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白云飘飘 于 2019-7-8 00:59 编辑
白云飘飘第六讲作业:
一、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明了回答下面的问题(禁止复制讲义) 1、什么是骈句?骈句有什么特点?
答:就是指上下两个对句,字数相等、内容相关、结构类似、行文相邻的两句话。
其特点 : 将 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 使语句更具有韵味,增加了词语的表现力 。 2、什么叫骈句的领字?领字有什么特点?
答:领字,指在句子的开头或句中,有一个、两个或三个字在语气上起停顿作用、 但又不点断句子。意义上有统领作用的字。领字一般为动词,其中去声字占大多数。
其特点:能增强句子的灵动感,而去声激厉劲足,其腔高,这也是合乐的需要。
3、什么叫节奏和节奏点?骈句节奏如何划分?
答:节奏,又叫节拍,本指音乐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
韵文体中句子的节奏分为字意节奏和吟诵节奏两种
吟诵节奏是两个字一个节奏,重心在后一个字上,这就是所谓的节奏点。
它划分为:
四言诗: 都是2-2
五字句: (3-2) (1-2-2) (1-2-2)
六字句:(1-3-2)(2-2-2)
七字句:七字句:(1-2-3-2)
八字句:(2-2-1-2-2)(2-3-2)
九字句: (2-1-2-4) 十字句(2-2-2-4) 4、简述赋句与近体诗诗句和词句的区别。
答:1)用韵不同:赋的押韵没有固定要求,也可以随段落和内容换韵。
2)句式不同:赋最初都是以四六句为主,后来还融合了其他各种句式。
3)用词不同:赋则同时兼具有虚词,领字和提引词(诗赋除外)。
4)对偶不同:赋则全篇以偶句为主,加少量散句组成。
5)节奏不同:而骈句则多是“尾两字或四字连读”。
6) 平仄不同: 赋句的平仄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
7)内容不同: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
5、骈句有什么作用?
答:骈句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 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感。 二、自己摘抄《声律启蒙》六鱼部分(3小节),结合该部分内容请完成下列练习::
六鱼 羹对饭,柳对榆。短袖对长裾。鸡冠对凤尾,芍药对芙蕖。周有若,汉相如。 王屋对匡庐。月明山寺远,风细水亭虚。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疏影暗香, 和靖孤山梅蕊放;轻阴清昼,渊明旧宅柳条舒。
吾对汝,尔对余。选授对升除。书箱对药柜,耒耜对耰锄。参虽鲁,回不愚。 阀阅对阎闾。诸侯千乘国,命妇七香车。穿云采药闻仙子,踏雪寻梅策骞驴。玉兔金乌, 二气精灵为日月;洛龟河马,五行生克在图书。
欹对正,密对疏。囊橐对苞苴。罗浮对壶峤,水曲对山纡。。桀溺对长沮。刺虎卞庄子,
当熊冯婕妤。南阳高士吟《梁父》,西蜀才人赋《子虚》。三径风光,白石黄花供杖履; 五湖烟景,青山绿水在樵渔。
1、说出本段(小结)中有至少两个典故(不会的,群里相互讨论学习,禁止抄袭!)
六鱼中的典故
其一:《梁父吟》 ,乐曲名:(1)汉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梁父为泰山下的小山, 梁父吟乃言人死后葬此山,故为葬歌。
其二: 《子虚赋》(2)相传为曾子所作的琴曲。西蜀句:西蜀才人指司马相如,他写的《子虚赋》, 受到汉武帝极大赞赏,叹不同时。子虚赋,文章名。文中藉虚构的子虚、乌有、亡是公三个人彼此问答, 藉以讽刺帝王的骄奢。 2、以本段内容为基础,找出壮、紧、长,隔句各一组,用“组篇法”并组成一篇短文 (三、四个句子即可,无需写成一篇赋文)!
羹对饭,柳对榆。(壮句) 三径风光(紧句),白石黄花供杖履(长句); 五湖烟景,青山绿水在樵渔。
组遍法:窃闻, 羹对饭,柳对榆。三径风光,白石与黄花供杖履 五湖烟景,青山与绿水在樵渔。
温馨提示: 1、顺序:壮、紧、长、隔依次相随; 2、壮句前加提引词; 3、长句需加上虚词; 4、隔句需要走马蹄; 5、注意虚词的灵活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