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15|回复: 86

古风楹联十七期初级第六讲罗兰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222

主题

33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七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73
贡献
264
金钱
21673
QQ
发表于 2019-8-2 10: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偶然。 于 2019-8-2 20:05 编辑

楹联十七期初级第六讲罗兰组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作业要求:
工整;请写上“组别、学号、网名”;注意每段开头空两格,段落之间要换行,不要连在一起。
学员作业截止时间:周四晚24点;
评阅点评截止时间:周五24点。

0

主题

10

帖子

9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2
贡献
22
金钱
34
发表于 2019-8-2 22: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讲作业

罗兰19-清睿

答:

【1】
秋月云端见
春花风里拾。

这副对联:上联天上的秋月在云端忽隐忽现,下联在春天的花园里摘花。上下不能融合成一副图画,隔景之作。

【2】
华夏江山迎晓日;
神州湖海沐朝阳。
上、下联对应的短语完全同义或近义,这便导致合掌。

【1】
八规治国九州美
一梦兴邦万里春

春名词活用为形成词

【2】
紫艳半开篱菊静
红衣落尽渚篷愁

紫艳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点评

已阅  发表于 2019-8-10 10:02
第二大题2小题,紫与艳都具有名词性,没有活用名词。  发表于 2019-8-3 10:50
第二大题1小题回答正确。还有规,梦名词活用量词,找活用最好标注一下哈。  发表于 2019-8-3 10:47
问好同学,第一大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9-8-3 1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

帖子

41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9
贡献
112
金钱
153
发表于 2019-8-3 01: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十七期初级第六讲罗兰组作业


罗兰06-不说话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答: 对联的隔,指上下联的联系不紧,或根本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景隔指上下联景象不在同一画面。意隔指上下联感情色彩不一致。


例如:
雨润花红春色好
霜侵秋叶月光寒


隔景  隔意  隔时
上联是春天的白天景象,暖色调。
下联是秋天的夜晚景象,冷色调。


合掌:指对仗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现象。一联中,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


例如:
光阴似箭催人老
岁月如梭任鬓苍


合掌。都是说时光匆匆过,人很快衰老了。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名词活用量词:
几簇菊黄悲客梦
一池月白涨秋声
池:名词活用为量词。


名词活用动词:
青山不墨千秋画
碧水长弹万古琴
墨:名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活用动词:
登阁抚云观汉水
澄怀悟道起清风
“澄”为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使心怀纯净不染。


形容词活用作数词:
      两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下联的“半”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作数词,与上联的“一”相对。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已阅  发表于 2019-8-10 10:06
第二大题4小题树,时是名词活用量词,最好也标注一下。  发表于 2019-8-3 11:21
第二大题3小题澄字具有动词性,在裤子里澄怀个人认为是沉淀心怀更加清澈纯净意思,所以没活用。  发表于 2019-8-3 11:12
问好同学,第一大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9-8-3 1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3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1
贡献
76
金钱
117
发表于 2019-8-3 02: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十七期初级第六讲罗兰组作业

罗兰13-文竹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日月如梭逝,
光阴似箭飞。
都用同义、近义词相对;而且句意相同,都是说时间过得飞快。这就是合掌。

弦月楼头乡梦远【联友】==
明星命里绯闻多【联友】
出对句句意和感情明显隔了。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鱼伞新荷叶【白河】==
出句意为:鱼以新荷叶为伞。
“伞”是名词,在此用意动用法,活用为动词。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在这句诗中,绿是形容词,“绿”被临时活用为动词,意为“春风又使江南岸绿起来”,就是说,“绿”相当于“使……变绿”。从而使“绿”这个形容词临时具有了的动词特性。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已阅  发表于 2019-8-10 10:10
绿本身就有动词性,没有活用。  发表于 2019-8-9 11:53
第二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9-8-4 13:39
第一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9-8-4 13: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2

帖子

70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5
贡献
177
金钱
264
发表于 2019-8-3 08: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十七期初级第六讲罗兰组作业
罗兰~楚风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长空布雨
广宇巡云
答:长空与广宇合掌

飞雪迎冬至
鲜花向日开
答:上下联景隔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一苇云中出
千帆水上飘
答:苇,帆名词活用为量词

秋风不识离人苦
今夜又敲别院门
答:苦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秋风不识离人苦 今夜又敲别院门 偷懒了  发表于 2019-8-10 10:11
第二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9-8-4 13:40
第一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9-8-4 13: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5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6
贡献
127
金钱
213
发表于 2019-8-3 18:02: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十七期初级第六讲罗兰组作业
罗兰21-一昶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a
满院秋声催落日,
一庭黄叶聚阳光。 

答:此联“落日阳光”合掌

b
数幅兰石称著作,
一川草木似儿孙 

答:“数幅、一川”,隔景

C
十年麾下蓄壮气,
一朝此地为归人。 

答:“壮气,归人”隔情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a
一庭不扫待新月,
万壑尽平号断鸿。

答:“庭”名词活用作量词

b
秋风不识离人苦
今夜又敲别院门

答:“苦”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秋风不识离人苦 今夜又敲别院门 又偷懒,又有抄袭之嫌,下次注意不得与别人的作业找同一个例子  发表于 2019-8-10 10:15
已阅  发表于 2019-8-10 10:12
二题正确 还须努力啊  发表于 2019-8-5 21:00
一题,a回答正确 b上联是说室里盆栽,下联说山川草木,这就上下联是隔景 c上下联隔意 隔并不是某一词组隔景隔意,而是整副联来说...   发表于 2019-8-5 20: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8

帖子

7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1
贡献
167
金钱
270
发表于 2019-8-3 18: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十七期初级第六讲罗兰组作业
罗兰组长~云岫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①对联的隔
   答: 对联的隔,指上下联的联系不紧,或根本没有联系。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景隔指上下联景象不在同一画面。意隔指上下联感情色彩不一致。

已是春红洇小径 ;
可怜秋菊上重楼。
答:春红对秋菊,隔景  隔意  隔时
上联是春天的景象,暖色调。
下联是秋天的景象,冷色调。

②合掌
答:合掌:指对仗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现象。一联中,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

光阴似箭催人老;
岁月如梭任鬓苍。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意思一样,催人老,任鬓苍意境表达也一样,所以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①名词活用做形容词
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答:春名词活用做形容词

②动词活用做名词
旧恨常来春梦里
新吟不到客愁边
答:恨、愁动词活用做名词

③名词活用做量词
几树秋风摧瘦骨【白衣】
一窗皓月慰愁怀【东风】   
答:树,窗名词活用做量词

④形容词活用做动词
春风又绿青门柳=
别酒重开汉水船
“绿”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作动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答:正在阅读。

点评

作业偷懒的地方太多了,注意,不能与其他同学用同一例子,而且不能用练习中的例子  发表于 2019-8-10 10:17
已阅  发表于 2019-8-10 10:15
作业工整,漂亮,学习了,赞  发表于 2019-8-5 21: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

帖子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134
金钱
216
发表于 2019-8-3 22: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七期第六讲作业:
罗兰-08-生如虫草+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例一:
出句:蝉噪林愈静,
对句:鸟鸣山更幽 。

        答:上、下联句,都均采用两种不同动物的叫声来体现“以闹衬静”,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可视为合掌对。

例二:
出句:清荷听雨碧波醉
对句:枫叶吻霜霞岭羞

        答:上、下联句中,枫叶吻霜是秋天的景色,而清荷碧波是夏天的景色,上、下联的描述是不在同一画面中的两种物像,不能相互依存、同时存在,故为“隔景”。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例一:名词活用动词
出句:家住层城邻汉苑,
对句:心随明月到胡天。

        答“邻”本属名词,但它带了宾语“汉苑”,不再实指对象,而动态化了,解作“为邻”,故名词活用动词。

例二:形容词活用动词
出句:潮平两岸阔,
对句:风正一帆悬。

        答:上联“阔”是形容词,与下联“悬” 动词相对,此时,形容词“阔”活用动词,解作:使开阔。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http://www.ruiwen.com/news/64025.htm
    答:正在阅读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7

帖子

5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9
贡献
126
金钱
197
发表于 2019-8-4 08: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色阳光 于 2019-8-4 08:58 编辑

罗兰01--蓝色阳光
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1)合掌:
长空展翅,
广宇翔云。
此联长空与广宇意思一样,为合掌;展翅与翔云意思相近,为合掌。

(2)隔:
年年月季花争艳,
点点星光夜已寒。
这一联上句写花争艳,下句却写星光寒,意思隔得太远,彼此间还没有什么联系,属于意隔。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雨助秋凉早
风催夜爽来
早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西南诸峰此独秀
东北一览小众山
峰是名词、览是动词,活用作量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已阅  发表于 2019-8-10 10:20
“早”本身就具有动词性,不存在活用。 西南诸峰此独秀, 东北一览小众山。 此句是病句,扔了吧  发表于 2019-8-5 12:49
第一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9-8-5 12: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5

帖子

18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9
贡献
484
金钱
667
发表于 2019-8-4 15: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草! 于 2019-8-9 09:45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七期第六讲作业:

罗兰05~小草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答:
1.对联的隔:分为景隔和意隔。
景隔:上下联的景象不在同一画面。
意隔:指上下联感情色彩不一致。
例:
十里春风开画境
三江冷雨惹愁思
a、景隔:上联写春风,下联写冷雨,不在同一画面。
b、意隔:上联美景,暖色调,下联愁思,冷色调,感情色彩不一致。

2.合掌:
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与对句相同位置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
例: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生意与财源、兴隆与茂盛、通四海与达三江意思差不多,视为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a、
半湾活水千江月
一粒沉沙万斛珠
江:名词活用为动词。改正:斛:名词活用为量词
b、
物阜民康,风薰南面;
鸢飞鱼跃,日丽中天。
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收到

点评

已阅  发表于 2019-8-10 10:21
第二题a组,江和斛,名词话用量词。b组正确。  发表于 2019-8-5 12:41
第一题回答非常棒!  发表于 2019-8-5 12: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81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9
贡献
191
金钱
316
发表于 2019-8-6 10: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庵玉止梦 于 2019-8-6 10:55 编辑

楹联十七期初级第六讲罗兰组作业
罗兰22~庵玉止梦

1:什么是对联合掌
答:合掌:指对仗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现象。一联中,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 也就是说指的是上下联讲同一个意思。一副对联,一般字都不多,应当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尽量丰富的内容。在数字不多的情况下,如果还意思重复,就没有多少内容了。避免合掌
比如:四季青!常年绿!四季跟常年就是合掌了!

2:对联的隔:分为景隔和意隔。
景隔:上下联的景象不在同一画面。比如,一个描述冬天雪压梅,一个却说春天燕筑巢,这就是景隔!
意隔:指上下联感情色彩不一致。比如,描写爱情的句里面突然有繁华街市的句,这样感情就不一致了,意隔!

二: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①名词活用做形容词紫艳半开篱菊静
红衣落尽渚蓬愁
这副联的大意是:篱边半开的菊花,呈现出紫艳之色,一片静谧;水面上的莲花凋零,红衣尽卸。上联“紫艳”是形容词,在这里充当主语,具备了名词的功能,活用为名词,可与下联名词“红衣”相对了。
②动词活用做名词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过/春动词名词活用

③名词活用做量词
答:西南诸峰此独秀
        东北一览小众山
诸峰|一览 峰(名词)、览(动词)在这联的语言环境中可看作量词。

④形容词活用做动词
出句:雨助秋凉早 [乖张]
对句:风催夜爽来 [西风烈]
早/来 “早”为形容词,在这联的语言环境中,符合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活用为动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已阅,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过/春动词名词活用 偷懒抄袭之嫌  发表于 2019-8-10 10:25
哦……发现你的第一题题目还跟其他人的不一样……下次记得把题目复制对,所以例子也是少了没写的emmmm  发表于 2019-8-7 23:53
4. 首先,早本身有动词词性,所以哪怕是真的作动词也不属于活用。其次,上联里面 雨是主语,助是谓语,所以早这里也应该不存在形容词使动用法.  发表于 2019-8-7 23:51
2. 麻烦下次排版清楚点……春上次说过,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与过相对,找是找对了,但是不是动词活用作名词。  发表于 2019-8-7 23:47
第二题排版换行下次需要注意一下。 1. 艳本身就有形容词跟名词的词性,所以这里应该不能算活用作名词。  发表于 2019-8-7 23: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11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7
贡献
26
金钱
43
发表于 2019-8-6 15: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十七期初级第六讲罗兰组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答:(一)景隔
   秋月云端见,
   春花风里拾。
这副对联大家看,我们先分析意境,天上的秋月在云端忽隐忽现。那么下联你,意境是在春天的花园里摘花。这两幅对联首先春花和秋月是不能同时存在的,也不能融合在一起,除非春月还差不多。这就是隔景
(二)意隔
分一缕春光入户
带三分萧瑟回家
上联的意思是,希望春天带来好运气给家里增添和煦的气氛,而下联呢?带回来的是失望,颓唐,所以上下联的情感不一致,这样就是隔意了。
(三)合掌
门前种下梧桐树,
台上吹来碧玉箫。”
上下联没有同义的词,但出句和对句在同一个典内,种梧桐也是引凤,吹箫也是引凤,所以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1、名词活用为量词
一砚梅香磨句久
数量名名动名形
三篇锦绣入情深
数量名名动名形
这里的砚原来是名词,这里活用为量词。
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物阜民康,风薰南面;
鸢飞鱼跃,日丽中天。
薰,本意和暖,这里作动词用:和暖地吹着。丽,这里不用其“附着、悬挂”义,与上“薰”相对,意为灿烂地照射着,也作动词用。
形容词作动词用,有“使动”、“意动”两种情况。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已阅; 秋月云端见, 春花风里拾。 抄袭之嫌  发表于 2019-8-10 10:26
以你的名字在哪儿,又忘了吧  发表于 2019-8-7 19:12
第二题“丽”与“薰”本来具有动词性,没有活用  发表于 2019-8-7 19:11
第一题正确  发表于 2019-8-7 19: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5

帖子

8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2
贡献
197
金钱
323
发表于 2019-8-7 09: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十七期初级第六讲罗兰组作业
罗兰07—爱联说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答:十里春风开画卷
        一窗秋雨惹乡愁
    上联写春风,春光灿烂
     下联写秋雨,满腹愁肠
   上下联季节,景色,感情
   都不在同一个画面,这就是
   景隔,意隔,情隔。
   长空展翅
   广宇翔云
  长空就是广宇,
  展翅就是翔云,
  上下联表示的是同一个意思,
这就是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半窗梅影入诗眼
        一砚春风到我家
    窗、砚名词活用作量词。
    一砚乡愁萦笔底
    满怀别绪落眉间
  愁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点评

已阅; 长空展翅 广宇翔云 没别的例子可找了吗?不许和上面的同学用一个例子,否则就是抄袭  发表于 2019-8-10 10:29
一题二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9-8-7 19: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帖子

18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8
贡献
44
金钱
73
发表于 2019-8-7 12: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真龙 于 2019-8-7 13:12 编辑

古风楹联十七期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春风起处江南绿,秋雨来时易水寒。

   景隔。

    一对窝囊废,两只晦气包。

   合掌。

   春风吻面千山翠,细雨柔情万水蓝。

   合掌,意近。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
  的例子,並加以说明。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秋,名词活用为量词。

   一杯寂寞白成雪,几缕相思飞向梅。

    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点评

已阅  发表于 2019-8-10 10:30
活用的话是说本身这个字没有这个词性,白本身有形容词词性,但是它也有动词词性的  发表于 2019-8-8 00:01
不反对找多个,但是隔有景隔跟意隔……同学你好歹意隔的例子也放一个说明下呗  发表于 2019-8-7 23:57
第一题……题目要求的是举例 “说明“, 所以例子放在这里了好歹要加一两句说明嘛。  发表于 2019-8-7 23:56
1. 格式(请下次加上自己的组号学号以及姓名)  发表于 2019-8-7 23: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5

帖子

6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2
贡献
147
金钱
253
发表于 2019-8-8 15: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环 于 2019-8-8 16:14 编辑

楹联十七期初级第六讲罗兰组作业
罗兰组09~如环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陌上桃花千百朵;
空中雁字两三行。

答:上联“陌上桃花”与下联“空中雁字”景象不在一个画面上,叫做隔景。


把盏高楼频斟月;
倾杯客舍漫相思。

答:上联“把盏”与下联“倾杯”同一个意思叫做合掌。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一尺秋风吹到冷;
十年客梦病成痴。

答:上联中的“尺”和下联中的“年”名词活用为量词。
    下联中的“病”名词活用为动词。


雨助秋凉早;
风催夜爽来。

答:上联中的“早”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上联的‘凉’和下联的‘爽’形容词活做为名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答:阅读中......

点评

雨助秋凉早; 风催夜爽来。 不要用和别人一样的例子  发表于 2019-8-10 10:33
已阅  发表于 2019-8-10 10:32
流泪的鱼 对不起!第二题②打错字了。“凉”本身有名词性,没活用。  发表于 2019-8-9 14:36
“早”也没活用,本身有动词性  发表于 2019-8-9 14:34
第二题②“凉”本身有名词性,设活用。  发表于 2019-8-9 14: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8

帖子

7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5
贡献
193
金钱
293
发表于 2019-8-8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十七期初级第六讲海棠组作业
罗兰17~星如雨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华夏/江山/迎晓日:
    神州/湖海/沐朝阳
     合掌就是上下联意思相同。

  对联的隔就是指上下联之间的联系不紧,或者上联根本就没有联系
  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景隔就是上下联的景象不在同一画面。
     秋月云端见
     春花风里拾
  它们是春、秋两个季节

  意隔就是上下联感情色彩不一样
    分一缕春光入户
    带三分萧瑟回家
  上联喜气洋洋,下联悲悲切切。这就是隔意了。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名词活用为量词
    江河不老常流水
    松柏长春不畏霜
    春:名词活用为动词

    雨助秋凉早
    风催也爽来
    早: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点评

已阅;作业严重抄袭,建议从新做  发表于 2019-8-10 10:34
早本身就有动词性,没有活用。  发表于 2019-8-9 11:59
第一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9-8-9 11: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2

帖子

39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7
贡献
99
金钱
147
发表于 2019-8-9 07: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十七期初级第六讲罗兰组作业
罗兰组10卿向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春水三江无雁至
烟波万里待人来

答:上联春水和下联烟波意思相近,叫做合掌。


细雨敲窗人不寐
青舟系柳月方来

答:上联有细雨,下联有月,隔景。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细雨新红陌上花

答:上联中的绿,下联中的红,都是名词做动词。


雨助秋凉早;
风催夜爽来。

答:上联中的“早”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上联的‘凉’和下联的‘爽’形容词活做为名词。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答:阅读中......

点评

已阅;雨助秋凉早; 风催夜爽来。 没别例子了吗,还是都喜欢这联,建议改了  发表于 2019-8-10 10:36
“凉"也没有活用,本身有名词性。  发表于 2019-8-9 14:31
第二题②“早”本身具有动词性,没有活用  发表于 2019-8-9 14:29
第二题①“绿、红”没有活用本身就有动词性  发表于 2019-8-9 14:25
第一题正确  发表于 2019-8-9 14: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

帖子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134
金钱
216
发表于 2019-8-9 08: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兰-08-生如虫草+

古风楹联十七期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例一:
出句:蝉噪林愈静,
对句:鸟鸣山更幽 。

        答:上、下联句,都均采用两种不同动物的叫声来体现“以闹衬静”,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可视为合掌对。

例二:
出句:清荷听雨碧波醉
对句:枫叶吻霜霞岭羞

        答:上、下联句中,枫叶吻霜是秋天的景色,而清荷碧波是夏天的景色,上、下联的描述是不在同一画面中的两种物像,不能相互依存、同时存在,故为“隔景”。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例如:名词活用动词
出句:家住层城邻汉苑,
对句:心随明月到胡天。

        答“邻”本属名词,但它带了宾语“汉苑”,不再实指对象,而动态化了,解作“为邻”,故名词活用动词。

例如:形容词活用动词
出句:潮平两岸阔,
对句:风正一帆悬。

        答:上联“阔”是形容词,与下联“悬” 动词相对,此时,形容词“阔”活用动词,解作:使开阔。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http://www.ruiwen.com/news/64025.htm
    答:正在阅读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

帖子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134
金钱
216
发表于 2019-8-9 08: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兰-08-生如虫草

古风楹联十七期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例一:
出句:蝉噪林愈静,
对句:鸟鸣山更幽 。

        答:上、下联句,都均采用两种不同动物的叫声来体现“以闹衬静”,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可视为合掌对。

例二:
出句:清荷听雨碧波醉
对句:枫叶吻霜霞岭羞

        答:上、下联句中,枫叶吻霜是秋天的景色,而清荷碧波是夏天的景色,上、下联的描述是不在同一画面中的两种物像,不能相互依存、同时存在,故为“隔景”。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例如:名词活用动词
出句:家住层城邻汉苑,
对句:心随明月到胡天。

        答“邻”本属名词,但它带了宾语“汉苑”,不再实指对象,而动态化了,解作“为邻”,故名词活用动词。

例如:形容词活用动词
出句:潮平两岸阔,
对句:风正一帆悬。

        答:上联“阔”是形容词,与下联“悬” 动词相对,此时,形容词“阔”活用动词,解作:使开阔。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http://www.ruiwen.com/news/64025.htm
    答:正在阅读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

帖子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134
金钱
216
发表于 2019-8-9 08: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楹联十七期第六讲作业:
罗兰-08-生如虫草+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例一:
出句:蝉噪林愈静,
对句:鸟鸣山更幽 。

        答:上、下联句,都均采用两种不同动物的叫声来体现“以闹衬静”,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可视为合掌对。

例二:
出句:清荷听雨碧波醉
对句:枫叶吻霜霞岭羞

        答:上、下联句中,枫叶吻霜是秋天的景色,而清荷碧波是夏天的景色,上、下联的描述是不在同一画面中的两种物像,不能相互依存、同时存在,故为“隔景”。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例如:名词活用动词
出句:家住层城邻汉苑,
对句:心随明月到胡天。

        答“邻”本属名词,但它带了宾语“汉苑”,不再实指对象,而动态化了,解作“为邻”,故名词活用动词。

例如:形容词活用动词
出句:潮平两岸阔,
对句:风正一帆悬。

        答:上联“阔”是形容词,与下联“悬” 动词相对,此时,形容词“阔”活用动词,解作:使开阔。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http://www.ruiwen.com/news/64025.htm
    答:正在阅读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

帖子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134
金钱
216
发表于 2019-8-9 08: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兰-08-生如虫草+

古风楹联十七期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例一:
出句:蝉噪林愈静,
对句:鸟鸣山更幽 。

        答:上、下联句,都均采用两种不同动物的叫声来体现“以闹衬静”,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可视为合掌对。

例二:
出句:清荷听雨碧波醉
对句:枫叶吻霜霞岭羞

        答:上、下联句中,枫叶吻霜是秋天的景色,而清荷碧波是夏天的景色,上、下联的描述是不在同一画面中的两种物像,不能相互依存、同时存在,故为“隔景”。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例如:名词活用动词
出句:家住层城邻汉苑,
对句:心随明月到胡天。

        答“邻”本属名词,但它带了宾语“汉苑”,不再实指对象,而动态化了,解作“为邻”,故名词活用动词。

例如:形容词活用动词
出句:潮平两岸阔,
对句:风正一帆悬。

        答:上联“阔”是形容词,与下联“悬” 动词相对,此时,形容词“阔”活用动词,解作:使开阔。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http://www.ruiwen.com/news/64025.htm
    答:正在阅读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

帖子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134
金钱
216
发表于 2019-8-9 08: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兰-08-生如虫草+

古风楹联十七期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例一:
出句:蝉噪林愈静,
对句:鸟鸣山更幽 。

        答:上、下联句,都均采用两种不同动物的叫声来体现“以闹衬静”,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可视为合掌对。

例二:
出句:清荷听雨碧波醉
对句:枫叶吻霜霞岭羞

        答:上、下联句中,枫叶吻霜是秋天的景色,而清荷碧波是夏天的景色,上、下联的描述是不在同一画面中的两种物像,不能相互依存、同时存在,故为“隔景”。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例如:名词活用动词
出句:家住层城邻汉苑,
对句:心随明月到胡天。

        答“邻”本属名词,但它带了宾语“汉苑”,不再实指对象,而动态化了,解作“为邻”,故名词活用动词。

例如:形容词活用动词
出句:潮平两岸阔,
对句:风正一帆悬。

        答:上联“阔”是形容词,与下联“悬” 动词相对,此时,形容词“阔”活用动词,解作:使开阔。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http://www.ruiwen.com/news/64025.htm
    答:正在阅读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

帖子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134
金钱
216
发表于 2019-8-9 09: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兰-08-生如虫草+


古风楹联十七期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例一:
出句:蝉噪林愈静,
对句:鸟鸣山更幽 。

        答:上、下联句,都均采用两种不同动物的叫声来体现“以闹衬静”,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可视为合掌对。

例二:
出句:清荷听雨碧波醉
对句:枫叶吻霜霞岭羞

        答:上、下联句中,枫叶吻霜是秋天的景色,而清荷碧波是夏天的景色,上、下联的描述是不在同一画面中的两种物像,不能相互依存、同时存在,故为“隔景”。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例如:名词活用动词
出句:家住层城邻汉苑,
对句:心随明月到胡天。

        答“邻”本属名词,但它带了宾语“汉苑”,不再实指对象,而动态化了,解作“为邻”,故名词活用动词。

例如:形容词活用动词
出句:潮平两岸阔,
对句:风正一帆悬。

        答:上联“阔”是形容词,与下联“悬” 动词相对,此时,形容词“阔”活用动词,解作:使开阔。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http://www.ruiwen.com/news/64025.htm
    答:正在阅读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

帖子

5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8
贡献
134
金钱
216
发表于 2019-8-9 09: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兰-08-生如虫草+

古风楹联十七期第六讲作业:
1:举例说明对联的隔与合掌。

例一:
出句:蝉噪林愈静,
对句:鸟鸣山更幽 。

        答:上、下联句,都均采用两种不同动物的叫声来体现“以闹衬静”,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可视为合掌对。

例二:
出句:清荷听雨碧波醉
对句:枫叶吻霜霞岭羞

        答:上、下联句中,枫叶吻霜是秋天的景色,而清荷碧波是夏天的景色,上、下联的描述是不在同一画面中的两种物像,不能相互依存、同时存在,故为“隔景”。

2: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例如:名词活用动词
出句:家住层城邻汉苑,
对句:心随明月到胡天。

        答“邻”本属名词,但它带了宾语“汉苑”,不再实指对象,而动态化了,解作“为邻”,故名词活用动词。

例如:形容词活用动词
出句:潮平两岸阔,
对句:风正一帆悬。

        答:上联“阔”是形容词,与下联“悬” 动词相对,此时,形容词“阔”活用动词,解作:使开阔。

3: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答:正在阅读中

点评

已阅;  发表于 2019-8-10 10:37
邻本身就有动词心上,没有活用。  发表于 2019-8-9 13:32
第一题回答正确。  发表于 2019-8-9 1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19: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