不够明朗,不够凝练,不够含蓄。这个题目,应该委婉一点,浪漫一点,初恋嘛!不要写得那么悲观。

12.初恋/西风俗客
低眉浅笑,多情未必成良眷;
白发悲歌,聚散皆因有宿缘。
【三脚猫师点评】
西风俗客这个联,问题很多啊!首先是语言组织的散了,个别字词需要锤炼。两个短句用得无力,尤其是上联短句,跟后面的长句联系不上,断裂了。下联的白发悲歌有些用词不当,词不达意。再就是对仗,也有问题,多情动宾,聚散并列,这个需要注意,对仗一定要工整,不能超出宽对的限度。

13.初恋/自己的观众
初逢心动,夜夜相思,愿与君偕老,奈何天意不通人意;
再见梦长,双双怅望,叹从古至今,到底世情完胜爱情。
【三脚猫师点评】
观众师这个联,立意没有问题,布局也合理,只是语言组织的不尽人意,繁琐了些,建议删繁就简,再锤炼一下。

14.初恋/呆瓜
一诺经年,形如影子心如月,终成过往;
两情何处,你是风儿我是沙,不复当初。
【三脚猫师点评】
呆瓜这个联,474句式,有点不美,读起来不顺畅。用语直白了些,尤其是两个七言句,上联欠通顺,下联口语化了。立意,布局,语言组织都需要锤炼。

15.初恋/醉梦
相识瞢然,常醉于秀发垂肩,粉腮扑面,不解因何遭白眼;
再逢一处,只道是尘缨多变,玉骨犹衰,唯叹几度负华年。
【三脚猫师点评】
梦师这个联,立意,布局都很好,对仗工整,气脉也顺畅,非要挑毛病的话,遣词用字上还有提升空间。

16.题图/剑煮茶
春江依旧去年绿,此景最伤魂,燕绕空楼,桥无伞影;
往事沉如四月天,乌篷堪负重,一篙雨季,两岸雁声。
【三脚猫师点评】
我们的题目是初恋,茶师这个呢是题图,什么样的图没有见到,也不好点评,就你这个作品来说,写得散了点,主题不明朗,读了几遍也没弄明白你想表达什么。

17.初恋/冰嫣
忆红尘邂逅那年,相约花前情未了;
叹白发参差今日,有怀心里梦难圆。
【三脚猫师点评】
冰嫣这个联,句式安排的不太合理,77句式,读起来相当拗口。再就是遣词用字,语言组织需要加强,很多字词用得无力或不当,像“红尘邂逅,”“白发参差,”还有尾句,不明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语言组织能力欠缺,词不达意,想表达的意思写不出来。慢慢锻炼吧!

18.初恋/秋风
一片深情,当年两地频传信;
三千白发,今日他乡不识君。
【三脚猫师点评】
秋风这个联,两个短句有点画蛇添足了。
当年两地频传信;
今日他乡不识君。
这样更简明一些,当然,立意可以再丰富些,用词也需要锤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主题

869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11
贡献
1106
金钱
7621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4 07: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轻尘 于 2019-12-14 07:40 编辑

长风三期楹联班成联八周集训(五)

题目:《父亲》或《母亲》
点评:一晌贪欢老师

题目很简单,写作角度呢,不离言事,言德,言情!言事须有提炼,言德须合身份,言情须见真挚,整体见气脉,局部见文雅,始为佳品。

⒈一晌贪欢
父亲
为父殊非易,算启蒙正德,督学供书,信知恩泽如山重;
养家元不辞,看晓踏星辰,晚归灯火,已是风霜侵鬓多。

母亲
精心备食,巧手持家,困顿当年,犹多勉慰;
岁月催人,尘霜染鬓,斑黄旧照,还记芳华。
先看来我的两副联,大家可以留意一下,篇幅中叙事和言情的比例;叙事如何虚与实相结合,如何情与事相交融,以体现楹联体裁的雅驯。

启蒙正德,督学供书 / 精心备食,巧手持家~(具体,实)
晓踏星辰,晚归灯火 / 岁月催人,尘霜染鬓~(写意,虚)

最后说入情!大家可以参考我两副尾结的思路:
~已是风霜侵鬓多
~旧照还记芳华
讴歌父母的爱与付出,不是公式的、面谱化的,也不一定非得是感天动地高大上的赞誉之词。
选取一些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别人所不曾道的角度与细节,往往更能引起共鸣,更能够触动人心深处的柔弱之处。

2.母亲
自己的观众
怀胎十月,劳事一生,辗转回眸时见影;
未计疏离,常呵冷暖,蹉跎白发不图名。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上比结句尤其精彩!前二本寻常语,(辗转)衔接轻灵,(回眸)跳转到(我),(时见影)作关合,尾句承、转、合、抒情一气呵成,在极大的时空作腾挪切换而不涣散,真妙笔也!下比(蹉跎白发)用语对仗亦佳,唯(不图名)没写到位,结语略显泄气。

3.母亲
笑看人生
针线中,且缝进千般爱意。
菱花里,难觅来往日春光。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单个的三字短句尽量不要用,读来会显得局促而缺乏联味,可做成一组自对,或调整为四字,(且)建议换作更为肯定的语气。

4.母亲
望望
白发苍苍,小步迟迟,岁高不歇怕儿累;
今生有愧,寸恩未报,病久难医落泪频。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整体可以,上比结感觉用白描,例如岁高仍时时围着家庭、儿女转(大意),比之(怕儿累)之情语,应更有余味;下比起句没有作用,去掉亦无妨碍……此两处的弊病是相同的,情语过满,没有留白,语尽则意尽矣!
前二形式的自对,一般做成句脚平仄相反的,是为首选。

5.母亲
听荷
年少时,只知衣食无忧,你在家犹在;
老来后,倍觉人心难测,谁亲母最亲。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对仗、重字、立意皆有可取之处,唯句式稍欠
试读一下,三字单句难有疏朗悠扬之韵味的,简单的加个虚字调节亦可:年少之时~
下比起句,意思换为(长大以后,处世以来……),应比(老来后)要合理。当(你)老了,(你)的身份更多的是(儿女),还是父母、爷爷姥姥呢?

6.母亲   
小爱
炊烟袅袅,呼女唤儿,调制出一日三餐,人生百味;
巧手纤纤,披星戴月,编织成五颜六色,七彩生活。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前二的一组四言,可以做成自对,不自对亦可,总的要求是内容上须趋于紧密(可以参考我写的《母亲》)。此处感觉上下比前二分句都未如理想,关联不足

试把二分句拿掉:
炊烟袅袅,调制出一日三餐,人生百味;
巧手纤纤,编织成五颜六色,七彩生活。
行文是不是更见流畅,这也说明了要把二分句的内容加进来,还需要有更好的手段
上比结句不错。一日(的)三餐/偏正,下比如何对仗呢?七彩就是五颜六色,思路和词汇皆显得不足了
,重字。

7.母亲
醉梦
四季犹如在一时,未求罗绮加身,常清冷炙了残局;
青丝早逊于白发,欣看儿孙绕膝,愿享天伦安暮年。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两个起句感觉表意都不够凝练到位,上比结句尤为晦涩,导致母亲的形象末得真切;整体意犹单薄。
起句宜作格律句来看,白,出律了吧!
即便看作散句:青丝/早逊于/白发,丝/于/发,平仄仍然是不好。

8.母亲
彭玉
不论夏冬,起五更生火,一双纤手变钢锉;
纵然病患,坐半夜缝衣,满头黑发染秋霜。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基本塑造了母亲的形象和情感寄托,用语还有改善的空间,例如(黑发)换(秀发)呢?手变钢锉,不管形容母亲还是父亲,皆有失文味美感了!

9.母亲
松月吟
忧儿独远行,几番叮嘱装兜满;
逢节频遥望,那片相思比海深。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通过送行和牵挂两个场景,塑造了母亲的形象和母爱,整体可以。看结句:叮嘱放心里可以,装兜则牵强,。故(叮嘱)如果能换个词,双关景与情,复为后三之主语,则上下比结构会更为一致。

10.母亲
梅花落尘
养女常嗟苦,更知旧岁娘忧累;
牵心亦叹遙,惟愿夕阳母大安。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上比,既为人母乃知父母之不易,其情自真;(常嗟)用得不好,养育乃父母之天性与责任,何须嗟!
养女方知苦,更怜旧岁娘忧累~~例如这样呢
下比(夕阳)句,笔法可见灵动。整体虽显单薄、细节不足,犹不失品读回味之处
忧累/大安,对仗宽,收束处尽量要工整精美。
再者,大家以后仍然写成联的话,象这种两分句,句脚还要忒么显眼地做成 仄仄/平平 的,在外面千万别说是我教的哈/笑哭

11.父亲  
呆瓜
烙在我辈心中,大爱如山,从来挺起脊梁骨;
书于佩弦笔下,双肩似铁,依旧累成佝偻身。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上比起句没有作用,完全可以去掉;
古人曰:性缓宜佩弦,性急宜佩韦,以为自省!那么佩弦在联中其意何在?起句节奏点:在/辈/中,平仄不是很好
从起句(我辈)可知,作者笔下的“父亲”并非特指的,那么,结句“父亲”的终极命运,都要“累成佝偻身”,就值得商榷了……且何以至此,文字中也并未作交待。
再则,类似于(大爱如山、双肩似铁)等等口号式的文字,尽量少用哈!父爱如何重?双肩如何扛?正需要你来着墨,正是可供你挥洒才情之所在。
例如我写的《父亲》,信知恩泽如山重~,通过前面层层的铺垫而来,有出处的。

12.母亲
江中月
性本娇柔,为母则刚,历经风雨何曾惧;
言虽琐碎,盼儿安好,笑看子孙倍觉甜。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性娇柔,言琐碎……选取了“母亲"首先作为女人的两个寻常特征以为生发点,而中间两个腰句忽作振起,发散皆自然得力,故尾句情感的寄托水到而渠成;
更为难得的是,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读到了一种岁月不惊、时光不扰的从容与宁静,这种幸福感,是富有感染的,给人以温暖和力量的。故从对仗、句式、思路、立意各方面看,都是挺不错的一副联。
试以这一副作衡量,很多朋友的作品里恰恰缺乏了类似于起句的细节、缺乏了独特物像事理的选取作引导,而这却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情感生发的基石,是最能体现自己文字个性的;不少作品,只作教条式的归纳总结,相当于上来就直接从第二句处入笔,最是苍白空洞,难以打动人的。

13.父亲
奋斗
戴月披星,一肩挑起全家计;
经风历雨,两鬓添来无限霜。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中规中矩,熟语过多,新意不足。

14.父亲
蓝天
重担在肩,早出晚归图活计;
寒霜满面,词严心软训儿郎。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整体还可以,早出晚归/词严心软,可以看作句中自对,后者复见心思。措辞上放柔和些,效果应会更佳。

15.父亲
上善若水
风雨一肩挑,串巷游街吆早市;
雪霜双鬓染,披星戴月养家人。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两个起句虚实映衬,对仗漂亮,修辞造句表意都很不错哈!后分句,承接乏力了,串巷游街~吆,笔法与前面颇为割裂。成联的语言风格,可庄可谐,而于同一副作品中,须得浑然统一。

16.仙父
在山的那边
忆当年,天寒地冻,双手推开风雨路;
只此日,十载草枯,一杯祭奠蓬莱仙。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以上比为例:忆当年地冻天寒,双手推开风雨路;
这样77的句式都要比原来好上很多,前散句后律句,没有问题的。相反,347短句的部分读来急促而缺乏语感。
上比,(脚)和(路)的关系,应该要比(手)合理
下比,十载的话,前分句就不宜再用(只此日)了,况上比对仗处(忆当年),表的仍然是时间,则此处可尝试作空间的变换。
天寒地冻/十载草枯,如何对仗的?
请留意,上比我的修改,句脚调整为平仄相反了~

18.母亲
冰嫣
数载甘辛,持家有道,镜里青丝头渐白;
一生磊落,教子为怀,堂前萱草气犹存。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上比不错,层层着色而一语贯之;结句,既然已有(头渐白),青丝不宜再出现,前四换其他物像作铺垫以引出后三如何?例如:镜里青蛾头渐白;
下比不如上比,分句间欠紧密,气脉为之滞涩矣。

17.母親
萍踪侠影
嫁一(介)布衣,陋室空床,寅吃卯粮。经反(右)历文(革),淡泊从容,不改青松气质。行医五十余(载),起死回生,巧手仁心,共拯救几多性命;
育六(个)儿女,呕心沥血,安身守道。知荣(辱)明廉(耻),庄严敦厚,难输白玉精神。享寿六轮有(二),怜贫惜弱,慈眉善目,曾关怀无数路人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括号我加的,
这一副可以见到作者的用心和深情。
总评阅-一晌贪欢 21:29:34   括号干什么用?@润墨09-萍踪侠影
润墨09-萍踪侠影 21:29:40   平仄招待不周。
自己检查了没有?
记得当时群里就此有广泛而略为随意的互动,关于楹联的文体特征、用语要求,火儿老师也多有论及;同时,我也明确提出此联平仄格律、特别是句脚处的不符合,作者需要自查修正。
你们交一个作业,都得认真对待呀,至少不应该犯这么多低级错误
而现在括号标注的好几处,仍然存在明显的失对失替,平仄的基础关还没过,那么具体就不作点评了。

【小结】
写作长联,要懂得布局谋篇,通过句式、领字、内涵等以贯通气脉;同时必须有相当的文学底蕴、修辞典故的运用等等,其呈现则远非搬几个成语所能达致。

大家如果对长联写作有感兴趣,可以通过以下尘校的一段语音讲解略作认识。
这是四海某期成联赛题《傅山》的讲评,第一段是总述、尘校示范联和第一名老师的点评;第二段是对我的点评,下面先把三副联发上来,方便大家听语音的时候加以对照。
傅山 (尘封记忆)
晋阳多瘦石,入诗则杖黎行歌,入书则老树崩崖,入画图则邱壑磊珂,天风海雨;
何处得真儒,为士则松乔沃雪,为道则朱衣哭国,为方药则青囊济世,橘井杏林。

傅山 (第一名:强卫)
三教溯流光,仰盘材集众彦之长,高躅名山遗剑气;
九原悲易帜,体逸士哀甿黎之痛,空忴汉业做朱衣。

傅山 (一晌贪欢)
值覆倾而问忠义,出家蓄志何如,逆旨弃官何如,歃盟举事何如,既生死可抛,谁言全节唯逃海;
处乱代犹集大成,诸子蒙庄一品,丹青书法一品,武学医经一品,慨峥嵘不掩,世复怀贤共仰山。

而我的那副,此处是作为反面教材出现的,大家听讲的时候,不妨跟尘校的长联作一比较,则对于如何提练素材,如何将素材融入自家之言语体系,让情与景、情与事交融,而非一味简单地铺排罗列,应该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待会听语音,留意这个重点,我的联和尘校的搁一块,区别明显
同时,尘校对于我的几点批评,相信是有普遍意义的,也是你们在写作中需要注意的
虽然尘校指出了不少不足之处,我的这副联后来仍然侥幸得奖了,第15名忝居末席。那么我只能认为这是在写作过程中,所有孜孜以求不断努力提升文字、对仗的精美程度的最终回报了!

下面来听语音,然后第五期成联集训班的点评,包括我在三期的所有教学任务,算是圆满结束了,谢谢大家!谢谢火儿师姐给予的和各位朋友们认识、结缘、快乐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于此获得的满满的友谊和感动!特别欣赏、感谢火儿的豁达与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主题

869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11
贡献
1106
金钱
7621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4 18: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轻尘 于 2019-12-14 18:30 编辑

长风三期楹联班成联八周集训(六)
题目:蜡烛
出题、点评:总指导尘埃老师

附:蜡烛
尘埃
纵然一豆孤,许寸寸相思,西窗等候,以期点滴驱遥夜;
惜被红尘误,奈年年怅望,底事勾留,或至凄清认劫灰。

咏物,在古诗词中常有。譬如
虞世南的《咏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两者虽然各不相同,贺知章纯粹采用的白描手法,通过细腻的观察,笔调的灵动,轻快活泼的描写所咏之物。而虞世南则是借物言志,以表达自已的高洁情操。

以及耳熟能详的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路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种借梅花而言自己的志向,即使风雨交加也不折,不趋炎附势,奴颜婢膝之辈同流合污之形象跃然纸上。
再譬如央视唱火了的袁枚的一首《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些都是古诗词中咏物的例子。据我所知,古人联中,而真正咏物的联并不多。借联咏物抒怀,在近现代才得以传扬。

举几个例子:
无穷江月的瀑布:
未沸腾时原腆静;
大跌落后转从容。


怀抱昆仑的咏雪:
始于纷乱;
终作清白。


燕子王的咏荔枝:
啖若民膏,吮若民脂,望妃子红尘,唐室中衰,斯有说矣;
一日色变,两日味变,数国朝痛史,人心易变,其如是乎。


这几副都是现代人写的咏物联。不多作解释。
好,言归正传。下面简评这次练笔。
咏物,我们要做到或其貌或其神,有貌有神以为最好。由于对联只有短短的两行,不能过多的铺垫,能做到遗貌取神也是很好的。
本次练笔,共收到成联十一副。记得上次也是这个数字。长得帅的,还是这么几位。

⒈蜡烛
松月吟
燃起光芒,照亮前途,红泪三千甘寂寞;
随风而舞,成灰不惧,痴心一片转凄凉。
【尘埃老师点评】
上下比前二采取自对。上比从蜡烛本身的光切入,结句再揉入作者感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下比从蜡烛燃烧之后成灰的现象切入。不过之中的随风而舞,我是估计为的是应对成灰不惧,意义不大,再斟。上下比手法可取。可以再修改修改。

2.蜡烛
醉梦
莫说身微,也曾窥尽春光,替人垂泪良宵短;
由来性僻,从未避开孤独,辞夜成灰玉骨殇。
【尘埃老师点评】
这联,垂泪二字比较形象的点到了蜡烛,修辞手法合理,赞一个。不过下比的玉骨二字则是修辞过头。常人都知道,蜡烛是没有骨的,燃烧之后剩下的只是灰尘。这个地方可以再商榷。

3.蜡烛
西风俗客
微光浅照,都言往事滴滴泪;
暗夜孤燃,谁解相思寸寸灰。
【尘埃老师点评】
上下起句可适当再宕开一些。两尾结句蛮好。滴古仄。这里今音没问题。

4.蜡烛
奋斗
携手白头,光微守得洞房夜;
替人垂泪,心细燃成一线灰。
【尘埃老师点评】
这联,始终围绕蜡烛的功用而生发。以乐景衬哀景。上比乐,下比哀。这样写问题是没有。还记得古人写西湖某泉的一联吗,一个夜景,一个早晨景。这样的时间间隔。在我们对句时是不允许的,但是在成联中例子却很多。有时间上的差异,有空间的差异。有古今的差异,有的成联,则以上下人文历史地理人物等等贯穿。为一个主题而服务。
这是我们成联与对句的区别。

5.蜡烛
蓝天
热泪淋淋,非悲自己终成烬;
寸心炯炯,只为他人得见光。
【尘埃老师点评】
这联,紧紧围绕蜡烛发光而切入,而生发。寓景于情,有哲理意味。不过个人觉得上下起句两修辞可再斟酌下。

6.蜡烛
百合
舍身驱散世间夜;
流泪不移中正心。
【尘埃老师点评】
为了这联,特意查了一下中正的意思。其意大概为不偏不倚,纯正。为形容词。中正对世间,无论怎么说,对仗这块对仗欠精美。虽然大结构可以看做相同,但是在短联中,我们必须做到对仗精美,长联倒可以大而化之。取其意。其他没问题,主要围绕蜡烛然后自己成全他人为主题。

7.蜡烛
自己的观众
暗夜现微光,寒窗久伴空垂泪;
讲台留素影,大爱无私纵染霜。
【尘埃老师点评】
这联,以蜡烛比如教师。起句暗夜现微光,本来挺好。写着写着竟然跑偏了。尤其下比,和蜡烛没有多少的关系了。这是属于扣题不紧,笔力不够稳所造成的。然后再看上比的结句,寒窗久伴空垂泪。一个寒窗,一个垂泪。寒窗,约定俗成的意思是寒窗苦读,用于学子身上很贴切。但是后面的空垂泪。则往往言到的是思妇,闺怨本身。这属于修辞上的失误。两者组合,别扭。总体来说,这联,须动大手术。

8.蜡烛
江中月
舍身驱暗夜,垂泪并非怜命短;
无悔照西窗,成灰亦是惜情深。
【尘埃老师点评】
这联写的灵动,于文字中见真性情。一副不错的成联。

9.蜡烛
望望
重任在肩,不惜焚残自己;
一心到底,方能持久光明。
【尘埃老师点评】
这联,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从大处着笔,革命的火种终以持久光明。不过,个人觉得可以分两个层面来写。这个只作其一便可。

10.蜡烛
久久
寸寸柔肠,惯以微身明寂夜;
盈盈粉泪,聊将别绪向西窗。
【尘埃老师点评】
看到这联,不由得不想起了李商隐的无题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整体来说,还是刻画到位,让人遐思不已。

11.蜡烛
冰嫣
此物本寻常,泪尽成灰燃到寂;
为谁共宿昔,香消化骨不生扬。
【尘埃老师点评】
宿昔意为经久,长久意。下比结句让人费解。我是没看懂。蜡烛上面说了,有泪,这个很形象,再深入一点说它有心也说得通。但是说它有骨,相信很多人会不赞同。个人觉得,上比好于下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主题

869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11
贡献
1106
金钱
7621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3 19: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风三期成联八周集训(七)
题目:冰
出题、点评梦回长安老师

⒈梦回长安
始承上善,终得坚贞,合天地之寒,凝成玉骨;
义不趋炎,志唯守洁,化清泠之水,以鉴初心。

⒉松月吟
吾性如钢,临寒而愈硬;
此身化水,处下复常柔。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松月吟的思路一向很好,只是有时语言不够圆润,现在语言也跟上来了,特别是古句新对,每有佳句。可见坚持练习是多么重要。
这个联从刚柔两方面切入,思路很不错的。不足是语言还是有点生硬,比如上比结句,下结没太表述清楚,处下,所指不明,化水之后,不过是往低处流,处下不切。

3.醉梦
随势掬身,经极度之寒,玉骨修来非一日;
待春顾我,可轻流而至,锋芒敛起尽柔情。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整体还不错。上比来自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俗语,强调冰清玉骨来之不易。下比说春天来临化为春水,润物无声。立意有生发有起伏。不足是一些细节还得修饰修饰,比如首分句,多少有点为了对仗而存在的勉强意味。如果能把对春天的作用,润物的情况写得更明白更流畅一些会更好。

4.笑看人生
冻骨方呈本色;
经寒始见初心。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从对仗看,是比较精美的,本色初心等。立意是赞美其不畏严寒的本色,这个安排是抓住了主要特点的。不过总体看联意单薄,下比虚乏了,初心不明。句首两字拉开不够,冻骨也很别扭。短联要争取字字珠玑,不浪费一字。

5.蓝天
本乃至柔,因酷冷坚强似铁;
直通彼岸,任红尘洁净如初。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蓝天是功底较为扎实,进步较快的几个学员之一,但这个联没有发挥出应有水平。上比写其形成,需要注意,几个同学吧水当作冰。冰来源于水,但并不是水,所以本字待酌,试加个字看看,冰本乃至柔,就不通了,水才至柔。结句有点口语化。下比应该是说河面湖面结冰,两句之间断了,前后逻辑不顺。冰的形成各种各样,形状也各种各样,单取河面之冰,切入代表性不够。

6.江中月
因寒而止步,却凝成玉洁凌长,晶荧疑是自方外;
求静以醒人,虽看似渠平水固,光滑应知非坦途。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上联喻洁,下联说以理,很不错的思路。但上比的写法不对,写水去了,写水变成冰的过程,偏了。下比告诫人们冰面虽然平坦,却容易摔跤,有哲理。语言不圆润,口语化了。且首分句不通顺,求静怎么醒人的。与后面逻辑便生瑕疵,自己仔细体会体会。

7.小爱
虽柔情所至,却不失钢筋铁骨;
纵坚毅难摧,还溶于细雨软风。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这个联主要是说理,的确说理也比较能自圆其说。上比也说其为水所成,但这样下笔还是写冰,没有偏。整体看有点像个流水对,上比的结句作为下比的起句。不足是,上比略显口语,下比首句有点重复上比的结句了,这样流水对不太好,可以考虑另寻思路。

8.秋月
凝聚于严寒之处;
消亡在炙热之中。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这个联意在说理,特点抓准了。但是主观情感注入不够,有点说明的味道了。还应当加大容量,找出与人的共通之处,多运用一些双关等修辞手法,加以抒情说理,以打动人。

9.望望
凝结在冬,不染俗尘身似玉;
本源于水,因经寒冷志犹坚。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上比写其冰清玉洁,不错的,下比写其意志坚强,也不错的,主要特点抓住了。不足是,行文布局,两个首分句基本没有什么作用,个别字词也不准确,如因字,寒冷并不是意志坚定的必要条件,或者说原因,注意细节的处理。

10.冰嫣
缘本柔情,每经冬节固如石;
无非常态,偏是雕工塑似晶。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冰嫣老师的主观联,从坚与洁入手切入,思路和角度都很不错的。不足也是语言的圆润不够,不是十分流畅,分句之间还有点不顺。

【小结】
总体来看,这次练习又有新的进步,虽然指出的缺点依然不少,这是点评要求越来越高的缘故,我每次点评,都把标准提高一个档次的。这点,务请明白。这一段时间以来,大家在切题的准确,立意的妥当,角度的选取,结构的安排,物象的选择,气脉的把握,语言的锤炼等诸多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可以说,就目前的水平来看,与同期的其他班级相比,且莫说有多大的优势,至少不会亚于任何一个班级。对此,大家要有足够的自信。当然,学对联,不是要与人攀比。我们不要与对联界的大佬们相比,他们研究几年,十几年,二十年以上,从不间断,有的甚至已经作为职业。我们只与自己比,与昨天比有进步就行。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能够自娱自乐,或者娱己娱人,这就够了。只要这样不骄不躁,坚持不断,也许有一天,在不知不觉当中,就会赶上那些高不可及的大神们。

⒈梦回长安
始承上善,终得坚贞,合天地之寒,凝成玉骨;
义不趋炎,志唯守洁,化清泠之水,以鉴初心。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从生死两个层面切入。有些地方气脉逻辑还是不太顺溜,义字何来,初心何指,等。不多说,说几句题外话。

对诗联,要忠贞不渝,牢守初心,哪怕时断时续,边玩边学,都不放弃。对人事,坚守纯洁不趋炎,心有慈悲不欺人,特别要多一点宽容,坚韧和担当,做学生也好,当老师也好。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尽管没做到,希望能够与大家共勉。滔滔浊世,人生苦短,难得一方心灵的净土,愿我们且行且珍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主题

869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11
贡献
1106
金钱
7621
 楼主| 发表于 2020-1-6 19: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风三期楹联班成联八周集训(八)

题目:《落叶》
出题、点评东方月初老师老师

落叶
东方月初
生涯多漫幻,对万里霜寒,洒洒莫言春不老;
身世久飘零,记几番风起,翩翩犹是我初来。

郭宝银:咏物联赋予人的形象,上联几多无可奈何,下联犹见风轻云淡,岂不是正是人心境的转变,既然不能改变环境,何不妨以湛然的心态去适应。

⒈落叶
莫愁
随风飞舞曳秋媚;
落地肥田待景饶。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从飞舞和落地写来,分工明确,遣词上还有待提高。

⒉落叶
无名草
燕来悄剪翠,霜袭一抹红,短暂轮回苦;
风至悄涂黄,雪落几声叹,漫长期盼春。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是一个555句式,又全是律句节奏,读来没有一点联味。分句间联系不够紧密,气脉不通。

4.落叶
醉梦
独恨西风,无奈何寥落成堆,团栾作别;
或因此后,才得以病身安柩,朽木归根。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矫情好像有了点进步,474的句式读来还是挺不错的。

5.落叶
松月吟
飘零四处,莫叹此别无逢日;
栖宿一隅,且问何方不是家。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思路明确,也表达出了作者所想,笔法还是稚嫩,不过可以慢慢提高。

6.落叶
兜兜
随风翩作蝶,入水旋成舟,堕泪谁怜,大抵青春成幻事;
聚散本无由,枯荣当有序,惊鸿一瞥,何妨绮梦落尘埃。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前面两个自对,到第三分句收束这里显得太过突兀,有断痕。

7.落叶
萍踪侠影
春来年少青葱,姹紫嫣红过眼时,几分在意?
秋去岁寒白露,风花雪月流连处,满目离情。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过于虚了,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除去题目,谁又能看懂你在写落叶?华丽的外表下是空空如也,精炼。

8.落叶
自己的观众
随风摇曳,顺水飘零,纵有离愁堆石砌;
到底归根,曾经遗恨,只馀魂梦入家山。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上联还行吧,下联欠妥。

9.落叶
剑煮茶
​将一生风雨活成霜,挥手别繁华,留不住花非我愿;
​取此际飘零佯作雁,转身装洒脱,有相缠日寄它春。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白话成联,语言还不够逼格。

10.落叶
西风俗客
莫怨西风,无他怎染霜红色
暂别枝冠,有意甘为护根泥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霜红色,护根泥,不工整

11.落叶
梅花落尘
本欲乘风寻净土;
可嗟坠地老红尘。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流水成联。写的还可以吧。

12.落叶
江中月
惯看荣枯,知秋渐近,簌簌如歌堪作别;
犹期团聚,是梦当圆,翩翩若蝶始归根。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下联二分句欠妥。

13.落叶
蓝天
离枝乃必然,披翠簇红成过往;
抱梦难安逸,随风逐水奔生涯。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写的普普通通,缺少动人之笔。有待挖掘。

14.落叶
小爱
曾聚枝头,几度东风春意闹;
今归林下,常栖残雪岁寒知。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上写曾经,下写现在。整体来说是在写叶。

15.落叶
临泉听月
西风瑟瑟,影下高枝虽有怨;
冷雨萧萧,魂分两处不由身。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上下太近了,没有拉开。

16.
冰嫣
一夜西风,纷纷坠地解金甲;
满城落叶,寂寂成尘辞瘦枝。
【东方月初老师点评】
上强下弱。用解金甲的时候就可以想到下联如果只是辞瘦枝会弱很多,而下联满城落叶最后也写到了辞瘦枝这么轻飘飘的话,则虎头蛇尾。所以如何去写,如何自己能掌控住,如何用词,自己要想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主题

869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11
贡献
1106
金钱
7621
 楼主| 发表于 2020-1-6 19: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轻尘 于 2020-1-6 19:33 编辑

长风三期楹联班成联八周集训活动,到今天已经落下帷幕。

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带来的精彩!


77.png


timg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8: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