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7-11-3
威望786
金钱6700
贡献5759
金牌会员
 
威望- 786 点
贡献- 5759 次
金钱- 6700 枚
|
发表于 2019-11-2 08: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悟
登临绝顶我为高,顶外无山心气豪。
看罢京华方醒悟,空中有月也知韬。
‘顶外无山’,‘空中有月’典出广东梅县阴那山灵光寺之匾;
千年古刹灵光寺位于广东梅州梅县雁洋镇境内的阴那山西麓,离梅州城区40多公里。该寺院虽然四面环山,却远近闻名;据史料记载,灵光寺原名圣寿寺,相传为唐代懿宗咸通年间高僧潘了拳(自号惭愧,福建省沙县人)创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广东监察御史梅鼎捐钱扩建,易名“灵光寺”,并亲书“灵光寺”三字嵌刻在山门殿的门额上。
清康熙年间,梅县文人陈鹗荐【陈鹗荐,字飞仲,广东程乡(今梅县)程江村人。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广东乡试第一名(解元)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授翰林院庶吉士。主要著作《一经堂文稿》】考中举人,心高气傲,自以为才高识广,天下独尊;与朋友十三人同登五指峰之玉皇顶,下得山来又游灵光寺,寺僧见新举人到访,十分高兴,遂邀约新举人题字赠墨,应寺僧之邀,想起在玉皇顶上的凌云之志,遂题一额云"顶外无山"之匾以赠;十三年后,陈鹗荐上京殿试,考中进士,领职翰林院;来了京城,看到天下博学多才之士甚多,始觉是小巫见大巫,方悟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后再游灵光寺,借住于僧房,入夜,闻听着僧院的钟鼓声和僧众的颂经声,抬头看着那空中的一轮明月,辉照大地,前尘往事,浮想连翩,倍觉十三年前的荒唐,遂又题一匾曰"空中有月",而今这两块匾,仍挂在灵光寺大殿上方;
后来又有个文人听说了这个故事,撰联一对留存,即今佛殿走廊石柱联:
顶外无山毎闻佛殿钟声都疑天籁
空中有月试看寺门柏影可悟禅机
-------------
诗写得不好,俺就弊帚自珍了,故事就不吝送尔辈了,记住哈,少不补壮火,老不泄残精,年纪一大把了还哪么喜欢自淫会死得更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