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09|回复: 28

王力答读者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9-10-6 07:55: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图书府吏 于 2019-10-7 18:35 编辑

           答讀者問

   《詩詞格律十讲》的讀者們来信提出一些問题,现在我来解答一下
    問:旧体詩词格律是经过怎样的演变才形成那个样子的?为什么那样就算好?
    答:这是一个科学研究的题目,还沒有人
深入探討过。律句是逐漸形成的,起初只是技
巧,不是格律,并沒有規定必須这样做。但詩
人自己大约是有意識地这样做的。范文瀾同志在《文心雕龙·声律》注中引曹植《贈白馬王彪》:“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情詩》:“游魚潜綠水,翔鳥薄天飞。始出严霜結,今来白露稀”,并且說:“皆音节諧和,岂尽出暗合哉?”这可以說是律句的萌芽。后来詩人們继
續从声律方面揣摩,逐漸积累經驗,到了庾信等
人的时代,已經有整套經驗了,但是还沒有規定为格律。到了初唐的末期,才明白定为格律。
南北朝的骈体文对律詩也有很大的影响,律詩
又回过头影响后代的駢体文(所謂“四六”)。至
于为什么那样就算好,这牵涉到語言形式美的
問題。我在《文艺报》一九六二年二月号发表了一篇《中国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可以参看。


    問:“律絕”和“古絕”如何分别?
    答:“古絕”是不拘平仄的。在律詩未产生
以前,只有“古絕”。律詩产生以后,仍旧有人
写“古絕”,虽然或多或少地要受律句的影响,
但是只要有些地方不拘平仄,就只能算是“古

絕”,不能算是“律絕”。李白詩的“疑是地上霜
   句是“平仄仄仄平”,李端詩的“細語人不聞”

一句是“仄仄平仄平”,第二、四两字都是仄声;
李白詩的“举头望明月”一句是“仄平仄平仄
李端詩的“北風吹裙带”一句是“仄平平平仄”,
第二、四两字都是平声,都不合于律句的規定,
  所以是“古絕”。再說,李白詩“床前明月光”和
“低头思故乡”第三字用平声,李端詩“即便下
  阶拜”第三字用仄声,“开帘見新月”用“平平仄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6 07:56: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平仄”,虽都可以认为律句平仄的变格,但若结
合其他拗句来看,“古绝”的韵味就很明显了
此外,不讲究粘对也是“古绝”的特点之一如
李白詩“举头”句与“疑是”句不粘,而且与“低
头”句不对。用仄韵也是“古絕”特点之一:如李
端詩即用仄韵。如果一律用律句,还可认为仄
韵律詩,否則只能算是“古絕”了。

     問:可平可仄的地方的任意性有多大?
     答:按原則說,既然可平可仄,那就是完
全任意的。圓圈内写“平”字或写“仄”字,只是
依律句的理論应該是平声或仄声。但是有的詩
  人在这种地方特别讲究,仍旧运用拗救的办法
  律句倒数第三字,常常是上句拗,下句救,例
  如李白《贈孟浩然》首联“吾爱孟夫子,風流天下
  聞”,杜甫《蜀相》頷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
  黄鹂空好音”,都是出句倒数第三字应平而仄,
  是拗(“孟”、“自”)对句倒数第三字应仄而用
  平,是救(“天”、“空”)。有的詩人連七字句的
  第一、第三两字也注意做到拗救,如白居易《錢
  塘湖春行》颔联:“几处早鶯争暖树,誰家新燕
  啄春泥”,出句第三字(“早”)用仄声是拗,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6 07:58: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图书府吏 于 2019-10-6 11:39 编辑

句第三字(“新”)用平声是救。又尾联对句“綠

楊阴里白沙提”,第一字(“綠”)用仄声是拗,第
三字(“阴”)用平声是救。可能有些情况是
偶然的;但是有些詩人(如白居易)則不是偶

然的,因为这种做法在他們的詩集中是很常見
的。不过,我們要注意把技巧和格律区别开来
这些讲究只是技巧,不是格律,所以我在《詩

詞格律十讲》里不讲它。
   問:关于句中自对的間题可否再作些讲解

   答:句中自对不一定要平对仄,仄对平。
“風”对“尘”、“涕”对“泪”,是完全可以的。出
句和对句相对,也不一定要平对仄,仄对平
五字句的第一字,七字句的第一、第三字都可
以平对平,仄对仄。例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
泪,恨别鳥惊心。”“感”对“恨”是以仄对仄。
又如杜甫《客至》:“花徑不會緣客扫,蓬門今始
为君开。盘飱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貧只旧醅。”
“花”对“蓬”,“盘”对“樽”,都是以平对平。
    “風尘”对“涕泪”不算十分工整,因为風尘
是天文,涕泪是形体。上文讲方位对顏色、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6 07:59: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图书府吏 于 2019-10-6 10:57 编辑

文对时令也算工对,因为那是邻类。邻类是依
照詩人們的傅统习慣,如方位对顏色,有些則

是按照性质的相近,如天文对时令。拿“日”“月
二字为例,“日”月”指太阳、月亮是天文;指
一天、一个月是时令,而时令的“日”“月”正是
与天文的“日”月”发生关系的
    八言对联中的上下自对(上四字对下四
字),正是句中自对。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
上联和下联也不是可以完全不对,只不过可以

从宽罢了。
    問:双声叠韵是怎么一回事?
    答:连续的两个字声母相同,叫做“双声”
韵母相同,叫做叠韵。例如“丰富”是双声,因

为“丰”[fang〕和“富”[f 的声母都是“f”,“燦
烂”是叠韵,因为“燦”[can)和“烂”an 的韵
母都是“an”。律詩的对仗要注意双声詞和双声
詞相对,叠韵詞和叠韵詞相对,或者是双声詞
和叠韵詞相对。例如白居易詩:“田园寥落干戈
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寥落”、“流离”都是双
声詞。又如李商隐詩:“远路应悲春晼晚,殘宵

犹得梦依稀。”“晼晚”、“依稀”都是叠韵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6 08:01: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問:可否请您再将曲律讲一两讲?
    答:词与曲的道理是差不多的;懂了詞的
格律,就可以类推到曲的格律。曲律与制律的

不同,主要有两点:  (甲)曲譜与詞譜不同;(乙)
詞的字数有定,曲的字数无定,曲中可以插进
  些“衬字”。我之所以不讲曲律,因为牵涉到
剧本間題,不是簡单一两讲可以讲得完的。可

以看我的《汉語詩律学》第四章。

   (本书者按:王力同志的《詩詞格律十讲》在北京

日报发表后,讀者會提出一些問題。这是王力同志的
解答,也在北京日报刊登过。我們附录于此,供讀者

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289

帖子

72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1878
金钱
2646
发表于 2019-10-6 08: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1)(格律所以然)这是一个科学研究的题目,还沒有人深入探討过。
2)“古絕”是不拘平仄的(也可以有四声异读的24或25大法)。
3)按原則說,既然可平可仄,那就是完全任意的(声调的平衡,平仄句读差异对句联句读差异的影响-情感趋向的作用有多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7
贡献
16853
金钱
2960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0-6 08: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9-10-6 09:02 编辑

答讀者问



  《詩詞格律十讲》的讀者們来信提出一些間题,现在我来解答一下
    問:旧体詩制格律是过怎样的演变才形成那个样子的?为什么那样就算好?
    答:这是一个科学研究的题目,还沒有人深入探討过。律句是逐漸形成的,起初只是技巧,不是格律,并沒有規定必須这样做。但詩人自己大约是有意識地这样做的。范文瀾同志在《文心雕龙•声律》注中引曹植《贈白馬王彪》:“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情詩》:“游魚潜綠水,翔鳥薄天飞。始出严霜結,今来白露稀”,并且說:“皆音节諧和,岂尽出暗合哉?”这可以說是律句的萌芽。后来詩人們继續从声律方面揣摩,逐漸积累經驗,到了庾信等人的时代,已經有整套經驗了,但是还沒有規定为格律。到了初唐的末期,才明白定为格律。南北朝的群体文对律詩也有很大的影响,律詩又回过头影响后代的駢体文(所謂“四六”)。至于为什么那样就算好,这牵涉到語言形式美的問題。我在《文艺报》一九六二年二月号发表了一篇《中国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可以参看。


    問:“律絕”和“古絕”如何分别?
    答:“古絕”是不拘平仄的。在律詩未产生以前,只有“古絕”。律詩产生以后,仍旧有人写“古絕”,虽然或多或少地要受律句的影响,但是只要有些地方不拘平仄,就只能算是“古絕”,不能算是“律絕”。李白詩的“疑是地上霜 句是“平仄仄仄平”,李端詩的“細語人不聞”一句是“仄仄平仄平”,第二、四两字都是仄声;李白詩的“举头望明月”一句是“仄平仄平仄李端詩的“北風吹裙带”一句是“仄平平平仄”,第二、四两字都是平声,都不合于律句的規定, 所以是“古絕”。再說,李白詩“床前明月光”和“低头思故乡”第三字用平声,李端詩“即便下阶拜”第三字用仄声,“开帘見新月”用“平平仄平仄”,虽都可以认为律句平仄的变格,但若结合其他拗句来看,“古绝”的韵味就很明显此外,不讲究粘对也是“古绝”的特点之一如李白詩“举头”句与“疑是”句不粘,而且与“低头”句不对。用仄韵也是“古絕”特点之一:如李端詩即用仄韵。如果一律用律句,还可认为仄韵律詩,否則只能算是“古絕”了。

     問:可平可仄的地方的任意性有多大?
     答:按原則說,既然可平可仄,那就是完全任意的。圓圈内写“平”字或写“仄”字,只是依律句的理論应該是平声或仄声。但是有的詩 人在这种地方特别讲究,仍旧运用拗救的办法 律句倒数第三字,常常是上句拗,下句救,例 如李白《贈孟浩然》首联“吾爱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杜甫《蜀相》頷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都是出句倒数第三字应平而仄, 是拗(“孟”、“自”)对句倒数第三字应仄而 平,是救(“天”、“空”)。有的詩人連七字句的 第一、第三两字也注意做到拗救,如白居易《錢 塘湖春行》联:“几处早鶯争暖树,誰家新燕 啄春泥”,出句第三字(“早”)用仄声是拗,对句第三字(“新”)用不声是救。又尾联对句“綠楊阴里白沙提”,第一字(“綠”)用仄声是拗,第三字(“阴”)用不声是救。可能有些情况是偶然的;但是有些詩人(如白居易)則不是偶然的,因为这种做法在他們的詩集中是很常見的。不过,我們要注意把技巧和格律区别开来这些讲究只是技巧,不是格律,所以我在《詩詞格律十讲》里不讲它。
   問:关于句中自对的間题可否再作些讲
答:句中自对不一定要不对仄,仄对平。“風”对“尘”、“涕”对“泪”,是完全可以的。出句和对句相对,也一定要本对仄,仄对五字句的第一字,七字句的第一、第三字都可以平对不,仄对仄。例如杜甫《春望》:“國威时花泪,恨别鳥惊心。”“成”对“恨”是以仄对仄。又如杜甫《客至》:“花徑不會緣客扫,蓬門今始为君开。盘雅市远无味,橡酒家貧只旧醅。”“花”对“蓬”,“盘”对“槍”,都是以对不。 “風尘”对“涕泪”不算十工整,因为風尘是天文,涕泪是形体。上文讲方位对顏色、天文对时合也算工对,因为那是邻类。邻类是依照詩人們的傅统习慣,如方位对顏色,有些則是按照性质的相近,如天文对时合。拿“日”“月二字为例,“日”月”指太阳、月亮是天交;指一天、一个月是时合,而的“目”“月”正是与天文的“日”月”发生关系的八官对联中的上下自对(上四字对下四字),正是句中自对。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上联和下联也不是可以完全不对,只不过可以从宽罢了。
    問:双声叠韵是怎么一回事?
    答:籟的两个字声母相同,叫做“双声”韵母相同,叫做叠韵。例如“丰富”是双声,因为“丰”[fang〕和“富”[f 的声母都是“f”,“燦烂”是叠韵,因为“燦”[can)和“烂”an 的韵母都是“an”。律詩的对仗要注意双声詞和双声詞相对,叠韵詞和叠韵詞相对,或者是双声詞和叠韵詞相对。例如白居易詩:“田园落于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寥落”、“流离”都是双声詞。又如李商隐詩:“远路应悲春畹晚,殘背犹得梦依稀。”“碗晚”、“依稀”都是叠韵副。 問:可否请您再将曲律讲一两讲?
    答:词与曲的道理是差不多的;懂了詞的格律,就可以类推到曲的格律。曲律与制律的不同,主要有两点:  (甲)曲譜与詞譜不同;(乙)詞的字数有定,曲的字数无定,曲中可以插进些“衬字”。我之所以不讲曲律,因为牵涉到剧本間題,不是簡单一两讲可以讲得完的。可以看我的《汉語詩律学》第四章。
(本书者按:王力同志的《詩詞格律十讲》在北京日报发表后,讀者會提出一些問題。这是王力同志的解答,也在北京日报刊登过。我們附录于此,供讀者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0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7
贡献
16853
金钱
2960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0-6 09: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编辑了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0-6 09: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铁佬 发表于 2019-10-6 08:53
学习。
1)(格律所以然)这是一个科学研究的题目,还沒有人深入探討过。
2)“古絕”是不拘平仄的(也可以 ...

“古絕”指的是古风中五言四句诗,后来加入七言四句。
古风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汉魏晋时期,其时无四声说,声律分长音与短音,后代所说的入声属于短音。长音含后代的平上去,因此押韵用后代音韵去衡量,便有平仄混押现象。偶尔有几首魏绝会与后代的绝句差不多,属于瞎猫遇到死老鼠的情况。
第二阶段是永明体时期,四声出现,这时期的诗叫新体诗,古风由自发阶段进入自觉阶段。按四声组合的概率,以后代的平仄眼光衡量,一句中24位符合平仄的(相间)概率在50%以上,到永明后期相间的句子已达75%以上,只是相对相粘很随意,因此按平仄计,有许多已达到绝句的要求,但在没有平仄正式要求前,这些符合绝句要求的也只能算古绝,其他五言四句的更是属于古绝。
第三阶段是唐初,古风与格律并进,以上官仪为代表,对永明体进行优化。这时期的诗,符合相间相对相粘的便是格律诗,只要有些不符合的便是古风。由于古风越来越受格律的影响,于是后来出现了古风式律诗、律式古风、拗律的说法。实际这三者都属于古风,或说是格律变式,也就是格律杂体。
懂得这些,就不会被各种说法所迷惑。

点评

谢谢刚刚老师,成系统不易惑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0-6 0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289

帖子

72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12
贡献
1878
金钱
2646
发表于 2019-10-6 09: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9-10-6 09:32
“古絕”指的是古风中五言四句诗,后来加入七言四句。
古风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汉魏晋时期,其时无 ...

谢谢刚刚老师,成系统不易惑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9-10-6 10: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绝句,即古代(唐以前)五言四句诗,无平仄要求。古无七言绝句(七言四句诗),或有也不成体系。故不讲平仄的七言四句诗只能称作古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10-6 10: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詩人們继續从声律方面揣摩,逐漸积累經驗,到了庾信等人的时代,已經有整套經驗了,但是还沒有規定为格律。到了初唐的末期,才明白定为格律。
------
这段话是对诗律的渐进过程中隋至初唐时段的总括,也可解释唐太宗的诗为何会存在很大部分相当接近于近体的问题,根于唐太宗师法庾信   等人,唐音葵签曰‘’太宗文武间出,首辟吟源,宸藻概主丰丽,观集中有诗“效庾信体”,宗向微旨可窥。‘’,当然也不乏‘’太宗诗终带陈隋滞响,读之不能畅人。‘’之评,可见诗律从其齐梁到隋再到初唐进而中晚唐的格律成熟之渐进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64

帖子

44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11
贡献
947
金钱
1813
发表于 2019-10-6 10: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仄韵绝句归为古绝,视同非格律诗。但仄韵律诗看王力文中还是算格律诗的。这改变了我以前的以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10-6 10: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問:关于句中自对的間题可否再作些讲
答:句中自对不一定要不对仄,仄对平。“風”对“尘”、“涕”对“泪”,是完全可以的。出句和对句相对,也一定要本对仄,仄对五字句的第一字,七字句的第一、第三字都可以平对不,仄对仄。例如杜甫《春望》:“國威时花泪,恨别鳥惊心。”“成”对“恨”是以仄对仄。又如杜甫《客至》:“花徑不會緣客扫,蓬門今始为君开。盘雅市远无味,橡酒家貧只旧醅。”“花”对“蓬”,“盘”对“槍”,都是以对不。 “風尘”对“涕泪”不算十工整,因为風尘是天文,涕泪是形体。上文讲方位对顏色、天文对时合也算工对,因为那是邻类。邻类是依照詩人們的傅统习慣,如方位对顏色,有些則是按照性质的相近,如天文对时合。拿“日”“月二字为例,“日”月”指太阳、月亮是天交;指一天、一个月是时合,而的“目”“月”正是与天文的“日”月”发生关系的八官对联中的上下自对(上四字对下四字),正是句中自对。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上联和下联也不是可以完全不对,只不过可以从宽罢了。
----------
这段疏误颇多,图书府吏能否根据原文纠正一下?

点评

校对了,另辛苦老金编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0-6 10: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73
贡献
21212
金钱
2735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0-6 10: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19-10-6 10:14
仄韵绝句归为古绝,视同非格律诗。但仄韵律诗看王力文中还是算格律诗的。这改变了我以前的以为。 ...

历史性的看问题,唐朝时律诗不承认仄韵,但宋后就承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6 10:58: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10-6 10:22
問:关于句中自对的間题可否再作些讲
答:句中自对不一定要不对仄,仄对平。“風”对“尘”、“涕”对“泪”, ...

校对了,另辛苦老金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10-6 12: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9-10-6 10:58
校对了,另辛苦老金编辑。

谢谢,转这帖很有意义,一并谢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10-7 18: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9-10-7 18:08 编辑

答讀者問

   《詩詞格律十讲》的讀者們来信提出一些問题,现在我来解答一下:
    問:旧体詩词格律是经过怎样的演变才形成那个样子的?为什么那样就算好?
    答:这是一个科学研究的题目,还沒有人深入探討过。律句是逐漸形成的,起初只是技巧,不是格律,并沒有規定必須这样做,但詩人自己大约是有意識地这样做的。范文瀾同志在《文心雕龙·声律》注中引曹植《贈白馬王彪》:“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情詩》:“游魚潜綠水,翔鳥薄天飞。始出严霜結,今来白露稀”,并且說:“皆音节諧和,岂尽出暗合哉?”这可以說是律句的萌芽。后来詩人們继續从声律方面揣摩,逐漸积累經驗,到了庾信等人的时代,已經有整套經驗了,但是还沒有規定为格律。到了初唐的末期,才明白定为格律。南北朝的群体文【按,此处文不顺,疑漏字】对律詩也有很大的影响,律詩又回过头影响后代的駢体文(所謂“四六”)。至于为什么那样就算好【按,此处文不顺,疑漏字】,这牵涉到語言形式美的問題。我在《文艺报》一九六二年二月号发表了一篇《中国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可以参看。


    問:“律絕”和“古絕”如何分别?
    答:“古絕”是不拘平仄的。在律詩未产生以前,只有“古絕”。律詩产生以后,仍旧有人写“古絕”,虽然或多或少地要受律句的影响,但是只要有些地方不拘平仄,就只能算是“古絕”,不能算是“律絕”。李白詩的“疑是地上霜’’一句是“平仄仄仄平”,李端詩的“細語人不聞”一句是“仄仄平仄平”,第二、四两字都是仄声;李白詩的“举头望明月”一句是“仄平仄平仄‘’,李端詩的“北風吹裙带”一句是“仄平平平仄”,第二、四两字都是平声,都不合于律句的規定,所以是“古絕”。再說,李白詩“床前明月光”和“低头思故乡”第三字用平声,李端詩“即便下阶拜”第三字用仄声,“开帘見新月”用“平平仄平仄”,虽都可以认为律句平仄的变格,但若结合其他拗句来看,“古绝”的韵味就很明显了;此外,不讲究粘对也是“古绝”的特点之一如李白詩“举头”句与“疑是”句不粘,而且与“低头”句不对。用仄韵也是“古絕”特点之一:如李端詩即用仄韵。如果一律用律句,还可认为仄韵律詩,否則只能算是“古絕”了。


     問:可平可仄的地方的任意性有多大?
     答:按原則說,,既然可平可仄,那就是完全任意的。圓圈内写“平”字或写“仄”字’’只是依律句的理論应該是平声或仄声。但是有的詩人在这种地方特别讲究,仍旧运用拗救的办法,律句倒数第三字,常常是上句拗,下句救,例如李白《贈孟浩然》首联“吾爱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杜甫《蜀相》頷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都是出句倒数第三字应平而仄,是拗(“孟”、“自”),对句倒数第三字应仄而用平,是救(“天”、“空”)。有的詩人連七字句的第一、第三两字也注意做到拗救,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颔联:“几处早鶯争暖树,誰家新燕啄春泥”,出句第三字(“早”)用仄声是拗,对句第三字(“新”)用平声是救。又尾联对句“綠楊阴里白沙提”,第一字(“綠”)用仄声是拗,第三字(“阴”)用平声是救。可能有些情况是偶然的;但是有些詩人(如白居易)則不是偶然的,因为这种做法在他們的詩集中是很常見的。不过,我們要注意把技巧和格律区别开来,这些讲究只是技巧,不是格律,所以我在《詩詞格律十讲》里不讲它。


   問:关于句中自对的間题可否再作些讲解?
   答:句中自对不一定要平对仄,仄对平,“風”对“尘”、“涕”对“泪”,是完全可以的。出句和对句相对,也不一定要平对仄,仄对平,五字句的第一字,七字句的第一、第三字都可以平对平,仄对仄。例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鳥惊心。”“感”对“恨”是以仄对仄。又如杜甫《客至》:“花徑不會緣客扫,蓬門今始为君开。盘飱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貧只旧醅。”,“花”对“蓬”,“盘”对“樽”,都是以平对平。 “風尘”对“涕泪”不算十分工整,因为風尘是天文,涕泪是形体。上文讲方位对顏色、天文对时令也算工对,因为那是邻类。邻类是依照詩人們的傅统习慣,如方位对顏色,有些則是按照性质的相近,如天文对时令。拿“日”“月‘’二字为例,“日”月”指太阳、月亮,是天文,指一天、一个月,是时令,而时令的“日”“月”正是与天文的“日”月”发生关系的。八言【按,此处文不顺,疑漏字】对联中的上下自对(上四字对下四字),正是句中自对。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上联和下联也不是可以完全不对,只不过可以从宽罢了。


    問:双声叠韵是怎么一回事?
    答:连续的两个字声母相同,叫做“双声”,韵母相同,叫做叠韵。例如“丰富”是双声,因为“丰”[fang〕和“富”[f 的声母都是“f”,“燦烂”是叠韵,因为“燦”[can)和“烂”lan 的韵母都是“an”。律詩的对仗要注意双声詞和双声詞相对,叠韵詞和叠韵詞相对,或者是双声詞和叠韵詞相对。例如白居易詩:“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寥落”、“流离”都是双声詞。又如李商隐詩:“远路应悲春晼晚,殘宵犹得梦依稀。”“晼晚”、“依稀”都是叠韵词。


    問:可否请您再将曲律讲一两讲?
    答:词与曲的道理是差不多的,懂了詞的格律,就可以类推到曲的格律。曲律与制律【按,此处文不顺,疑制律为词律之误】的不同,主要有两点:  (甲)曲譜与詞譜不同;(乙)詞的字数有定,曲的字数无定,曲中可以插进些“衬字”。我之所以不讲曲律,因为牵涉到剧本間題,不是簡单一两讲可以讲得完的。可以看我的《汉語詩律学》第四章。

   (本书者按:王力同志的《詩詞格律十讲》在北京日报发表后,讀者會提出一些問題。这是王力同志的解答,也在北京日报刊登过。我們附录于此,供讀者参考。)


因是佳文,我也试编辑一下,对于加按的地方还请府吏先生参对原图或原文校正,谢谢

点评

南北朝的群体文,应为南北朝的骈体文。 制律应为词律,前已改正。 其他无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0-7 18: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18:4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9-10-7 18:06
答讀者問

   《詩詞格律十讲》的讀者們来信提出一些問题,现在我来解答一下:

南北朝的群体文,应为南北朝的骈体文。
制律应为词律,前已改正。
其他无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18: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7044572316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10-7 18: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9-10-7 18:40
南北朝的群体文,应为南北朝的骈体文。
制律应为词律,前已改正。
其他无误。 ...

谢谢,校正后转载地方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18: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7044572767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18: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7044573230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18: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7044573622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19: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7044573923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19: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7044574322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19:39: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答读者问


  《诗词格律十讲》的读者们来信提出一些问题,现在我来解答一下

    问:旧体诗制格律是经过怎样的演变才形成那个样子的?为什么那样就算好?

    答:这是一个科学研究的题目,还没有人深入探讨过。律句是逐渐形成的,起初只是技巧,不是格律,并没有规定必须这样做。但诗人自己大约是有意识地这样做的。范文澜同志在《文心雕龙•声律》注中引曹植《赠白马王彪》:“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情诗》:“游鱼潜绿水,翔鸟薄天飞。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稀”,并且说:“皆音节谐和,岂尽出暗合哉?”这可以说是律句的萌芽。后来诗人们继续从声律方面揣摩,逐渐积累经验,到了庾信等人的时代,已经有整套经验了,但是还没有规定为格律。到了初唐的末期,才明白定为格律。南北朝的群体文对律诗也有很大的影响,律诗又回过头影响后代的骈体文(所谓“四六”)。至于为什么那样就算好,这牵涉到语言形式美的问题。我在《文艺报》一九六二年二月号发表了一篇《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可以参看。

    问:“律绝”和“古绝”如何分别?

    答:“古绝”是不拘平仄的。在律诗未产生以前,只有“古绝”。律诗产生以后,仍旧有人写“古绝”,虽然或多或少地要受律句的影响,但是只要有些地方不拘平仄,就只能算是“古绝”,不能算是“律绝”。李白诗的“疑是地上霜 句是“平仄仄仄平”,李端诗的“细语人不闻”一句是“仄仄平仄平”,第二、四两字都是仄声;李白诗的“举头望明月”一句是“仄平仄平仄”,李端诗的“北风吹裙带”一句是“仄平平平仄”,第二、四两字都是平声,都不合于律句的规定, 所以是“古绝”。再说,李白诗“床前明月光”和“低头思故乡”第三字用平声,李端诗“即便下阶拜”第三字用仄声,“开帘见新月”用“平平仄平仄”,虽都可以认为律句平仄的变格,但若结合其他拗句来看,“古绝”的韵味就很明显此外,不讲究粘对也是“古绝”的特点之一如李白诗“举头”句与“疑是”句不粘,而且与“低头”句不对。用仄韵也是“古绝”特点之一:如李端诗即用仄韵。如果一律用律句,还可认为仄韵律诗,否则只能算是“古绝”了。



     问:可平可仄的地方的任意性有多大?

     答:按原则说,既然可平可仄,那就是完全任意的。圆圈内写“平”字或写“仄”字,只是依律句的理论应该是平声或仄声。但是有的诗人在这种地方特别讲究,仍旧运用拗救的办法 律句倒数第三字,常常是上句拗,下句救,例 如李白《赠孟浩然》首联“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杜甫《蜀相》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都是出句倒数第三字应平而仄, 是拗(“孟”、“自”)对句倒数第三字应仄而 平,是救(“天”、“空”)。有的诗人连七字句的第一、第三两字也注意做到拗救,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 啄春泥”,出句第三字(“早”)用仄声是拗,对句第三字(“新”)用平声是救。又尾联对句“绿杨阴里白沙提”,第一字(“绿”)用仄声是拗,第三字(“阴”)用平声是救。可能有些情况是偶然的;但是有些诗人(如白居易)则不是偶然的,因为这种做法在他们的诗集中是很常见的。不过,我们要注意把技巧和格律区别开来,这些讲究只是技巧,不是格律,所以我在《诗词格律十讲》里不讲它。

   问:关于句中自对的问题可否再作些讲解?

答:句中自对不一定要平对仄,仄对平。“风”对“尘”、“涕”对“泪”,是完全可以的。出句和对句相对,也一定要平对仄,仄对平。五字句的第一字,七字句的第一、第三字都可以平对平,仄对仄。例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对“恨”是以仄对仄。又如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飱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花”对“蓬”,“盘”对“飧”,都是以平对平。 “风尘”对“涕泪”不算十分工整,因为风尘是天文,涕泪是形体。

上文讲方位对颜色、天文对时令也算工对,因为那是邻类。邻类是依照诗人们的传统习惯,如方位对颜色,有些则是按照性质的相近,如天文对时令。拿“日”“月二字为例,“日”“月”指太阳、月亮是天文;指一天、一个月是时令,而时令的“日”“月”正是与天文的“日”月”发生关系的。

      八言对联中的上下自对(上四字对下四字),正是句中自对。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上联和下联也不是可以完全不对,只不过可以从宽罢了。

    问:双声叠韵是怎么一回事?

    答:连续的两个字声母相同,叫做“双声”韵母相同,叫做叠韵。例如“丰富”是双声,因为“丰”[fang〕和“富”[f 的声母都是“f”,“灿烂”是叠韵,因为“灿”[can)和“烂”an 的韵母都是“an”。律诗的对仗要注意双声词和双声词相对,叠韵词和叠韵词相对,或者是双声词和叠韵词相对。例如白居易诗:“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寥落”、“流离”都是双声词。又如李商隐诗:“远路应悲春畹晚,残宵犹得梦依稀。”“晼晚”、“依稀”都是叠韵词。

问:可否请您再将曲律讲一两讲?

    答:词与曲的道理是差不多的;懂了词的格律,就可以类推到曲的格律。曲律与词律的不同,主要有两点:  (甲)曲谱与词谱不同;(乙)词的字数有定,曲的字数无定,曲中可以插进些“衬字”。我之所以不讲曲律,因为牵涉到剧本间题,不是简单一两讲可以讲得完的。可以看我的《汉语诗律学》第四章。

(本书者按:王力同志的《诗词格律十讲》在北京日报发表后,读者曾提出一些问题。这是王力同志的解答,也在北京日报刊登过。我们附录于此,供读者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10-7 21: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转载,有图文相对照更为佳,再致谢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19 13: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