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1|回复: 4

[理论] [诗词研讨] 从《江亭》说起

[复制链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8-26 10: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程溪钓叟 于 2019-8-26 10:40 编辑

《江亭》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江亭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俗话说一样的饭养百样的人,人与人是各有不同的,或秉性不同,或经历迥异,或思想有深浅,有的人潇洒自如,有的人作茧自缚;有的人事事不关心,有的人关心过度杞人忧天。说到写诗,诗人与诗人也不一样,再进一步说写山水诗,这首《江亭》的作者杜甫与擅长写山水诗的王维就很不同。同样是写到了流水,我们不妨先比较一下王维的《归嵩山作》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王维是自己本来心中宁静,从静中看出了流水、暮禽都有如向自己表示欢迎、依恋之意;而杜甫这一联则从静中得出相反的感想。“水流心不竞”,本来心里是“竞”的,看了流水之后,才忽然觉得平日如此栖栖遑遑,毕竟无谓,心中陡然冒出“何须去竞”的一种念头来。“云在意俱迟”也一样,本来满腔抱负,要有所作为,而客观情势却处处和自己为难。在平时,本是极不愿意“迟迟”的,如今看见白云悠悠,于是也突然觉得一向的做法未免是自讨苦吃,应该同白云“俱迟”才对了。王诗“流水如有意”,“有意”显出诗人的“无意”;杜诗“水流心不竞”,“不竞”泄露了诗人平日的“竞”。真是“正言若反”,在作者却是不自觉的。
      王维是一个甘心恬退的隐士,超然尘外,与世无争。杜甫不同,他往往在表面的恬淡中藏着焦灼和期待,曲折地表露出对人世的关怀和惦念,对世态炎凉更不无感叹。一个是自得于退隐,一个是无可奈何投闲置散。

      《江亭》是杜甫在成都安顿下来时写的,那时候他的生活暂时还算安定,有闲到郊外走走看看。诗的起首写“坦腹江亭暖,长吟野外时”,表面上看与那些山林隐士没有多大不同,但再往下看就不一样了,“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这是说江水滔滔,激流湍湍,而我自己此时此刻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争。白云在天上飘浮,那种舒缓悠闲与我现在的闲适心绪也没有两样。这两句不能看表面,其实是从静中得出相反的感想,看了流水才觉出平日的恓恓惶惶;看见白云悠悠,才感悟自己一向的“操闲心”是自讨苦吃。这才是杜甫远离庙堂心有不甘的真实思想。

      下边第三联就完全写出了杜甫的真面目,“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上一句写出心头的寂寞,下一句写出众荣独瘁的悲凉,这是一种融景入情的写作手法。

      这是杜甫本性的流露。眼前看到百花千草,争妍斗艳,是那样鲜活娇媚,但自己却漠不关心,心情依然抑郁,难言个人遭逢的感慨!

      杜甫写此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作者避乱于成都,得以“坦腹江亭”,但还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因此,诗的结尾两句就不能不归结到“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再回头说杜甫与王维。王维的山水诗,往往是表面上热热闹闹而内里恬静,杜甫的山水诗,则是表面上闲适纾缓,骨子里是焦灼苦闷,这与两位诗人的思想和生活的歧异是分不开的。

问题1,客观之山水与诗人之性情的关系是否呈现出了山水来就我之性情的主观性思维

问题2,山水来就我之性情的主观性思维可否延续到其它意象上去

问题3,是否感悟到了设想与同感,即设想、同感诗人自己即所写之意象,如写花即设想自己即是花,是否能与花同感,花悲即人悲,花喜即人喜

问题4,是否触悟到了心以应物,意到笔随的创作境界


问题5,诗词是重意境的,是否触悟到了意为何物,境为何物,该如何构建意境,如何锤炼意境

按,鉴赏部分多源于网络,提出一些问题的目的主要是想给初学者一个对诗词的感悟能力的提升平台,这版的高人多,希望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6337

主题

9971

帖子

5万

积分

副首版

菜根谭文学院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831
贡献
6259
金钱
214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9-8-29 11: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赏学佳作,问您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绝妙好词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398
贡献
9892
金钱
1459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8-29 22:56: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越读越有味,这就是杜诗的魅力。人活着一定要学会在无序的竞争中努力实现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绝妙好词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398
贡献
9892
金钱
1459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8-29 23:06: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维《归嵩山作》纯粹是一幅画,能与杜诗《江亭》相题并论吗?建议楼主少谈一些空洞的理论,深究起来就是第二个格那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0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绝妙好词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398
贡献
9892
金钱
14592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8-29 23:35: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言犹未尽!诗是诗,画是画。杜甫的《江亭》是诗不是画,王维的《归嵩山作》是画不是诗。有时候我们能够武断做一些并非完全正确的结论,对我们欣赏诗词不是没有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8 20: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