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3
注册时间2018-12-11
威望1305
金钱4641
贡献2261
金牌会员
 
威望- 1305 点
贡献- 2261 次
金钱- 4641 枚
|
虚实不能相对普遍指导的原则
陈莪 福州
陈海瀛分析黄桂芳“人处江湖无定论,花时门巷似通都“,指出“论“字轻,“都“字重。其实就是说“论“是抽象,“都“是一个实体。所以不能构成工稳的属对。历代都把“虚实相对“列为禁忌。诗钟发展到今日,大家都认识到虚实不能相对是诗钟创作、评比最必须遵守的规则之一。如果再冲破这个禁忌,那诗钟就与其他骈体文没有多大区分。
对于这次中钟社所评选出的作品来看,多多少少还没有完全排脱这个缺陷。这里我不针对任何个人及地域略举数例反馈给方家。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
“月伴吟翁斟韵脚,云偕棹影到湖心“。吟翁对棹影,韵脚对湖心,两组相对的词组虚实相差很大。特别是“吟、棹“分别用“翁“与“影“组词,这在嵌字诗钟中是一个很大失误。
“竹雨吟风搜句返,菱歌棹韵采莲归“,“吟风“对“棹韵“在处理眼字时能将“吟“移性处理,组成“吟风“后与“棹韵“成了很工整属对。但下面却用“莲“与“句“相对,同样犯了上述的毛病。且对句中同时出现“菱“与“莲”这样几乎同义的词。
“行路吟哦闻鸟应,泛舟棹动惹鱼翔“,“万籁吟声偎落月,一隅棹动醒飞鸿“。明显看出在处理眼字时均没有克服去这个毛病。
诗钟的对仗要求较严,是为了练出过硬本领。凡是被誉为对仗天衣无缝的作品,必定是以意境情趣领先的,不会是以饾饤为工的作品。所以不要考虑追求对仗的工整,会产生以词害意这个病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