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3|回复: 22

《大雅.公刘》——三迁居豳建国的历史

[复制链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发表于 2019-10-5 19: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雅.公刘》——三迁居豳建国的历史
一、诗文解读
公刘三迁周族、由泾河上游贫瘠之地逐渐向下游肥沃之地推进的过程以及所采用的政治、军事手段。最后在豳地建立初期国家。本篇是公刘的叙功诗,也是姬周的发家史之一。
也是一篇是叙述公刘雄才大略、开拓国土的记事诗。开拓国土的手段有政治,有经济,有军事,有外交。根本没有讲述爱民之事。

《毛诗正义》云:“……武王既崩,成王幼弱,周公摄政,七年而反归之。今成王将欲涖临其政,召公以王年尚幼,恐其不能留意於民,故戒之以治民之事。美往昔公刘之爱厚於民,欲王亦如公刘,而献是《公刘》之诗,以戒成王”。
按孔颖达的解释,这是一篇德教诗。就是错误了。

二、公刘三迁的地望推测
《公刘》篇指出,先在他的原始居住地发展生产,整治武备。有了一定的实力后,施行报复爰(原)方的军事行动。征服原方以后,采取了和好原方的政策。这是第一次迁移。
“原”地的人融合一家之后,又看中了“京(liáng,梁”地。与京(liáng,梁)地的融合,亦如与“原”地的融合一样,仍然是感情融合。诗中的“言言语语,酌之用匏(瓢),于京(liáng)斯依,君之宗之”,就是这一融合的过程、结果。这是第二次迁移。
第三次,则是“三战(三单)”而入豳。
根据诗文,我们可以推断公刘三迁的路线,基本上是沿着环江(泾河上游),由上游往下游逐渐推进,直到豳地、渭河平原。豳,现为彬县。
在豳地,公刘死后,经过十代人的发展。到古公亶父时代,被獯鬻戎狄赶出豳地,于是才举国迁往岐山。
这是诗文给出的公刘的迁移过程、路线。
《史记.周本纪》说,周族始祖后稷的封地在邰。邰,杜预云:“……邰今始平武功县所治釐城是也。地点挨近岐山扶风一带属于渭河平原
但在后稷之子不窋(zhú)时,“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夷狄之间。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公刘立(《史记.周本纪》)”。可见,公刘出生在庆阳高原。平凉市庆城县有“周族陵”,是姬周第二代始祖不窋的陵墓,也证明公刘生长在“夷狄之间”,并非以开始就在自然条件比较好的豳地。也不是一开始就是“豳公”。
从诗文逻辑上看,公刘是从荒凉地逐渐向肥美地推进的。诗文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史料。

三、几个重要字词的训释
1、京
京,读为liáng”,在文字学上是有根据的。从京(liáng)的字有:涼(凉)、晾、谅、椋、倞、辌、京风、㹁、䣼……等。因此,“京”在《大雅.公刘》篇,当读如梁。
作为地名的京(liáng),在《左传》为“梁”。
梁在什么地方?
《汉语大字典》,梁注释①,周时诸侯名。《国语.晋语二》:“‘夷吾逃于梁’。韦昭注:‘梁,嬴姓之国,伯爵也’”。按:嬴姓之国在关中,则梁国也在关中;
注释②,“隋末梁师都据朔方郡称帝,国号梁。据有今陕西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等地……”这是以地名立国的例证。地点明确在陕西省北部;
注释③,古代山名,即今陕西省韩城县西北的山地。
翻开陕西省地图,韩城西面的第一列山叫子午山,南北走向。第二例山,在庆阳、平凉西侧,从北到南为屈吴山、六盘山、陇山。我们可以肯定,韩城县西北的山就是子午山。它是洛河、泾河的分水岭。所以,古人称之为京(liáng)山或梁山的,就是现在的子午山。
豳(现彬县)就在子午山的西侧,梁(京liáng)地与豳(彬县)当属同一地望:环江(泾河上游)流域。
京,孔颖达读为南京北京的京,解释为“地之绝高者为之京”,不足为训。
2、舟,乃国界推移的象形字
当为朕字之省(省去兵,见甲骨文、金文)。根据“朕”之甲骨文、金文,“舟”是边界推进、并省去“兵”的图像文字。边界推进依赖“兵”,双手所举者,兵也。
朕,就是胜。《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乙本.德经》:“夫兹,以单则朕,以守则固”。“朕”与“固”为对语,固是守,阵地不移。朕是攻,阵地的推移。
,朕,甲骨文为,金文为、、、、等。从舟或月(推进了的国界),全文象手持武器的人推进边界之象,金文朕()则干脆是一个“武装人”屹立在舟或月旁。朕字在演变过程中讹为从舟,舟又讹变为月,于是成为我们认识朕字的障碍。
《大豐簋》,《史记.周本纪》记载:“西伯曰文王……泰颠、闳夭、散宜生、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泰颠是文王老臣,对姬周开拓疆土功劳不小。方家认定“天亡簋(大豐簋)”是帮助助武王灭商的泰颠所造。《天亡簋》铭文大意是说,武王破商后,举行祀天大典,泰颠助祭。武王封泰颠以“助鼎(定)”的爵位。泰颠为感谢武王的恩赐,作簋并铭文颂扬王休。铭文曰:“……惟朕有庆,每扬王休于尊簋”(见《天亡簋》网页)。
这里,泰颠自称“朕”,显然不是什么天子之称,而是“战士、拓疆员”的谦称而已。
《公刘》篇的“何以舟之”,当为“何以朕之”、“何以胜之”——以何推进边界之意。
3、单
单,《汉语大字典》:“通战。《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乙本.德经》:‘夫兹,以单则朕,以守则固’。按:今本《老子.六十七章》作‘以战则胜’。《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雌雄节》:‘以求则得,以单则克’”。说明“单”就是“战”。
《公刘》“其军三单”,当为其军三战。
三单,《正义》曰:“知后稷、上公之封者,《公羊传》曰:‘王者之后称公。’后稷本是二王之后,以有大功而改封於邰,明为大国公爵。公刘是其曾孙耳,故知仍为大国,当作三军”。
这样的解释与诗文不协。同时虞夏草莽蛮荒,人口稀少,天子能否组建六军?邰邑也仅据有武功、扶风、岐山几个县,能否组建三军?很成问题。公牛到豳之前,也不过据有现在的庆阳、环县等数县地盘,也难组建三军。孔氏是用《周礼》在解释夏制,周制管到夏朝了。
余冠英则将“单”释为禅,替代。“其军三单”,解释为“三军轮流……”,也不当。
4、徹
自古以来注家将其解释为”,这是对的但对“治”的含义,却大有问题。
《汉语大字典》:“《诗经.大雅.公刘》,‘度其隰原,彻田为粮’,毛传:‘徹,治也’。又《嵩高》:‘王命召伯,徹申伯土田’。毛传:‘徹,治也’。郑玄笺:‘治者,正其井牧,定其赋税’”。因此,这个“治”,并不是“整治田土”、“开田”,应该理解为行政建制整治和赋税。
《汉语大字典》另一条解释为:“周朝的田税制度。《广雅.释诂二》:‘徹,税也’;《论语.颜渊》:‘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徹乎?”何晏注:‘周法什一而税谓之徹’。《孟子.滕文公上》:‘夏后世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贡,周人百亩为徹,其实皆什一也’。赵岐注:‘家耕百亩者徹,取十亩以为赋。名虽异而多少同,故曰皆什一也’。《后汉书.陆康传》:‘夫什一而税,周谓之徹’”。
这样看来,《汉语大字典》的两条注解,可合为一条,就是行政建制与税制。
《公刘》篇,只有这两四个词是关键,影响译文文义。我的训释与传统不同点在这里。诗文译文之不同点也在这里。

五、分章解读、注释、译文
第一章
【原文】
1公刘2,匪居匪康3。迺埸迺疆4,乃积乃仓5;乃裹餱粮6,于橐于囊6。思辑用光7,弓矢斯张8;干戈戚扬9,爰方启行10

【解读】在公刘继任周族部落事务时,疆界无定,生活也极不安定,是个烂摊子。经过公刘的打理,仓有余粮,武力壮大,于是以敌国的援国为征伐对象,实施武力。

【注释】
1〕笃,诚厚,矢志不渝。
2〕公刘,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他是周族始祖后稷的曾孙、不窋之孙。他带领周族发展壮大,在豳地立国。《公刘》篇就是他伟大事迹的记录。《公刘》篇是史诗。公刘死后,传嗣十代,到古公亶父时,周族被獯鬻戎狄赶出豳地,亶父带领周族迁居岐山。公刘,是周族发展史上的灿若明星的伟大政治家之一。“公”是称号,“刘”是名。
3〕匪,非,不。“匪居匪康”,居住不安定,生活不安康。这是公刘初当部落长时的部落生存状态。
4迺,乃。埸(yì),《说文.新附》:“埸,疆也”。“迺埸迺疆”,划定国界,守住国界。
5〕“乃积乃仓”,粮食很多,有余粮了,部落强大了。
6〕裹,包裹,装束。餱(hóu),《说文》说:“干粮。《周书》说:‘准备好你们的干粮’”。餱,为远行所准备的干粮。
6橐(tuó),口袋。囊(náng)袋子。橐与囊的分别是,两端都有底、物从旁出的叫橐;两端无底的叫囊。
7〕辑,《说文》说:“汇集众多的材料与工匠以成车”。辑,集合。“思辑用光”,集合部落之众、光大事业之谓。
8〕斯张,张斯。“弓矢斯张”,张弓搭箭。
9〕戚,《说文》说:“钺一样的斧头”。“弓矢斯张,干戈戚扬”,以武力征伐、开拓疆土之像。
10〕爰,金文作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3628\wps9.jp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3628\wps10.jp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3628\wps11.jpg,象插足边界之争的第三力量。特别是金文的第一款“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3628\wps12.jpg”,横亘在中者是师(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3628\wps13.jpg),这个“师(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3628\wps14.jpg”所起的作用就是爰,当为“援助”之原字。援是爰的增繁。“爰方”,敌国的援助国。“爰方启行”,向爰方开拔,就是征伐敌国的援助国之意。此“爰”,在第二章为“原”,原方。这个“原方”曾是敌国的“爰方”。
【译文】
公刘诚信坚毅勇敢接任酋长,耕居不安殆为烂摊。而后振作:整治疆界,固持田园。数年经营,囤积仓满。召众举旗,奋发图安。炒面干粮,囊橐充圆。举戈扬斧,张弓搭箭。所向仇家,敌国之援。

第二章
【原文】
笃公刘,于胥12斯原13。既庶既繁14,既顺乃宣,而无永叹15。陟则在巘16,复降在原17。何以舟(朕)之18?维玉及瑶19,鞞琫容刀20

【解读】
首章说公刘部落同仇敌忾,征伐爰(原)方。战事如何?诗文做作省略处理。本章写公刘与原方融合和好,情如一家,两国和为一国的故事。国土扩展,靠的什么?靠的是心灵上的宽容、和谐、友好。

【注释】
12〕胥,《汉语大字典》:通须。等待。《管子.枢言》:“进退劳佚(逸),与人相胥,如此者不能制(于)人,人亦不能制也”。王念孙杂志:“胥,待也。言与人相待也”。《孟子.万章上》:“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史记.赵世家》:“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按:以上三例,前两例的“胥”,有“友好相待”义,后一例的“胥”,才是真正的等待义。
13〕原,原方,原国。”当即首章的“爰方”,就是那个曾经帮助敌国的的那个方国。“于胥斯原”,友好的对待原国。
14〕庶,黎民;繁,蕃。蕃,《说文》说:“草繁茂”。繁庶犹蕃庶,众多的庶民。“既庶既繁”,将原方之民作为自己的子民对待。
15〕叹,《说文》说:“饮恨吞声而叹息”。永叹,长久的叹息。“既顺乃宣,而无永叹”,公刘在征服原方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变敌国之民为子民的结果和过程。
16巘(yǎn),山峰。统治权的代名词。陟,《说文》说:“登升”。“陟则在巘”,登升为部落之长,成为山峰。
17〕降,《说文》曰:“下也”。《段注》:“此下为自上而下”。“复降在原”,公刘将自己降格为原方的部落长之意。表示公刘与原方达成了政治融合。
18〕舟,朕之省,是边界推进的象形象意字。朕,胜利。“何以舟之”,何以胜之、何以成之。“朕”之字义,前面做了专门训释,见前。
19〕玉,古代标识友好的信物。玉,《说文》说:“玉,石头之美好者。它又五种美德:润泽而又温和,是仁人的象征;䚡理(硬角内的软骨角),从外可知内,是义士的象征(外刚内柔);它的声音舒展飞扬,广播而远闻,是智士的象征;它绝不弯曲,宁可折断,是勇士的象征;它锋利而不伤害别人,是廉洁之士的象征……”;瑶,《说文》曰:“玉之美者”。这里以“玉、瑶”的美德标识公刘对待原方之民的政策措施。
20鞞(bǐng),刀鞘。琫(běng),《说文》说:“佩刀(刀鞘)上的装饰品。天子用玉(制作),诸侯用黄铜(制作)”。容刀,佩刀。“鞞琫容刀”,是指理顺与原方的政治关系,也即宗主与属国关系。朝会、会盟时,公刘佩带美玉饰装饰的佩刀,原方佩带黄铜装饰的佩刀。这是等级秩序,也是相互和好的政治关系。
【译文】
公刘诚厚,心胸宽广。原方既服,眷顾相将。已成子民,莫予复伤。原民顺从,相处以长。公刘不私,德司四方。内作周之宗,外则原之长。国土增幅,不以武装。美玉达礼,互谅互让。我着玉佩,尔饰金黄。威仪绮绮,金玉其镶。
第三章
【原文】
笃公刘,逝彼百泉20,瞻彼溥原21。乃陟南冈22,乃觏于京23。京师之野24,于时处处25,于时庐旅26,于时言言,于时语语27

【解读】
征服原方以后,又与庆阳高原各部落盟誓,将其拢括在自己的统辖之下。公刘并不满足于疆界的扩展,又窥视处于大原的京(梁liáng)方,将军队开赴京(liáng)境内,驻军屯垦,并坚持与京(liáng)方谈判。

【注释】
20〕逝,通誓。《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百泉,百水。古者部落依水而居,百泉,即百个(泛指多个)部落的代名词。“逝彼百泉”,与众多部落盟誓友好之意。百泉的地望,应该如今日亭口以上的百川川原地区,即今日的庆阳地区。哪里的地势高于豳(今日的彬县),故下文有“瞻彼溥原”——由高原看上了更好的“大平原”地。
21〕瞻,《说文》说:“向下看”。溥(pǔ),《说文》曰:“大也”。“溥原”,大平原。不知今日是否将庆阳地区称之为高原,将彬县以下地区称之为大原?从地理上看,这样称呼还是有道理的。网载:“(庆阳)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高原风貌雄浑独特”;“展开全部庆阳市地势南低北高,海拔在885米与2089米之间”。而彬县,则是关中平原的北部边沿。称彬县为大原,是有道理的。
22〕南冈,公刘地盘的南部山岗。“乃陟南冈”,带领军队越过南岗。
23〕觏,构之同音假借字,构战也。而不仅仅是见。京(liáng),京(liáng)方、梁方。“乃觏于京”,与京(liáng)方构战。
24〕京(liáng)师之野,来到京(liáng)地野外,驻扎于京(liáng)地野外。
25〕处,居住。处处,前一处字为名动词。“于时处处”,在京(liáng)地安营扎寨。
26〕庐,房舍。庐旅,建房屋驻扎军队。或如后世之屯垦。
27〕“于时言言,于时语语”,不时以言语协商。
【译文】
公刘务实,盟好百蛮。基地既安,觊觎大原。挺进南部,与京(梁)交战。屯军梁野,筑庐盘桓。以和为旨,战和相兼。不时语语,不时言言。
第四章
【原文】
笃公刘,于京斯依28〕。跄跄济济29〕,俾筵俾几30〕。既登乃依31,乃造其曹32。执豕于牢,酌之用匏33。食之饮之,君之宗之35

【解读】
公刘和好京liáng)方的政策终于有了结果。liáng)方臣服,举行和好仪式。在京liáng)地杀猪刲羊,饮酒用瓢,梁方朝宗于公刘。

【注释】
28〕依,根据后文“既登乃依”——登席依案。则“于京斯依”为公刘来到京(liáng)方和好赴宴。
29济,跻的同音假借字。跻,《说文》曰:“登也”。跄跄(qiāng)济济,犹跄跄跻跻(qiāng qiāng jījī)。唐莫尧《诗经全译》:“步趋有节、庄严恭敬貌”。这是周、梁两部落官员赴宴时的和谐状态描绘。
30〕俾,或为依凭的凭字解读。,《说文》说:“竹席”。几,几案。“俾筵俾几”,凭筵凭几、凭几就席。
31〕“既登乃依”,登席就几。
32〕造,到;去。《广雅.释言》:“诣也”。曹,槽,盛猪食的槽形器具,乃猪圈的别称。“乃造其曹”,到猪圈去捉猪。与后文“执豕于牢”为同义重复。
33〕酌,饮酒。匏,葫芦瓢。“酌之用匏”,犹如梁山好汉的“大碗饮酒,大块吃肉”,开怀畅饮。
35〕君之宗之,指京(liáng)方宗公刘为宗主。
【译文】
周梁和好,两情思安。公刘诚信,来梁举宴。在梁之庭,群公雁雁。凭几就席,群臣骈阗。杀猪刲羊,锣鼓喧天。瓠瓢饮酒,肥肉当饭。朝宗于周,你情我愿。
第五章
【原文】
笃公刘,既溥既长34,既景乃冈35。相其阴阳36,观其流泉37。其军三单38,度其隰原39,彻田为粮40。度其夕阳41,豳居允荒42

【解读】
臣服京liáng)方后,公刘的实力进一步壮大。于是,观测地土的阴阳,泉流的美恶,部落的强弱,感到豳地是个好地方,想向那里发展。公刘领军与豳人三战,占领了豳地,而后行政豳地。

【注释】
34溥(),《说文》曰:“大也”。长,大也。《荀子.劝学》:“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莫祸”。“既溥既长”,既表国土的宽广,又表国势的壮大。
35〕景,仰慕;仰望。《后汉书.刘般传附刘恺》:“今恺景仰前脩”。李贤注:“景,犹慕也”。在诗中指公刘被人景仰。冈,山陵,统治权的物象化表述。“既景乃冈”,高高地处于统治者的高位,犹如人在山巅、被人景仰之意。以前将“景”解释为影,认为是公刘测量日影,以定四时的活动,看来是值得商榷的。
36〕阴阳,强弱。“相其阴阳”,观测各部落的强弱。以前将此句解释为观测环境的向阳与背阴,或可商榷。
37〕泉,前已解释,乃部落方国的代名词。“观其流泉”,选择进攻对象。根据后文的“豳居允荒”,观的结果,公刘选中了豳方。
38〕单,战。前已专门释诂。“其军三单”,其军三战,公刘率领的军队与豳方军队经过三次战争。
39〕隰(xí),《说文》说:“山坡下低湿之地”。度,法制;法度。《说文》曰:“法制也”。“度其隰原”,犹如法制、统治隰原,也即占领隰原
40〕徹,行政制度和依据行政制度而规定的税率,前面已有专门讨论。“徹田”,规定田税。“徹田为粮”,制定税制,收取粮食。
41〕度,前已有释,乃法制;法度。夕阳,余冠英《诗经选》:“阳,日也。山的西面夕时见日,所以叫夕阳”。“夕阳”,山阴。从地望解释,当是京[liáng)山以西、现在的子午岭以西。“度其夕阳”,将京[liáng)山以西之地,列入周族的行政版图之意。
42〕允,《说文》曰:“信也”。荒,开拓;扩大。“豳居允荒”,在豳地确实有了很大的开拓、扩展。
【译文】
公刘坚毅自强不息。版图既扩,大命既集。而感不足,更望增益。登上南山,观察地理。揣度强弱,以求契机。豳疆饶广,驰骋不逼。三战胜豳,括地不遗。行政乡鄙,税以什一。山阴入图,皇哉壮矣!
第六章
【原文】
笃公刘,于豳斯馆43。涉渭为乱44,取厉取锻45。止基乃理46,爰众爰有47。夹其皇涧48,溯其过涧49止旅乃密50,芮鞫之即51

【解读】
公刘在豳地建筑宫室初立国家将版图扩大到渭水南岸沿泾河建筑村落国民大安致于有远近之民前来归附

【注释】
43〕馆,舍也。“于豳斯馆”,在豳地营造宫室。或为草创国家,但不健全。
44〕乱,《说文》曰:“治也”。“涉渭为乱”,跨渭水而治。公刘版图越过渭水。
45〕厉,磨砺。锻,《说文》说:“打铁”。但公刘时代是否已经有冶铁工艺,尚存怀疑。颜师古:“凡金铁之属,椎打而成器者,谓之锻”。“取厉取锻”,制造武器、工具。
46止基,确定村落布局。理,以村落治田亩。
47〕爰,语词。有,犹众也。“爰众爰有”,村落布局既定,有很多人来居住。
48〕皇,大也。“皇涧”,大溪。“夹其皇涧”,夹大溪而居。
49〕过,薖(kē)也。薖《说文》曰:“草也”。“过涧”,长草的小溪。“溯其过涧”,由大溪上溯小溪。“夹其皇涧,溯其过涧”,由村落兼营零碎之地。
50〕旅,人众。密,静默。《尔雅.释诂上》:“密,静也”。“止旅乃密”,乱众安静之谓。
51〕芮(ruì),《说文》说:“芮,芮芮,草初生时的样子”芮芮,草民。鞫),穷尽。即,来附。“芮鞫之即”,无穷无尽的草民都来依附。
【译文】
公刘图安,于豳建馆。越过渭河,统治边远。制作工具,以利生产。定址村落,打理田园。人众甚多,夹居大涧。村落为点,兼营小园。人心安定,远民来攀。
传统诗译举例
诚实忠厚的公刘,不能居住图安康。就划地界就修疆,就理露囤就清仓。就把干粮包裹好,装进小袋和大囊。显现光辉和人民,弓箭张设把敌防。执着干戈与斧钺,开始启程向前方。
诚实忠厚的公刘,于是查看这平原,既是富庶与荣繁。既顺民情心就宽,没有人怨没长叹。往前登上那小山,往下又走到平地。他佩戴的是那般?是有美玉和宝石,玉饰刀鞘挂腰间。
【评论】没有将公刘于原国和好一家的史实交代明白。

诚实忠厚的公刘,去看上百的泉流。看那广宽平原后,就登南面那山丘。就见可居的京地,在那京师野地头。于是居其所当居,于是寄其所当寄。于是言其所当言,于是语其所当语。
【评论】“言言语语”是与京方谈判和好的过程,而不是“说话谨慎”。

诚实忠厚的公刘,这样于京住下后,随从群臣威仪盛,使设席位把几留。登上席位靠着几,就祭猪神把神求。牢中捉豕做佳肴,酌酒用那匏瓜瓢。给与大伙吃喝饮,做长做君众人朝。
【评论】应该是公刘与京方的和好宴会、和好仪式,不是“祭祀猪神”。

诚实忠厚的公刘,土地既广又很长,测定日影在山岗,观测南北和阴阳,又看刘全的方向。轮流当兵三军旺。量好那些低平原,整治填土好种粮。测量西山夕照处,豳地真好大有广。
【评论】“三单”当为“三战”,不是“轮流当兵”。“其军三单”,其军三战,经过三次战争而得到豳地平原;“彻田为粮”,应该是施行税制度,不是整治田土。

诚实忠厚的公刘,在豳要建这宫室。横涉渭河把工施,采取砺石和锻石。宫室修好理田野,人口增多物丰实。夹着皇涧是住宅,顺着过涧往上辟。众人居住就安定,主宰水涯河湾侧。
【评论】
译诗,首先要读懂诗。对于史诗,须要忠实于历史。同时,也要熟悉历史地理。
以上所举译文,就是没有读懂原诗含义、不知历史的瞎翻译,能有韵味吗?

四、《毛诗正义》的解读
1、总体解读

1.1总体解读
正义曰:
《公刘》诗者,召康公所作,以戒成王。武王既崩,成王幼弱,周公摄政,七年而反归之。今成王将欲涖临其政,召公以王年尚幼,恐其不能留意於民,故戒之以治民之事。美往昔公刘之爱厚於民,欲王亦如公刘,而献是《公刘》之诗,以戒成王。
【评论】《公刘》篇说公刘雄才大略、三战而迁豳立国的历史故事,爱民并非《公刘》主旨。《正义》以“公刘爱民”以诫成王,总体解读不得《公刘》意蕴。

1.2将《公刘》解读为“相地安民”
正义曰:
公刘既至豳国,先相地居民。
公刘升则在巘山之上,观其形势;复下而在原,察其处所。
【评论】《正义》将公刘描绘为垦荒头领。不知公刘乃侍武立国。

2、将和好京国的宴会解读为“飨燕群臣
《正义》云:
执豕、用匏,是饮酒之事,故知既成与群臣士大夫饮酒以落之也。落室之礼,……
【评论】以“飨燕群臣”掩盖了“和好京国”政治盟会。

3、将“三单”释为“三军”
《正义》曰:三单是三军之无副,……”
【评论】以“三军”释“三单”,就把征伐豳地的战争抹煞掉了。
总之,《正义》的解读有原则性错误。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5 19: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太长,不适合吃快餐者。但本版有苏老、刚刚先生等有研究能力,故还是发来,供大家研究。特别是很多译文斗鱼传统解释不通,就更值得推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5 19: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敬请九门提督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2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47
贡献
3380
金钱
4685
发表于 2019-10-6 15: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 (清)王先谦 在《诗三家义集疏 二》里对“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一文的解释 一部分是如图: 無題2.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6 19: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先谦是名家,自然能吓人。
但是,先将“三单”解释为“相袭也”,后将“三单”解释为“三军”,再将“三单”解释为“无取羡卒”——征兵之法。我们该信老先生的那一条解释呢?

但他对“彻”的解释是对的。

邰,在现在的岐山周边,后稷受封与邰,不久,到他的儿子不窋时,就从“邰”流落到庆阳高地,现在庆城县有不窋墓。公刘是不窋之子,后稷之孙。公刘一开始就处于艰难之中,《公刘》篇第一章就述说部落当时的艰难情况。勉强维持部落不灭。一军尚且难以组建,还能组建三军?还算公刘有能力,才慢慢发展、壮大,哪里一开始就有三军?
可见读书也不仔细,解释就更难被人信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0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436
贡献
23518
金钱
2935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0-7 13: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京,古音读为“疆”,属于“见”字母,非“来”字母。建议您看看刘赜先生的《说文古音谱》。多读些书,就能少些望文生义。学问,不是臆测。

您的这些东东,不值得一批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18: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那些从“京(liang)”的字,都改读“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18: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还是感谢提督能阅读完本文。至于是否谬论,“不值一驳?”留待大家讨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0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436
贡献
23518
金钱
2935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0-7 20: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以舟之”——指的是“身上都佩戴了何物?”。舟,通“服”,古“服”字从“舟”。

您车轱辘话说了半天,依旧葫芦糊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2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47
贡献
3380
金钱
4685
发表于 2019-10-7 21: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舟: 【韻會】帶也。【詩·大雅】何以舟之,惟玉及瑤,鞞琫容刀。【傳】舟,帶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038
贡献
21181
金钱
27263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0-8 07: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嬴姓之国本不在关中,平王东迁,嬴因功而得周之旧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8 08: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将“舟”释为“带”,是有经典可据,但与文意不协。
第二章述说公刘和好“原方(国)”的事,两国合并为一国,公刘的国土就增加了。国土增加,公刘用的是什么?接着就回答了:“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文意逻辑顺合。
如果要将“舟”解释为“带”,似乎也可。但是,就将公刘和好原方、国土增幅的事实给淹没了。

再研究吧。不然瓢还是葫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8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先生,嬴部落,最先在哪里?恐怕还是在关中,但弱小,不是诸侯。周幽王被犬戎攻杀,平王东迁,许诺嬴部落,只要他们能打败犬戎,就占有其地。后来嬴部落果然打败犬戎,于是嬴部落列为诸侯。始与大国相通。
只是“可能在关中”,还没有查到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0 11: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值一驳?”略驳一二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0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首席版主兼晴耕雨读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436
贡献
23518
金钱
2935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10-10 15: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句实在话,老兄基本功薄弱到不足以读《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0 19: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解读几首《诗经》诗来看看,也顺便教育一下不懂诗的人?你解读《新台》这篇如何?

你还没有回答我呢!你说京读疆,是否凉字也该读疆;谅字该读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22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47
贡献
3380
金钱
4685
发表于 2019-10-12 11: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9-10-12 19:54 编辑

《毛诗正义》 《卷十七·十七之三》  乃陟南冈,乃觏于。 ---乃又升彼南山冈脊之上,乃见其可居而为都邑者于京之地也。 京:“山脊曰冈,绝高为之京。”   ----,王肃云:「往之彼百泉之地,乃视彼大原,乃见是京而居之(于是选择了这块高地而建居地),可以避水御乱也。」


“京”字发音依《康熙字典》:【爾雅·釋丘】丘絕高曰京。【廣雅】四起曰京。 【唐韻】舉卿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卿切,音驚。

依一些方言音,(不是普通话)读为“疆”也可以。比如我所用的方言就是 “疆,驚”同读为 gieng。
  补:又“京”【韻補】叶居良切,音疆。(因老童子对此有疑问,故补上而不另作回复)

付注:
一,《毛诗正义》出于王德韶、齐威等人之手,而孔颖达总其成。《毛诗正义》是对于《毛传》及《郑笺》的疏解,合称《毛诗注疏》。   

二,孔颖达(574年—648年),字冲远   (一作仲达 、冲澹),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唐初十八学士之一,唐朝经学家,孔子的第31世孙。生于北齐后主武平五年(574年),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

三,王肃(195年-256年),字子雍,东海郡郯(今山东郯城西南)人,三国时期经学大师,曹魏重臣王朗之子,也是晋王司马昭的岳父。王肃注释的儒家六经曾经是从三国一直到南北朝的官方儒学教材,直至唐代孔颖达重新编撰确立了儒家六经的注释。著有《孔子家语》、《孔从子》、《尚书传》、《论语注》、《孝经注》等五部书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19: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老,你举的这些人,都是古代名家,我也是知道的。郑玄、王肃、孔颖达,确实灿若明星的学问家。
但是,要说他们的解释都是对的,就值得怀疑了。
“京”可以是绝高之地,但在《公刘》篇的这一章,全文是“笃公刘,逝彼百泉〔20〕,瞻彼溥原〔21〕。乃陟南冈〔22〕,乃觏于京〔23〕。京师之野〔24〕,于时处处〔25〕,于时庐旅〔26〕,于时言言,于时语语〔27〕。”
若按王肃之说“乃见是京而居之(于是选择了这块高地而建居地),可以避水御乱也。”那对“京师之野”,该如何解读,是不是该解释为“高师之野”,或“国都之野”?
我认为“京师之野”当为“梁师之野”,就是梁国的地盘上。这个京(liang),在春秋时代还存在,后来,因梁国统治者大肆修城,用民力过甚,人民不满逃离,被秦国不费吹灰之力,就灭掉了。
梁国的地望,就在泾河流域,与公刘的地盘重合,当然是公刘所要吃掉的对象。

将“京”读如梁,确实于经典无据,确实是老童子第一个提出来。我们读古典,但若只靠经典、名家解释读书,恐怕是很难有进步的。
你们可以怀疑老童子是否“疑古过勇”,我自己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何处不对。

我欢迎苏老这样细心研究的学者,总比“吃快餐”的人下苦心多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19: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孔颖达其他不说,在解释《周易.渐》,所出的丑,还是不可原谅的。

我们不说现代易学了,只看孔颖达的《周易正义》是如何胡说的,就知道后世对《易》之解释与其本义相去何止十万八千里。孔颖达可是公认的解《易》大家呢!

《渐.九三》曰: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正义》云:“三本是艮体,与初、二相同一家。(九三)弃其群类,而与(六)四合好,即是夫征而不反复也。夫既乐于邪配,妻亦不保其贞。非夫而孕,故‘不育’也。(九三)见利忘义,贪进忘旧,凶之道也”。

《渐.九五》曰:“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正义》云:“九五进于中位,处于尊高,故曰‘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者,有应在二,而隔乎三、四,不得与其应合,是二、五情意,徒相感说,而隔碍不交,故曰‘妇三岁不孕’也”。

我们只提出孔氏的这两段《正义》出来议论,主要是《渐》篇最为重要的两段爻辞关乎文章大义。而后世学者又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很希望前世大学者出来解惑。这两段爻辞就是《渐.九三》的“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和《渐.九五》的“妇三岁不孕”。
孔氏如何“正义”呢?《渐》的卦符符号是,初、二爻为阴,三爻为阳,四爻为阴,五、六爻为阳。孔氏根据爻位的尊卑、爻象的尊卑来“正义”爻辞。爻位以在下为卑,在上为尊,以九五最尊;爻相以阴象女,阳象男,男尊女卑。在前三爻,初、二为阴,象女,三爻为阳,象男,又在女之上。孔氏于是把三与初、二划为一家,一个丈夫配两个老婆。但是,三爻的上面一爻是阴,下有从上之义,于是这个男子很不仗义,丢掉了老婆去攀高枝,以从六四。“夫既乐于邪配”,也就难免老婆不偷人。“非夫而孕”,这个野孩子当然不能活命了。这就解释了“妇孕不育”。“夫征”什么呢,就是九三投靠六四;
对“三岁不孕”,又有更为精彩的“正义”。说九五的妻子应该是六二,而中间有六四这个“二奶”恃强霸道,有九三这个第三者夹在中间撬墙脚,使得九五与六二“徒相感悦”而实际不得交合,所以“妇三岁不孕”。
孔老先生就没有想到,老婆既然与第三者苟且往来,当然也会怀上第三者的野种的,怎么一定会是“三岁不孕”呢?
可见名家释《易》,胡说也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19: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京”读如“疆”,若表明是方言,不会怀疑起正确性,若是正读,就值得怀疑的。

点评

见补充文。  发表于 2019-10-12 19: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3 09: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突了,虽然孔颖达对《周易.渐》“夫妻征不复,妇孕不育”和“妇三岁不孕”的解读十分荒唐,但这是苏老不熟悉的领域。让苏老为难了。

回到《毛诗正义》来。
《毛诗正义》对“京师之野”解释为“是京乃大众所宜居之也。”是非常勉强的。
“师”乃“众”,京师就是京众、京国。“京师之野”,京国之野,不是什么“大众所宜居之地”。
是不是有些信口胡柴?

我就是根据“京师之野”,再加上《左传》对梁国的记录、梁国的地望,才将“京”解读为“京(梁)”的。

《正义》将《公刘.首章》的“爰方启行”的“爰”解读为“曰”,本人认为,“爰方”为“爰国”,敌国的帮凶国。在第二章,这个“爰方”记为“原方”。虽说我的解读新颖,不为大众所接受,但将“爰”解读为“曰也”,感觉唐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371

帖子

75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19
贡献
1762
金钱
279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3 09: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督,该你解读《新台》来看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香港铜锣湾集团|大中华购物中心联盟|(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3-29 15: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