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7|回复: 7

折枝詩

[复制链接]

3007

主题

9504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4963
贡献
8625
金钱
16568
发表于 2019-10-25 06: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折枝又名诗钟,是韵文中一种别具风格的传统文学,清初从福建兴起。折枝诗为七言律诗中的两句,要求对偶,两句自成诗,如折花之枝,逞艳扬芬。折枝像是两句七字的对联,但在写作应用手法上,比对联严格得多,显得更加工整,更加有欣赏价值。

折枝诗分为空咏、分咏、专咏、碎锦等,空咏要在上下句中,各嵌入一个眼字。
1
种类
编辑



分咏

又名“笼纱”,即两句分别各咏一物、一事;或分咏两物;或分咏两事。例如:[1]

尺·蜂

灯下量衣催五夜(尺);

房中酿蜜正三春(蜂)。

杨柳·七夕

三起三眠三月暮(杨柳);

一年一度一消魂(七夕)。

史记·白糖

传世文章无碍腐(史记);

媚人口舌只须甜(白糖)。

环保·克林顿绯闻

赤县亟须清积垢(环保);

白宫何竟暗藏娇(克林顿绯闻)。

诸如此类,五花八门。“此虽游戏笔墨,然非聪明不能裁对,非博洽不能使俗为雅也。”(张辛田语)



专咏

又名“合咏”,两句同咏一种事物(与对联相同),但不露题,有时还要求嵌入某一字,以增加难度。例如:[1]

项羽(嵌“山”字)

将军枉有拔山力;帝业空留戏马台

除夕(嵌“新”字)

依然冬日迎春日,又是新年换旧年。

前者两句同咏“项羽”并嵌入“山”字;后者两句同咏“除夕”并嵌入“新”字,而不能露“项羽”、“除夕”字面。

马(嵌“嫁”字)

驮出王嫱悲远嫁;堕来孙寿挽新妆。

此为丘逢甲之作,两句同咏“马”,并嵌“嫁”字。王嫱,即汉代王昭君孙寿,为汉·梁冀之妻,色美而善为妖态,“堕马髻”便是多种妖态之一。



空咏

又名“嵌字”,所咏因无主题,故称“空咏”,又因眼字入嵌其中,故又称“嵌字体”。有多种形式,任举两字(或数字)分嵌于两句之中,视通行与否而有“正格”与“别格”之分。




正格

有七式,今以余元钱2005年元月所作《杭州“留忆”桥》嵌名1至7唱例说之[1]

一曰“凤顶”又称“一唱”:

●□□□□□□; 留下雪泥鸿爪迹;

●□□□□□□。 忆归山月水云程。

二曰“燕颔”,又称“二唱”:

□●□□□□□; 可留今日往来乐;

□●□□□□□。 漫忆昔时涉渡难

三曰“鸢肩”,又称“三唱”:

□□●□□□□; 临水留新宜此地;

□□●□□□□。 跨虹忆旧复谁人。

四曰“蜂腰”,又称“四唱”:

□□□●□□□; 倒影长留弦月出;

□□□●□□□。 骊歌重忆彩云归。

五曰“鹤膝”,又称“五唱”:

□□□□●□□; 碧玉半环留足下;

□□□□●□□。 青云一路忆心头。

六曰“凫胫”,又称“六唱”

□□□□□●□; 飞虹卧月凭留赏;

□□□□□●□。 折柳拈花寄忆思。

七曰“雁足”,又称“七唱”:

□□□□□□●; 济川济世堪长忆;

□□□□□□●。 利涉利人自永留。



别格

有十余式,今以“二字”、“三字”、“四字”、“多字”诸格分别说明之。

1、“二字”主要有:

① 魁斗格:一嵌上句之首,一嵌下字之末。

●□□□□□□; 适志会当凌岱岳;

□□□□□□●。 逢辰何必羡桃源。

(嵌“适源”)

② 蝉联格:一嵌上句之末,一嵌下字之首。

□□□□□□●; 琵琶遮面羞来抱;

●□□□□□□。 琴瑟抒怀闷去弹。

(嵌“抱琴”)

辘轳格:一嵌上句第三字,一嵌下句第四字,故又称“三四辘轳”。

□□●□□□□; 侈谈崇古腔多滥;

□□□●□□□。 善学从今格乃高。

(嵌“崇今”)

卷帘格:一嵌上句第四字,一嵌下句第五字,故又称“五四卷帘”。

□□□●□□□; 海晏河清长极乐;

□□□□●□□。 钟鸣鼓应永升平。

(嵌“永清”)

⑤ 重曈格:二字相同,用转品法取平仄两读,分嵌于上下句第四字。

□□□●□□□; 教能相长原无类,

□□□●□□□。 学贵专长自有功。

(嵌“长长”)

上句的“长”读上声,取“长进”之义;下句“长”读平声,取“特长”之义。

⑥ 鹭拳格:一嵌上句第二字,一嵌下句第六字;或一嵌上句第六字,下字第二字。

□●□□□□□; 未必中源长逐鹿;

□□□□□●□。 忍看四野遍哀鸿。

(嵌“必哀”)或:

□□□□□●□; 云水但能分地眕;

□●□□□□□。 焰光皆已化心桥

(嵌“地光”)

2、“三字”主要有:

① 鼎崎格:一嵌上句中心,一字嵌下句首、尾,形同等腰三角形

□□□●□□□; 午夜渔村擒敌探;

●□□□□□●。 三冬酒肆儆阎罗。







(嵌“罗三村”)

② 鸿爪格:三字中,一嵌上句首尾,一嵌下句第四字。

●□□□□□●, 茶通世味休言苦,

□□□●□□□。 庄纳乡情欲语甜。

(嵌“茶情苦”)

③ 小鸿爪格:三字中,前二分嵌于上句第三、四字,另一嵌下句第四字。

□□●□●□□; 清时盛治人同乐;

□□□●□□□。 名世鸿文众所钦。

(嵌“盛人文”)

3、“四字”主要有:

双钩格(又称“顶天立地”格):四字分嵌上下句首尾。

●□□□□□●, 国运兴衰关否泰;

●□□□□□●。 民心向背系危安。

(嵌“国泰民安”)

秋千格:四字中,前二分嵌上句第一、六字,后二分嵌下句第二、七字。

●□□□□●□, 推开障碍消陈腐;

□●□□□□●。 别出机枢创巧新。

(嵌“推陈出新”)

联珠格,两两叠字,分嵌于上下句之首。

●●□□□□□, 圆圆玉魄秋方半;

●●□□□□□。 浩浩云程日正长。

(嵌“圆圆浩浩”)

4、“四字以上”主要有:

孤雁入群格:五字,其四字于两句首尾各嵌一字,另一字(孤雁)任意嵌入某处:

●●□□□□●, 听雨清谈茶当酒;

●□□□□□●。 轩眉酣饮客忘家。

(嵌“听雨轩酒家”)

碎锦格(又称流碎格):四字以上任意分嵌于两句之中:

●□□□●□□, 四璧图书三尺剑;

□□□●□●□。 半肩行李一张琴

(嵌“张三李四”)

●□□●□●□, 七步诗才曹子建;

●□●□□●□。 八门兵法武乡侯。

(嵌“七才子八乡兵”)



平仄

既名“折枝”,即折取七律中颔、颈二联,故其平仄格式有三。

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拗体式: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此拗体式不常用,属七律中出句小拗,对句救之平仄格式。

折枝诗平仄运用时可参照律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法,非节奏点,平仄可以从宽,但要避免“三仄尾”、“三平调”和“犯孤平”。



2
历史
编辑



起源

折枝诗又名诗钟,是一种别具风裁的传统文学。起源于福州,为闽都的文化魂宝。但它创始于何时,已难确考。据成书于清咸丰年间的钱塘施鸿保所著《闽杂记》和李家瑞所著《停云阁诗话》以及清道光二十八年莫友堂著的《屏麓草堂诗话》,其中就载有闽人嵌字与分咏之诗钟作品,不过当时还没有用“诗钟”或“折枝”的名称。

据清代徐兆丰《风月谈余录》云,作诗钟,在确定题目之后,用线缀以铜钱,系香寸许,下面用铜盘承接,香焚线断,钱落盘鸣,其声锵然,有如击钵催诗,作为构思时间的限制,故名诗钟。折枝为七言诗中的两句,要求对偶,如折花之枝,逞艳扬芬,故又名折枝诗。

至折枝诗的分咏格,则源出于酒令。李家瑞的《停云阁诗话》一书就提到,当时酒会上行过这种酒令,把题目写在牙签上,分置两筒,轮流抽签,按题目咏七言一句,第二人按题目咏的句要与前一人出句相对,后来这种酒令方式就演变为分咏格的诗钟了。[2]

据今人王鹤龄先生考证,目前能查到的最早的诗钟作品是陈寿祺的“足、之”七唱:“亭馆春深花睡足;池塘烟重柳眠之。”陈寿祺侯官人,嘉庆四年进士,这首作品可能作于嘉庆年间。一般人根据现有资料推断,福州诗钟开始流行大约在清嘉庆、道光年间。[2]



盛行

朗诵折枝诗所以发源并盛行于福州,这是与当时福建私塾的课徒方式注重对联教学有关。据徐珂清稗类钞》载,易顺鼎称福建私塾教作对联方法,最先是老师出上句,学生对下句,进一步是“作碎”,即要求学生按可成对偶的二个字或二字以上在指定位置作嵌字联。这时的嵌字与现今折枝诗眼字不同的,只是当时限定的二字是能成对偶的,不像现在随意指定。还有一种是按嵌字要求改写古人诗句的方法,称为“改诗”。据成书于光绪年间的《诗钟话》,著者王毓菁(字贡南,福建闽县人)说:“诗钟盛于闽,闽曰改诗,取古人诗与吾嵌字合者,就其上下句中字,点窜涂抹成七字也。学子习韵,塾师以此法课之最易。‘无诗不改’即无句不炼,故改诗为诗钟之祖。”这就是说,嵌字格折枝诗来源于“改诗”,故福州民间又称折枝诗为“改诗”。[2]

折枝诗在福州流行以后,甚得人们喜爱,许多著名人士如林则徐陈宝琛、沈宝桢、林纾等均乐为此,并流传许多佳句。而随着福州人宦游外地,折枝诗也就推向全国各地。如道光初年,曾光澄、杨庆琛在京就组织荔香吟社,陈衍和夏仁虎都有“都下宴集相率为诗钟”的记载。福建人士旅居北京、南京、上海、厦门各地,都有吟社组织。光绪十九年,唐景崧辑《诗畸》八卷于台北,作者五十五人中,以闽人为最多,占了二十二位。[2]

折枝诗历经二百年,至今仍有顽强的生命力,主要是它体现了中国语言和文字的精美与特有魅力。它要求字句精炼,对仗工整,平仄相协,就像折取自七律诗中有对偶的一联,故称折枝。同时在具体写作和评选过程,又有自己的显著特色。在写作内容上,可以言志、抒情、写景、描物、叙事、说理,具有文学的多方面功能。而传世佳作格调高雅,意境深远,脍炙人口,可以说是娱乐性、艺术性和应用性的完美结合。



3
操作评选
编辑

折枝诗评选分连环评唱和词宗评唱两种。连环评唱又分现拈评唱和宿构评唱两种。
现拈连环评唱,竞技性最强。任取一书拈出几页几行几字定为两个眼字,并约定第几唱,或选定分咏题目,张贴公布,每人发给统一纸条,供写诗投稿用,一条写一首。同时点香一柱,“缀钱于缕,系香寸许,承以铜盘,香焚缕断,钱落盘鸣,其声铿然,以为构思之限。”折枝诗又称诗钟,即是此故。现在一般限定一小时至少要写出嵌字格诗三首,或分咏格诗二首,多作不限。[2]

折枝诗交卷后,就要依次传抄于次纸,其目的是隐去原作笔迹,以便公平评取。
在传抄过程中,每人自备取纸张或笔记本,记下自己满意的诗句,以备评取发唱。
宿构连环评唱又有两种,一是诗社预定眼字或题目,通知参加者到时带诗当场投卷连环评取。二是诗社预拟题目、眼字,限期宿构诗稿寄社,然后统一隐名重抄编号,再分发给各参加者选评,填好评等单,定期集中评唱。

词宗评唱,适用于大型诗会。参加人数众多,由诗社推选词宗评唱,如正取若干门,捐取若干门,有时还设遗珠门。[3]

活动评取相沿分以下八个等次:
1、元 意即科举殿试第一名状元。
2、殿 状元又称殿元或殿撰,相沿以“殿”作为诗会评取第二名。一说“殿”亦有“殿军”之义。殿军,行军时殿后,通常也是强有力的人充任。不过折枝诗评等的“殿”却是列为第二等,而不是末等。
3、眼 即榜眼,殿试一甲第二名
4、花 即探花,殿试一甲第三名
5、胪 清代称二甲第一名为传胪
6、录 录事,官名
7、监 明、清时入国子监就读者统称监生
8、斗 斗为较小之容器
元、殿、眼、花、胪为五大句,各取一声,录以下可多取。[2]





















3048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48
贡献
15708
金钱
2397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0-25 09: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亮色、高挂而起,置顶三天。
龍嘯躍劍匣,令我擁吟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365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8
贡献
3890
金钱
510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10-25 10: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教材!欣赏学习!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7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422
贡献
28023
金钱
3374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0-25 1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没玩诗钟啦,很是怀念。林兄不妨起个头,同乐一番如何?

点评

附议!我们也玩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0-25 13: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0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107
贡献
14750
金钱
191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0-25 13: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若初 发表于 2019-10-25 12:22
很久没玩诗钟啦,很是怀念。林兄不妨起个头,同乐一番如何?

附议!我们也玩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2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65
贡献
11864
金钱
1382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10-25 21: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受益,有机会一定试着来一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2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358
贡献
28229
金钱
3402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0-26 15: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学林泉老师好文!长知识了!支持亮色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8

主题

5609

帖子

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76
贡献
5659
金钱
7924

巾帼诗人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10-28 11: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拜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5 16: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