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1|回复: 13

联十六期高级班第五讲9月27日练习 题 沧浪亭

[复制链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发表于 2019-9-28 07: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风楹联十六期高级班第五讲9月27日练习题 (梅坞组)


题“沧浪亭”,资料自行查找,


要求二分句以上,通顺,无联病。


蓝朵朵老师点评。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07: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沧浪亭。
沧浪亭,是苏州四大园林之一,非常有名,在建筑上也非常有特色。
“沧浪”的得名取自《孟子·离娄》和《楚辞》中所载“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句。
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这里的沧浪之水,指的是沧浪江之水,而不是苏州沧浪亭之水。
沧浪亭,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
也就是唐朝灭亡后到宋朝建立之前,这段不足100年的时间。
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这段文字时间大概是春秋时期。距离现在2000余年。
而沧浪亭的建造时间距离现在也就1000多年。
所以,二者之间根本没有关系。
如果一定要说有关系,那也只是取名相同的关系。
后者是根据古句取名的,并无实际意义。
五代十国晚期,吴越王钱俶妻弟孙承佑,
于宋开宝二年(969年)任中吴军节度使,
曾于沧浪亭营建别墅(一说广陵王钱元璙池馆)。
北宋庆历四年,著名文人苏舜钦在汴京遭贬谪,
翌年流寓吴中,见孙氏弃地约六十寻,以四万钱买入。
在北碕筑亭,命名“沧浪亭”。
苏舜钦常驾舟游玩,自号沧浪翁,作《沧浪亭记》。
常与欧阳修、梅圣俞等作诗唱酬往还。从此沧浪之名传开。
以上资料出自百度。下面开始说下今日练习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07: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荷凝露 于 2019-9-28 07:20 编辑

1、沧浪亭   君心
亭在姑苏,古色古香,昔日诗人皆已去;
身濯之水,亦清亦浊,我心鱼乐可安知。

我们知道,写名胜古迹这一类成联,点题很重要。你总得让读者看出来你写的是什么才行。
怎样做到这一点?我前几天已经说过。
可以从地理位置,年代,海拔,面积,深度,著名人物,著名作品等方面入手。
当然,一些有代表性的轶闻故事,或者人文历史也可以。
这个成联,上比交代了位置(姑苏),但是这显然不够,因为姑苏古城,名胜古迹非常多。
于是,作者想在下比明确交代。他引用了古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可以濯我足”。
但是我个人感觉,引用这一句不太合适。
沧浪亭的建造者给亭子命名,之所以用沧浪,当然是想借用古句。
但是,此沧浪并非彼沧浪。
可以濯我缨,可以濯我足的是江水,而不可能是这个人工湖中之水。
以上是我个人意见,有不同意的同学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
另外,结句“我心”用的也有些没道理。因为这个亭子是古人建的,而不是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07: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2、题沧浪亭     擦肩
以水开境,回廊通幽,假山秀木参,列苏园之一;
清居涤心,名利皆放,苏士欧公酌,著沧浪之歌。

这个对联,涉及到了格律放宽的问题。
以水开境,回廊通幽,
清居涤心,名利皆放,
这两个分句,很明显,只顾到了句脚平仄。
这样可不可以呢?
答:不可以。
成联的格律可以适当放宽,这个说法是有的,但是这是有前提的。
那就是:放宽格律,到只考虑句脚,必须是在散句当中。
何为散句?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意节律。
也就是古代散文形式的句子。
不是诗律,也不是马蹄律。
而此联前两个分句。明显是属于马蹄律的。
所以,应该遵循两两交替的平仄规则。
上比,‘’以水开境‘’,第一分句成功点题,
点出了沧浪亭的建筑特点:四周是水,中间是园林。
但后两个分句不大通顺。
下比也是如此,通顺程度都不理想。
古人建造园林,其目的是为了赏心悦目,为了有个清幽的居住环境。
而并不是为了隐居,也不是为了抛下名利不要。
恰恰相反,建造园林的一般都是在当时社会有一定身份的人物。
要不那么一大笔钱怎么拿的出来?
因此,‘’名利皆放‘’,这么说是没有道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07: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3、题沧浪亭    减简
清幽古朴,随见藤萝蔓挂,杂卉丛生,苍润之亭凭汝驻;
年岁沧桑,试问明月清风,遥山近水,往来之客有谁馀。

此联,若是不看题目,基本看不出写的是哪里。
整联中,没有与沧浪亭有关的标签,这是不行的。
下比,其实引用了沧浪亭的一副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这一副对联,是集句。
但是,清风明月和远山近水也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景物,因此,并不能作为沧浪亭独有的标签来看待。
单就对联本身而言,下比写的比较有情致,语言是很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07: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5、题沧浪亭  小鱼
天自有情,半湾明月增山色;
岁逢无赖,一笛沧浪濯我心。

既然是提沧浪亭,我觉得联中最好还是不要出现题目比较好。
前人的成联中,出现题目中重要的字,这种情况也有,但是非常少。
我们最好不要犯这个忌讳。
如果下比中没有沧浪这两个字,那么基本上看不出来写的是什么。
此联的可取之处,在于对仗做得非常好。并且语言富有诗意。
天自有情,
岁逢无赖,
这是典型的诗味语言。
无赖,并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流氓无赖。
而是一种赞美,代表美好可爱。
宋词人辛弃疾有词: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代秦观也有词: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小鱼有一定文字功底,加油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07: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6、题沧浪亭    秋风
秀色依然,沧浪缓缓亭高耸;
神姿未改,烟柳青青客慕临。

前面已经说过,此沧浪非彼沧浪,因此,也就没有缓缓的沧浪江之水。
另外,最好不要在联中出现题目中重要的字眼儿。
秀色依然,
神姿未改,
这样相对不大好,意思太接近了。
最好,还是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东西入联。
比如朝代,年限,地理位置,与之相关的著名人物等等。
这样不仅能够明确点题,同时也能让联意显得厚重丰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07: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7、沧浪亭    玉竹
野水在萦洄​,方得竹径通幽,园林积翠,小憩浪亭寻境界;
飞虹留浩渺,才见瑶华胜地,烟雨苏州,须将酬唱醉清风。

成联讲究节奏感,节奏感其实也就是句式。
好的句式有助于提升联品。此联句式比较有代表性。
5747,去掉领字,其实是5447
中间两句属于自对。
成联中的自对,要求必须工整,
因为这种形式并不需要考虑上下比的相对。
只需要考虑当句中的相对,如果都不能工整的话,还有什么意义?
竹径通幽,园林积翠,
瑶华胜地,烟雨苏州,
这个程度的自对,是不成功的。
虽然词性大致相当,但是不能算工整。
自对,以工为美,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再说一下用词方面。
沧浪亭四周的水并不是野水,只能算一个湖。
野水在萦洄​,
野水用得不对。
飞虹留浩渺,
这一句不大通顺。
不知道飞虹是不是彩虹?还是飞鸿?
与沧浪亭有什么关系不得而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07: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8、①题沧浪亭   角楼
古树苍苍,隐于山顶,不与三园争秀色;
水烟蔼蔼,若溯宋朝,恍闻学士唱清歌。

沧浪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虽然他不是最有名的,但是在建筑上却是最有特色的。
它,是唯一一个水中园林。
四面湖水,中间如一个小岛,在上面建筑园林。
四大名园中最有名的是拙政园。素来有一步一景之美誉。
苏州园林,以后大家如有机会,建议都去看看,真的是相当的美。
看过之后最直接的想法就是:要是能在这里住一辈子,该有多好。
角楼这一联中提到了“三园”,指得应该是苏州其余的三座园林。
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么说有点牵强。
另外,结句没有收好。有点“软”。
结句在成联中是十分重要的,重要性相当于戏台上的压轴戏。
②题沧浪亭   角楼
四万青钱,买来无价清风明月;
万竿脩竹,摇醉多情近水远山。

万竿脩竹,若是真实的自然可以如此写,不是的话不能凭空想象。
下比,摇醉二字属于凑字。
上比联语流畅,诗味盎然,但是下比没有把握好。
这一联,看得出也是借鉴了沧浪亭那副著名的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发现角楼最近进步很快,基本摸到成联的门道了。
是一只不折不扣的潜力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07: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9、题沧浪亭   联珠合璧
碧水一痕,濯足濯缨,清浊分明亭有意;
青山几点,娱眸娱耳,鸟花共乐念无邪。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看来这一句话真的是耳熟能行详啊。
还是那句话,我个人不建议这么联系。
上下比对仗上,基本可以。
分明对共乐,稍微宽了点。
单从遣词造句上来看,上比写的要好过下比。
下比的结句没有收好,有些疲软无力。
如果这一联写的是沧浪江的话,将‘’亭‘’字改为‘’江‘’,上比还是很不错的。
分句之间衔接很连贯,重字使用也很得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07: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10、沧浪亭   九戒
斯园兴北宋,看栏曲廊回,藤罗蔓挂,飞亭高卧踞丘岭;
幽境涤尘心,总清风有意,明月含情,把酒长吟醉远山。

九戒进步了!
看得出这一联写的很用心!
从句式到对仗,都看得出用心的痕迹。
斯园兴北宋,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出朝代。沧浪亭始建于北宋。
栏曲廊回,飞亭高卧踞丘岭;
这个可以算作是沧浪亭建筑上的特点。
只是在语言处理上还是不够通顺。
上比写景,下比抒情。内容设计上比较清楚。
但是,结句仍然不够理想。
把酒长吟醉远山。
这一句,基本与沧浪亭没什么关系。
这个建筑物,他的主要作品作用并不适用于把酒。
古代私家园林,基本都是作为休憩之所存在。
园林的主人,多半是风雅之士,有钱,且有闲。
虽然也可能偶尔在园林中饮酒,但这肯定不是主打节目。
建议把最后一句写得意味深长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07: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11、题沧浪亭  碧荷
一处青山,屡建园林,归俗归僧情未改;
千年岁月,几经兴废,濯缨濯足水依然。

碧荷也进步了。
此联上比写实。概括写了沧浪亭的历史。
下比抒情。写出了对历史对岁月的思考。
沧浪亭,几经兴废,屡易其主。
文人,官宦,都曾在此居住。
元朝时,沧浪亭还曾废为僧居。
所以,作者才说:
一处青山,屡建园林,归俗归僧情未改;
但是,下比写得不算太好。
屡建园林,
几经兴废,
两句意思有重复。
濯缨濯足水依然。
这个刚才已经说过:沧浪亭的水与沧浪江是两码事。
清兮可以濯我缨,浊兮濯吾足。这是沧浪江的水。
私家园林里,一般不可能出现这种景象。
@荷塘15-碧荷 园林以沧浪亭为名,取的是这个意。
但事实上,水是不同的。
这个我在今天讲解的最前面已经说过。
楚辞中的沧浪江和沧浪亭的建筑时间相隔1000多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07: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12沧浪亭   晏清
立五百平雕在此,有濯足濯缨,听风听雨,或为斯亭添胜迹;
任四时好景怡人,看曲径通幽,圆荷泻露,方知子美筑沧浪。

先说下用词。
立五百平雕在此,
平雕,这个词我不知其意,不做评论。
有濯足濯缨,
关于这一句,刚刚说过,不再啰嗦。
方知子美筑沧浪。
题目中重要的字眼,最好不要出现在联中。
此联中的领字,存在问题。
立,,,有,,,
任,,,看,,,
两个领字连用,这不合适。
这样会使节奏显得过于缓慢。
方知子美筑沧浪。
结句平平,不出彩。
成联的结句,要么有力,要么有情有味,这一句没有意义。
②沧浪亭   晏清
一径抱幽,看廊榭延迴,鸟鱼共乐,斯亭胜境堪招隐;
五湖入境,拥远山近水,明月清风,贤士嘉文每抒怀。

这一联,领字使用没有问题。
但结句,还是疲软无力啊。
另外,不看题目基本看不出写的是沧浪亭。
斯亭胜境堪招隐。
这一句写偏了。沧浪亭与隐居无关。
就是官宦人家的休憩之处。
相当于清朝皇帝的避暑山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146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1
贡献
1856
金钱
9945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07: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
今天的成联练习,与往日相比,好几位童鞋都有明显的进步。
在脉络,以及分句之间的联系上,大都做得很好。
以往的成联,经常会出现上比下比内容混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
在分句之间的衔接上,也经常会看到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况。
这两个问题,在今天的练习中甚少发现。
这证明大家都注意到了这两点。
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一、点题不明确。
部分同学写的成联。若是不看题目,基本判断不出写的是什么。
二、题目中重要的字眼出现在联句中。
我不想把这个叫做犯题。因为前人的成联也有少数这么写过。
但肯定是少数哈,所以我不建议这样写。
至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这一句的借用问题,我个人觉得不合适。
但是,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
毕竟,沧浪亭的建筑者,给亭子取名时,用的应该是这个意。
通过这一阶段的练习,大家的进步是明显的,经常参加练习的同学更明显。
不写肯定不会进步,经常写才是硬道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们一起进步吧!
今天的练习总结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8: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