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19|回复: 2

长风三期第三讲成联练习——人物篇

[复制链接]

87

主题

869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11
贡献
1106
金钱
7621
发表于 2019-9-26 21: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轻尘 于 2019-10-16 19:30 编辑

长风楹联三期高级班第三讲   10月12-14日练习题

题项羽    资料自行查找,要求句式安排合理,通顺,有意境,无联病。


点评:猫师

项羽,虞姬,是两个很有名的历史人物,关于他们的诗词作品有很多,我们在写作之前,不当搜来看一下,人物联比较好写,扣住主题就行,选择人物的某两个方面,比如他的生平,事迹,作品,影响等,都可以作为写作的角度。初学先做到切题,只要不把项羽写成刘邦就行。

1.梅花落尘
题项羽
乌江细浪,岁月悠悠,漫说当年西楚梦;
史记霸王,鸿门莫莫,空叹一念妇人心。
【猫师点评】
梅花落尘这个联,写得轻了,没有力度。
岁月悠悠,洪门莫莫
这种句子要他干啥,纯粹浪费字,写人物,不要只盯着人物来描写,最好能把你的感情,你的观点带入进去,不能平铺直叙,干桑桑地介绍,言人所未言。

⒉题项羽
松月吟
胜败本无常,何必乌江自刎;
别离偏有数,奈何天意难违。
【猫师点评】
松月吟这个,太简单了,这个简单,不是说你写的字少,是你的联没有厚度,空洞,肤浅。我们读一下古人的作品,琢磨一下古人是怎么立意的,怎么布局的,怎么修辞的。作品不在长短,细节决定品质


胜败本无常,这个起句不错,切题,有力度,下一句就没意思了
何必乌江自刎?
你当人自刎着玩呢?英雄自刎,那是走到了穷途末路,为了保存气节,那是大丈夫,如果一个平常人,投降算了,最多一死,是不是?在英雄的眼里,气节更重要,生死都是小事情
苏武牧羊,一个人在蛮荒之地十九年,匈奴百般诱惑,誓死不降,那就是气节,个人气节,民族气节,我们完全可以抓住这方面来描写,而不是简单的“何必自刎”,他不是一个士兵,他是霸王。对他来说,战死跟自刎,哪个能体现出他的气节来?他已经是穷途末路,负什么责任。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路曰:你咋不去死?
子曰:我还没活够嘞!
东山再起,就预示着忍辱偷生,他为什么被称为霸王,这个霸,不允许他那么做

3.题项羽
蓝天
纵使力拨山,气盖世,逢厚墨圣人,安能取胜;
既然兵已尽,梦成空,真英雄本色,岂肯偷生。
【猫师点评】
蓝天这个厚黑圣人,引用的有点生僻了,如果不解释,谁能把刘邦跟厚黑学联系起来。联,忌用僻字僻典,用典尽量用我们耳熟能详的,有据可查的,遣词用字尽量符合诗家语,你这个厚黑圣人,是现代语言,尽量不要用俗语入句,既然兵已尽,梦成空,真英雄本色,岂肯偷生。我特意去搜了,没搜到相关的资料,好像是后人的评语,再就是我们组织语言,一定要“言之有物”,要让你的语言有内涵,有力度,有厚度,遣词用字尽量删繁就简

4.题虞姬
秋风
西楚佳人,从来是满腹诗书,三千宠爱;
霸王别曲,无奈何江头青冢,一缕香魂。
【猫师点评】
虞姬是西汉时期的才女,相传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她是项羽的爱姬,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后人也因此根据项羽所作的《垓下歌》推断出她在楚营内自刎,由此流传了一段关于“霸王别姬”的佳话。虽然是才女,但是她的生平资料以及文字作品少有流传,在写作的方面就有点窄了,不像李清照卓文君那样,有很多典故故事和文学作品供我们参考,在立意的时候,就要把握准,你选择的角度是否准确,有没有可写性,如果只是一味地赞美她美丽,就没意思了
咱们看看秋风这个联,西楚佳人,这句不必说,谁都知道,我们写作,一定要出新,出奇,言人所未言,从来是满腹诗书,三千宠爱,这句气脉断了,满腹诗书,三千宠爱,前一个句子是形容虞姬的才华,后面说佳丽三千独宠一人,这两个句子放在一起,有点不伦不类,角度,气脉都乱了。句子写好以后,多读几下,琢磨一下语感,是否谐和,顺畅,脉络是否通顺。就跟我们讲故事一样,要有条理。
霸王别曲,不明白你说什么?
无奈何江头青冢,一缕香魂。跟前面搭不起来。初学不要求你写多好,先保证一个通顺,起码要让人能看明白你写的什么意思,通顺是第一要义

5.题项羽
望望
儿女情长,霸王别姬,千斤力士吁长叹;
英雄气短,乌江勒马,四面楚歌耐若何。
【猫师点评】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项羽是个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如果你非要给他戴个儿女情长的帽子,那你后面要着重说明,他是怎么儿女情长。英雄也有柔软的一面,可以作为一个角度来写。但是,你后面要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要能让人信服。你这个联,只不过是把一个成语拆分了一下,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放在了上下联里面,其实是弄巧成拙了,对联忌用成语入句,那些现成的成语尽量不要用到句子里,那你说了,我不用成语,我把成语拆开了用行不行?,我把它放到上下联里面去行不行?我的理解是不行的,不宜成语入句,更不要随意拆分成语,像你这个联,前面两个短句没有什么意义,把它们去掉

项羽
千斤力士吁长叹;
四面楚歌耐若何。
删繁就简,这样来看是不是反而更清晰了?这个删繁就简,不光是说文字,首先是我们的立意,不要太繁琐了,找准角度,言简意赅就行,一句话说清的事不要用两句,一个字能表达的不要用两个

6.题项羽
百合
楚霸无颜辞父老;
乌骓殉主绝江东。
【猫师点评】
无颜见江东父老,不是辞父老,把话说清楚了。百合这个下联,怎么看都像写乌骓马,偏离主题了,上下联对句的味道浓了,对仗是成联的基础,但是不要把对句跟成联弄混了,上下联从不同的角度共同阐述一个主题,上下联都得扣题,不能偏离主题,或者跑题,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7.题项羽
西风俗客
执话戟,跨乌锥,百二秦关终属楚;
辞虞姬,别父老,英雄意气难过江。
【猫师点评】
三字句要慎用,在没有领字统领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用三字句,用不好句子就废了,没有节奏感,没力度。画戟,不是话戟,项羽的兵器是一把戟,跟长枪很相似,有很多戏曲中描绘成霸王枪,这是个失误。方天画戟那是吕布,项羽的兵器就是一把戟,折戟沉沙铁未销那个戟。俗客前面两个短句浪费了。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是前人的句子,你是毫不客气连个招呼都不打就给人拿来用了,你看没有,你这个联,也就拿人家这句还有点分量,英雄意气难过江。这句子也就在这里,出了门都得让人打到吐血,是算你失替呢还是三平尾呢?化用古人的句子可以,要尽量化用得没有痕迹,或者说跟自己结合起来天衣无缝,不能生搬硬套

8.题虞姬
蓝紫贝
似水柔情,常伴君王终不悔;
駭歌一曲,漫天花雨梦中痴。
【猫师点评】
蓝紫贝,第一次看到你的名字,可能是我来的少了,面生得很,不是你不会,大家都不会,说白了,我也不会,你看我说得一套一套的,让我写我也掉毛得很,这都是跟校长学的,因为不会,所以学习,不会怎么办?没有别的办法,勤能补拙,还有个词叫笨鸟先飞,越不会,越要跑在别人前面,先说你的立意吧,重要是立意,立意要立准,立稳,这两点你都没做到,所以你的文字写得轻飘飘的,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不着力,如果去掉题目,从哪里能看出来你是写的虞姬,漫天花雨梦中痴。这样的句子,不切题不说,一点力度都没有,建议你多读一下前人的作品,体会一下怎么写成联,先要学会写作方法,怎么去写成联,怎么去写咏物联,怎么写人物,虽说联无定法,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有章可循的,自己没头绪的时候,可以先从模仿开始,找一个类似的联,仿写一下,会省力很多,照着葫芦画葫芦

9.题项羽
奋斗
解巨鹿,救彭城,英名万古;
别虞姬,败垓下,遗恨千秋。
【猫师点评】
奋斗这个也是用了三字句。解巨鹿,救彭城,可以作为一个方面来写,把这两件事作为铺垫,后面总结一下,你想通过这两件事写项羽的什么呢?他的智慧?还是他的勇猛?铺垫后面要有总结,你的总结是什么?英名万古,项羽不是因为这两件事而英名万古的,这只是他的一点点事迹而已,你的后面没接住,也没结住
别虞姬,败垓下,遗恨千秋。
你用几句话讲了一个故事,立意太简单了,用语也有点随意


87

主题

869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11
贡献
1106
金钱
7621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7 19: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风楹联三期高级班第三讲  1015-16日练习题


题杨贵妃 资料自行查找,要求符合联律,对仗工整,立意妥切,结构合理,气脉流畅,语言雅达。


出题、点评 :梦回长安老师


1.蓝天
论风流,因芳华绝代,才艺无双,曾教佳  丽三千成摆设;
实玩物,逢乱党兴兵,禁军逼主,难免白绫七尺丧香魂。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上比切生,下比言死,角度很好,抓住了关键,四个分句,气脉基本流程,对仗比较讲究。整体来看,客观反映历史,主观注入不够,稍嫌单薄和枯燥。玩物推敲下,首分三字,虽然短,却是总领后文,那么,后面要为之服务,而后面所述,虽有生死操纵于别人之手的意味,依此说玩物,还不够充分。难免二字可酌。

2.松月吟
先天姿艳,集三千宠爱于身,疑尤物媚娘转世;
马驿香销,叹四大美人作古,有江州司马歌之。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上比写生的宠荣,下比写结局之悲,立意上也抓住了主要内容。尝试拉人做衬,上以武则天比之美,下以白居易证其荣,手法总体还行,武则天也很美,很受宠,但她最让人关注的是其政治上面的经历,可比性不是特别好。注意语言的锤炼,不如先天,尤物等,四大美人作古与四大美人之一作古是有区别的。

3.百合
一笑百媚生,六宫无颜色,何奈马嵬坡命丧;
三千娇宠弃,尽日不早朝,可惜霓裳曲魂依。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点,美貌,宠荣,惨死。说明还是比较善于处理材料的。上下未拓开,美貌与受宠放在一起较为合适,两个尾结意思差不多。语言的组织还要加强,下比整体上有些词不达意。结句格律自查。

4.梦回长安
历经二主,活在深宫,半点不由人,弱女岂堪称祸水;
情满郦山,香消马嵬,至尊犹抱憾,来生宁愿入蓬门。

5.梅花落尘
犹记长生殿内,美人天子深情约;
孰知马嵬坡前,杨府玉奴薄命人。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立意是不错的,通过生死两重天的强烈对比,表达了深切的惋惜与同情。生发还是不够。句首两字去掉更顺。语言的锤炼还要加强,诗家语的运用靠平时的积累,深情约 ,杨府玉奴等,为了与美人天子相对,把杨贵妃生生拉长成那样一个四字短语。对仗,虫子等小问题自查。

6.小薇
春来露正浓,别是华清浴后,玉殿妆成,比之同苑上牡丹,并称国色;
夜静语犹多,空言宿鸟双栖,闲花并蒂,不过共历朝祸水,名作红颜。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薇薇师总是那么深情款款,文辞华美,风流之至,化用诗词信手拈来,古文积累充分,驾驭语言熟练,这联稍加调整,会是一首好的婉约词。

在这里我想讲讲化用诗词的事情,引用诗词和典故,往往能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化用,部分引用或用意。化用的时候居多,因为别人的东西,往往与你所创作的东西,在设计,形状,大小,色泽等等方面,并不能丝丝入扣,这就需要打磨,削减。化用的最高境界是化用无痕,如同己出。我们来看看薇薇师是如何化用诗词的。上比用了李白的清平调与白居易的长恨歌诗意,一句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坲槛露华浓,二句是春寒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三句应是长恨歌的诗意,具体我记不得了,大家有兴趣不妨查查。下比一句是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二三句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我说这些的目的是要大家多读些古诗文,多积累,这样学出来的句子才不至于干瘪无味,才能语言雅达起来。

当然,薇薇师这联美则美矣,尚有不足。上比是描写其不同凡俗的美,作为四大美人之一,杨贵妃的美已经深入人心,人所共知,所以用那么多的笔墨只渲染其美,稍显单薄。下比前三句与后两句之间,逻辑上有点点需要推敲,与她海誓山盟的是皇帝老儿,所以后面的文字也应该是皇帝老儿的言行才顺理成章。但后面说她红颜祸水的口气,不像是唐玄宗的语气,唐玄宗对于杨的死,是万般无奈的,应该没说过那样的话,说了也是被逼无奈。红颜祸水的讲法更像是当时满朝文武和后来人的口吻。综上所述,下比的意思,你我空有海誓山盟,到头来,我却被当做红颜祸水,(被吃死,你却无能为力,不敢救,不能救)。要么中间要过渡一下,要么后面要补充一下。首分大意,句脚失对。

7.望望
马嵬坡前,六尺白绫,岂是红颜能误国;
长生殿里,三更私语,原来天子也伤心。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立意很不错,带入了自己的情感表达。对仗也工整,句式也朗朗上口。上比结句与前面稍有不顺,如果不说出足够的理由来证明,不能让人信服,毕竟红颜误国是有可能和先例的。而前面两句不是不误国的理由。下比结句随意了,天子也有七情六欲,他伤心不奇怪。而如果说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力,如果他有做不到的事,倒还让人奇怪些。如果强调的是天子并非无情,也伤心杨的死,则表述还要理顺些。

8.在山的那边
忆杨家爱女,同逢二主,久住深宫,可叹堪称祸水;
悲马嵬冤魂,永别骊山,长奔蜀道,愿从自到金堂。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这个联的角度稍有不同,上面说其经历,下面说其死,有些缠绵悱恻,也不错。问题与上面望望的优点类似,上比结句与前面有些气脉的不顺,你所描述的,并不能作为可称为红颜祸水的理由。加强语言的锤炼,特别是下比结句,要尽量说的通顺。

9.奋斗
(一)
风华绝代艺无双,得二主盛宠,文人留墨;
六尺白绫情已绝,叹红颜薄命,千载游魂。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这联也是从生死两个角度来切入,不过表达方式稍有不同,有意识的在用委婉含蓄的表述方式。主要问题是语言组织的欠缺,有些词不达意,特别是下比结句,滑了,虚了。上比二主具体,文人虚乏,统一为好。

(二)
长生殿上盟犹在;
马嵬驿中恨未休。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这个不错,对比强烈,语言简洁,而有余味。

10.秋风
集灵台上,一朝圣宠红颜笑;
马嵬驿中,三尺白绫血泪流。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简评,放电影一样,剪取两个镜头,很有冲击力和感染力,与上面短联手法差不多。不足是两个结句的语言组织要加强,不断锤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主题

869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11
贡献
1106
金钱
7621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21: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风三期高级班人物联练笔:
题:秦观


点评:
一晌贪欢老师



先说人物,秦观其人,经历不算复杂,后史争议之处不多,笔触大抵不离文学成就和仕途遭遇两方面。既然没有好的发力点,立意上不必过于标新立意,文味足一些,语言精美一些就可以,比的更多是文学底蕴、文笔能力了。

先看看我的作品
秦观
一晌贪欢               
多蹇仕途,误几回党祸政争,和天也瘦;
少游词海,挥一笔金风玉露,旷世犹名。

上比写仕宦生涯,下比写文学成就,这也是本期大多数朋友们选取的写作角度,需注意的是不要写成说明文,不要写成人物简介。
切题部分不用过多,使之自然融入于作品中,和情语、和生发立意浑然起来。单纯为了切题的说明文式的陈述之语,尤为乏味。
上比(和天也瘦)引自秦观的《水龙吟》,下比(金风玉露)引自《鹊仙桥》,亦为文学人物联之惯用手法,同样要注意的是嵌入须自然;
(少游)之嵌名于文中别有用意,算是偶得之笔吧。多蹇/少游,对仗差可一看。

⒈松月吟
师出苏门,其黄楼一赋,曾教屈宋才华现;
命终灵宝,于万人难赎,徒叹仕途坎坷多。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前面已评过两稿,应松月之请,这一副不评了。
题秦观(松月吟)
情深岂会无由,慨仕途坎坷,每叹身似郴江水;
赋就方知如是,品文味沧桑,复有坡称屈宋才。
刚收到最新的一稿,四稿以这一副为最佳,点评语音发小窗了。松月的钻研态度和治学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赞

⒉小魔女
淮海微云,仕路一生多坎坷
清词翰墨,才华满腹出高邮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首先显而易见的标点不规范看结构:翰墨、才华、坎坷/并列
对应处:微云、仕路、高邮/偏正
一副四七句式的短联,多处对仗不工;(淮海微云)算并列还是偏正?表意、与后分句的关系,皆不得而知;(仕路多坎坷)可以,(才华出高邮)没啥意思……感觉明显未足以体现作者的能力水平;
成联,没有一蹴而就的,从搜集资料、构思、立意、初稿、调整、打磨到终稿,是需要耐心和耗费精力的,随意出不了佳作。

3.蓝天
师出苏门,文辞婉约无双士;
名登金榜,宦海飘零成绝吟。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这一副文词组织都还不错。
试看上比,(苏门、婉约、无双士)虚实相辅,轻松切题抒情表达观点,立论到位,文虽短而爽练。起句换(学重苏门),会更有说服力吗?
下比衔接有问题,由(登金榜)至(宦海飘零)之转折,中间欠缺交代,或可尝试各增加一个中间分句。
无双/士,成/绝吟,对仗不够精美,且宽对视之。

4. 奋斗
苏门学士,婉约词宗,得安石先生盛赞;
山抹微君,坎坷仕路,令东坡居士悲伤。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整体可以。
(山抹微君)如何理解?化自“山抹微云秦学士"?缩简别扭哈,即便(微君)说得过,(山抹)不能用作偏正吧,与(苏门学士)如何对仗? 盛赞/动词偏正,悲伤/并列,对仗宽,于尾结处犹须慎重。
看结句,上比(词宗)已为极高之评价,再(盛赞)似乎作用不大,此处不妨顺(词宗)而细写文学造诣,以添得联语骚雅之韵味;下比由(坎坷仕路)只得出(悲伤)的结论,觉乏力,(安石先生)亦欠凝练。故整体看人物形象之塑造和艺术感染力尚有未足。
(坷/路)皆仄声,(坷)失替。尾句最后调整为七言,读来更为流畅舒朗,作者显然注意到了。

6.小薇
高才生楚越,恰能籍秦淮一脉风流,吟就纤云弄巧;
天意佑词坛,便铺排仕路千般坎坷,莹磨赤子情肠。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小薇的成联有基础有能力有想法,能走多远,看用心和坚持了。以下单说不足处之个见
中分句过长,前三略为(籍/便)已可表意;尾句或可尝试调整为三字领起一组四四的自对,如(纤云弄巧,………;)后四同样自秦观作品中选来,方见句意饱满,方见匠心。
下比,怀才不遇自为千古不易之话题,所谓“诗人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固不新鲜也!作为今人,宜透过历史之面纱,辨证之眼光以寻因由、以作诠释。
结句:纤云弄巧/主谓宾,赤子(的)情肠/偏正,此处有各种协调的可能性,结构之不一,尤不可接受矣!

7.久久
自有词心,漫将文字留千古,婉约无极。
空耽抱负,忍使经年误党争,沉浮难辞。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尾句失替。若非重字、引用等特殊情况,个人不太按受。概文字的组合、语义的表达千变万化,耐心修改,总有一款合适你的
474的句式,三个分句相互独立的情况下,会显得气脉不畅,若中分句调整为三字领+后面四四,则可;
看此联,使两个七言用作结句,感觉都还不错,如下:
……,自有词心,漫将(文字)留千古;
……,空耽抱负,忍使  浮生 误党争。
前面加一个五言或四字句使扣题到位、内容饱满;(文字)处再协调下对仗;数字的对仗尽量工整起来,使文字精美。

7.久久
自有词心,漫将文字留千古,风流无极;
空耽抱负,忍使经年误党争,落寞难辞。
(以上为刚看到的更改稿,尾句的平仄调整了,学习态度可嘉!个人则仍保留以七言作结为佳的看法)

8.秋风
师从苏轼,词承柳永,常作多情之客;
寂寥微身,坎坷仕途,空怀报国之心。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最后见到一副言词畅达,对仗工整,文意完备之作,甚慰。以(多情)诠释婉约,自见其妙;结句(之)的重字见巧,变换节奏之余,446的句式读来毫无滞涩,加油!
非要挑剔的话,感觉(常作)可以再练,例如(自是)呢?
作……客/是……客?……还有更合适否?
(廖/身)皆平,(寥)出律,此处作者粗心了。一般我会更多地关注联语的句式气脉立意等,平仄格律请自行检查。

这一期练笔点评完毕,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3: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