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6-6-16
威望1016
金钱3495
贡献2251
金牌会员
 
威望- 1016 点
贡献- 2251 次
金钱- 3495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19-6-26 08:24: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
(1)桂圃侍郎:爱新觉罗·宜兴,字桂圃,清宗室,镶红旗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由宗人府七品笔帖式升主事,累官至副都统,寻迁仓场侍郎。任内提出解决盛京内仓年运措施得宜,调盛京刑部侍郎。
(2)裒集:póu jí 辑集。
(3)伯氏:长兄。
(4)敬亭:敦诚(1734—1791),字敬亭,号松堂,敦敏之弟。
(5)笔麈:bǐ zhǔ 用文字记录下来的笔记杂感。 r> (6)畦封:界限。引申为约束。
(7)摩韩苏:分别指王维、韩愈、苏轼。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今属四川)人。
(8)剑南: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曾在四川剑阁以南寄居多年,为纪念这段值得留恋的生活,将其诗集命名为《剑南诗稿》。
(9)遗山: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诗人,有《遗山集》。
(10)公安:指公安派。公安派为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公安三袁”(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是公安派的领袖。“三袁”是湖北公安人,因此称公安派。
(11)竟陵: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文学流派,二人均为竟陵(今湖北天门)人。钟惺(1574-1624),字伯敬,号退谷。谭元春(1586-1637),字友夏。钟谭二人反对复古拟古,主张标新立异。钟谭的主张风行一时,成为影响很大的流派。
(12)临川王:刘义庆(403-约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垄临川王,著有《世说新语》。
(13)郦善长:郦道元(?—527),字善长,范阳逐鹿(今河北逐县)人。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
(14)柳子厚: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5)南迁诸游记:即《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写的散文。由于“八记”遗址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
(16)六一: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属江西)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谥文忠。
(17)三袁: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全称三袁。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有《袁中郎全集》。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有《白苏斋集》;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有《珂雪斋集》。
(18)钟谭:指钟惺、谭元春。钟惺(1574—1625),字伯敬,号退谷,有《隐秀轩集》;谭元春(1586—1637),字友夏,有《谭友夏合集》。二人是明末竟陵文学派的创始人。
(19)放翁、诚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著有《剑南诗稿》;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有《诚斋集》,其诗被称作“诚斋体”。
(20)鹏鷃逍遥:《庄子·逍遥游》载:鹏高举九天,远适南海,蓬间斥鷃嘲笑之。后因以“鹏鷃”比喻物有大小,志趣悬殊。
(21)郭子元:郭象(约252—312),字子玄,因避清圣祖讳,改“玄”为“元”。西晋时玄学家,河南洛阳人。著有《庄子注》。
(22)漆园叟:庄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庄子曾任漆园吏,故称漆园叟。
(23)桓谭:桓谭(前23—56),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东汉哲学家、经学家。事迹见《后汉书·桓谭传》。
(24)嘉庆丙辰:嘉庆元年,1796年。
(25)长至: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
(26)纪昀: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观弈道人,河间献县人 |
|