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1|回复: 14

联十六期高级班10月19日练习 题古藤书屋

[复制链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发表于 2019-10-22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联十六期高级班10月19日练习(荷塘组)题古藤书屋。




资料自查,字数不限。要求布局合理,有意境,无联病。




蓝朵朵老师点评。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总辅导-蓝朵朵(1477153745) 2019/10/19 20:24:45
现在,由我来简单讲解一下今日的练习题。
其实,关于古藤书屋,我只是听说,具体情况基本不知道。
我刚才想百度一下,也没有太具体的说明。
只是知道有几位著名的学者居住过。
其实,书屋和书院这一类的楹联,最重要的是写出书卷气。
这就要求不仅在措辞上要端庄,古雅,有文气。
而且,最好能够体现出与之相关的历史特色,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前人的联,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相同的时代的作品,总会有一些共性。
打个比方说,清联,读起来的感觉与唐宋就有不同。
当然,同一时代的作品风格也是因人而异的。
并不是说几个作者因为同处于一个时代,

他们的作品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张三与李四,即使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之间肯定也是会存在差异的。
但从大视角来看,同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任何文学作品都不能完全脱离时代而存在。
它们的字里行间,都会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特色。从而成为时代的缩影。
这一点,在古诗也会得到佐证,唐诗与宋诗,清诗,

整体风貌上存在的差异是有目共睹的。
我说这些,并不是要大家去做什么深入研究,我们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就我自己而言,阅读量也很有限。说这些的目的,其实是想说明一个道理。
那就是,我们要写的题目,与我们文字的风格要和谐,要相得益彰才好。
比如今天的这个题目,我们的措辞,就应该尽量向清联靠拢。
既不能写得很现代化,也不能过于古板。
当然,这个要求好像有点高,毕竟,清联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其艺术成就,我们这些后辈只能高山仰止。
我只是希望大家知道,自己的文字该有的努力的方向,
好,闲言少叙,下面开始正式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1、古藤书屋  擦肩
曾雕梁画栋,草木生香,往来书生,皆聚此吟诗作对;
今断壁残桓,风光不再,追古游客,俱停足怅史伤怀。

此联,是通过古藤书屋今昔面貌的对比来展开的。
联的脉络比较清晰,但是在气脉上存在问题。
除了第一个领字,接连三个短句都是采用一样的节奏,这样读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比较单调。
建议将第三四分句合并成一句,以四三结构的七字句收尾。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点题上不够明确。没有标志性,看不出写的究竟是什么。
或地理位置,或时代背景。或与之相关的著名人物或典故,这些都可以成为她的独有标签。
如果措辞过于笼统,那就是放之四海皆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2、题古藤书屋   君心
曾经匝地浓荫,一庭朵朵藤花绽;
自有清居雅韵,几案丝丝墨迹香。

先说一下句式。
感觉第一分句可以去掉一个字,都起来起来会更流畅。
从内容上看,上比比较有情致,也起到一定的点题作用,
下比没什么实际意义,写得敷衍了。
这种题目的联,不是不可以赞美,但赞美应落到实处。

虚无的赞美,容易弄巧成拙。
清居雅韵,几案丝丝墨迹香。
这两句话能说明什么呢?
说的是从前还是现在呢?
如果仅仅是为了与上比构成对仗,

那就没有必要了,成联,不是对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3、题古藤书屋   醉梦
藤密生朝气;
墨香薰慧心。

这个在内容上实在简单了些。

不是说字数少,而是涵盖面太小了。所指也不明确。
感觉写的不是一个书院,而像一个小庭院。
如果是把这副楹联挂在该书院,好像还可以。
但是我们作为后人,来题写这个著名的书屋,就不合适了。
这就好像某景区要对外开放前,向大众征联。

这种联是为了挂在景区,具体描写景区的风光是可以的。
但,若是这个景点早就存在,

然后要求我们提写,那就不能这样写了。
我们应该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从宏观上来入手。
而不是置身景区之中那样来写。也就是说,视角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4、北京古藤书屋   减简
三间小屋,曾藤花紫蔓,柽叶绿荫,引朱彝尊入住,与鸿儒墨客谈诗纵酒;
百载流年,叹凹槛残垣,疏篱萧院,幸赵天阁来居,和俗世文人怀古道今。

这个写的肯定是古藤书屋了,证据都在句子那摆着呢,
证据虽有点多,这是事实,这还不算毛病。
问题出在,上下比的内容过于接近了。好像亲兄弟。
尤其是后面两个分句,虽然人物不同,但说的其实是一码事。
那么你自己的看法呢?你自己的感触呢?为什么不把它写出来?
枫桥副组-减简(1751562734)  2019/10/19 21:16:17
上比过去的书屋,下比现在的书屋,只会写说明文,不会写议论文。
总辅导-蓝朵朵(1477153745) 2019/10/19 21:16:33
这个从前面两个分句看的出来。
我们看人事也好,看物事也罢,总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或喜爱或排斥或艳羡或轻蔑,,,总不会无动于衷。
把这些感情写出来,我们的联,才会有味道。

否则就只能是说明文。
你的成联,已经走出了内容混淆不清的阶段,

以后努力的方向就是和自己的情感结合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5、古藤书屋  南城
藤蔓绕檐添雅韵;
群贤聚此咏诗文。

成联的优劣,不在于字数多少,而在于内容是否丰满。
但一般来说,短联因字数少,故,难以达到这个标准,所以,写短联更难。
此联,上比虽然后三俗了点,但基本还是可以的。
但是下比,真的是比较敷衍。读起来就是消极怠工的感觉。
古藤书屋,曾有名人居住,有文人往来于此,这些都是事实。
但是你不完全必这么直通通的写出来。
这样写给人的感觉,就像一杯白开水~缺了味道。
尤其是这种题目的联,一定要写的有文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6、题古藤书屋  千年孤影
藤花漫出,十里古香落老屋;
故地重游,千年此刻醉其中。

清联有云:
一庭芳草屯新绿;
十亩藤花落古香。

此联上比,应脱胎于此。
上比可以,下比其实等于没写。
因为对题目并无实质帮助,
来到此地,看到美景,沉醉其中。这样空泛的赞美,完全可以没有。
下比,其实可以写一下感慨:

昔日情景已然不再,物是人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7、题古藤书屋  小鱼
三百年人事兴衰,何处寻古屋燕泥,轩窗旧迹?
八万卷书香隐约,此间有四围柽绿,几许藤花。

这一联,是从抚今追昔的角度来写的。
通篇有感慨的味道在。
从风格上看,与题目是比较契合的。
上比,是感叹昔人,昔事已逝。
下比,是说如今还剩下什么?
整体脉络比较清晰,文字也有味道,

但是下比个别词汇不够准确。
八万卷书香隐约,此间有四围柽绿,几许藤花。
此间有,这几个字最好改改。
三百年人事兴衰,兴衰,改作消磨可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8、题北京古腾书屋  晏清
先生坐拥,终成日下旧闻,能逢此士几多幸;
故燕已辞,纵有佳名老屋,欲看藤花何处寻。

此联,比起以所写前有明显进步。
在用词上,虽然还有不甚通顺的地方,但整体风格是联语该有的,
这种题目或是写成大白话,那就一点意思也没有了。
在对仗上,还是不太工整,主要是第二分句。
如果能在意的表达上更清楚一些就更好了。
能逢此士几多幸;
这一句,有点让人费解。
能够结识这样的人是一种幸事。
所以说表达不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9、题北京古藤书屋   秋风
青砖瓦屋,己无紫蔓䕨花,几案蒙尘,何寻学土高谈抱负;
柽叶清风,空有断续鸟语,轩窗向日,尚恋诗人壮志雄心。

这是你写的比较靠谱的一副楹联。
毛病肯定是有,但基本上有了成联的模样。
也就是说,你摸到门了。
壮志雄心这一类的词,最好不要用到成联里。
上下比的最后一分句,内容比较接近。结句无力。
在句式上,显得有些繁琐。

最好能够缩减下,根据内容,三分句就可以了。
青砖旧瓦尽蒙尘,,,,;
柽叶清风还向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10、古藤书屋   水常东
藤蔓古屋,抒怀痛饮纵诗酒;
断梁残柱,睹物伤情悼旧人。

这副对联,给人的感觉是怀念旧友。
仿佛和居住者是老相识。
可书屋是几百年前的,不可能是我们的故人。
因此,在措辞上需要注意一下。
在内容上有点简单,只是说怀念。
建议增加一些与书屋相关的元素,让内容丰满一些,
这副成联,味道是有的,只是厚度有点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11、古藤书屋   九戒
名士闲中远,唯那首清诗,犹吟一院紫藤月;
西窗梦里新,酹这杯浊酒,独看五更丹桂枝。

看得出来,此联作者是想营造一种沧桑豪迈的氛围,
但我感觉,这种感觉有点不太适合求用在书屋,收敛一下或许更好。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种感情是沧桑,是豪迈,因为题赤壁,本身就需要这种感情。
但是书屋却不同,斯文风雅可以多一点,
但是豪迈是不是应该少一点?
名士闲中远,唯那首清诗,犹吟一院紫藤月;
上比可取。
西窗梦里新,酹这杯浊酒,独看五更丹桂枝。
第二分句最好改一下。
句子本身很美,只是用在这里不大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12、北京古藤书屋  联珠合璧
因有书香,老屋千年而不老;
惟沾文气,名藤万古乃留名。

这个,有点中规中矩的感觉。
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但是也无动人之处。
个别词汇不打妥帖,如:名藤。
乃,这个词用不对哈,乃,一般解释为于是,就。
用在这里明显不通顺,可以改为更。
事实上,古藤书屋现在好像已经面目全非了吧?
千年不老,有点不符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0: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13、北京古藤书屋    玉竹
玉生紫蔓花,伴袅袅茶烟,微微鸟影,南朱岁月留千古;
龙隐小书屋,便清诗酬唱,著作幽思,来往鸿儒筹九州。

这一联,缺点有,亮点也有。
其中有几句写得很漂亮,
玉生紫蔓花,
南朱岁月留千古;
龙隐小书屋,
但,龙隐,似乎不大合适。
换作豹隐,也许更好。
结句没有处理好,缺乏余味。
总体来看,上比比较出彩。
下比,相对来讲就比较弱了。
有点重复上比的内容,
南朱岁月留千古;
其实已经包含很多东西了。
下比,不妨做一下感叹。
就不要再写当年景象了。
总的来说,今天的练习题质量比较高。
看到大家的进步,真的非常高兴。
一分辛苦一分才,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今天的点评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收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0: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