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7|回复: 2

长风三期第二讲成联练习——山水名胜篇

[复制链接]

87

主题

869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11
贡献
1106
金钱
7621
发表于 2019-9-26 21: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轻尘 于 2019-10-8 20:54 编辑

10月7日练习  题岳王庙

点评:猫师

岳王庙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看一下古人题岳王庙联的手法上联写此地以能埋岳飞而感到有幸
下联写岳飞坟前以白鐡铸造的秦桧夫妇像, 不骂二人而写白鐡之无辜, 因二人而日夜为人所唾骂上联写青山,下联则抓住岳王坟前秦桧夫妇像
青山有幸
白铁无辜
角度鲜明对仗工整脉络更是顺流而下从大环境青山,到近处的人像由远及近这是一种写作手法
我们创作任何作品,都要讲究一个手法这个手法,包括立意,布局,修辞等等立意鲜明布局合理修辞精准有的同学写了个上联,下联怎么也憋不出来了说到底还是你没有掌握写作手法给你一个题目,不要上去就写要先把准备工作做好就跟我们炒菜一样,菜还没洗呢!那边油就烧开了,是不行的
准备什么呢?首先要审题这个题目是个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件有什么历史背景,人物事迹,史书作品,社会影响等等多查查资料资料越多,你的写作素材就越多写作的范围就越大立意,布局就相对容易写作起来就越轻松

1.(1)梅花落尘
喋血豪情,精忠报国,沙场刀剑何曾怯;
夺魂军令,奸佞为臣,白铁庙堂何处逃。
【猫师点评】
先来看看梅花落尘这个练习
我们的题目是岳王庙岳王庙,中心在庙而不是岳飞一定要切住庙来描写梅花落尘这个联,显然是没切住题目题成了岳飞了上联完全是写的岳飞,看不出半点庙的影子,直到结句匆匆一带,跟庙扯上点关系这就是立意不准跑题了

(2)梅花落尘
天日昭昭,烟霞岭下,含冤名将莫须有;
乾坤朗朗,岳庙堂中,为佞罪臣长跪之。
【猫师点评】
这个倒是切住了庙但是布局上有点凌乱
天日昭昭,乾坤朗朗
意思没什么区别烟霞岭下,岳庙堂中应该是栖霞岭吧岳王庙在西湖栖霞岭
像这样意思相近的句子,最好放在一个联当中用个领字,自对一下只能说意近了角度没有分开在你立意的时候,一定要找准角度找准题目的两个面来进行生发上联从哪个角度写,下来从哪个角度来写一定要分明不能混为一谈再就是你的语言表达,欠通顺
含冤名将莫须有;
为佞罪臣长跪之。
名将,佞臣这两句不通顺莫须有,长跪之,对仗也不工成联的对仗,必须要工稳贴切不能随意了尤其是结句这么重要的位置

2.呆瓜
一生图报国,慨当忠心杀敌,怒发冲冠,只须把河山还我;
群贼已低头,更有肃愍于前,关公卧左,且共鞭世代为人。
【猫师点评】
呆瓜的语言组织能力需要加强文章写好以后,自己先读一下看看是否通顺是否切题有没有联病要勤于自检先过自己一关如果你的作品连自己都看不下去,就不要拿给别人看了呆瓜这个上联,同样是题偏了题成了岳飞这个下联,我没看明白什么意思需要作者来解释一下

3.望望
抗金名将,仅期望驱逐金兵,收复河山,从来皇帝多猜忌;
民族英雄,只落得一人陷害,满门抄斩,自古忠臣无下场。
【猫师点评】
亲人呢!又一个跑偏的岳王庙可以从侧面写人,但是正面必须是庙题的是庙不是人这个联留着下次题岳飞再用吧跑题了,说别的没有意义

4.蓝天
观翠柏参天,古庙森严,神威凛凛万民仰;
铸精忠报国,英名显赫,功德昭昭千载传。
【猫师点评】
蓝天这个就切住题目了上联从环境入手翠柏参天,古庙森严这个起句的手法是正确的但是后面的长句弱了神威凛凛万民仰;直白,流俗了
再看下联铸精忠报国,英名显赫
既然用了领字,后面的两个分句就要形成自对那样句子读起来才有气势只需要在本句中形成对仗,上下句相同位置可对可不对再就是通顺的问题需要锤炼
最后再看一下你的两个结句
神威凛凛万民仰;
功德昭昭千载传。
有区别吗?根本就是一个思路归根结底,你这个立意没有立稳光注重对仗了忽略了意

5.萍踪侠影
碧血满江红,遵母命精忠报国不辞苦;
赤胆悬日月,违君心无力回天实堪悲。
【猫师点评】
我们的女侠也跑偏了题成了人打回重写

6.秋风
屹立青山,到处有溢彩红垣,参天古木;
相传百载,应当是土埋忠骨,铁铸佞臣。
【猫师点评】
秋风这个还可以切住了题目布局也合理上联写大环境,下联具体到人写作手法是正确的但是语言组织不行屹立青山起笔能够看出来是写岳王庙到处有溢彩红垣,参天古木;这两句写得轻了没突出岳王庙的特点像这样的句子,你放到城隍庙也一样通用相传百载,应当是土埋忠骨,铁铸佞臣。下联首句,用词不当相传百世还差不多百载才多少年应当是土埋忠骨,铁铸佞臣。这两个自对的句子不错领字用得不当词不达意你的思路,立意,写作手法都是正确的问题在组织语言遣词用字上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不足这个需要加强锻炼多读,多悟,多练。一定要把基础打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

7.剑煮茶
再缺贺兰山,谁司号角争鸣,虎旗劲舞;
缅怀栖霞岭,但籍青松不老,绿水长歌。
【猫师点评】
茶师这个上联跑偏了没切住题目下联跟题目的关系也不大缅怀二字费解何人缅怀?你我吗?那跟题目就脱节了基础,就是从开学到现在学的这些还有你没有接触的那些没有掌握的东西需要学习的还多着呢目前这点学习,连成联的门槛都没迈过去呢

8.彭玉
父子同归,英魂荡荡,敢问阎罗理可在;
仇冤得雪,天日昭昭,安眠霞岭气长存。
【猫师点评】
又一个跑题的打回重写

9.松月吟
栖霞岭下我居,想当年、欲埋忠骨悲无诏;
青石阶前谁跪,至今日、每吊英雄愧姓秦。
【猫师点评】
你这个联啊弄巧成拙了借用别人的句子,要有你自己的东西跟别人结合起来,借力打力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据传说,乾隆年间,状元秦涧泉(即秦大士,涧泉是他的号)是著名诗人袁枚的得意门生。一天,秦涧泉同昔日的诗友游岳王坟。岳王坟前有铁铸的秦桧夫妇跪像,两旁有以秦桧夫妇互相埋怨的口吻撰写的一副楹联。
对联是:“咳!我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诗友们看后发笑,戏谑新状元也姓秦,是他们的后裔,并要他题对联以记此游。秦涧泉苦苦一笑,挥笔立就。对联是:“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上面是那副联的出处再看你这个联栖霞岭下我居我居何解?题岳王庙你对岳王庙有什么感慨,感想,写出来这不是咏物联用第一人称去写你这个写作手法不对再看你这个结句每吊英雄愧姓秦。谁愧姓秦啊?你这里是想化用秦大士那个联吧没有化用过来不是像庙是题庙你还没弄明白去看一下清联上面有很多类似的山水名胜联去看看前人是怎么立意的布局的怎么写的
再看下联铸精忠报国,英名显赫既然用了领字,后面的两个分句就要形成自对那样句子读起来才有气势只需要在本句中形成对仗,上下句相同位置可对可不对再就是通顺的问题需要锤炼
最后再看一下你的两个结句
神威凛凛万民仰;
功德昭昭千载传。
有区别吗?根本就是一个思路归根结底,你这个立意没有立稳光注重对仗了忽略了意再看你这个结句,你对岳王庙有什么感慨,感想,写出来这不是咏物联用第一人称去写你这个写作手法不对
谁愧姓秦啊?你这里是想化用秦大士那个联吧没有化用过来去看看前人是怎么立意的布局的怎么写的去看一下好好琢磨琢磨仿写一下初学成联,仿写是个不错的方法

10.笑看人生
留千年一叹之,身铸佞臣,羞也耻也,白铁无辜暗淡。
看今古风流者,情随忠骨,哀哉壮哉,青山有幸光芒。
【猫师点评】
笑看人生这个联,也化用了前人的名句但是他化用的比较好只是上下联有点颠倒了把上下联换一下位置就比较通顺了再就是用语语言组织不行很多地方用词不当欠通顺
看今古风流者,情随忠骨,哀哉壮哉,青山有幸光芒。
用字无力表达不准确建议你也找个清联来仿写一下

11.百合
儿时便听,精忠报国,十二道金牌催命;
此地当看,绿水环堂,千百年青史留芳。
【猫师点评】
百合这个上联没切住题目那是写的人跟庙没有关系下联虽然切住了题目,但是用语平平没有力度缺乏感情的融入要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要你自己的真情流露把你的感情,感想融入到句子当中无真情不能以动人

12.大漠孤烟
三尺龙泉,一腔碧血,长啸处、山河尽数还我;
满门忠烈,千古奇冤,哽噎中、松柏几枝飨君。
【猫师点评】
大漠孤烟这个上联也跑偏了没有切住题目下联唯结句跟题目有点牵扯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写的人

13.江中月
西子湖边,栖霞岭下,青山有幸埋忠骨;
风波亭外,墓阙阶前,奸佞应须跪万年。
【猫师点评】
这位真会懒省事就这么把人家的句子给搬过来了你前面加那两个短句有什么意义?
下联,风波亭外跟题目有关系吗
墓阙阶前,奸佞应须跪万年。
整联就这一句还有点意思能看出来是你自己的东西上联照搬那种做法不可取一定要有你自己的观点

14.清荷凝露
铁铸奸臣时有悔;
岭埋忠骨每栖霞。
【猫师点评】
露露这个也是消化不良弄巧成拙了很多地方用字不当欠通顺

15.上善若水
民族英雄,抗金将士,一代忠魂为国殒;
中华儿女,护我山河,千年正气任人怀。
【猫师点评】
上善若水这个,也没看出跟题目有什么关系来立意不准尤其是下联跑题不说,写成了口号说到底还是立意的问题没有立准

16.奋斗
栖霞岭上,古庙之中,忠魂依旧万人仰;
西子湖边,岳飞阶下,奸佇至今众士嫌。
【猫师点评】
栖霞岭上,古庙之中,
西子湖边,岳飞阶下,
看看你这几个短句有区别吗?要找准角度上下联角度要分明甚至对立,都可以但是绝不能似是而非,混为一谈
忠魂依旧万人仰;
奸佇至今众士嫌。
再看看你的用字平白,无力要用诗家语来写作诗词语言凝练,含蓄,优美三个特点

【猫师小结
多读一下清联揣摩一下古人的句子再看看自己的作品比较一下,自己有什么不足要读,更要悟光读不悟,那是消化不良读,悟,还要练光说不练,都是假把式这次练习,没看到亮点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很多同学对这次的题目有误解把庙题成了人这一点在以后的练习当中一定要注意成联,要切题围绕题目展开找准角度很重要上下联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同一个主题
以上纯属个人之见,不对之处还望大家指正琢磨一下别人是怎么立意的,布局的看一下清联吧清联里面收录的作品比较可靠
写岳王庙的作品多了去了不能一概而论
不明白就去读清联一遍不明白就读两遍读到明白为止要细读不能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最好读带注释和赏析的那种,山水名胜联只是成联的一种也是写作最广泛的作品铺天盖地但是也良莠不齐要能分辨出来孰优孰劣择其善者而从之一点也不怪点评最能锻炼人点评别人是提高自己的一条捷径

87

主题

869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11
贡献
1106
金钱
7621
 楼主| 发表于 2019-10-8 20: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轻尘 于 2019-10-13 14:50 编辑

长风三期山水名胜10月10日成联练笔

题目:西湖苏堤春晓、扬州个园(二选一)



点评:一晌贪欢老师

@全体成员  大家好!现在发成联练笔点评,同学们有空了爬楼梯各自认领。希望大家对于别人的作品、评语也能认真读一下,如此,应会有更多之反思和收获�/咖啡


⒈扬州个园
蓝天
如白雪如碧荷,确是神工,四季假山天下石;
或冲天或铺地,不忘本色,满园翠竹世间春。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整体可以,比修改前饱满。上比起句、结句都不错,(白雪碧荷)为铺垫,则(四季假山)是有来历交待的,此为脉络;中分句直白了
下比起句相较逊色;既然没见类似拟人等修辞,(不忘)之情语来得生硬,例如换(皆为本色),表述应见得自然
起句的重字没什么作用,徒见拖沓,后一个可以省掉;天下/世间,意近,对仗欠精美。

2.扬州个园
呆瓜
胜景为孤例,最难忘四季假山,千秋粉黛;
修簧立万竿,同领略调琴鼓瑟,筛月倚风。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同样地上比写假山,下比写竹,思路、角度皆可寻。修簧,错别字搁这么久有发觉的吗?
起句(胜景),把竹子的景致也包涵了!换言之,(胜景为孤例)此言一出,后面应该是假山和竹子都要写到同一比去以作说明了,故建议“胜景”换一下。文字仍有提升的空间,例如百度的资料,“四季假山”尽量不要直接拿来就用(试比较上一副),“粉黛"是要形容“假山”吗?且很少这样本体喻体同时来的。

3.苏堤春晓
上善若水
慧日峰边,栖霞岭下,个中有苏堤水榭笼烟柳;
六桥夹岸,奇石屏山,随处见翠鸟晨曦啭妙音。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上比由远及近,下比细写(苏堤),角度、对仗整体皆可,联意则略显单薄;(苏堤)直接入句同样地文味欠缺了
尾句臃肿,去掉前三,上比只保留后面亦可,下比看怎么协调下吧,
初学不建议写过长的句子,先在七言范围内把律句、散句用熟练了,句意清通了;
长句,多运用在散句,讲究节奏变化;且领字是要至少领起两分句的,看尾句,前三不是领字,平仄欠考虑了。

4.苏堤春晓
松月吟
春至客流连,因醉此烟水六桥,桃花十里。
堤通民感念,直博得芳名百世,艳说千秋。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在我一再“恶言"之下,松月三易其稿,不容易了。看起句,上(春)而下(堤),比之前(苏堤/春晓)之对仗,要美观爽利很多,改出来价值了。
上比不错,整体流畅;下比起句,个见(民感念)与(直博得)而下云云,表意有重叠,联意显得窄了,建议起句把修堤、堤的功用等写完整了,后面再抒情;百世/千秋,有不同吗?故下比犹有提升之空间。

5.秋风
逐日桃花,映水垂杨,莺儿自在啼南北。
青堤把酒,六桥作赋,苏子风流传古今。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这一副也是见到联味了。前二分句自对。上比写风景环境,结句以(啼南北)扣合,表述应有可提升处;下比起笔直写前人风韵,结句(传古今)拉回,运笔下字皆有可赏。
莺儿/苏子的对仗精美;同时,颜色、数字对工整了,也是能够提升作品的。当然了,前提需自然,切岂勉强为之。

6.题西湖苏堤春晓
萍踪侠影
挹西湖春水,恰柳岸闻莺,问香山浣纱女子今安在?
过苏堤断桥,看雷峰秀色,笑法海借伞许仙已太多。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成联有这样书写格式的吗?大群每天分享清联,前人有这么长的句子?不妨先把基本的形式、句式摸熟了,语感出来了,再求变通
看写作角度。上比写春晓,就专心写呗,(柳岸闻莺)之际,忽然一问用意何在呢?下比苏堤走走过场,结到雷锋塔传说去了,跑太远了吧。
看上下比前二分句,三句都一样,(恰柳岸闻莺)结构明显不同,如何形成对仗呢;苏堤/断桥,此处出律。
再说句式:过…,看…,笑…,有考虑过句式合不合理吗?
见到这副是最后补交的,有可能赶时间的缘故吧,只是如果交个半成品上来,那么我该以如何之态度作评呢

7.题扬州个园  
闹闹
巧工灵异,奇石叠山,​请看那春翠如流,秋红似染,开轩可览四时景;
万竹清幽,日光筛影,​消受得板桥作画,坡老题词,于此因无半点尘。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同样是上比写山石,下比写园竹,而语意流畅,笔法娴熟,闹闹这一副发挥出水平了。细节处,三四分句的自对可换一下位置,使末尾两句句脚调整至平仄相反……此成联句脚要求之首要,应尽量符合,框架构设时便应予以谋划。关于句脚,此后我就不再说了。起句一组四四,感觉换成五言或七言,例如:
千叠映湖光,
万竿筛日影,
就可以了,更见紧凑和句式的合理,因为后面又是一组四四自对了;单论目前的起句,先有(观)(奇石叠山),后有(感)(巧工灵异),是不是更符合逻辑呢?比较一组领字:消受得~有味道的;请看那~非联家语了;其他细微处自个再揣摩下,是否还有修改空间,例如(可览)换(尽览),(于此)换(适此),(因无)换(更无)……语感情味有改观吗?
也可能只是个人的文字偏好,参考即可。提出来只是想说,文不厌改,多作尝试,提升可期。

8.题苏堤春晓
梅花落尘
浮世偷闲,常贪烟雨六桥柳色;
尘踪放眼,更念苏堤春晓词风。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看起句,属于性情联的写法,上比还可以,下比的起角度没有拉开,试换到上比来,一样的不觉违和吧
看脉络,(念词风)由(苏堤春晓)而来,这种把题目直接搬来切题而后作生发的,是最缺乏想像和艺术感染力的,应尽量避免。
八字的两个尾句,我读来仍然是不流畅的
烟雨  六桥  柳色
苏堤  春晓  词风
偏正/偏正/ 偏正,三偏正连用,从中可发现问题了。

9.个园
奋斗
但看修竹满园,似入清幽绝境;
汇聚五州灵石,叠成四季奇山。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联颇有可读性,尤其(五州灵石,四季奇山)这一组构思,让人眼前一亮;细节处则尚需修整打磨。看上比自对的结构:
但(看)(修竹)满园,似(入)清幽(绝境),这里的对仗出现问题了
前二大致皆为动词领起,句式上欠缺了一份灵动,那么怎么修改呢?
前面说了,(五州灵石,四季奇山)是亮点,剩下的就看如何把它运用好,包装好了……这也是我们成联的惯常手法,先把警策亮色的核心句子做出来,打磨好,再围绕之延伸完成整体
下比我试做两种演变,作者可以体会参考一下,把上面的竹配套完整
其一,全白描的手法,前面的动词都省掉:
…………      ,…………
九州灵石,四季奇山。   

其二,句首用单字动词,1/3的节奏,能见句式特致,用语凝练:
…………     ,…………
聚九州石,叠四季山。

单以此两个短句联而论,上比宜做成同样结构的,既前后自对,复上下互对,作品就精美了。
另,五州和九州哪个更合适,自己查一下;如果(五州)百度有出处,就是我想多了。

10.题扬州个园
望望
一日内历经春夏秋冬,揽四季风光无限;
个园中遍布廊轩竹石,到此间烦恼全消。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联脉似乎未得流畅,所谓赋比兴者,先有赋(铺陈),而后方有比、兴(生发),则个人理解的行文次序是这样的:
个园中遍布廊轩竹石,揽四季风光无限;
一日内历经春夏秋冬,到此间烦恼全消。
即便这样,四季/春夏秋冬,表述仍然是有所重复的
再者,行文未得凝练,读来现代文般,失之于联味矣,试概括上比:
移步观春夏秋冬,风光无限;

11.苏堤春晓
飘雪
桃柳争春,长堤卧碧游人炽;
官民通力,苏士造福千代存。
【一晌贪欢老师点评】
福为古仄,则联从今音
上比可以,(游人炽)感觉不是很舒服;下比铺垫和抒情觉生硬,文字没有放开。

@全体成员 这一次练习全部点评完毕,迟交的也评了,以后请在要求时间内完成。确实仍存有疑问的,可小窗讨论。

下面是尘校对我两副联的点评,有兴趣的不妨听听;听之前不妨先读读,带着观点听、印证。
一晌贪欢
西湖苏堤春晓
数里堤接南北丘山,佳游展画图,漫消受沾露春花,藏莺烟柳;
一湖水驻古今风月,胜概多题咏,正宜溯康乾碑迹,苏陆吟踪。

扬州个园
出瘦西湖三二里,但见竹阴轩榭,石抱长廊,风色井然分四季;
溯芳园史两百年,与说盐贾盛衰,主人更替,墨痕依旧忆谁名。
@尘校点评请在三期群文件中查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主题

869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11
贡献
1106
金钱
7621
 楼主| 发表于 2019-10-8 20: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轻尘 于 2019-10-13 14:52 编辑

长风三期山水名胜成联10月12日练笔:

题目:马关春帆楼

点评:梦回长安


1.醉梦
(一)
时过百年,何怒此楼?无非一纸伤心地;
难择三岛,皆遂人愿,且看今朝渐醒狮。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立意的角度很好,上比切楼的历史,下比切现在的变化。
上比整个的写国人怨恨此楼的原因,有些浪费笔墨了。下比前两个分句有些隐晦,有点看不明白,如果用典比较偏僻的,可以在联下面进行注释,这是完全可以的。另外,一纸伤心地,是不通的,可以一纸伤心泪。整体来看,立意可以进一步深挖。

(二)
授命以登船,择地下关,无非是楼中一叹;
革新求雪耻,安魂太傅,更须看此后百年。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这个其实思路是差不多的,上面点一下历史,下面放眼今朝。只是角度与上联不同。谈到马关条约,李鸿章是绕不开的名字,此联上比点明了当初李鸿章谈判的史实,弱国无外交,唯有一叹,有点沉痛的味道了。下比是百年巨变,隐隐有点自豪的情绪在发散。
下比一分,如果是说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则是在甲午海战之前,不过我也没查证。所以应是指如今的革新以及变化,可以告慰先贤。但求雪耻这三字是与韬光养晦是不太一致的,不应如此直白。安魂,更须看等词待斟酌。没有比较,更字何来。

2.蓝天
观此楼,也黄墙碧瓦,只为马关条约之机,一举闻名于世;
看今日,已富国强军,须将甲午风云之痛,千秋刻骨在心。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句式很自由,对于初稿,是值得肯定的,刚开始构思就要这样不受句式约束,免使思维被禁锢,脑洞大开之后,立意和框架基本确定后,要注意进行裁剪和修理,已及调整,不适合的词句,再漂亮也要果断舍掉。这联的裁剪和凝练还是不够。
上比有历史,下比有反思,间有评论,角度的选取,立意的安排还是不错的。
上比说春帆楼是因为马关条约而闻名,这本没错,但马关条约有是怎么来的,甲午海战中国完败而来的。那天我说过,这里对春帆楼的那点不屑是拿不上台面的,有点阿Q精神了。下比前两个分句与后两个分句还是有气脉上的裂缝,不论富国强兵与否,都是应当牢记血的教训的。所以中间还要用合适的关联词将其有机的勾连起来。

3.上善若水
忆从前,辱国丧权在马关,谁人不愤?
看今日,飞天入海任华夏,哪个敢欺。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这个联立意,角度,结构简洁而干脆,古今对比,反问做结,有点气势。
总体而言,立意还应该进一步深挖,尽可能深刻点。语言待锤炼,任华夏,不通。

4.松月吟
半身铜像立斯楼,怕只是倭夷微显盛;
百载心酸为一纸,倒不如华夏早强兵。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句式是比较难把握的一种,这里一个律句,一个散句,安排还比较合理。需要大家引起注意的是,七七句式,要尽量避免全是律句,记得有个民国联,上联是,果然城市有山林,除却故乡无此好,下联不记得了,联的内容自是不错,但全为律句,读起来就不像联了,倒更像诗。
上比说,小日本打了个胜仗,便大兴土木,忘乎所以,所谓强盛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看后面的长广核弹,四五年的无条件投降等等,这些历史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记得上比结句原来是君可知臣已尽力,改了后,气脉上更流畅了。下比说,不要再纠结于那场失败而伤心落泪了,倒不如富国强兵,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不落后才能不挨打,有反思有总结有期许。
切题也做的很好,上比明切,下比暗切。当然,我初略浏览一下,没有一个跑题的,大家的进步是很明显的,我很高兴,可喜可贺。
立意上,下比还可以再生发一下,再深挖一下,毕竟,富国强兵,这个道理目前已经成为共识,并且也做的很好,给人警醒的作用不是很明显。语言需要锤炼,微显盛,有些凑了,领字只怕是,倒不如,不够精美洗练自然。为字,在此仄。

5.梦回长安
强权终取覆亡,看今日旧馆高悬铭匾,问攘攘邻邦,尚有谁人明史鉴;
弱国何求平等,想当年中堂伫立斯楼,对茫茫帆影,频摧瘦骨岂春寒。

6.百合
马关之辱,铮铮儿女奈何家国弱;
华夏百年,荡荡乾坤从此汉唐威。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和大家差不多的思路,上古下今,立意和角度安排是不错的,用了 个九字句结尾,而且这个长句比前面那个短句对仗工整的多,不错。
但目前初学,不鼓励长句,所以这句长的可以再生发之后,调整出一个四字句与前面相对,可能会好些。
上比,铮铮儿女是指谁呢,就气脉来说,应该是李鸿章,但他是公认的卖国贼,即使他当的起铮铮儿女这个称号,也得有所铺垫,讲出让人信服的道理来。如果说,马关条约是因为甲午战败,而甲午战败仄 是因为家国羸弱,邓世昌等铮铮儿女们无可奈何。则中间的气脉也同样要进一步铺垫和理顺才行。下比说百年后,中华从此步入汉唐盛世了,也当做些描绘,给一点理由会更有说服力。前分的对仗要调整,结句荡荡乾坤,待斟酌,后面五个字左看又看不太顺,多想想。

7.梅花落尘
甲午风云,中堂苦叹,落笔斯楼多屈辱;
今朝华夏,强国扬威,摇春寰宇尽英豪。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上比昔日之辱,下比今日之盛,意在对比。立意不错。
上比一分与后面气脉阻滞,甲午风云那么笼统,后面那么具体,转换突然。苦叹啊,屈辱呀,稍稍有点重复,而且苦叹也好,屈辱也好,都太直白,要让人从字里行间看不痛苦和屈辱,那才有感染力。很多同学都有这个直白的问题。下比也是如此,这样直接加结论,容易流于口号化。二分的对仗太宽。为了与上联相对对仗,结句来个摇春,凑了点。
要通过文字来渲染你所想表达的沉痛,而不要动不动就直接说出你的结论

8.望望
此地遥望,甲午风云犹在眼;
斯人已去,百年耻辱正伤心。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这个联的表述方式不错,行文比较含蓄,情感比较深沉。倚楼远望,硝烟如在眼前,炮声犹在回响,这正是百年之痛。结句后力不继,没词了,正伤心是强凑上去的,造成句子不通,而且没多少意义。结句重新构思,改改,会是比较好的联。

9.笑看人生
鸿章有恨于斯,姓字难题,马关最是伤心地;
华夏多灾之际,铁蹄狂踏,民众已然觉醒时。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从句式上看,联味浓,从立意安排来看,上下比都从当时情况出发,角度拉开不够,上比好与下比。下比观点不正确,那时,民众谈不上觉醒,其觉醒与马关与春帆楼关系需要恰当的衔接才能丝丝入扣,,且表述有点模糊,民众之觉醒不知所指,。注意语言的锤炼,尽量简洁,比如,上比,既然有恨于斯,就别再伤心地了。

10.秋风
看今日碑立马关,一处风光,百年旧馆;
记当时烟弥甲午,中堂忍辱,华夏丧权。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句式灵动,有联味。立意上还得深刻一点。上比结句无多大意义。下比有点不痛不痒了。今天不痒不痛的观点其实有不少,有的我忘记点出了。而且看上去,华夏之所以丧权,似乎是由于中堂忍辱的缘故,其实,这中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11.奋斗
当年旧馆载耻辱;
今日中华振宇州。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上比谈古,下比论今,分工明确,上比概括比较到位。下比,有些口号化。最后两字凑,载仄。

12.西风俗客
帆楼孤径中堂泪,愿家国记耻 ;
日本马关旧匾悬,惜睡狮已醒。
【梦回长安老师点评】
上比不错,对中堂的同情,我很赞同。下比结句凑了,一个惜字很容易让人误解。本来意思是,你再折腾也没用了,今非昔比了,睡狮醒了,如果让愤青们看到了,会认为你反对睡狮醒呢,可要挨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9: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