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精华40
注册时间2017-4-29
威望3310
金钱28615
贡献21856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威望- 3310 点
贡献- 21856 次
金钱- 28615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9-10-26 15: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想起一个故事。好几年前,有一个大学教古音韵的带研究生的教授,曾在一个有名的网站,就赋体古代平仄混押与刚刚发生激烈的争论。刚刚说两汉魏晋时,不但诗歌平仄混押,赋也平仄混押。教授说,赋绝对没有平仄混押,你刚刚不懂古音韵,却在这里乱说,迷惑赋友,我的那些研究生比你强多了。因为他是教授,威望太高,站长副站长超版以及所有赋家都站在教授一边,刚刚可怜呀,孤家寡人一个,教授叫嚣要刚刚举出十个例子,叫做例不十不立。刚刚说,老师只说过例不三不立,没听过例不十不立。教授说,我们大学要严格,没有十个例子,你就不要发言,回家读书去。刚刚气到了,十个就十个。于是刚刚就诗歌举了一百多个例子,赋居然找出两百多篇。后来论坛的结论不见,因为这个教授不见再发帖子,刚刚的帖子则被网站无理的锁了。这个事情,刚刚本来已经忘记了,最近,有个网友又把这个很久以前的帖子提上去了,说是重温历史,可使人增长见识,可见赋界初起时的愚昧。
说实在的,那时我只发现永明以前的诗歌是可以平仄混押的,收集了不少例子,赋却没有收集,只是以情理推论的,所以当教授将军时,心里是忐忑的,其实没有数呀,谁知一查,乐了,发现赋比诗歌还没濾头,随便翻都是,把我高兴死了,于是在帖子上写道,赋平仄混押已两百多篇了,不止是例不十不立啦,不知教授先生还要不要来个例不五百不立,但估计也难不倒我啦。
不过那时候我只是发现,却说不清为什么,到这个网站后,看到有伙人对诗词理论有兴趣,可争论起来实在都没水平,于是认真读了一些学者们的文章,才理清了音韵发展的三阶段的历史,于是平仄混押的道理豁然开朗了。
对这个问题,其他人如果有不明白,也许我会解答,但对这位有趣,心无点滴却牛逼得很的人,我真的不愿回答他任何问题,说我不懂就不懂,装懂就装懂,胡说就胡说,说什么我都一笑了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