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宇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各位得奖者:下午好! 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为才子们颁奖,我谨代表海外的朋友们,也受德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和诗人邓瑛女士的委托,首先衷心祝贺获得2018年度《人民作家》少年文学奖的才子佳人们! 衷心希望有更多的文学之星在这块土地上冉冉升起,也衷心期待你们将来能有机会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衷心祝愿《人民作家》平台进一步面向中国,走向世界。 中国的古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在他的《少年中国论》中也所述: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所以,我们民族的未来是寄托在你们的身上!
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说过:“曾经愚蠢地以为歌唱得好、字写得好、文笔好、球打得好,抑或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就是有才华,后来才发现:灵魂的觉醒、思想的升华和人格的独立,才是真正的才华!”
一个真正的文人、表面上可以温文而雅、但是骨子里却一定要藏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否则就是追逐名利之徒,所谓的精致利己之人。那么什么是思想呢?马一浮先生在《泰和宜山会语》中明确指出:“……文化根本在思想,从闻见得来的不是知识,由自己体究,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成为一个体系,名为思想。 郭继民先生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 其一,理清了思想与知识的界限,避免将外在知识误读为思想。 外在的知识(闻见之知)不是思想,否则凡能学习、有知识之人皆有思想。 其二,强调思想的内在性。 思想必须是自己体认出来的,思想可以包含知识,但这种知识必须是“入心”的,须经过“涵泳”体认(察)出来,而非外在的言说。 其三,强调了思想的“实践”的可能性。 思想从内心流出,其实意味着思想自身的“实践性”、体验性(宗教中的神秘体验,亦类此)——至少思想必须能影响人,假若一种思想永远无实践、体验的可能性,思想则为空想、幻想而失去存在的意义。 其四,强调思想的体系性。 思想必须是一个体系,而非“火花式”的感悟。无疑,体系的构成凭借的乃是理性的思维逻辑能力。表面看来,中国先哲的思想多为格言式的“火花”,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先哲的“火花”实则笼罩于一种隐秘的体系之下——“生命的有机哲学”体系,只有在此背景下,才能理解其思想的丰富内涵。 其五,强调思想的圆融性。 思想是一个体系,且这个体系是圆融贯通、圆满自足的,倘若知识不能贯通,矛盾重重,则非思想。此外,此定义实质上亦涉及思想的创造性,既然强调了“内在性”,而内在的融会贯通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创造。由此可见,马一浮对思想的定义基本囊括了产生思想的最重要的元素,且内涵深邃,非学养深厚、独具慧眼者不能为之。
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离不开历史,客观研究历史可以预见未来,思想可以站在时代的一定高度,当然你的作品也就有一定的生命力。因为他知道対美的世界必须奢求、只可若即若离、但不能占有! 我賛成十九世纪奥地利小说家、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的観点:凡是提高、充実、丰富我们生活的东西就是爱、通向一切高度和深度的东西就是爱!因此、我们还需要唯美之追求、纯粋之挚爱。同时,人性是衡量社会进歩的一个重要标准!文明进步的社会都会有人性的存在,所以,我发现以当代的审美观念去诠释过往的文学,留下的都是人性!同时,以当代的思想去推演未来的哲学留下的还是人性! 有人说:“爱情是永恒的主题。”我再加一句:“人性才是人类不灭的希望!是亘古不变的光芒!”诗歌作品如此,文学作品更应该如此!! 最后,我个人认为:不论世道如何颓废,这个世界除了自己的光芒,没有光芒!我希望用你自己微弱的光芒去照耀他人的路。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