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65|回复: 15

烟雨楼第一期赋班第19讲C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76

主题

208

帖子

4019

积分

首席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45
贡献
302
金钱
3014
发表于 2019-10-24 21: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烟雨楼赋班第一期第19期作业

长江赋

以“源出青藏,流入东海”为韵   

时间为2周   完成后 爱德蒙老师将用一节课时间给大家评论  

作业要求:
1、需切题,力求出新。不离题,不违背传统的道德观念。
2、用韵符合标准,韵部合用以词林正韵为限。
3、各种句式合理运用。
4、散句使用得当且不宜过多,散句可以不入韵。
5、节奏应合乎骈句的特点,最后一个节奏为2字或4字,非3字。
6、不可以带“兮”。
7、本句相邻节奏点上的字要有平仄的交替,对句相同序位上的字要平仄相反,句脚字平仄相反,同一节奏内不可出现三连平、三连仄。
8、超出4字需加虚词。
9、提倡切题用典,用典应带注释。

10、字数300字左右。








128

主题

4413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烟雨楼诗词学院楹联二十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888
贡献
6045
金钱
19980
发表于 2019-10-26 16: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赋1期C08口心雨第十九讲作业
长江赋(以源出青藏流入东海为韵)   
文/口心雨
        青岩莽莽,碧浪湍湍。观云图而俯视,游玉圃以平看。霞客寻踪,经风霜之到海;酒家问道,得雨露之通源。是则一线崖穿,三江势出。身柔荡于空中,水阔接于岸石。威风八面,厚膏腴以桑田;秀冠千年,涤尘嚣于浊室。方知云雾氤氲,犹如彩凤;烟波荡漾,好似巨鲸。两岸春则波碧,一江暖则柳青。水鸟悠悠,展翅浮天而去;船只点点,扬帆逆浪而行。况乃长江后浪推前浪,生生不息也。前波撞于长堤,后浪击于岩障。见翻飞之巨浪,跃于平川;闻抗拒之洪流,源于西藏。观其寄兴于一川落日,感怀于两岸深秋。鸟栖于芳树,舟荡于春流。碧水无声,映云霞之岭北;青山有意,觉雨露之城头。彼以文明昌兴,上善仁术。电力惠之民生,能源用之宽密。举棹行于江上,诗意犹生;扬帆起于日边,梦魂已入。美夫夕阳款款,江水匆匆。满树沉沉于云外,半江瑟瑟于眼中。旖旎风光,游客流连于江上;缠绵花柳,晓莺唱断于城东。壮哉!喜山河之辽阔,佑华夏之昌隆。唱一路欢歌,奔流于东海。有如此美景,民之所幸,国之所幸!唯愿千秋不息,万古无穷也。

点评

全篇扣题很紧,拍题亦嘉。赋虽以隔为身,但隔句太太密,气疏笔冗,应多衬以紧句使急缓错落有致。虽是好篇,还须努力!  发表于 2020-1-10 08: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6

帖子

624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楹联18期指导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4
贡献
156
金钱
234
发表于 2019-10-28 18: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轻语@ 于 2019-10-29 11:07 编辑

雨楼赋班第一期第19期作业

长江赋  文/轻语
以“源出青藏,流入东海”为韵   

始肇于唐古山脉,殊方之青海峰巅。惟羡其经晴川,得思之越远源。映云天,碧水之浩浩 ;经雪野,细流之涓涓。晚风之送漪晕,晓色于浮澄澜。此乃汇点滴之水而漫漫也。

且夫念其从西蛮而来,感其由三峡而出。历秋冬,林寒料峭;观山水,鳞岣怪石。中宵得以观星,亭午即可现日。千里江清, 三湘水碧。多少翰墨且遣书,古今文人其余迹。

至于滩头客憩,渡口松青。回潮亲且别浦,棹歌客之回津。犹经风雨,还共晨昏。鸢鸟飞,孤舟缥缈;鱼龙共,远水氤氲。引渔歌以动江村者也。

夫复何其变幻,谁识之行藏。疏三江,水怪伏;凿五湖,妖魔障。巨灵开江,大禹之治恙。感其神女悲怜,忧其昭君郁怅。千载于今,其迹何访也。

然则江秋江秋思长,逝水悠悠。孤帆危屿,青嶂逆流。虎啸于两岸,猿鸣之深秋。怯行舟,惊听涛浪;思倚岸,虚望重楼。白蘋和泪,红叶添愁。秋霜满袖,夜月如钩。嗟夫,魂销烟水。望断秋眸。惟遣一月如钩也。

于是四序轮替,春秋叠重。云霞之变幻,烟雨且空蒙。千岩耸立之云远,一水永逝而向东。观飞禽,天寥而鸣万籁;临水畔,径长而发幽丛。俄顷犹平湖之镜净,时复似远岫之峰融。

嗟乎,江山如画,滚滚东流,奔流入海。青山依旧,烟雨又重;素月相逢,夕阳难再。极目楚天之波皴,骋怀之九省华泰。淘尽千古之风流,养育中华之万代。此乃吾华夏之幸者也。


点评

纵观全篇,如轻翮迅翼,有舒畅淋漓之快。笔锋翕张有节,吐词铺藻渊雅。缺点就是轻隔太多,少四六之味,加以磨砺可称美篇!  发表于 2020-1-10 08: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1259

帖子

8444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64
贡献
2096
金钱
3146
发表于 2019-10-31 05: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清清 于 2019-10-31 21:01 编辑

长江赋  (以“源出青藏,流入东海”为韵)文:风清清   

  
长江者,千里山河西东连。东平瀚海,西出高原。横波逐浪,逝水滔天。风高青海之路,云锁雪山之源。浩荡九州,豪气而鲜广陌;奔腾千里,宽怀而润良田。
    观夫满目云涛,连空风雨。越吴隐隐且潮吞,江汉迢迢则舟出。六朝曲岸,帝城湮于江烟;三峡平湖,天堑横之云渚。
    然则西下何急,东奔不停。惊涛骇浪之慨,远势危流之形。举目遐观,一水苍茫而绿;兴怀胜赏,万山高下则青。
    是故苍峡氤氲,远空荡漾。行客茫洋,远尘青藏。化浮云弱水而行,经风雨昆丘而涨。栖迟既往,蜃气微茫而江清;奔逸未来,涛声莽荡于野旷。
    夫若峥嵘岁月,磅礴春秋。难尽而千寻独秀,不休则万载长流。慈母情怀,甘泉而育中华儿女;山江云气,梦泽而亲盛世神州。
    于是龙脉越岭而穿山,号声去城则远邑。水逝江平,山移帆急。千古漂流,几舟出入。一江醉月而怀吟,百舸争流而感泣。
    且看壮心归处,豪气向东。江帆碧空之影,云浪天际之风。满目柔情,岁月新于长流;一川烟雨,襟怀坦于宽洪。
    嗟夫青幛幽栖,碧波厚载。水势而倚昆仑,江流乃连瀚海。随风动水,逐日照红;映月流云,迎潮浮彩。万代九州水长流,祝母河千秋与日月同在!



点评

首句点题,蓄势不足。一般在三四句之后拍出最妙。全篇用心之作,微玼之弊虽情。定调走低,会影响全篇的气势。应当戒之慎之。总归还是不错的!  发表于 2020-1-10 09: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6

帖子

7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5
贡献
179
金钱
313
发表于 2019-11-2 20: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月清秋 于 2019-11-11 02:52 编辑

烟雨楼赋一期第19讲作业  C12--晓月清秋

长江赋(以“源出青藏,流入东海”为韵  )
    高原雪域,化水生寒,长江一线,波浪滔天。起于唐古,延伸陕甘。途经十省,遍及中原。
       闻夫万里长江,浊洪滚滚而惊楚月;一脉远水,寒烟袅袅且锁狂澜。衔远山、吞湖泊,大地枕水则生万物;送夕阳、迎素月,悬壁携云而入九天。声驱石矶,浪遏飞舟则摇轻棹;影接云端,浩淼奔腾而锁龙源。【源:   词林正韵第七部平声】
      将知长空雁叫,一路扶摇而追日出; 隐草猿啼,两岸迢递乎垂影稀。延江上下,金水流霞,白云飘逸;江上儿女,柔橹漂舟,青蓑绿笠。【出:词林正韵第十七入声】
      矧唯万水东流,绮怀谱作之风烟曲;千秋风采,浪花淘尽之干戈雄。顺势而下,朝览于公孙庙;北望于白帝城。思寂寂,元婴于滕王阁;心扉扉,金山而断肠声。收来洞庭烟波然八百里,秀满巫山风雨之三丈青。帝王怀,二十四桥之明月夜;金陵梦,六朝古都之齐梁筝。长江,辐射周边,融汇华夏之沧桑史;贯穿南北,广谱水系之民俗风。【青:词林正韵第十一部平声】
     而乃长江母亲,一水纵其波心,沧怀惊广;九峰屏其凡界,演梦跌宕。今逢改革大潮,英姿而傲穹霄;博壤则居宝藏。轻吟绝代歌,抖擞征袍;速展经年梦,驾驭科浪。阳关曲曲如意唱。【藏:词林正韵第二部仄声】
      兼复碧水西来之飘紫气,绿波东去之载春秋。长江,孕育炎黄,时造英雄,创奇迹而传后世;长江,承传文化,浪淘渣腐,写史书而递风流。【流:词林正韵第十二部平声】
      若而长江流域绝美,水澈清蓝,山深翠谷;画楼红墙,藤篱蔓屋。子夜时分,香帘卷而明月入,游人醉而赋词读。【入:第十五部入声】
     更有诗赞长江曰:飞扬跋扈卧波雄,隔越千年天堑通。长虹直贯荆江北,大道遥连旭日东。不便尽随流水去,一轮归在洪涛中。【东:词林正韵第一部平声】
  长江,你是民族之象征;你是希望之承栽。你受天神洗礼,生命爱戴。你岿然镇高峡;碧湍激青海,你朝气蓬勃,与时俱进,昂首挺进新时代。【海:词林正韵第五部仄声】


点评

初学之作,须履端始正。应用紧句+长句+隔句布局全篇。多用隔句不合赋谱之要求!作者抒情很好,略疏于雅正!希望再接再厉吧!  发表于 2020-1-10 09: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0

帖子

7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7
贡献
179
金钱
300
发表于 2019-11-5 20:22: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赋一期C05乡音第十九次作业                    长江赋      (以源出青藏流入东海为韵) 典伊得道,青女启【源】。冯夷浩浩,川后翩翩。携天地之瑞气,拥物灵之达观。狂泻六千,应亚洲之第一;泽恩百八,当懿范之开元。观夫上善初心,长年一日。凛凛似虎之匍匐,熠熠如龙之跃【出】。 是故查勘历史,演尽衰荣。楚拥湘乎繁盛,平失意而殉身。权凭险而天下,操焚舟而魂惊。扯帆驻足乎兰皋,吴城遗址;酹酒悲歌乎嶂壑,大冶铜坑。弱冠为之鬓白,老者为之愤【青】。斯则兴替江山,官民具像。泱泱乎依旧沙坪,滟滟乎似新沧浪。无边稻黍,金秋则为尔弯腰;有道人牲,得志时为君鼓掌。不羡身之寿长,只慕神之宝【藏】。 彼以河清海晏,百舸争【流】。港口奇花之竞秀,吊车异彩之方遒。无纸通关,两翼一轴之互动;有情丝路,四时火爆之清游。故能百业齐兴,资财广【入】。创进博以营商,建亚投以广益,望九派之重兴,听一鲲之振翮。 既而些微笔墨,聊表初衷。赞长江气势,颂华夏清风。似葵花乎终向日,如江水乎永朝【东】。况乎鹤发童颜,神清气迈。愿热血于长江共奔,享忠心与骇浪同湃。共曦光,同霞彩。挂当代之云帆,渡未来之沧【海】。

点评

开篇气势磅礴,通篇扣题也好。句式搭配合理,算是本期难得一见的好作品。正笔侧笔,情笔景笔,都很妥帖!  发表于 2020-1-10 09: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

帖子

4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6
贡献
101
金钱
160
发表于 2019-12-9 11:0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赋》 作业人/乔云海20191209 以“源出青藏,流入东海”为韵    伊昔融冰化雪,清流戏猿。 蛮荒野岭,唐古羌原。 绝人间之烟尘,万物凋之荒园。 天湛蓝,苍鹰傲翔之雄视羊骨; 地湿黄,麋鹿躲避之偷笑草萱。 奔腾万里之东去,长江浪淘之泉源。  观夫融流金沙,触渝雾朮。 携手嘉陵,聆听川律。 劈万仞之为壑壁,斩千堆之为洞室。 开国三英,刘关张战之吕布; 板坡一雄,赵子龙护之幼吉。 神女仙峰之瑰姿,皎洁明月之无匹; 天降美人于江皋,靓影惊雁而失秩。 小舟劈浪之疾驰,长猿呼啸之跃出。  若夫携山川之灵气兮,聚自然之美屏。 纳百溪以宏阔兮,汇千水而兴荣。 观洞庭,湖水之潮涨潮落; 唱岳阳,霞光之浮华浮萍。 极目楚天,江水汹涌之壮阔; 凤展双翼,竹林起伏之绿青。  然则赤壁伏虎,船联水旷。 笙歌燕舞之狼烟起,火烧连营; 谈笑风生之借东风,破曹唯亮。 武昌龟蛇之锁大江,汉阳烟波之迷漫藏。 崔颢题诗,高楼仍立之黄鹤远; 李白难吟,惟见长江之空盘浪。  于是伯牙之琴,熟韵音流。 野渡疏影,鸦啼无愁。 渔翁独钓之寒江,举杯邀月之舟游。 愿天下人之相逢,千里而共婵娟; 唯绿蚁酒且红炉,月明而人倚楼。  洎及残梦六朝之粉脂兮,红楼别夜之靡泣。 烟笼秦淮之佳人兮,灯火阑珊而魂袭。 日暮江亭之春驻,画船听雨之眠入。 藕花相向之野塘,暗伤亡国之波汲。  嗟乎浪淘沙尽,大江向东。 汇江流于大海,潋烟波于无穷。 渡长江占南京,抗倭击匪之蒋朝灭; 救中国领雄兵,伟大领袖之毛泽东。  嗟夫滚滚长江,奔腾入海。 风流人物,今朝增彩。 改革,百姓书写乃壮丽史诗; 开放,人民弹奏则盛世期待。 城里城外,果蔬鱼肉之充盈; 江南江北,幸福安康则增采。 携手共进,怀揣新的希望,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点评

第三句烟尘对荒原,是出律之句。不可以平对平。狼烟起对借东风,是不对的。纵古谈今,三国赤壁之战为长江的一部分。不可着墨过多,以免喧宾.....  发表于 2020-1-10 09: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6

帖子

6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147
金钱
230
发表于 2019-12-31 09:55: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清云淡 于 2020-1-5 16:21 编辑

以“源出青藏,流入东海”为韵   
《长江赋》文/风清云淡
长江自古,流长渊远。百般寻觅,欲睹其源。奔千年而不息,腾万韵而緾绵。携声势之浩大,润广褒而无边。
夫成于高原,荡涤而出;始下沱河,路存遗迹。曾拥浪而拍滩,逐流而击石。谓千载之永恒,万世之不息。
若非一江之横,怎得两岸之青。迎朝昏之梦,诉过往之情。然长帆之急泛,日月之升腾;引丰毫而绘彩,纳激律而环声。
寻本求源,纵出于藏。破高山之险阻,赖长风之远望。夫环群山,穿碧嶂。繁荣其胜名,复得其绝响。
始由山壁,入海归流。动若蛟龙狂舞,静如小院清幽。滩边有蓑翁而垂钓,水上有骚客而弄舟。一泄而去,怀释凝愁。则气势雄浑,水鸣浪急。浊流渡潜,趋缓时入。曾望于荆洲,感于赤壁。付经年之流沙,叹附着之痕迹。再看今朝,几有旧时之策。
夫高原直下,漫以向东。途经几省之地,急去千里不穷。适遇霞而盈光漫透,着遇浪而水拽飞虹。浪花淘尽,未敢焉留。
奔波辗转,终进东海。墨客行文,略书风彩。若人之怀志,而终之不改。更愿其涓水恒流,更呈于千秋万载。

点评

一江之横,对两岸之青。在首句是可以的,在中间是不可以的,下次注意。建议除了讲义之外多看一些词赋,在词藻上就不会贫乏!  发表于 2020-1-10 09: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0 01: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