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8-5-25
威望130
金钱423
贡献273
高级会员

威望- 130 点
贡献- 273 次
金钱- 423 枚
|
本帖最后由 青天书史 于 2019-10-12 08:25 编辑
拗救的情况是唐诗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但唐代没有相关理论传世,宋代对此的描述是:“盖 唐人作拗句。上句既拗,下句亦拗”,宋代还没有提出拗救的概念。清代对唐诗的拗救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在清代乾隆年科举考试中加入了五言八韵试律诗,严格要求按平仄粘对的格律做诗,不允许拗救。拗救法只用于非科举考试的日常创作中,出现了科举试律诗以合律为贵,平常作律诗却以拗救为妙的不同追求。
现代人经过新文化运动,由于不再有科举试律诗,只有平常的律诗,律诗创作环境由清代二维变为一维,于是把平常律诗当科举律诗来看,把平常律诗创作法与科举律诗创作法混为一谈,于是有了拗句是不是律句,格律能不能拗救,拗救后算不算合律的争论,这是一维世界的人看二维世界的法,有很多看不懂是自然的。
王力说:我们要注意把技巧和格律区别开来,这些讲究只是技巧,不是格律。王力说的技巧就是拗救,有人对此不理解,疑惑道:“莫非技巧是独立在格律之外另外一种东西”,王力的格律说是继承清代格律说,由于现代没有科举,造成好多人不理解王力的拗救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