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5|回复: 11

驳潭州“峰头是云非雾”

[复制链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发表于 2019-9-27 09: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绝谷野樵 于 2019-9-28 00:31 编辑

驳潭州“峰头是云非雾”  


老朽之诗:

登高有题(绝谷野樵)

山高盘石径,携酒一筇登。
脚下松声急,峰头雾气蒸。
凌云虽有意,白首总无能。
力尽临崖坐,颓然似老僧。

    潭州指责该诗第二联的“峰头雾气蒸”用词不准确,要用“云”而不能用“雾”,理由是峰头离作者尚远,故要用“云”,只有离得近才用“雾”,简单来说就是“远为云,近为雾”。

    此言初看似乎有理,但细想却不尽然,因为云和雾本质上都差不多,按远近来分未免武断了,多远为远?多近为近?有公认标准吗?其实古人称云称雾,全凭自己的艺术需要而定,并无远近之规,远也可称雾,近也可称云,例子如下:

1)题白沙驿(宋  张至龙 )

雾裹峰头薄似巾,路逢水后误行人。
山泉酿酒力偏重,石铫煎茶味最真。
燕不传家犹教子,梅才有肉便生仁。
枕边学梦人方悟,未到钟声梦更频。


2)题画诗(清 王时敏)

双径茫茫未若明,那堪云雾杖头生
何时识得山中路,万壑千峰信步行。


3)寻隐者不遇(宋 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19-9-27 2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问题。
老樵是否能对作此诗的情况,再点明一点? 比如,于XX日,应某某或自兴到某地某山一游之类的序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00: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9-9-27 20:10
有一个问题。
老樵是否能对作此诗的情况,再点明一点? 比如,于XX日,应某某或自兴到某地某山一游之类的序 ...

杜甫也有一首《登高》,他作序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19-9-28 08: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杜甫是没有为他的的《登高》作序或题解。但他是留下了可以说明作此诗当时背景记录。

  现在已知,“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老樵的”登高“既然是与杜甫《登高》相比的话,不作题解或序也可以,毕竟杜甫没有这样写,因此,像杜甫的老樵也不写,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像杜甫的老樵,也留下可以让人明白的作诗背景如何。


   不然,何以与杜甫相比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9-28 08: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造假成瘾,他登的什么峰根本不存在!他敢介绍山脚是一片松林、盘山到顶到达半山,他在半山听见山脚下的松声,看见山顶上的雾气,其具体是在哪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5: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9-9-28 08:00
没错,杜甫是没有为他的的《登高》作序或题解。但他是留下了可以说明作此诗当时背景记录。

  现在已知, ...

老朽发觉你和金筑子一样无知。请问哪本书规定作诗一定要作序?或一定要留下背景记录?杜甫《佳人》一诗有序或背景记录吗?你知道那位佳人是谁吗?诗经《关雎》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你能知道是哪条河吗?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诗: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请问写于哪年哪月?什么地方?这位幽人是谁?

你若能回答出上面老朽所问,老朽自然为你补序或背景,如何?

点评

老樵说到哪里去了? 我仅是说”是否能对作此诗的情况,再点明一点“。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老樵 拿出杜甫的《登高》来相比,意为:杜甫不写,我为何要写? ---这和“杜甫写我就写”所反映的是同一意思,对不对?[/b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28 18: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9-28 17: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要看老樵在说什么!老樵说他独自在喝酒,别人当然相信。老樵说他揽着美女在山上什么溪边喝酒,别人当然可以质疑!因为老樵一惯造假,别人就不相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19-9-28 18: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9-9-28 18:58 编辑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9-9-28 15:33
老朽发觉你和金筑子一样无知。请问哪本书规定作诗一定要作序?或一定要留下背景记录?杜甫《佳人》一诗有 ...

老樵说到哪里去了?
我仅是说”是否能对作此诗的情况,再点明一点“。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老樵 拿出杜甫的《登高》来相比,意为:杜甫不写,我为何要写? ---这和“杜甫写我就写”所反映的是同一意思,对不对?

但据我所知,杜甫的《登高》 是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
那么,自然就会问,像杜甫的老樵登的是什么山(莫非也仅是像杜甫一样登高台--所谓 “脚下松声急,峰头雾气蒸。”只不过是凭空想出来的或曰造假玩意?)呢?


其实,点明这一点,倒是为老樵好,向大家说明了确是“脚下松声急,峰头雾气蒸。”的大山。

而非登上二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7

主题

6262

帖子

2万

积分

栏目嘉宾

诗词理论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1859
贡献
6163
金钱
9014
 楼主| 发表于 2019-9-29 09: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19-9-28 18:57
老樵说到哪里去了?
我仅是说”是否能对作此诗的情况,再点明一点“。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老朽没义务为无知者作序,更没兴趣和无知者浪费口舌,你不喜欢老朽之诗,就请你走开,不送。

点评

有和杜甫一样水平的知者老樵在这里发表其诗作,是本坛的幸运。 我倒很感兴趣观看, ---不是很热闹吗? 请你不要走开。----我是这样希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29 11: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13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9-29 11: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夏网的太行山人说:老樵诗用的意象不一定是现实真象,而应以心象为主。

金筑子回答:-----当然,这又当别论!一个和尚,他的心象是女人、尼姑,你硬要说他违背现实真象,这就无法达到共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19-9-29 11: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绝谷野樵 发表于 2019-9-29 09:33
老朽没义务为无知者作序,更没兴趣和无知者浪费口舌,你不喜欢老朽之诗,就请你走开,不送。 ...

有和杜甫一样水平的知者老樵在这里发表其诗作,是本坛的幸运。

我倒很感兴趣观看,  ---不是很热闹吗?

请你留下,不要走开。----我是这样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9
贡献
3583
金钱
4999
发表于 2019-9-29 12: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9-9-29 12:40 编辑

心象为主,当然,也是艺术的一种。

阿q,堂吉阿德,不是也是描写以 心象为主的 人的小说吗?    金版举的例很好:一个和尚,他的心象是女人、尼姑。  ----这是什么呢?

西施皱眉 是美,但东施学皱就成了 “东施效颦”。       其界线是在哪里? 是一个既是模糊也是清楚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2 12: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