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题泰山 晏清 自秦皇封禅,两千年殊荣独享; 俟诸国朝宗,九万里紫气东来。 此联上比看似合理,是因为作者把秦始皇封禅当成泰山封禅的首次了,其实不然。 如果不抱先入为主的偏见,就不难看到前人对封禅起源的追溯。 那位孜孜不倦地追周礼,毕生以“克己复礼”为已任的孔老夫子, 曾往来汲汲于泰山,寻觅封禅大礼的遗迹, “观易姓而王可得而数者七十余人,不得而数者万数也”(《韩诗外传》), 以至在向弟子们传授六艺的时候,尴尬地说: “其俎豆之礼不章,盖难言之”遗憾地留下了空白。 比司马迁早五百多年的管子曾经谈到过封禅, 可惜《管子 》一书中的《 封禅篇 》早已亡佚, 现存该篇是从《史记·封禅书》中补抄的。 它保存了关于封禅起源的一段珍贵史料: “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 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 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 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 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 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 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 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 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 《路史》中记载,作为炎帝后裔的蚩尤“兴封禅”, 也透出封禅起源的消息。 在秦始皇前古已有封禅之说, 但秦始皇这次是给后世的封禅定了格式化而已。 所以这个上比略有偏离历史。 还有下比的诸国朝宗的说法有待商榷。 其实只是朝代不同而己。 诸国的表述,不够合理。 整体看,此联的脉络还是不错的,气势也足。 如果能脱开史实而言,是个不错的联。 @桃源13-晏清 请坚持自己的写作手法和思路,必有大成。 点评一家之言,请大家作个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