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月影诗社首席版主
精华645
注册时间2019-6-21
威望4952
金钱23985
贡献15714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月影诗社首席版主
 
威望- 4952 点
贡献- 15714 次
金钱- 23985 枚
  
|
发表于 2019-7-7 02: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泉空吟 于 2019-7-7 03:04 编辑
犬尔兄:就上诗不妨交流一下,联屏之下,如一樽相晤。古人也一样,诗友间时有见赠,常相唱酬、交流。当然,我们今天先谈点诗外的东西。
我不熟悉兄的平生,我到此论坛不久,注册于上月21日。已好多年没上网络论坛,至少有六、七年之久。有时十分不喜欢论坛的氛围,尤其做个版主,读不完的是粗造滥制的诗歌,这并不是说自己的眼界高,觉得实在没时间荒废在那里,我曾说:“民国以后,中华无诗词”。再者,家有藏书三万册许(反正也不曾去清点过,此估算也),凡有好书必买,还在不断添入,而读过的仅占50%。我已年近花甲,总是忧虑这辈子书是读不完了,子孙们即使有爱读书的,也不一定如你只喜好古典文学,更不谈经史子集,哪天撒手西归,留下于此,没人认为这是一份丰富的遗产,呵呵。由于自己想在有生之年多读书,有些好书是必读而尚未有时间一读,故苦于做版主、苦于上网评帖。想来:一俟放工归家,辄入寒斋而擎短灯,煮一壶清茶,终夕不释残卷至午夜,何其乐也。
另外,当初不为版主另有原因是:古人所说:“诗无达诂”,也是一方面。而“作诗非难,注诗为难;作文非难,评文为难”,确是的论。本身自己在从事的工作中,有时亦有烦冗的案牍。而今日之网络论坛,已然成为了老年退休人士精神生活的庇护所,他们的世界观不一定与之相同、他们的笔力或有限,不免则有粗造滥制。尽管我挂衔为此地专版顾问,但依然不改当年做版主时的脾性:热心于本版,早巡视、晚操心,不余留一帖不评,必去回复。而我凡去一评,尽可能做到让人肯綮,这就需要花些时间,认真地去读帖,正确地领会,有时评论得过分犀利,不免会有机锋,或使人怏怏而返。来此本论坛,我发现一个与其它论坛少见的现象,而且是个十分有趣的现象,版主们的评帖,大多只是称颂、问候之语:“欣赏学习,点赞问好”、“”拜读诗友佳作,构思新颖。自然流畅,感佩才情。遥祝笔健文丰“、“问候夏祺”等等诸如此类,有时一帖发到各分论坛,令人发噱的是,竟然收到的回帖,一半以上竟然文字都一个模式,每字不差。——我不得不说,而且为之有点忧虑:这等评帖,久而久之,会让论坛一部分好的写手动气发风,以为这也是一种轻视。譬如某写手确是一个好作品,您压根儿就没去仔细欣赏,来一句问候、说一段赞美之辞,是不是也会令人大失所望。现代人都忙,写手发了帖,其他诗友不见得会都看,你做版主的就不得推诿,或者你也不曾投入于欣赏的一瞥,把早已放在电脑桌面上的Word 文档打开,随后将称颂、问候之语“复制”—“粘贴”一下便完事,如此,这个好的写手每发一帖,他得到的都是一成不变的东东,于是,必茫然而归,会让他久而驻足于此吗?大概不会。尽管这些雷同的、永远的称颂、问候之语,是有了一份温馨与融洽,但是少了许多的写手们真正愿意得到的有质量且实在的评帖,当然,这同时也会让版主们牺牲自己许多业余时间,或版主自身文学修养也确实未臻其境。
从事许多年版主工作,我也理解。我常在想:作者只要“硬件”上格律无错,造词上大体尚可,那么意境上,你有时未必深入得了,这就是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因为诗的本质原是言志言情,不是为了交代问题。诗,也不是以适用于普天之下的读者,都能够读通为标准的,重要的在于有否审美价值。而审美又是因人而异的,中国人说:智仁互见,而西谚所谓“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此同理。理解得不深,必然肤浅,评帖有时不免就有舛误或误会,——所谓诗的难评即在此。有些诗友对你的评论,未必满意,一旦评得不允惬,遂起机锋,作为版主,你还得用上大量业余时间去应付。作为论坛管理者,他们的希望是写手们远近悦来,而且是常来常往;亦不希望论坛的版主匪气、霸气过重,多一点和气,于是乎,莫非是令称颂、问候之语成为本论坛之特色,遂成风气。
对此,我终于理解,好听话说一千遍、一万遍以上都是不会有错的。
又因为,论坛是开放式的,开放于全地球村的所有人,故此,论坛乃是天下人之论坛,非版主一人之论坛,亦非写手非去不可、或非留于此之论坛。版主在此,亦可留或去。当初,我为版主,道理甚简单,您发帖,我便认真评,您得明白自己绝非李白、杜甫,况且李白、杜甫的作品,千百年来亦褒贬不一,明人王世贞曾说:“十首以前,少陵较难入;百首以后,青莲较易厌”。您来论坛,乘兴而来,我欢迎,但又非得忍受我龙泉一剑之犀利;你去,或兴尽而归,或捂着剑伤而去,但痛定思痛,一定还会再来。来此,不为了争艳斗芳,重在交流、探讨,也使初学者不仅入门更快,更能写出得体合律、有趣、有意境的好诗。如此,我在当时的论坛,也算是开出一种风气。
对中国之古典文学之学习,其目的本为养和平康乐之风、存温柔敦厚之教,使心声所播、文采所敷濡染弥漫、蔚然成风,则需艺不厌精、心无求暇。如此,使文章政事,分道扬镳,纵未兼长,无妨并进;使功利之心,见诸性情之间。我自以为:一个恶高美文学的人,不必为文学;揭简以易为倡导的人,亦不足为文学。
自古到今,诗人都是业余的;今天的版主也是业余的。写诗、评帖都也是挣不了钱的,我们需要去为稻粱谋。而对诗词的创作与评帖,我们通常是在业余时间里埋首其中、执键对屏。其中的辛苦,只有我们知道,此所谓:都云版主痴,谁解其中味!
——暂谈到此,有暇则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