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2
注册时间2016-5-8
威望2657
金钱26620
贡献20946
论坛元老
 
威望- 2657 点
贡献- 20946 次
金钱- 26620 枚

|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9-8-26 05:44 编辑
【孤雁出群】与【孤雁入群】的是是非非!
一、百度资料:
“孤雁出群格”是诗律范畴的概念,又称为借韵。在近体诗中,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如果入韵,其韵脚处用字不一定与以下其他韵脚处用字处于同在一部,使用邻韵字也被允许,这就叫做“孤雁出群格。而格律诗的最后一句借用邻近韵部的字作为韵脚的,称为“孤雁入群格”。
最早称首句借用邻韵为“孤雁出群”的人是明代的谢榛。他在所著《四溟诗话》中说:“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宋人多有之。”沿用这种说法的今人诗家,如张皓先生在其主编的《古典诗词通论》中说:“唐宋人常不拘首句韵脚之规,而借用邻韵,后世称为孤雁出群格。”星汉先生在《今韵说略》一文也指出:“晚唐有于首句入韵的格律诗,借用邻韵的韵字,作为首句的韵脚,唐宋几成风气,视为定例,叫‘借韵’,起名号‘孤雁出群’……如冬韵诗起句入东韵,支韵诗起句入微韵,豪韵诗起句入萧肴是也。”
二、谢榛《四溟诗话》说法
黄山谷曰:“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发兴於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鱼虫,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则诗委地矣。”予所谓“可解、不可解、不必解”,与此意同。七言绝句,盛唐诸公用韵最严,大历以下,稍有旁出者。作者当以盛唐为法。盛唐人突然而起,以韵为主,意到辞工,不假雕饰;或命意得句,以韵发端,浑成无迹,此所以为盛唐也。宋人专重转合,刻意精炼,或难於起句,借用傍韵,牵强成章,此所以为宋也。
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宋人多有之。宁用仄字,勿借平字,若子美“先帝贵妃俱寂寞”、“诸葛大名垂宇宙”是也。
三、三羊疑团
“孤雁出群”,有据可查出自谢榛;“孤雁入群”,无据可证出自何人?依据《四溟诗话》的观点,对于“孤雁出群”的借韵法,并非支持而是反对!可由【宁用仄字,勿借平字】的八字可证!依据谢榛【盛唐诸公用韵最严】的说法,律诗的押韵,应该存在【宽·严】之分。
将“孤雁出群”,定为今体诗押韵“孤雁出群格”的,不知出自哪位高人? 将“孤雁入群”,定为今体诗押韵“孤雁入群格”的,又是出自哪位大家?
四、谢榛通韵
寄陆太守子部(明·谢榛)
目极九江水,谁传双鲤鱼。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鱼【六鱼平声】
城当吴楚地,天逼斗牛区。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区【七虞平声】
怀古云西驻,求贤榻左虚。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虚【六鱼平声】
郡齐梅正发,岁晚意何如。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如【六鱼平声】
寓晁太史湖亭王乐三见过同酌(明·谢榛)
子猷吾旧好,乘兴过林扉。仄平平仄仄,通通通平平。◆扉【五微平声】
席外沧波近,歌边白鸟归。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归【五微平声】
浦烟开霁色,松日转春辉。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辉【五微平声】
学士呼新酒,宁教幽事迟。仄仄平平仄,通通平仄平。◆迟【四支平声】
雁 其一(明·谢榛)
朝辞委羽山,夕渡湘江水。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水【四纸上声】
欲落更回翔,虞罗在深苇。仄仄通平平,平平仄?仄。◆苇【五尾上声】
潞阳晓访冯员外汝言 其一(明·谢榛)
海日上孤帆,山云交杂树。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树【七遇去声】
美人方晓眠,更在林深处。仄平平仄平,通仄平?仄。◆处【六御去声】
春雪登楼有感(明·谢榛)
天垂楼外云,雪变城中树。平平平仄平,仄仄平通仄。◆树【七遇去声】
何处不春寒,鸦啼又飞去。平仄通平平,平平仄平仄。◆去【六御去声】
东园秋怀 其一(明·谢榛)
地僻有长松,鹤閒非短翮。仄仄仄通平,仄?平仄仄。◆翮【十一陌入声】
落落丈夫心,白头几人识。仄仄仄平平,仄平通平仄。◆识【十三职入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