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2|回复: 0

诗词入门(七)

[复制链接]

1872

主题

3344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57
贡献
2658
金钱
755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9-19 08:34: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谈一下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方法: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分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
例: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借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
例:她是夜明珠,暗夜里,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
例: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比拟
   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
物比人: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人比物:弟弟从房间飞出来。
物比物:莲农们精心培植,把绵绵情意栽种在每一口莲塘里。
3、借代
    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例:
(1)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借“石头”代纪念碑)
(2)枪杆子里出政权
(3)你们杀死了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4)孤帆一片日边来(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了船)
(5)南国烽烟正十年(用“烽烟”代替战争)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借喻的本体与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人们不过根据它们之间具有的相似点,通过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4、夸张
   夸张是有意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并对其加以扩大或缩小来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夸张的几种形式:
(1)扩大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详见文末链接《夸张的修辞手法,还得跟李白学》)
(2)缩小夸张:巴掌大一片山坡。
(3)超前夸张:话还没出口,我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了。
5、对偶
   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
分类:
(1)正对:上下两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两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对偶形式。
例:谦受益,满招损。
(3)串对(流水对):上下两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详见文末链接《对联也有入门级、进阶级、大师级》)
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排比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分类:
(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例: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 :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单句排比
例: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4)复句排比
例:要努力学习现代经济知识,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学习科技知识,提高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学习社会管理知识,提高管理社会的能力;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7、设问与反问
(一)设问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作用: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例: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生命的路》)
(二)反问
   为了加强语气,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例: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8、衬托
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
分类:
1、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
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
例: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9、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0、反复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
分类:
词语反复
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例: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词组或句子反复
例: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语段反复
同样的句子,在文中多次出现。
11、双关
   双关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分类:
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同音,有意使词句具有双重意义。
例:道是无晴却有晴
语义双关:
   利用词的同义,有意使词句具有双重意义。
例:繁漪: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窗外,自语)风暴就要起来了!
12、反语
   反语又称“倒反”、“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例:黛玉听了,睁开眼,起身笑道:“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请枕这一个。”说着,自己枕的推与宝玉。
13、通感
   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例:
(1)紫藤萝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2)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亮的,特别闹。
14、互文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分类:
同句互文
例: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
邻句互文
例: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1 22: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