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城看海 于 2019-11-1 12:48 编辑
【01】 七绝•谒鲁肃读书亭
吟风醉月几分仙,饱读经书纳百川。
亭野禅山幽径处,宏图妙策写坤乾。
注:鲁肃读书亭,坐落在千年古刹谷林寺旁边。相传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屯兵于此,为安于研读兵书,亲率士卒就地取材,用粗质麻石、松木和青瓦,建成仅容一桌、一椅的四柱落脚的读书亭,并在亭柱上铭刻一幅楹联,曰:“治世以文,戡乱以武”。
【02】 七律•谒谷林寺
千年古刹七龙随,群岭峰岚绿帐帷。 紫气凝香谷林寺,经声诵德药王祠。 雄才鲁肃联盟备,智慧佛陀度与谁? 望断烟云非有我,轻敲柳木向菩提。
注:谷林寺是当年鲁肃屯兵处,后来建寺。号称小九华。传说当年地藏王菩萨曾考察此地【七龙蟠珠】为道场,无奈一脚踏下觉得山头过小,不稳当。随飞赴九华【九龙蟠珠】修身布道。
【03】 七绝•谒鲁谼革命暴动旧址 (倪氏宗祠)
霜晨月落角弓鸣, 枫叶萧萧若梦萦。 幸有巍巍青岭护,尚留老屋纪吴卿。
注:旧址在鲁谼山倪店村民组倪氏祠堂,建于1890年。1930年6月中共鲁谼区委在此筹划农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遭到国民党桐城县自卫团的突然袭击,时任桐城县委书记25岁的吴克正,为掩护群众撤退壮烈牺。1986年桐城县政府公布此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4】 七律•题桐城鲁谼山半山居
何年栽竹逸山冈,执倦诗书入梦乡。 抱恨情文今尚在,捉襟滋味旧曾尝。 清风不识林中鹤,野雾偏遮枝上阳。 慷慨溪川桑梓里,先贤泪洒尽寒房。
注:半山居,为清代中期文学家及著名思想家方东树(1772年-1851年)当年隐住地。安徽桐城人。虽居深山,仍忧国忧民。鸦片战争爆发后,东南各省官员纷纷退避,方东树蛰居家中作《病榻罪言》,慷慨激昂直言无隐,并作诗言志:“敢将微贱忧天意,漫托虚空饷远思。老死端无陈事日,新书始见属辞时。”但方东树的一腔忠贞爱国热情不被统治者重视,只落得壮志难酬,抱恨而终。
【05】 七律•三寻试剑石
久慕灵山传子敬,助瑜赤壁建奇功。 飞身试剑军风振,放眼观书胆识丰。 三进深林寻旧迹,几思陨石隐荒蓬。 磐桓屹立横千古,长忆东吴一圣雄。
(历史古迹-鲁肃试剑石)
注:试剑石,在桐城市城东北鲁谼山,现属吕亭镇洪桥陈湾。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172-217年、字子敬)屯兵试剑的地方。数百年来,试剑石古迹熠熠生辉,无数文人墨客来此吟咏镌刻,留连忘返。
【06】 蝶恋花•咏鲁谼山千年古柏(新韵)
双柏何时深岭立。相对无言,风雨霜雷霹。前世今生同弄笛,千年不惧还青碧。 方氏名儒围树膝。研墨行龙,丹心操鸿笔。幸得吉祥天宝地,弘扬桐派如天昱。
注:“古柏”迄今已800年树龄。鲁谼方氏明初从江南迁桐地时,古柏已生长有200余年。方氏宗诚 (号柏堂),(1818-1888)清代学者,官枣强知县,桐城派后期名家之一。方氏一家当年避太平军之乱,避居鲁谼山,朝夕与古柏为邻。著有《柏堂全集》《志学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